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幽(漢語詞語)

九幽(漢語詞語)

九幽是指最低處和仙界是對應的,謂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九幽”是數量詞,幽字有幽靜,幽暗隱藏之意,九幽中的九字,只是因為它是數字單數中最大的 數字,在數中最尊貴,所以有“極限”之意。九幽是指地底最深最深處,形容極高和極低的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幽
  • 類別:辭彙
  • 解釋:最低處 和仙界是對應的
  • 屬性: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
背陰山,概述,古文,森羅殿,相關神話,歸墟與蓬萊,古神話的蓬萊,幽都、黑水,古神話的黑水,幽都之民,黑水神話總結,泰山前嵩里山,九幽諸神,天齊仁聖大帝,地藏王,酆都,

背陰山

概述

“背陰山”是丹道學講的“虛危穴”或“虛危山”,是純陰無陽之地,所以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嶺不行客,洞不納雲,澗不流水

古文

形多凸凹,勢更崎嶇。峻如蜀嶺,高似廬岩。非陽世之名山,實陰司之險地。荊棘叢叢藏鬼怪,石崖磷磷隱邪魔。耳畔不聞獸鳥噪,眼前惟見鬼妖行。陰風颯颯,黑霧漫漫。陰風颯颯,是神兵口內哨來煙;黑霧漫漫,是鬼祟暗中噴出氣。一望高低無景色,相看左右盡猖亡。那裡山也有,峰也有,嶺也有,洞也有,澗也有;只是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嶺不行客,洞不納雲,澗不流水。岸前皆魍魎,嶺下盡神魔。洞中收野鬼,澗底隱邪魂。

森羅殿

地有九重,又稱“九幽”,。“九重”即“重九”,所以陰山背後有二九一十八座地獄。世間萬物都要經過森羅殿的審判,才決定生死轉輪,所以閻王殿稱“森羅殿”,即“萬象森羅”之意。

相關神話

如果按照地域系統劃分,我國神話大體可分為4大系統,即由西王母、盤古、女媧以及他們所代表的西方崑崙神話、東方蓬萊神話、南方楚神話及中原神話。其中,崑崙神話是中國神話的主體部分。
驀然說起九幽,有點突兀。很多人鮮有耳聞,還是從神話說起,追本溯源,一探究竟。

歸墟與蓬萊

歸墟亦作“歸虛”。傳說為海中無底之谷,謂眾水匯聚之處。根據神話的說法,世界上、宇宙間各條河流,甚至連天上銀河中的水,最後都匯集到這原始而神秘的無底之洞裡。但歸墟里的神奇之水,並不因此而有一絲一毫的增減,因為它是匯通上層宇宙(天庭)和中層宇宙(大地)的心臟。歸墟與崑崙分別位於中原地帶的東方與西方,這一鮮明對比,實在令人驚異。
《列子·湯問》:"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此外,海與山的合流,成為歸墟神話的新特質。
“歸墟”裡面有五座神山,就是“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每座神山高三萬里,山與山之間是七萬里。《山海經》和《封禪書》中,都把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描繪得活靈活現,於是便引得齊威王、燕昭王派出探險家到海中尋求神山,秦始皇東巡求藥、漢武帝御駕訪仙。據史籍記載,蓬萊城北海面常出現海市,散而成氣,聚而成形,虛無縹緲,變幻莫測。那些好事的方士們便以海市的虛幻神奇,演繹出海上三神山的傳說,描繪出一個惟妙惟肖、令世人嚮往的神仙世界。可以說,三神山傳說的興起,奠定了蓬萊在中國東方神話中的策源地位。
有趣的是,在諸多說法中,《三神山》之說最具有誘惑力和生命力,並最終演繹成現實,成為推動蓬萊前進發展的無形動力之一。試想,如果秦始皇不被《三神山》所惑,如痴如迷,他便不會遠離豪華的宮廷生活,吃盡鞍馬勞頓之苦,一而再地東巡蓬萊訪仙求長生不老藥;徐福也不可能率三千童男童女乘船東渡扶桑尋仙去;倘若沒有漢武帝多次臨駕渤海邊,“留宿數日”、“望祠蓬萊”、“因築城以為名”,也不會有後來的蓬萊城、蓬萊鎮、蓬萊縣和今日的蓬萊市了(即有也當別論)。海市、神山、蓬萊三位一體,幾乎可劃等號。換言之,從海市之實到神山之虛,由神山之虛再到蓬萊之實,這是歷史演繹了千百年後結下的一顆碩果,也是蓬萊的第一記憶。藉此可知,一個美好的有文化內涵的名字,絕不單單是一個代號,有可能還是一個瑞兆,一個無法盜版的名牌,一項無價的專利。“蓬萊神話,神話蓬萊”的開篇者當屬秦皇漢武,二人一個先行,一個繼後;而秦皇無果,漢武有成。
東方仙境興起之後,逐漸取代了西方崑崙,成為長盛不衰的仙人家鄉。民間一提仙境,多知蓬萊,鮮提崑崙。漢代帝王中的仙迷武帝,專門在皇宮的甘泉宮造了一座人工的太液池,上面便有傳聞的蓬萊等仙山,耗資甚巨。

