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連墩:長江中游的楚國貴族大墓

九連墩:長江中游的楚國貴族大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考古工作,完全改寫了湖北的歷史.證實這裡同樣是中華文明的生長點。兩個完整的、距今1002萬年的直立人——“鄖縣人”頭骨的發現.證明這裡也是探索人類起源最重要的地區之一;距今5000年的“屈家嶺文化”以發達的稻作農業,功能齊全的史前城址,昭示這裡同樣是文明起源的發源地:商代的“盤龍城”、兩周時期的銅綠山古礦冶遺址和被譽為“地下樂宮”的曾侯乙墓的發現,說明這裡的青銅文明同樣絢麗多彩;江陵紀南城、望山楚墓、馬山楚墓,荊門包山楚墓、郭店楚墓,棗陽九連墩楚墓等重要考古發現,印證楚文化曾在湖北地區達到鼎盛時期;大量秦漢至唐宋遺存的發現,以及明代楚昭王、郢靖王和梁莊王等一批明代藩王墓的發掘.豐富了地方文化歷史的研究資料。

基本介紹

  • 外文名:Jiuliandun Large Tomb of a Chu Nobl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 書名:九連墩:長江中游的楚國貴族大墓
  • 作者:湖北省博物館 王紅星
  • 出版日期:2007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1022168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頁數:127頁
  • 開本:16, 0開
  • 品牌:文物出版社發行部
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圖書目錄


Preface
九連墩楚墓發掘紀實
Record of the Excavation of Chu Tbmbs at JiuliandUn
九連墩1、2號墓綜述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Tomb 1 and Tomb 2 at Jiuliandun
青銅器
Bronze Vessels
玉器
Jade Ware
漆器
Lacquered Articles
後記
Postscript

後記

《九連墩紀事》是湖北省博物館舉辦的基本陳列,本書是在同名展覽的基礎上編寫的。
九連墩楚墓是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在湖北省棗陽市為配合孝襄高速公路建設而發掘的一組高級貴族楚墓及其陪葬車馬坑。這本圖錄是在考古報告整理過程中,為配合湖北省博物館新館陳列而編撰的。因此,一些認識還不成熟、個別觀點可能還有錯誤,如需引有用關資料,請以正式出版的考古報告為準。
該展覽的構想、體例、大綱由張吟午完成,本書即是在其構想的基礎上編撰而成,在此特致謝忱。如蒙讀者認可當與張吟午的付出密不可分,若有不妥之處理當由筆者負責。閻鄂、李蔚為本書查對資料、核對照片付出良多,在此一併致謝。
文物出版社第五圖書編輯部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承擔了本書的英文翻譯,為此也特別向高宏、羅紅燕、任京霞、陳兆娟、張曉璐和湖北省文化廳的宋樂靜表示衷心的感謝。
最後,感謝湖北省財政廳為本書的出版提供了經費支持。

序言

湖北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截至目前,湖北境內已普查出不可移動文物點1.5萬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57處,武當山古建築群、鐘祥明顯陵先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無論是文物點的總量,還是文物單位的保護級別.湖北都位居全國前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考古工作,完全改寫了湖北的歷史.證實這裡同樣是中華文明的生長點。兩個完整的、距今1002萬年的直立人——“鄖縣人”頭骨的發現.證明這裡也是探索人類起源最重要的地區之一;距今5000年的“屈家嶺文化”以發達的稻作農業,功能齊全的史前城址,昭示這裡同樣是文明起源的發源地:商代的“盤龍城”、兩周時期的銅綠山古礦冶遺址和被譽為“地下樂宮”的曾侯乙墓的發現,說明這裡的青銅文明同樣絢麗多彩;江陵紀南城、望山楚墓、馬山楚墓,荊門包山楚墓、郭店楚墓,棗陽九連墩楚墓等重要考古發現,印證楚文化曾在湖北地區達到鼎盛時期;大量秦漢至唐宋遺存的發現,以及明代楚昭王、郢靖王和梁莊王等一批明代藩王墓的發掘.豐富了地方文化歷史的研究資料。
負責全省文物保護、收藏、展示的湖北省博物館,於1953年3月成立籌備處;1959年春遷至今址東湖風景區:1963年1月正式更名為湖北省博物館.3000平方米的陳列樓建成並對外開放;1999年1月,建築面積5717平方米的編鐘館建成開放;2005年12月,楚文化館建成開放;2007年9月,新館綜合陳列館建成開放。至此,湖北省博物館總占地面積達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館藏文物14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千餘件(套),位居全國省級博物館前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