乾旱日

2008年6月17日是第14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2008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的主題是“防治土地退化以促進可持續農業”。荒漠化是指氣候異常和人類活動等因素造成的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乾旱地區的土地退化。半個多世紀以來,由於人類過度耕种放牧和濫伐森林,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從而加劇了荒漠化對人類的威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簡介,危害,

簡介

2008年6月17日是第14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2008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的主題是“防治土地退化以促進可持續農業”。
荒漠化是指氣候異常和人類活動等因素造成的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乾旱地區的土地退化。半個多世紀以來,由於人類過度耕种放牧和濫伐森林,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從而加劇了荒漠化對人類的威脅。
荒漠化現象的加劇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1975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呼籲全世界與荒漠化作鬥爭。1977年,聯合國在肯亞首都奈洛比召開世界荒漠化問題會議,提出了全球防治荒漠化的行動綱領。1994年11月14日,包括中國在內的100多個國家在巴黎簽署了《國際防治荒漠化公約》。同年12月,第49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大第二委員會(經濟和財政委員會)的建議,決定從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旨在進一步提高世界各國對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認識,喚起人們防治荒漠化的責任心和緊迫感。聯合國大會還將2006年定為“防治荒漠化國際年”。
截至目前我國已治理12%沙化土地.(2004-06-18 07:50:16)
乾旱日又名世界防治荒漠化.

危害

中國石漠化土地面積涉及8省區460個縣(市、區),2.2億人口受石漠化之害。
記者從在貴州畢節召開的“中國(畢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文明高層論壇”上了解到,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形成的中國石漠化土地分別占石漠化土地總面積的26%和74%,人為因素已成為中國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據監測,中國石漠化土地面積為1296萬公頃,潛在石漠化土地面積為1238萬公頃,涉及貴州、廣西、雲南等8省區460個縣(市、區),人口2.2億,並且仍以每年2-4%的速度擴展。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祝列克說,岩溶地區豐富的碳酸鹽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點,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質基礎。山高坡陡、氣候溫暖、雨水豐沛而集中,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蝕動力和溶蝕條件,這是石漠化的形成的基礎條件。而岩溶地區各種不合理的土地資源開發活動頻繁,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祝列克說,岩溶地區經濟欠發達,民眾生活能源主要靠薪柴,樵採是植被破壞的主要原因;岩溶地區山多平地少,由於缺乏必要的水保措施和科學的農業耕種方式,充沛而集中的降水使得土壤易被沖蝕,導致土地石漠化;而由於耕地少,當地民眾往往通過毀林毀草開墾來擴大耕地面積,由於缺乏水保措施,新開墾地土壤流失嚴重,土被沖走,石頭露出。此外,亂砍濫伐、亂放牧也造成這些地區森林面積減少,地表失去保護,加速了石漠化發展。
據國家林業局的統計分析,人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中,過度樵採形成的占31.4%,不合理耕作形成的占21.2%,開墾形成的占15.1%,亂砍濫伐形成的占13.4%,過度放牧形成的占8.2%。另外,亂開礦和無序工程建設等也加劇了石漠化的擴展,占人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面積的10.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