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段線

九段線

九段線是中國對南海海域權益邊界的一種畫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中,在南中國海里有條由9條斷續線組成的U形線,通常稱為九段線,線內區域為中國南海。因此,九段線區分了中國海(面積350萬平方公里)與中國南海(面積210萬平方公里)。

根源:歷史上東南亞落後、人少而分散,中國人的南向活動發達,例如鄭和下西洋時就任命呂宋島華商許柴佬為總督並長期管理,明末張傑緒在納土納群島建立延續數百年的王國(後被荷蘭搶占)。元爪戰爭時期元朝海軍出行很遠。明末清朝和民國時期,用南沙和下南洋都是大風氣,長期利用經營和管轄形成了對南沙群島等的歷史性主權,例如2015年10月28日公布的英美海軍航海舊記錄,以第三方立場證明:清代和民國只有中國漁民遍布南海各島礁,並在有的島上常年生活。

線史:1947年中國政府編繪出版《南海諸島位置圖》,以未定國界線符號標繪了十一段線。這是繼承歷史主權區,長期統治東南亞的歐洲列強長期尊重線內區域的中國主權,二戰後收回南海諸島是國際認可的,因此斷續線地圖廣被國際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新中國地圖繼承了這條線,只是將11段改為9段,取消中國海南島與越南之間的兩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段線
  • 別名:U形線
  • 歷史稱謂:11段斷續線
  • 英語:nine-dotted line
  • 越南語:Đường 9 đoạn
  • 釋義:對南中國海權益邊界的一種叫法
  • 含義:島嶼歸屬線範圍線
  • 劃分依據:南海地形
前世今生,歷史依據,法理依據,主張和解釋,國界線說,水域線說,權利線說,島嶼範圍線說,九段線位置,九段線依據,國界線,歷史性水域,相關爭議,主權訴求,維權意義,專家解讀,

前世今生

20世紀國中國沒有官方的地圖出版機構和審查機制,公開出版的地圖都是私人編繪的。南海斷續線至遲於 1914年就出現在私人出版的地圖上。最初是一條自北向南、從中越陸地邊界終點起,出北部灣,環繞南海,穿過台灣海峽和東海,直到黃海的中朝陸地邊界的長弧形連續線。此後,該線的範圍逐步南擴,包括了東沙島和西沙群島。1933年7月發生法國侵占南沙九個小島(太平島、南威島、中業島、南鑰島、安波沙洲、雙子礁等)事件之後,中國官方和民間各界強烈抗議。此後出版的地圖將該線的南端擴至北緯9度左右,將九小島納入線內,並標註“南海九小島”或“瓊州九島”。
1935年3月22日,中華民國政府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第29次會議決議:政區疆域地圖必須畫明東沙、西沙、南沙和團沙群島。1935年4月,該委員會出版的《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會刊》第1期登載《中國南海各島嶼圖》,明確標繪了南海諸島,將曾姆灘(今曾母暗沙)標在接近北緯4度的位置上,表明中國政府認為其領土最南端至少應在北緯4度。
南沙高清圖—可看清大量的島礁灘沙名稱南沙高清圖—可看清大量的島礁灘沙名稱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根據1943年12月簽署的《開羅宣言》和1945年7月簽署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10月25日開始收復台灣,隨後則正式收復西沙群島南沙群島
1947年4月14日,內政部會同有關部門討論了《西南沙範圍及主權之確定與公布案》,討論結果包括:(1)南海領土範圍最南應至曾母灘,抗戰前我國政府機關、學校及書局出版物,均以此項範圍為準,並曾經內政部呈奉有案,仍照原案不變。(2)西、南沙群島主權之公布,由內政部命名後,附具圖說,呈請國民政府備案,仍由內政部通告全國周知,在公布前,由海軍總司令對各該群島所屬各島,儘可能予以進駐。(3)西、南沙群島漁汛瞬屆,前往各群島漁民由海軍總司令部及廣東省政府予以保護及提供運輸通訊等便利。
九段線
為了使確定的南海領土範圍具體化,1947年12月1日,中華民國政府內政部重新審定南海諸島地名172個,並進行公告。原南沙群島改名為中沙群島,團沙群島改名為南沙群島。同時還出版了《南海諸島位置圖》,在南海標出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群島,以南海的地形為參照物,在南海上劃出了11條斷續線。線的最南端標在北緯4°左右。這就是在中國南海地圖上正式標出的U形斷續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