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疑山銘

九疑山銘

淳佑六年(1246),道州知州李襲之修葺舜廟,並囑濂溪書院掌管御書的教官李挺祖,補書蔡邕《九疑山銘》,刻在玉琯岩石壁上面。銘文描寫了九疑山的高峻和興雲播雨的功能,歌頌了虞舜的聖德與養民之恩、教化之功。這是最早的直接以永州風物為題材的文學作品,也是湖南文苑中最早的一篇銘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九疑山銘
  • 創作年代:東漢
  • 文學體裁:銘文
  • 作者:蔡邕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岩岩九疑,峻極於天。觸石膚合[1],興播建雲。時風嘉雨,漫潤下民。芒芒南土[2],實賴厥勛[3]。逮於虞舜[4],聖德光明。克諧頑傲,以孝蒸蒸[5]。師錫帝世[6],堯而授征。受終文祖[7],璇璣是承[8]。太階以平,人以有終。遂葬九疑,解體而升[9]。登此崔嵬[10],托靈神仙。

作品注釋

[1]膚合:雲氣聚合。西晉潘尼苦雨賦》:“氣觸石而結蒸兮,雲膚合而仰浮。”
[2]芒芒南土:芒通茫,意思是南方望不到邊際。
[3]厥勛:他的功勳。厥,代詞,他的,那個。
[4]逮於虞舜:舜帝到達。逮:及,達到。
[5]克諧頑傲,以孝蒸蒸:這兩句意思是克制頑劣傲慢達到和合,用厚美盡孝道。克:能夠;諧:和合;蒸蒸:同烝烝,厚美的樣子。這兩句其他版本缺,依陳泳《堯舜傳說研究》補上。
[6]師錫帝世:在舜三十歲時,眾人獻言向堯帝推薦舜可以接替帝位。師:眾人。錫:賜,這裡指獻言。世:三十年。由代表三十的甲骨文金文演變而成,即三十年為一世。
[7]文祖:指有文德的祖先。《史記曆書》:“(堯)年耆禪舜,申戒文祖。”是指唐堯
[8]璇璣(xuàn jī):星名,北斗成斗形的四顆星。
[9]解體而升:按道家的解釋是得道成仙。
[10]崔嵬(wéi):山石高而不平的樣子。

作品賞析

《九疑山銘》為東漢文學家蔡邕所作。1246年(南宋淳佑六年),道州知州李襲之修葺舜廟,並囑咐濂溪書院掌管御書的教官李挺祖,補書蔡邕《九疑山銘》,刻在玉琯岩石壁上面。銘文描寫了九疑山的高峻和興雲播雨的功能,歌頌了虞舜的聖德與養民之恩、教化之功。這是最早的直接以永州風物為題材的文學作品,也是湖南文苑中最早的一篇銘文。

作者簡介

蔡邕,東漢文學家、書法家。字伯喈,陳留圉人。漢靈帝時為儀郎,因上書議政獲罪,流放朔方,遇赦後亡命江湖十餘年。董卓專權,官左中郎將,董卓被誅後,蔡邕被捕,死於獄中。著有《蔡中郎集》,後人有輯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