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下坎上

《乾下坎上》是春秋時期儒學家卜商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乾下坎上
  • 創作年代:春秋時期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卜商
  • 作品出處:《子夏易傳》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乾下坎上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需,待也。剛居於尊,安於險之道也。能制下,健以為用,君子待命而已,不可自任,則剛健終不陷也。君子觀其為而動之,其義豈窮哉。五以險德而位於天,雖非坦道,強毅而制下也。剛中而有孚也。獲剛健之臣而不敢不說,則不勞而待其功矣。故光通而貞吉,復何險之有哉。是以利涉大川,而無險不濟也。文王君人也,得九五之位。仲尼位下也,居君子之事合,兩而待之,則上待下之能,下待上之命。觀是需之情可見矣。
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澤來矣,君子待命而不勞於慮,而得其治也,飲食宴樂而已。
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象曰:需於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恆,無咎。未失常也。
郊逺者也,未履其位,行不犯難也。用其常不失其素矣。
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象曰:需於沙,衍在中也。雖小有言,以吉終也。
行逺也,沙,邇乎水,剛履其位,敵對於五,五非敵也。可以待也。君子之道,無執也。與時而行也。得其中者,雖小有言,吉終而已矣。
九三,需於泥,致宼至。象曰:需於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宼,敬愼不敗也。
上險可犯也。剛以在上,待命於泥,逼難而濡難,猶外矣。我致之,而宼至,敬愼之,不敗也。
六四,需於血,出自穴。象曰:需於血,順以聽也。
剛險居上,而承之難,從事者也。動而見傷矣。坎隂處下,幽穴之物,而今升之,待陽之運而出,難也。則不可不順以聽之。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剛德中正,施令而治者也。治事已獲眾之奉,待其酒食而已。
上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需坎上也,道之終則反覆也,入於穴矣。乾覆其上,三爻來而不假待也。知道之終能固其所,而敬為主,雖不得其位能吉其終也。

作者簡介

卜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稱“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晉國溫地(今河南溫縣)人,一說衛國人,“孔門十哲”之一,七十二賢之一。性格陰鬱,勇武,為人“好與賢己者處”。以“文學”著稱,曾為莒父宰。提出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思想,還主張做官要先取信於民,然後才能使其效勞。後來孔子喪,孔門亂,子夏到魏國西河教學。李悝、吳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以為師。宋人疑之,《詩》《春秋》等書,均是由他所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