古神話的蓬萊

在古代神話中,蓬萊是一座同崑崙山形態相近的神山。關於蓬萊的故事,一般見於較晚一些的記載,例如以下記載:
《山海經·海內北經》:“蓬萊山在海中”。郭璞註:“在渤海中也。”
《列子·湯問》:“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紘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間相去七萬里,以為鄰居焉。其上台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於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焉。而五山之根無所連著,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仙聖毒之,訴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極,失群仙聖之居,乃命禺疆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於是岱輿、員嶠二山流於北極,沉於大海,仙聖之播遷者巨億計。帝憑怒,侵減龍伯之國使,侵小龍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農時,其國人猶數十丈。”(《太平御覽》卷九三一引文“鰲”皆作“龜”。)
《天問》:“鰲戴山抃,何以安之?”
《列仙傳》:有巨靈之鰲,背負蓬萊之山而抃舞,戲滄海之中。”
《海內十洲記》:“蓬邱,蓬萊山是也。對東海之東北岸,周回五千里,外別有海繞山。圓海水正黑,而謂之冥海也。”
這是關於蓬萊神話的幾則早期記載。它們表明:儘管在古代神話中,蓬萊和崑崙曾被描寫為分處於東、西兩極的神山,但它們的性格卻有許多接近的地方。例如在蓬萊神話所包含的以下文化因素中,可以看到崑崙、黑水和龜的蹤影:
(一)太陽崇拜。在《山海經》時代,就已產生蓬萊處於東海的意象。據前文所述,古人曾把東海和南海視為黑水的一極,即太陽在晨出前的居住地。與此相應,崑崙乃處於黑水的另一極,即太陽在西沉後的居住地。蓬萊由巨靈之鰲背負,這一形象來自神龜負日形象,說明蓬萊即旭日之山。
(二)東西貫通觀念。五神山儘管處在渤海之東,但它們可以“流於西極”。這就暗示了黑水的存在,亦即暗示了蓬萊與崑崙的對應。
(三)神龜觀念。神山共五山,其數乃合於“龜五星”、“龜五色”之說。《太平御覽》卷九三一引《星經》:“天龜五星在南漢中。”又引《雒書》:“靈龜者玄文五色。”而關於“巨靈之鰲,背負蓬萊之山而抃舞”、“禺彊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的細節,則表明了蓬萊神話同鴟龜曳銜神話的關聯:龜戴鴟鴞(太陽鳥)的形象演變為龜戴神山的形象。神山以鰲或龜為山根,也可以理解為以龜足為足。總之,五神山應當是以龜為原型塑造的。
(四)黑水觀念。蓬萊所濱之海為“圓海”,亦即黑水。故云“圓黑水正黑,而謂之冥海也。”
(五)玄圃觀念。神山之上有金玉台、不死樹,這種描寫來源於《山海經·西山經》:“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槐江之山,……其上多青雄黃,多藏琅玕、黃金、玉,其陽多丹粟,其陰多采黃金銀。實惟帝之平圃。”郭璞注平圃“即玄圃”。又《太平御覽》卷六五引《張掖記》:“黑水出縣界,雞山亦名玄圃。”雞山乃黑水所出之山。故蓬萊山上的玄圃,是從黑水神話、崑崙神話中移植而來的。
以上五個因素,實際上是為崑崙神話和蓬萊神話所共有的。因此,可以把蓬萊神話看作龜神話———太陽黑水神話———崑崙玄圃神話的一個分支,看作太陽崇拜、龜崇拜和冥間信仰相結合的產物。蓬萊神話進一步證明了上文關於古人神山觀念以墓丘與龜為原型的判斷。顧頡剛先生認為崑崙、蓬萊二神山的神話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兩大系統,分別發源於中國西部高原和燕、吳、劉、越沿海地區,在戰國時代才獲得融合。根據上文所述種種可知,這“兩大系統”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或者說,它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認識。因為崑崙神話和蓬萊神話本是同一個神話系統的兩個分支,神話中的“東”、“西”等方位只是一種象徵,代表生和死兩種現象。因此,當戰國時人把這種觀念中的方位解釋為現實世界的方位的時候,這個時代其實標誌了崑崙、蓬萊神話分流(而不是合流)之始。倘若我們了解到龜崇拜是一種流行於中國東部的文化現象(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了大批隨葬龜甲,使用龜卜的殷民族也來自東方),了解到關於西北大荒的神話也是龜崇拜的產物,那么,我們可以很明確地肯定上述事實。

