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山寺(河南省安陽縣九龍山寺)

九龍山寺(河南省安陽縣九龍山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安陽縣西部的水冶鎮南有一座歷史名山,俗稱“九龍山”。

西晉文學家左思魏都賦》所言“虎澗龍山”之龍山,就是九龍山的書面稱謂。相傳北齊時,文宣帝高洋曾敕命為少林寺二祖僧稠禪師於此建雲門寺,到唐朝又曾改稱“光嚴寺”。原寺早已毀損,近些年經民眾集資重修,已恢復其原貌且勝過原來的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龍山寺
  • 歷史沿革:《魏都賦》
  • 建築結構:五進院落
  • 朝向:坐北朝南
名稱由來,建築結構,

名稱由來

關於九龍山的得名原因,在當地百姓中流傳著一個趣味盎然的故事,說是古時候有一對相愛的青年男女受到了雙方家庭的百般阻撓,那個不幸的女子懷孕後被逐出家門,流浪到了安陽縣天喜鎮村南。她到小河邊飲水,不久竟生下九條“小蛇”,“小蛇”爬上山頭,長大後竟成了九條龍。九條龍都很孝順,知恩圖報,讓母親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建築結構

寺院為五進院落,坐北朝南,由門樓、鐘樓、關帝廟、菩薩殿、佛祖殿、玉皇殿、碧霞閣、佛塔組成。佛塔屬明代建築,現存兩層;靈霄寶殿內供奉玉帝銅像,其尊貴更勝於昔日。在九龍山北麓又有一處坐北朝南的道觀,即朝元洞。這是一麻規模宏大的廟院,創建於明代,清代重修。
其主體建築為三進院落:山門之內是第一進院落,建有戲樓、鐘鼓樓、閻王殿、關帝廟等。進入第二重院落,即可朝拜著名的朝元洞。洞依山而鑿砌,內設“三教堂”,所供為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三教(實際上儒家學派不是教)元首。
朝元洞兩側有鐵索磚梯,登梯而上即可進入第三重院落,這裡有建在朝元洞上的玉皇閣,其南砌三層樓廊,正面為王母娘娘的殿堂。除了上述主要建築,另有東偏院,內建玄武樓、朱雀樓、廂房、道院等,也各有特色。這座道觀有房屋百餘間,尚存明清碑石5 塊,均保護完好。
伴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當地民眾對朝元洞古廟進行了多次整修,於玉皇殿、碧霞殿分置玉皇大帝、太白金星、托塔李天王、碧霞元君、童男童女等銅像,令廟宇倍增光彩。這幾年,九龍山已成為香火鼎盛之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