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村窯

九村窯

九村窯位於廣東省饒平縣新豐鎮九村,主產日用陶瓷,已有700多年的陶瓷生產歷史,素有饒平陶瓷的發祥地和原發地之稱,是潮州古瓷都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上“九村窯”始於宋,盛於元,至明、清時饒平的“九村窯”和大埔的“高陂窯”青花瓷器在國內馳名遐邇,不僅行銷國內,更被眾多外國商販遠渡重洋運往歐洲、南洋一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荷蘭著名拍賣行曾在阿姆斯特丹拍賣會上拍賣從十七世紀歐洲商船沉船撈獲的中國古瓷器即為“九村窯”青花瓷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村窯
  • 地點:廣東省饒平縣新豐鎮九村
  • 歷史:700多年
  • 類別:潮州古瓷
青花繪畫藝術,歷史傳聞,造瓷四階段,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發展歷史,

青花繪畫藝術

九村窯場在元末明初燒造的瓷器,多以青瓷為主,其胎骨灰白,冶煉不精,粗松多氣泡,器型也簡單,有直口淺碗、折沿盤、平底斂口碟,器身內底有乳釘突出,口沿外邊也有旋削痕跡,雖然頗有元代樞府窯的風格,但釉面光潔,釉水稀薄,開冰裂紋,呈月白,青白、青黃諸色。到了明代中期,器型雖然與前期沒有多大的變化,但燒制技術已經相對提高,為防止釉水粘綴,採取在匣缽底下鋪細沙,單件裝匣燒造,青花器物繪畫寥寥數筆,色調深藍灰暗,多以卷草紋為主。

歷史傳聞

九村窯場燒造瓷器的歷史已有600多年,根據當地老一輩人的傳說, 元末明初,有一姓詹的江西人攜子扶妻逃荒來到這裡,在山坡上搭寮居住,以種植為生。一天夜裡,大雨滂沱,這位老兄夢見他的老祖宗託言,說這裡四面山坡都埋藏著白銀。天明以後,他站在床前一望,四面山巒都崩下來,露出白白的泥膏,他頓時醒悟起來,這就是老祖宗所說的白銀,於是從家鄉請來好手,開始築窯燒瓷。
九村窯

造瓷四階段

第一階段

在三中村的鄭屋坷,元末明初的遺物,有碗、折沿盤、直口盤和小碗,胎骨灰白粗松,釉面較為稀薄多氣泡,釉色有月白、青白、青灰和青黃諸色,足邊有旋削痕跡,內底有乳釘突出,疊燒,足部四周露胎。
當地出土的瓷片當地出土的瓷片

第二階段

在錫坑村的老窯坷、公婁、下坪埔等處,這時期已經是匣缽裝燒的沙足器,釉面光潔潤澤,青花呈普藍色,但色調不太穩定,有時深、有時淺、有時也暈散。花紋都是先勾線,後平塗,但筆法自然流暢,風格簡樸奔放,盤、碗、小瓶,都繪鳳鳥、雲朵、山石、靈芝、蘭草和花葉、綬帶等,還有福字和詩句,如:“蓬萊松柏枝枝秀,方丈芙蓉朵朵鮮,壽山不老年年茂,福海無窮歲歲堅。”這時期最能反映嘉靖時期的社會風貌,一些小碗內外都繪天官、捧笏、童子、仙鶴、仕女、白兔。

第三階段

從原來的老窯擴大到洞泉村及鐵寮坑、多年坪、窯背崗等地方,入窯仍然是匣缽裝燒的沙足器,這階段的器型比以前較大,有20多公分大的花卉蓋缽,矮身菊花紋大碗,胎體渾厚凝重,青色色澤明亮淺淡,繪畫開始逐漸向草率和寫意過渡,仍然是沙足器。