幽都、黑水

基本詞義
(1).北方之地。《尚書·堯典》:“申命和叔 宅朔方,曰幽都。” 孔 傳:“北稱幽,則南稱明,從可知也。都,謂所聚也。”蔡沉集傳:“朔方,北荒之地……日行至是,則淪於地中,萬象幽暗,故曰幽都。”《淮南子·修務訓》:“北撫幽都,南道 交趾 。”高誘註:“陰氣所聚,故曰幽都,今雁門以北是。”《漢書·揚雄傳下》:“夫天兵四臨,幽都先加,回戈邪指, 南越 相夷。”顏師古註:“幽都,北方,謂 匈奴 。”
(2).謂陰間都府。《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王逸註:“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 宋文瑩《玉壺清話》卷六:“ 上清 道錄 姜道元 為公叩幽都,乞神語。”
古代傳說
那裡的統治者叫土伯,土伯統治的地方叫幽都。“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這裡說的后土便是上面說的土地神,后土在幽冥世界的別名叫土伯。關於幽都的情況,《山海經·海內經》說:北海之內,有一座山,叫幽都山。黑水從那裡流出,上面有黑鳥、黑蛇、黑豹、黑虎、黑色蓬尾的狐狸。土伯的樣子很可怕,手上拿著九條繩子,頭上長著尖銳的角,隆背血手,飛快地追逐著人,三隻眼,老虎頭,身如牛,把人當美味。(見《楚辭·招魂》及王逸注〉看來,本來已經人格化了的土地神,入主幽冥以後,形象也變得很可怕,又返古成獸形。因此,與其說土伯就是后土,還不如把土伯看作是后土的分身或化身。按照神話變形的特點,后土當然可以變形成虎牛合體的怪異獸神。

