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聚合新技術及套用

乳液聚合新技術及套用

《乳液聚合新技術及套用》是由2007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洪濤,黃錦霞。

基本介紹

  • 書名:乳液聚合新技術及套用
  • 作者:張洪濤,黃錦霞
  • ISBN:9787502595159
  • 類別:大學教材
  • 頁數:384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0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32開
內容簡介,目錄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簡要介紹傳統乳液聚合基本原理及內容的基礎上,較詳細地介紹乳液聚合的新技術、新方法。包括種子乳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無皂乳液聚合、細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超濃乳液聚合、分散聚合、陽離子乳液聚合、可聚合乳化劑乳液聚合、聚合物表面活性劑乳液聚合等。

目錄信息

第1章緒論1
11乳液聚合的歷史及現狀1
111乳液聚合的概念1
112乳液聚合方法研究的發展2
12乳液聚合的特點4
13聚合物乳液品種及套用領域6
131聚合物乳液品種6
132聚合物乳液套用領域8
14乳液聚合新方法簡介8
141傳統乳液的缺陷和特種乳液聚合的開發9
142特種乳液聚合方法簡介10
15特種聚合物乳膠粒子及其套用12
151聚合物乳膠粒子合成的新進展12
152聚合物乳膠粒子在高新技術中的套用14
參考文獻15
第2章傳統乳液聚合17
21乳化劑17
211乳化劑的類型17
212乳化劑的性質及其在乳液聚合中的作用21
22單體30
221概述30
222常用單體的主要性能31
223典型的單體簡介32
23引發劑35
231熱分解引發劑35
232氧化還原引發體系38
24膠束成核的物理模型38
25乳液聚合動力學理論41
251階段Ⅰ的動力學41
252階段Ⅱ的動力學理論44
253關於階段Ⅲ的動力學理論46
254乳液聚合的綜合數學模型47
參考文獻47
第3章種子及核/殼乳液聚合49
31種子乳液聚合與核/殼乳膠粒子的概念49
311種子乳液聚合49
312核/殼型複合聚合物乳膠50
32乳膠粒子的結構形態及製備方法50
321聚合物粒子的結構形態51
322核/殼型和特種結構聚合物粒子的製備方法52
33核/殼乳膠粒子形成的影響因素55
331聚合工藝的影響56
332兩類聚合物的親水性57
333兩類聚合物的混溶性及體系黏度的影響59
3 34引發劑類型的影響61
34核/殼乳膠粒子構成機理62
341接枝機理63
342互穿聚合物網路(IPN)機理63
343離子鍵合機理64
35乳膠粒的核/殼結構與性能的關係64
351核/殼膠乳的最低成膜溫度(MFT)65
352核/殼膠乳膜的力學性能66
353核/殼型複合乳膠膜的玻璃化轉變67
354核/殼型膠乳的熱處理性能68
36核/殼聚合物膠乳的套用69
361聚合物材料的抗沖改性劑69
362環氧樹脂應力改性劑70
363塗料和膠黏劑等材料71
參考文獻71
第4章無皂乳液聚合74
41無皂乳液聚合的穩定基團75
411引發劑碎片75
412低分子羧酸單體78
413離子型單體80
414非離子型水溶性單體82
42無皂膠乳穩定性提高方法83
43無皂乳液聚合粒子成核機理86
431均相成核機理87
432低聚物膠束成核機理89
44無皂乳液聚合動力學92
45無皂乳膠粒子的單分散性及套用94
451乳膠粒子的單分散性94
452無皂聚合物膠乳的套用95
46無皂乳液合成技術進展97
461加入其他添加劑的無皂乳液製備97
462利用種子聚合工藝製備無皂膠乳98
4 63採用純化技術製備無皂乳液99
參考文獻99
第5章反相乳液聚合102
51反相乳液聚合基本概況102
511基本概念102
512丙烯醯胺系反相乳液聚合研究近況104
