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頭炎和乳暈炎

症狀體徵,用藥治療,飲食保健,預防護理,病理病因,疾病診斷,檢查方法,併發症,預後,發病機制,

症狀體徵

皸裂時乳頭表面有小裂口和潰瘍,上皮浸軟後也可表現為糜爛狀。本病初期,小兒哺乳時乳頭部有刀割樣痛,繼之出血或流黃水及表面結痂;如再吸吮,痂脫復結,裂口逐漸擴大。當病情發展,在乳暈下形成急性或亞急性蜂窩組織炎或乳暈局部的膿腫,破潰後溢出油脂豆渣樣物(圖1)。

用藥治療

1.抗生素套用  可口服或肌內注射給藥。如頭孢氨苄0.25g,4次/d,口服;或頭孢拉定(頭孢環己烯)0.25g,4次/d,口服;或林可黴素(潔黴素)0.25g,3次/d,口服;可用紅黴素0.5g,口服,2次/d。
2.中藥套用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與“肝氣鬱結,內熱壅滯”有關,應以“疏肝利氣,清熱解毒”為治療原則。常用中草藥有:
(1)括樓牛蒡湯:熟牛蒡、生山梔、金銀花、連翹各9g,全括樓(打碎)、蒲公英各12g,橘皮、橘葉各4.5g,柴胡6g,黃苓9g。水煎服,每天1付。
(2)瘡瘍飲:山甲珠、皂刺、當歸尾、天花粉、陳皮各9g,乳香、沒藥各6g,金銀花、赤芍、蒲公英各30g,水煎服,每天1付。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軟堅作用。
(3)全括樓1個(重100~200g),水煎服,並將藥渣趁熱敷於患處。
(4)鮮蒲公英60~120g,蔥白30~60g,搗爛成糊狀,敷於患處,用繃帶或三角巾紮緊,每天換藥1次。
3.膿腫切開引流  對已形成乳暈下蜂窩組織炎或膿腫者,應行切開引流。為防止乳暈部皮脂腺損傷及形成乳瘺,手術須注意以下幾點:①沿乳暈邊緣行弧狀切口。②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後,以血管鉗或手指伸入膿腔,將膿腔間隔逐一撐開,以便於引流。③以血管鉗撐開膿腔時,應與乳暈皮膚平行,緊貼乳暈皮膚擴張,切勿過深或與乳腺管垂直進入,避免損傷輸乳管。

飲食保健

1、蒲公英粥
【原料】蒲公英60克 金銀花30克 粳米50~100克。
【製作】先煎蒲公英、金銀花,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作粥。
【用法】任意服食。
【功效】清熱解毒。合用於乳腺炎、扁桃體炎、膽囊炎、眼結膜炎等症。
2、金針豬蹄湯
【原料】鮮金針菜根15克(或用乾金針菜24克) 豬蹄1隻
【製作】將鮮金針菜根與豬蹄加水同煮。
【用法】吃肉,喝湯。逐日1次,連吃3~4次。
【功效】清熱消腫,通經下乳。合用於乳腺炎、乳汁不下。
【用法】宜秋冬季遲早空腹食用。
乳頭炎和乳暈炎吃什麼對身體好?
1.飲食應該清淡而富於營養,宜多吃具有清熱作用的蔬菜水果,如番茄、青菜、絲瓜、黃瓜、綠豆、鮮藕、金桔餅等。海帶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
2.宜食海帶、海藻、紫菜、牡蠣、蘆筍、鮮獼猴桃等具有化痰軟堅散結功能的食物。
3.飲食調養可給予益氣養血、理氣散結之品,鞏固療效,促進康復。如山藥粉、糯米、苡仁、菠菜、絲瓜、海帶、泥鰍、鯽魚、大棗、橘子、山楂等。
4.飲食宜食用甘涼滋潤之品,如杏仁霜、枇杷、梨、烏梅、香蕉、蓮藕、荸薺、胡蘿蔔、海蜇等。
5.易出現消化道反應和骨髓抑制現象,可食鮮薑汁、甘蔗汁、鮮果汁、佛手、陳皮、芡實、番茄、苡仁、粳米、白扁豆、靈芝、黑木耳、葵花子等。
6.還可用營養豐富的食物,如鯽魚、蠶蛹、合什蟆油,及新鮮蔬菜和新鮮水果。
乳頭炎和乳暈炎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1.忌食生冷、辛辣刺激、葷腥油膩之品,如姜、蒜、韭菜、花椒、辣椒等;忌菸酒,還應少吃有“發奶”作用的腥湯水,以免加重病情。
2.患者應適當減少脂肪的攝入量,如少食肥肉、乳酪、奶油等。
3.患者切記不要吃辛辣之品,如辣椒、胡椒、大蒜、蒜苔、大蔥、洋蔥、芥末、韭菜,及老南瓜、醇酒厚味等,以免助火生痰。