古神話的黑水

黑水一名曾見於《尚書·禹貢》、《山海經》、《水經注》、《括地注》等典籍。其中以《山海經》所記最夥,而以《禹貢》的記載最為學界重視。《山海經》中的黑水說的確是值得注意的,這部著名的“地理學巫書”卻反覆渲染了黑水這條神秘的河流。其二,此書所描寫的黑水,共見於十五條記載,雖然無法從中歸納出水道的“地望”,但我們卻可以為之勾畫出大致的輪廓:
(一)從源頭看,黑水出自北海之內的幽都之山,出自崑崙之虛或崑崙之丘的西北隅,出自大荒之中的不姜之山。它的出發點,是西極的冥都。
《海內經》:“北海之內,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楚辭·招魂》王逸註:“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
《海內經》:“……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鳥、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國,有赤脛之民。”
《西山經》:“……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黑水出焉,而西流於大 。”《大荒西經》:“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黑水出西北隅。”
《海內西經》:“流沙出鐘山,西行,又南行崑崙之虛,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大荒西經》:“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窮焉。”
(二)從流向看,黑水從西北隅流出,向東行,又向東北行,最後南流入海。它的歸宿,是羽人升天之處。
《海內西經》:“黑水出西北隅,以東,東行,又東北,南入海,羽民南。”
《南山經》:“……雞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 ,黑水出焉,而南注于海。”
(三)從流程看,黑水經過了朝雲之國、不死之山、軒轅之丘、三身之國、少和之淵、縱淵、苗民之國,然後到達都廣之野以及南海之外的若木生長之處。這些國度往往是天帝的葬所,往往居住著一批翼人或黑色的不死之人—例如軒轅之國“不壽者八百歲”,不死之民“為人黑,壽,不死”。代表死亡的大幽之國和代表升仙的羽民之國,正好分布在黑水的上游、下游兩極。
《海內經》:“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司彘之國。”“流沙之東,黑水之間,有山名不死之山。”郭璞註:“即員丘也。”《海外南經》:“不死民在其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
《西山經》:“崑崙之丘……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軒轅之丘,無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於黑水。”郭璞註:“黃帝居此丘,……因號軒轅丘。”《大荒西經》:“有軒轅之國……不壽者乃八百歲。”
《大荒南經》:“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大荒南經》:“大荒之中……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北屬黑水,南屬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淵,南旁名曰從淵,舜之所浴也。”
《大荒北經》:“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
《海內經》:“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穀自生,冬夏播琴。”“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間,有木曰若木,若水出焉。”
《海內西經》:“黑水……南入海,羽民南。”《楚辭·遠遊》:“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王逸註:“《山海經》言有羽人之國、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

幽都之民

(一)在黑水之旁,居住著黑色的不死之民。黑色之人不死,乃意味著黑色本身就象徵著不死。這是因為黑色是龜的顏色,在古人的觀念中,龜是最長壽的動物;黑色也是冥世的顏色,在古人的觀念中,冥世之人是不死之人。
(二)神話中的不死之民,集中居住在大地的西北、東南兩隅。例如西北的崑崙之墟、三身之國、幽都之山、大幽之國、朝雲之國和軒轅之國,東南的羽民和不死民。西北、東南兩極,正是日落之處和日出之處,是太陽和龜的居住地。《山海經·大荒西經》說:“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三面之人不死。”由此可知,古人是把晝夜轉換之處看作生命再生之地的。故西北日落之處的三身人或三面人、東南日出之處的羽民和不死民,均能超越生死。
(三)《淮南子·時則訓》說:“西方之極,自崑崙絕流沙、沈羽,西至三危之國,石城金室,飲氣之民,不死之野。”可見飲氣導引是不死國民的特徵之一。而飲氣導引同樣是龜的特徵,據《史記·龜策列傳》記載,中國古代有一種“畜龜以飲食之,以為能導引致氣,有益於助衰養老”的習俗。可以想見:這種習俗正是不死觀念的重要基礎。
(四)幽都之山又稱“大玄之山”,不死之山又稱“玄丘”或“圓丘”。這些名稱既關聯於墓墟的形象,又關聯於古人對於龜的體形的認識。所謂靈龜“盤衍象山”,神龜之象“背上有盤法丘山,玄文交錯以成列宿”,表明龜形即圓丘、玄丘之形。《山海經·大荒西經》中居於“崑崙之丘”的西王母,在《集仙錄》中寫為所居宮闕在“崑崙之圃”的“龜山金母”,這也意味著玄丘、龜山、崑崙有相同的形態和內涵。
(五)古神話對不死之國的描寫,往往以地府或飲氣之人為原型。例如所謂無啟之國“其人穴居,食土,無男女”,“死百廿歲乃復更生”,所謂“無骨子,食氣魚”,所謂無啟民和細民“百年而化為人,皆穴居處”,又所謂壽麻之國“正立無景,疾呼無響”。此外,許多不死之國,例如都廣之野、軒轅之丘,都被描寫為帝神的埋葬之處。可見所謂“不死”,指的是冥間生命或黑色生命的不死。