513丙烯醯胺系反相微乳液聚合研究進展104
52反相乳液聚合體系組成106
521單體106
522乳化劑和分散劑106
523介質和引發劑107
53反相乳液的穩定性108
531反相乳液的形成條件及穩定機理108
532反相乳液的相結構及穩定性因素109
54反相乳液聚合機理及動力學110
541反相乳液聚合機理及動力學研究概況110
542定性特徵112
543定量特徵113
55AM反相乳液聚合116
551概述116
552AM反相乳液聚合引發劑118
553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醯胺119
56丙烯酸反相乳液聚合129
561單體乳液的穩定性129
562乳液在聚合過程中的穩定性134
57反相乳液聚合物的套用135
571在水處理中的套用136
572在造紙工業中的套用136
573在採油工業中的套用137
574在其他工業中的套用138
參考文獻138
第6章細乳液聚合142
61細乳液聚合的基本概念142
62細乳液的製備方法143
6 21細乳液的製備步驟143
622操作條件144
63各種添加劑146
631乳化劑146
632助乳化劑146
633引發劑148
64細乳液聚合研究的表征148
65細乳液形成原理及成核位置149
651乳化體系的微觀結構149
652在單體液滴中乳化劑的吸附量150
653乳液的離心穩定性150
654乳膠的溶脹能力與膜中HD含量151
655細乳液聚合成核位置151
66聚合物乳膠粒子的大小和分布152
661SHS和HD比例的影響152
662HD和MP法對乳膠粒徑的影響153
67聚合動力學特徵153
6 71轉化率時間關係154
672液滴中單體和轉化率的關係155
673氧化還原引發細乳液聚合的動力學156
68氧化還原引發細乳液聚合粒度分布和成核機理158
681細乳液粒子大小及分布159
682反應過程中粒子大小及分布160
683聚合反應過程中粒子數的變化160
684粒子數與引發劑及乳化劑濃度的關係161
685粒子分布與成核機理162
69細乳液聚合技術的特點及套用163
參考文獻163
第7章微乳液聚合166
71前言166
711微乳液的概念166
712微乳液的形成機理168
713微乳液的熱力學穩定性173
714微乳液聚合的基本概念176
715微乳液及其聚合的特點177
716微乳液聚合的研究狀況178
72微乳液聚合體系及形成179
721單體和引發體系179
722乳化劑180
723製備工藝180
724微乳液中的聚合反應181
73微乳液聚合的套用183
74微乳液形成因素及相態184
741正相微乳液聚合184
742反相微乳液聚合186
743雙連續微乳液聚合188
75微乳液聚合動力學189
751微乳液聚合動力學特徵189
752反相微乳液聚合動力學190
753正相微乳液聚合動力學191
754雙連續相微乳液聚合動力學192
755微乳液聚合的數學模型192
756微乳液聚合的恆速期問題193
757聚合動力學的影響因素194
76微乳液聚合成核機理及粒子大小195
761微乳液聚合成核機理195
762微乳液聚合物粒子粒徑分布及其大小的控制196
77微乳液聚合的性能200
771微乳液聚合的共聚物200
772聚合物的特殊物理性能201
78微乳聚合體系的改進202
79微乳液聚合研究的關鍵問題203
791提高固含量的途徑203
792多孔材料製備中的相分離204
793微乳液聚合過程模型化204
794擴大微乳液聚合單體類型204
710微乳液聚合物材料的性能205
7101高檔塗料205
7102聚合物納米粒子205
711微乳液聚合研究的熱點205
7111尋找新的乳化劑體系206
7112多孔材料的製備207
7113功能材料的製備208
參考文獻208
第8章超濃乳液聚合214
81引言214
811超濃乳液聚合的概念214
812超濃乳液聚合研究狀況214
813超濃乳液聚合的特點215
82超濃乳液的形成、性質及套用216
821超濃乳液的形成217
822超濃乳液的製備方法217
823形成超濃乳液的條件219
824超濃乳液的性質220
825超濃乳液的套用228
83超濃乳液聚合229
831超濃乳液聚合的主要組分229
