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三角魴

乳源三角魴

乳源三角魴是廣東省乳源縣引進馴化的優質魚類 , 具有體大、肉厚、頭小身短、肉質嫩滑、味道鮮美的特點,是淡水養殖魚類的珍品。產於南水水庫的三角魴,是全省唯一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魴魚類產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乳源三角魴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學科:生物工程
  • 英文: Megalobrama terminalis
簡介,外形特徵,生產歷史,產地環境,生產規模,

簡介

三角魴( Megalobrama terminalis),別名魴、鯿魚、三角鯿、烏鯿、火燒鯿(湖北)、平胸鯿、法羅魚(東北)。體高而側扁,呈菱形。喜棲息於淤泥、石礫或在沉水植物和淡水殼菜的敞水區的中下層,以水草、淡水殼菜為主要食物。三角魴主要分布在黑龍江、長江、珠江、錢塘江閩江及洞庭湖、鄱陽湖、梁子湖等。三角魴具有生長快、食性廣、抗逆性較強、易養殖等許多優良性狀,且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因此該魚的人工養殖發展迅速。國內在有關三角魴人工繁育、養殖技術等方面已經作了大量的研究,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外形特徵

三角魴隸屬於鯉形目鯉科魴鯿亞科魴屬。體形似長春鯿,但比長春鯿體髙,呈菱形。頭小,口小斜裂,口端位,上、下頜表面角質化。腹棱自腹鰭基部至肛門。背鰭高,高度等於頭長,與腹鰭相對。胸鰭達至腹鰭,腹鰭延至肛門。臀鰭基部長,起點與背鰭末端相對。尾鰭分叉深。背部呈灰褐色,體側呈灰黑色,腹部呈銀白色,各鰭為灰白色。

生產歷史

1989-1991年,華南師範大學生物系和乳源瑤族自治縣水產局合作,立項將三角魴從長江水系的湖北省引進投放縣內的南水水庫,經馴化自行繁殖形成種群。該項目1997年通過廣東省水產專家鑑定,1998 年獲我省水產廳科技進步一等獎,1999 年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省“三高”農業博覽會銀質獎。為了提高產量,乳源縣南水漁業開發有限公司於1999年初,開始在南水水庫實施三角魴網箱養殖。2002 年,公司產品註冊“銀源”商標。 並被國家有關部門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

產地環境

三角魴需安全過冬。生長溫度起點為8-9℃,溫度在15-32℃時進入明顯生長期,其中25-30℃是最佳生長期。三角魴為水體中下層雜食性魚類,以枝角類動物為食,成魚主食苦草、輪葉黑藻等水生植物;同時兼淡水殼菜等軟體動物和水生昆蟲;也可投餵商品魚類飼料。三角魴適應性強 , 可在網箱、池塘、湖泊、水庫等大小水體養殖。乳源地處粵北山區,年降水量1700mm,水源充足,水質清新。 三角魴養殖基地位於海拔225米的南水水庫。南水水庫面積5.5 萬畝,容量12億立方米,為河流山谷型水庫,最大深度81米,平均深度50米,水色清澈,水庫底質為紅壤沙質;周圍群山環抱,沿岸植被覆蓋率100%,無工廠、礦山及其他污染源,水質符合國家漁用標準,年均水溫22 ℃;據國家有關部門檢測 , 具備生產AA級綠色食品的產地條件。

生產規模

三大農業龍頭企業之一的南水漁業開發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帶動作用,採取“公司 + 基地+ 農戶”的經營模式,不斷擴大基地的生產規模。在擴大整個水庫三角魴種群生產力的同時,大力發展網箱養殖。三角魴的生產基地水庫養殖面積5萬畝,網箱養殖面積3萬平方米,年產量達55萬公斤以上,年產值達850萬元。
三角魴是乳源瑤族自治縣南水漁業開發有限公司的主導產品。公司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三角魴銷售均為帶水活體運送。產品主銷省內、港澳市場,還遠銷至湘、贛、桂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