黑水神話總結

《山海經》中之所以會出現這么多關於黑水和西北大荒的描寫,其原因便在於黑水被視為太陽復生之水,西北大荒被視為太陽再生之處———因而是生命永恆和生命復活的標誌。這種情況聯繫於古人關於死亡的一種特殊的理解:在他們看來,死亡是向神靈的復歸,是同神靈相結合的生命,因而是真正永恆的生命。這種跨越死亡而追求永恆的生命崇拜觀念,由於龜的冥神性格,由於以白晝和黑夜的交替代表生死交替的太陽觀念,結晶而為黑水神話。當神話中的黑色之人———例如《海內經》中的“不死民”、“雨師妾”、“黑齒國”、“玄股之國”、“勞民國”等等———聚居到若木和湯谷周圍的時候,黑水神話便成為關於生命循環、太陽運行的一個神話系統。

泰山前嵩里山

一、中國傳統文化認為,陰曹地府有兩處,一是泰山前的蒿里山,再就是四川的酆都。早在漢朝時,古人就有“泰山主生死”、“人死為鬼,魂歸泰山”之說,漢《樂府歌辭;蒿里曲》:“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泰山神“東嶽太靈蒼光司命真君”的職責之一,就是“定生死之期,兼注貴賤之分,長短之事”(五嶽真形圖)。古時曾建有蒿里神祠,祠內設森羅大殿、七十五司,俗謂人死魂歸蒿里,將根據其在世的行為善惡,受陰司審判。如今,這些廟宇早已蕩然無存,但由鬼神信仰演化而來的民俗依然存在。泰山盤山道兩邊的樹枝上系滿了紅繩、壓滿了石子,“壓枝”的諧音是“壓子”,泰山主魂靈,壓子即壓住子孫之“魂”,以求得神佑長命百歲。
二、嵩里山文化
傳說這裡是人死後靈魂歸宿的地方。蒿里山"鬼城"舉世聞名,內涵豐富,冠絕宇內。景觀在五嶽之首的泰山南麓,要建世界最大的鬼神動態人文景觀;按"古文獻"之說人死後必來蒿里山報到,而人在生前到"蒿里山"走一遍,在龐大的陰曹地府里,仙道釋儒,諸神眾鬼盤踞各廟,等級森嚴,各司其職,並以苛刑峻法統治著幽靈的世界。
泰山主生死的觀念由來久遠。道教認為:神是高級的鬼,鬼是低級的神,也就是神鬼。漢魏時期就早流傳的"泰山主死",並把它附會於嵩里山。《漢書。武帝紀》:"太元初年,檀高里",顏師古注釋:"死人之里謂之蒿里,字則高為蓬蒿之蒿,或者見泰山神靈之府,蒿里山又在其旁,即以高里為蒿里"。蒿里山就被公認為:"聚斂魂魄無賢愚"的鬼都了。也就是說:不論愚人賢人;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死後的魂魄都被聚集到蒿里山。
最早掌管冥界事務的官員,就是《搜神記》中提到的泰山府君。據《神仙傳》說是他是西王母小女兒,太真夫人的第三子,因"年少好游逸,委官廢事。有司奏劾,以不親局察,降主事東嶽,退真王之編,可鬼神,五百年一代其職"(《太平廣記》卷第五十七)。就是說他好旅遊,經常不幹活,被人家彈劾,降到泰山管事,取消了高幹待遇。是一個因不作為而降職的仙官。《真靈位業圖》,《洞淵集》,《龍魚圖》,《廣博物志》都說:"東嶽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佛教傳入中國後,其地獄觀念與地獄之主閻羅王亦逐漸流行,至唐末。
這與本來十分盛行的泰山治鬼觀念十分契合,遂合二為一,在泰山衍化為陰曹地府--蒿里山神祠和地獄界河--奈河,再加上泰山入口處的豐都廟,構成泰山的冥府地獄系統。在奈河觀念逐步形成的時候,泰山治鬼說也逐漸具體化為嵩里山的陰曹地獄系統。這兩條走向一致軌跡在泰山相交,正是古人意識與習俗複雜轉移的結果,也是兩種鬼神觀歷史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九幽諸神

