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石

乳石

乳石(rǔ shí)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石鐘乳,出自《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乳石
  • 拼音:rǔ shí
  • 釋義:指石鐘乳
  • 出處:《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
簡介,概述,形成原因,石筍,石柱,分類,顏色和年齡,

簡介

概述

鐘乳石又稱石鐘乳,是指碳酸鹽岩地區洞穴內在漫長地質歷史中和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不同形態碳酸鈣沉澱物的總稱,它的形成往往需要上萬年或幾十萬年時間。由於形成時間漫長,鐘乳石對遠古地質考察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廣西、雲南是我國鐘乳石資源最豐富的省區,所產的鐘乳石光澤剔透、形狀奇特,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碧野 《富春江畔·“冰壺”與“雙龍”》:“洞內到處都是鐘乳石,濕潤清新,有的像玉柱從頂垂直到地,有的像雨雲倒懸空中,有的像白浪滔滔,波涌連天,真是氣象萬千,蔚為奇觀。”
在石灰岩裡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滲入石灰岩隙縫中,會溶解其中的碳酸鈣。這溶解了碳酸鈣的水,從洞頂上滴下來時,由於水分蒸發、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鈣質又變成固體(稱為固化)。由上而下逐漸增長而成的,稱為“鐘乳石”。

形成原因

大家都知道溶洞均分布在石灰岩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當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溶有碳酸氫鈣的水遇熱或當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裡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同時放出二氧化碳。洞頂的水在慢慢向下滲漏時,水中的碳酸氫鈣發生上述反應,有的沉積在洞頂,有的沉積在洞底,日久天長洞頂的形成鐘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筍,當鐘乳石與石筍相連時就形成了石柱。
洞頂上有很多裂隙,每一處裂隙里都有水滴不斷滲出來,每當水分蒸發掉了,那裡就留下一些石灰質沉澱。一滴、兩滴、三滴……水不斷出現,又不斷地揮發,洞頂上的石灰質愈積越多,終於生成一個乳頭—這就是鐘乳石的“童年”時代。以後,乳頭外面又包上一層層石灰質,以至越垂越長。有的鐘乳石的長度能達到好幾米。

石筍

石筍是鐘乳石的親密夥伴。當洞頂上的水滴落下來時,石灰質也在地面上沉積起來。就這樣,石筍對著鐘乳石向上長。可以說鐘乳石是“先生”,石筍是“後生”。但石筍底盤大,本身比較穩定,不容易折斷,所以它的“生長”速度常比鐘乳石還快。石筍的最大高度能達30米,像是一座平地里長出來的“石塔”。

石柱

往下長的鐘乳石,有時候也會和往上長的石筍接在一起,連線成一個石柱,兩頭粗,中間細,不明底細的人還認為是誰鑿出來的呢。在許多石灰岩洞裡,鐘乳石和石筍多數不是連在一起的;那是因為不是鐘乳石折斷了,就是過多的石灰質堵塞了水滴的通路,水滴被迫改變路徑轉移到另一處,又長出一根新的鐘乳石。這樣,鐘乳石和石筍就不會“碰頭”了。
地下水在鐘乳石和石筍的形成過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凡是它流過的地方就會留下痕跡,或是一道溝或是一個洞,或是一根鐘乳石,或是一根石筍,或是一根石柱;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就成了“樹林”、“珠簾”等奇麗景象。
這種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碰到:例如用來燒水的壺底常結一層垢。取出一些加些醋,會看到有大量氣泡產生。這是因為自來水裡含有碳酸氫鈣、碳酸氫鎂等,水垢的某些成分就是它們在加熱時的分解產物,如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等。
因為大自然中溫度沒有開水那么高,所以鐘乳石和石筍等的形成也就沒有那么快,是經過幾萬年的長期沉積,不斷變遷才形成的。

分類

岩溶洞穴中,最直接的資源就是它的鐘乳石。那么面對眼花繚亂的各種形態,我們怎么去區分呢?
重力水沉積:這是洞穴中最常見的和數量最多的沉積物。它也有更細的分類:
滴水沉積:有鵝管、石鐘乳、石筍、石柱。鵝管向下 生長,很細,中空,管壁潔白,透明。鐘乳就是鵝管長粗,長大後的形態,多是圓錐形。石筍在滴水的作用下,由下向上生長,中心無孔,成疊帽狀 。石柱就是石鐘乳和石筍連在一起後的形態。流水沉積—從洞頂流下來的叫天流石 ,如石旗、石幔等。沿洞壁流下來 的叫壁流 石,如石維幕、石瀑布等。產生與洞底的稱為底流石,如流石壩最為明顯。
池水沉積:有邊石、晶花、穴珠、 月奶石、穴筏 等形態。邊石常形成邊石壩,形狀和流石壩相似,要根據形成方式不同注意區分。
非重力水沉積:由洞壁或鐘乳石中析出的毛細水和薄膜水沉積而成。如石枝(捲曲石)、穴發等不常見的形態。他們的出現很有意思,給洞穴增色不少,我喜歡叫它們為“洞穴精靈”。一般在較封閉的洞段。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鵝管和石鐘乳在生長了一段時間後也發生了變向,這是風力的作用造成的,所以不要被大自然的手法欺騙了。
協同沉積:由兩種或以上不同運動方式的水流,互動協同作用形成。如蓮花盆、棕櫚狀石筍、晶錐等形態。

顏色和年齡

鐘乳石的顏色和形成是密不可分的,方解石的可能顏色中就有白、黃、黑色。 石膏的顏色中也有白色、黃色和棕色的可能。而一般呈棕紅色的,多是含有三價鐵的原因。如果水通過了煤層,則會形成全黑的顏色。其他的顏色成因可能有氧化還原反應、風化、人為破壞等因素。一般的探洞者並不需要知道其確切成因,我們在這裡也就不多講了。
人們在發現石鐘乳的時候,多會問到年齡問題。石鐘乳必須在洞道脫離全充水狀態後,才能生成,所以歲數一般都比洞穴的形成年齡小的多。一般來說,洞中最古老的石鐘乳大約在 35 萬年以上, 100 萬年以內,這類的外表都表現為嚴重的風化剝蝕狀態;年齡在 15~30 萬年的,外表色澤較深(褐色或灰黑色),表層輕微風化但未成層脫落且已經停止生長。 10 萬年以內的,色澤較淺而且表面光滑堅實;最年輕一代的年齡是 2000~20000 年。在一些洞中,科學家們監測的結果是,石筍一般的生長速度大約是一萬年增高 0.6~ 1.2 米 ,而且各類石鐘乳的形成過程中,石筍的沉積速度最快。所以任何方式的損壞,都是無法挽回和彌補的,也是不可原諒的。
乳石的增長速度大約在每一百年,才生長1-20厘米,即1—20m/萬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