預防護理

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積極做好乳頭和乳暈的護理,可有效地預防乳頭炎和乳暈炎的發生。
1.做好妊娠期乳頭衛生  懷孕6個月後,應每晚用溫水擦洗乳頭部,以增強局部皮膚的抵抗力,保持乳頭及乳暈的清潔,減少細菌感染的機會。
2.矯正乳頭畸形  有乳頭內陷者可經常牽拉或按摩乳頭使其突出,改善嬰兒哺乳的困難。
3.排空剩餘乳汁  哺乳過後,應及時將乳房內未用完的剩餘乳汁吸盡,以防止外溢浸及乳頭皮膚造成糜爛。
4.積極治療濕疹  發生乳頭濕疹時,應及時給予治療。如用三妙散(生寒水石18g,北蒼朮、川黃柏各9g,青黛粉3g,共研為極細粉)撒於創面或用甘草油調勻外搽,有解毒解濕作用。
用黃柏、白芷各半,研末,再用香油或蜂蜜調勻後塗於患處;也可以複方安息香酊或鹼式碳酸鉍搽劑(鹼式碳酸鉍4g,研末,加植物油5ml)外塗;也可用滑石粉、赤石脂各6g,冰片1.2g,研極細粉,混勻,乾撒於瘡面。
5.積極處理嬰兒口腔炎症  當嬰兒口腔有感染時,除及時治療外,必要時可停止哺乳,而用吸乳器吸出,再行餵養,以減少乳頭局部感染的機會。

病理病因

金黃葡萄球菌是本病的主要致病菌。哺乳期細菌侵入乳頭和乳暈與下列因素有關。
1.乳頭表皮皸裂  哺乳期因乳汁過多,流溢皮膚,長期侵蝕引起的乳頭糜爛或濕疹,造成乳頭皮膚的損傷。
2.乳頭內陷或過小  哺乳時造成嬰兒猛烈吸吮,咬破乳頭等使皮膚破損。
3.乳暈腺開口堵塞,局部皮膚破損  乳暈局部有汗腺、副乳腺和特殊的皮脂腺。乳暈部的皮脂腺又稱乳暈腺,或Montgomery腺。每側有10~15個,呈環體排列在乳頭附近,位置較淺在,在乳暈處形成小結節樣突起,單獨開口於乳暈上。當乳暈處皮膚損傷,細菌進入腺體內,即為乳暈炎。在妊娠期間,乳暈腺體顯著增大,導管擴張,皮脂分泌明顯增加,這時乳暈導管容易發生堵塞,又因該處皮膚較薄,易損傷和引起繼發感染,
4.嬰兒口腔感染  哺乳時口腔細菌污染乳頭和乳暈局部皮膚,成為本病的原因之一。

疾病診斷

由乳頭濕疹引起的乳頭或乳暈炎,應與Paget病象鑑別。在沒有發展成為乳暈下蜂窩組織炎之前,兩者有相似的地方,但乳暈濕疹周界不甚清楚,皮膚不增厚,有顯著的奇癢。而Paget病的周界皮膚與正常乳房皮膚的分界十分清楚,且病變皮膚明顯增厚、色紫暗、較堅硬,病灶區無明顯奇癢及疼痛。這是Paget病局部病變的特徵。本病很少並髮乳暈下蜂窩組織炎和膿腫,病人多為非哺乳期婦女,晚期多有乳頭內陷。最後診斷尚需病理檢查確定。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檢查,周圍血白細胞總數可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
其他輔助檢查: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併發症

乳暈膿腫不能及時排出膿液,則繼續發展,可引致乳房膿腫。此時病人除有局部紅、腫、熱、痛的急性感染體徵外,可伴有全身中毒症狀,如寒戰高燒、全身不適等。

預後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發病機制

細菌侵入乳頭和乳暈破損的皮膚,在乳管及乳暈腺周圍組織中迅速繁殖,產生毒素,引起局部組織變性、壞死,而形成膿腫的中心,表現為局部充血、滲出、硬結。聚集的中性粒細胞對受損的組織細胞和病菌體加以破壞,使其逐漸壞死和溶解,在真皮下形成膿腫。因金黃葡萄球菌的毒素含有凝固酶,故形成膿栓,向外突起。臨床可見在紅腫硬結的中央有多個黃白色膿頭。炎症多限於局部,一般沒有全身反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