執掌眾神地位最高的天齊仁聖大帝,掌管大地萬物生靈。
然後是北陰酆都大帝
之後有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鬱壘、神荼,治"桃止山"鬼門關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雲,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再下面是羅酆六天(以下為宮名,六天為守宮神)
紂絕陰天宮、泰煞諒事宗天宮、明晨耐犯武城天宮、恬昭罪氣天宮、宗靈七非天宮、敢司連宛屢天宮

天齊仁聖大帝

地府最高地位的是天齊仁聖大帝,也就是東嶽大帝,簡稱天齊王。也有稱東嶽泰山神,或泰山府君的。自戰國以至漢代,泰山始終是君主告成於天的封禪聖地,“峻極於天”,向來被古人視為與天相通的登仙之途。然而後來東嶽神卻被視為冥司之主,泰山成為治鬼之府。
在我們中國人的思想意識中,一直都認為泰山是管轄鬼魂的地方。《三國志·管鉻傳》記有管路和兄弟所言:“但恐至泰山治鬼, 不得治生人。”《後漢書·烏桓傳》》說:其俗謂人死,則神遊赤山,如中國人死者魂歸岱山。”
泰山治鬼魂之說,漢魏間已經盛行。但《日知錄》說:“考泰山之故,仙論起於周末,鬼論起於漢末。”這種結論一定是有所據的。《茶香室叢鈔》引《封禪書》內容,終於將神仙、鬼魂統一於泰山神的管轄之下:“泰山有天主地主之詞,其義即緣封禪而起。王者於此報天放有天主打,王者於此報地,故有地主調。死者魂歸泰山,即歸於地主耳。”這使泰山神終於有了雙重的神性職能。
由於泰山神被說成執掌人世臣民貴賤高下之分、祿科厚薄之事、地獄各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修短之期,權勢極大,所以受到歷代統治者的崇拜。唐玄宗封其為天齊王,宋真宗封其為仁聖天齊王,後又加封為東嶽天齊大生仁聖帝,成為東嶽大帝。所以他的祀廟稱為東嶽廟、天齊廟。
東嶽大帝被道教吸收後,給他編排了一份光彩的履歷,說他是開天闢地的盤古之後裔,母親彌輪仙女,夜夢吞二日,覺而有娠,生下二子,長曰金蟬氏,後成為東華帝君,次日金虹氏,後成為東嶽帝君。還說他有五子一女,第三子至聖炳靈公最有出息:女兒就是大名鼎鼎鼎的泰山娘娘、玉女大仙、碧霞元君。
佛教的陰間理論和閻羅王傳到中國後,與東嶽大帝為首的中國陰間諸神逐漸合流,二位主冥大神,常並供於東嶽廟中,儘管閻王爺後來在中國民間,影響極大,深入人心,但還是壓不過東嶽大帝,在東嶽廟中,東嶽大帝作為十殿閻王的上司,端坐在正殿中央。