832超濃乳液聚合的特性231
833超濃乳液的親水性和疏水性單體聚合237
834苯乙烯的複合超濃乳液聚合238
835丙烯酸酯類單體的超濃乳液聚合239
836橡膠增韌複合物體系240
84超濃乳液聚合的套用240
84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改性240
842汽化滲透複合膜的製備242
843超濃乳液聚合的其他特殊套用243
85超濃乳液薄層聚合及展望244
851超濃乳液的製備及薄層聚合244
852薄層聚合中單體和水揮發量245
853超濃乳液薄層的聚合速率246
參考文獻248
第9章分散聚合250
91分散聚合的基本概念250
911分散聚合的定義250
912分散聚合的特點250
913微米級微球的套用251
914分散聚合和其他聚合方法的比較252
915微米級、單分散、交聯、功能聚合物微球252
92分散聚合中分散(穩定)劑及介質255
921分散劑255
922分散介質255
923單體和引發劑256
93分散聚合的基礎研究進展257
931成核與穩定機理257
932成核與穩定機理實驗證明259
933單體在兩相中的分配和聚合過程261
94動力學研究262
941動力學研究狀況262
942動力學過程及主要組分的影響263
95分散聚合中微球粒徑的影響因素269
951反應參數對微球粒徑及分散性的影響269
952微球粒徑及分散性計算公式269
953微球粒徑及分散性影響因素271
96聚合物微球的套用研究進展276
961分散聚合製備功能性聚合物微球276
962製備磁性材料複合微球277
963聚苯乙烯/聚氧乙烯兩親聚合物微球278
964MMA/SiO2微米級複合材料279
參考文獻280
第10章可聚合乳化劑的類型及乳液聚合283
101前言283
1011傳統乳化劑的缺點283
1012新型乳化劑284
1013可聚合乳化劑的優點284
102可聚合乳化劑及其分類286
1021按親水基團分類289
1022按可聚合基團的種類分類290
1023按可聚合基團的位置分類294
103可聚合乳化劑的乳液聚合特點295
104可聚合乳化劑對聚合的影響297
105表面活性引發劑299
1051表面活性引發劑的類型299
1052表面活性引發劑乳液聚合299
106幾種典型的可聚合乳化劑301
參考文獻303
第11章高分子表面活性劑及其乳液聚合305
111引言305
112高分子表面活性劑結構特徵與分類306
113高分子表面活性劑的合成307
1131加聚308
1132縮聚310
1133開環聚合311
1134高分子的化學反應312
114高分子表面活性劑的分子形態313
1141多嵌段型315
1142支鏈型316
1143剛性主鏈型317
115高分子表面活性劑的套用318
1151分散作用318
1152乳化作用319
1153凝聚作用322
1154原油破乳324
1155助洗作用324
1156增稠性324
1157其他套用325
116膠束性質327
117測試表征方法330
1171螢光探針光譜法330
1172穩態發光技術331
參考文獻332
第12章陽離子乳液聚合335
121合成CPE的常用組分336
122CPE的合成途徑及其合成方法337
123陽離子聚合物乳液製備工藝技術339
124陽離子聚合物乳液的套用343
125陽離子納米粒子膠乳的製備344
1251乳液聚合法製備陽離子納米粒子膠乳344
1252乳膠粒的粒徑、粒徑分布與形態349
參考文獻353
第13章聚合物膠乳的穩定理論356
131聚合物乳膠粒子的表面狀態356
1311雙電層結構357
1312“毛髮”結構357
1313“毛髮雙電層”結構358
132聚合物乳液的穩定理論358
13 21影響穩定的作用力358
1322靜電穩定作用359
1323空間穩定作用362
1324空位穩定作用367
133聚合物乳液穩定性影響因素372
1331乳液聚合過程中的穩定性372
1332聚合物膠乳的穩定性373
1333表面活性劑和保護膠體的影響380
參考文獻383
乳液聚合新技術及套用
張洪濤黃錦霞編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