第四階段

器物底足平滑整齊,微呈桔紅的火石色,青花艷麗,浮光外露,筆法草率,無論山水,動物和花卉都為寫意,有的圖案甚至很難辨認圖形,但圈足內都有商號字款寫:“正玉”、“仁玉”、“永玉”、“珍玉”、“玩玉”、“引利”、“三利”、“文利”、“順興”、“永興”、“文興”、“三合”、“興合”、“怡和”、“雙和”,其中“雙和”商號到1956年公私合營才停止使用。九村窯場在群山起伏之中,道路崎嶇,交通不便,唯獨一條小河流能夠注入黃岡河,但水淺流急不停通航,所以一向以來,瓷器都是向西北越過20餘公里的山路到大埔縣的高陂鎮,與高陂窯瓷器混合銷售。1943年大埔縣誌記載:“高陂碗行每年營業總額合計值二百餘萬元,含饒平過境者,本縣產品年值70萬以上,所謂饒平過境者,指的就是九村瓷器,其實與高陂瓷器是不相上下。很多人都混淆不清,把九村瓷器都當成是高陂瓷器。
製造瓷器一幕製造瓷器一幕

發展歷史

饒平產的“汕頭器” 饒平九村窯生產出品的山字錐紋花果紋青花大碗,是18世紀中期,東南亞地區的外國商人到潮州下訂單生產的外銷瓷,是標準的“汕頭器”。這種瓷器生產成品後,挑運至大埔高陂裝船,通過韓江運往汕頭出口。歷年來,一些古陶瓷專家,都錯誤地將“汕頭器”歸納入漳州窯的產品。更有人認為,漳州窯生產的“克拉克”瓷就是“汕頭器”。其實,“克拉克”和“汕頭器”是兩個不同時期的兩種瓷器。 公元1604年,一艘載滿江西景德鎮和福建漳州產的青花瓷器的商船,被荷蘭東印度公司捕獲,整船的瓷器被荷蘭人運載到米德爾堡和阿姆斯特舟拍賣,因為這批瓷器中,大部分是青花開光折沿盤,造形、規格、花紋都有固定的風格,時代特點十分鮮明,很受當地貴族的喜愛,所以被搶購一空。運載這批瓷器的商船叫“克拉克”號。從此以後,凡是與“克拉克”號船上相似的瓷器,外國學者都稱為“克拉克”瓷,這叫法一直沿用至今。
“克拉克”瓷盤中心都繪花卉和動物的紋飾,還間以雜寶圖,並且繪畫6至8個扇形開光展開畫面,開光內填充花卉樹石。這類瓷器最初是西班牙人,帶往荷蘭和西班牙,專供兩國王室的使用或裝飾宮殿的器皿。
到了17世紀,中國的雍正乾隆時期,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專門經營這類瓷器,由於銷量極大,價格就開始下降,所以一般的平民階層也開始購買,後來,法國攝政王馬扎蘭(大約在公元1750年)遵照法國國王的旨意,建立了中國的瓷器公司,並在廣州大批定製帶有法國甲冑、軍徽、紋章、族徽為標誌的瓷器,這種瓷器很快在歐洲的上層貴族中流行起來,人們就叫它“紋章瓷”。介於“克拉克”瓷和紋章瓷之後的一種山字錐紋花果紋的青花大碗,在東南亞各地都有大量發現,是當時東南亞地區的平民百姓受“克拉克”瓷和“紋章”瓷的影響,產生出另一種嗜好。商人們為了迎合他們的心理,設計出樣品到潮州放模(下訂單)定製。這種瓷器內外畫滿青花,外壁頂端繪錐紋間花草,中間繪圓圈紋,下端繪荷葉紋或蕉葉紋。內壁繪山字紋,瓜果紋和六角星型草葉紋。早期無款,中後期在圈足內寫有“美玉正”的款識。根據九村窯的有關資料查證,應該是公婁、半?坡或老窯坷,鐵寮坑窯所燒造。
九村附近的老人都說,這種瓷器是從清代乾隆爺的時候,外國人訂貨定製的,大小相遞,每套五件,直到日本鬼來才停燒。
“克拉克”瓷出現在16世紀初年至17世紀中上期,然後被紋章瓷所代替。“汕頭器”的名稱是18世紀中期才出現的。那時,汕頭即將開埠,其聲名也在海外遠揚傳播。當地潮州的很多商販在東南亞各地賣瓷器,就約定俗成地自稱汕頭人,賣“汕頭器”。後來,凡是在汕頭港出口的瓷器,外國人通通都叫“汕頭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