地藏王

地藏王菩薩意欲超渡所有陰間的鬼魂,令世人不再行惡,不再墮入陰間地獄受苦。
所謂輪迴者:是描述其情狀,去來往復,有如車輪的迴旋,在這六道中周而復始,無有不遍,故名六道輪迴。世間眾生無不在輪迴之中。只有佛、仙、神聖才能夠跳出三界,不入輪迴。這裡的“三界”就是指的道家說的三界,雖然佛教擴充了三界為六道但是還是不全面,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還有草木成精的說法“藤精樹怪”,這個道理也出於道家的陽神可以 “聚則成形,散則為零“。甚至可以成精的包括石頭,有靈氣的任何物都可以變化成形。並不拘泥於六道。但是始終包含在陰陽的理論中。
六道輪迴的產生,由於十二因緣法而出現的。
一切眾生,實是本來清淨,由於過去一念無明妄動,有了行為造業,便有入胎的意識。有入胎之識便有現生之受胎,有受胎就形成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出世之後受外界各種因緣而出現善惡業力,善業的生天、人、阿修羅;惡業的生畜生、餓鬼、地獄。在十二因緣的輾轉煩惱中,就是輪迴的動力,六道輪迴必然而起,六道輪迴就此流轉無窮。
佛世尊將本人們人、天六道全數拜託於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是佛地總代辦署理;是邦助六道眾生解決基本存亡問題,是超度一切眾生地、給眾生好地去向按排如升天轉生。二、地藏菩薩是如今世界人、天鬼神年夜總管。
按佛教說法,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托咐,在釋迦寂滅後未來佛彌勒降生前這一段無佛世界裡,擔當起教化六道眾生的重任,其地位相當於“代理佛”。《地藏本願經》又說,釋迦佛召地藏大士,令其永為幽明教主,使世人有親者,皆得極本薦親,共登極樂世界,地藏受此重託,遂在佛前立下宏大誓願:“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酆都

在中國神話和道教中是沒有輪迴這個概念的,中國在佛教未傳入前的傳統信仰認為,普通人死後亡魂會歸於泰山之下,泰山神東嶽大帝為冥界主宰。後來認為酆都為冥界入口之一。 佛教傳入後認為地獄是六道輪迴中最劣最苦的,民間認識的“重獄”便是“十八層地獄”,事實上地獄只有十殿,每一殿有一閻王掌管,故有“十殿閻王”之稱,十八層地獄即是十殿的第九殿——阿鼻地獄。中國人相信,通過冥幣能夠買通地獄中的小鬼,而免於較重的刑罰,而已故親屬的家人在農曆十月初一或者清明節掃墓期間也會焚燒“紙錢”給“陰間”的親屬。道教教旨,人死後為鬼,生前的修行道行仍然累計延續,所以死後成鬼後,仍然可以繼續修真,成為鬼仙。也可以選擇投胎。
而佛教講究輪迴之說,人死後,會進入來生即輪迴,但是,來生的他和今生的他,存在著【記憶斷滅】這一問題,記憶不存在連續性,繼承性。導致投生後,今生他和前生他互不認識,互不相干,實質上是兩個不同的人了。【記憶斷滅】就等於靈魂的死亡,在這個世界上,苦也罷,樂也罷,誰願意記憶斷滅,除非他的確想自殺,的確想忘卻過去。所以,佛教徒面臨【記憶斷滅】【靈魂死亡】的悲劇。而佛教的因果輪迴的說法是種同時互存和異時互存關係,自然產生。佛教以這種說法混合了印度教中的諸神與阿修羅等生物造出了六道輪迴。而且道教在佛教傳入中國後也抄襲佛教三界的說法,把地上之天共有三十六層,其中就有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三界,總計二十八天。三界之上又有四梵天、聖境四天【大羅天與與三清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