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女仙湖風景區

九女仙湖風景區

九女仙湖風景區位於山西晉城市陽城縣太行山沁河峽谷中,東距晉城市區30公里,北距亞洲第一火力發電廠“陽城國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所在地的北留鎮7公里,是晉城市重要的自然風光旅遊景區之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一處占地面積約13平方公里,以水上遊樂為主的自然風光旅遊景區。主體景觀為一蓄水量達2800萬m3里的高峽平湖,擁有晉城市境內最大的水域面積,並以湖中聳立的巨石奇觀——九女仙台及山西第一泉“延河泉”蓄 水成湖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女仙湖風景區
  • 地理位置: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
  • 氣候類型: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13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08:00-18:00
  • 景點級別: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門票價格:全票68元/人(含船票、門票) 、優惠票40元/人(船票)
  • 著名景點:九女仙台
    延河泉
    黑龍潭
地理位置,位置,地質地貌,主要景點,金灘大橋,閣老河,杜河大壩,張家大院,黑龍潭,九女仙台,牛皮洞,五梁坪,三面鑼,小澗河,

地理位置

位置

九女仙湖的湖水源自於山西第二大河——沁河,發源於山西省沁源縣,往南經安澤、沁水、陽城晉城市郊區,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最後注入黃河。此外,延河泉也是最主要的補充水源,延河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泉水之一,素有“山西第一大泉”的美譽,是我國北方不可多得的軟水之一,不僅水量大,而且水質好,硬度低,適用於日常飲用和深加工,可謂得天獨厚。
九女仙湖風景區

地質地貌

九女仙湖景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質地貌,其主體景觀是利用水電大壩攔截沁河水道形成的高峽平湖,是晉城市最大的水上樂園。這裡有孤立水中如中流砥柱的九女仙台;有形如大瓮,深不可測被稱為“海眼”的黑龍潭;有雲蒸霞蔚,懸崖垂掛的白雲洞;有適於休閒養生的小河澗峽谷,再加上杜河大壩和橫穿湖面上空的侯月鐵路大橋,與自然風光融合在一起,更增添了九女仙湖景區的無窮魅力。

主要景點

景區內山明水秀,景觀眾多。主要自然景觀有:陽城古八景之一的九女台,號稱山西第一泉的延河泉,深不可測的黑龍潭,雲蒸霞蔚、懸崖垂掛的白雲洞、娘娘廟,尖擔印、三面鑼、三圪堆、牛皮洞等文化遺址,皮艇漂流、顛簸驚險的小澗流泉,自助攀岩、挑戰極限的雲嶺絕壁,雪瀑飛泄的杜河大壩、凌空飛架的鐵路大橋等。

金灘大橋

乘船行出估計五公里左右,一座天橋橫跨湖面,這座橋就是金灘大橋,它是侯月鐵路橫跨沁河的眾多橋樑之一。侯月鐵路是山西省南部一條煤運大動脈,北起山西侯馬,南至河南月山,從太行、中條二山間的沁河峽谷穿行,與同浦線、焦枝鐵路相連線。山西的煤炭資源被源源不斷地從這裡運往河南,輸送到全國。沁河峽谷山險溝深,河道迂迴曲折,鐵路逢山鑽洞,遇水搭橋,橋洞相連,蔚為奇觀。在20餘里的九女仙湖旅遊區內,就可以看到6座這樣的鐵路大橋。這六座大橋和六條隧道分別是煉上、南莊、柏枝、橫嶺、金灘、杜河,一座大橋對應一條隧道。最長的隧道是南莊隧道,長達2公里。
金灘大橋金灘大橋

閣老河

陳廷敬是清朝康熙皇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的總閱官來九女仙台遊覽,後人於是就把他走過的這條河叫做閣老河。
閣老河閣老河

杜河大壩

杜河大壩是杜河水電站的攔河大壩。杜河水電站是1997年晉城市十大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經國務院批准,投資1.3億元,由澤州、陽城兩縣水利局共同興建。水電站於1997年動工,2001年建成發電,裝機容量為4組,每組3200千瓦,年發電量6220萬度。其主體工程由攔河大壩、引水隧道和發電廠房組成。在大壩外側的這些隱伏在山裡的通道就是杜河水電站的引水隧道,其發電廠房建在2公里以外的沁河岸邊,因為臨近的村子名叫“杜河”,所以稱“杜河水電站”。
杜河大壩杜河大壩
杜河大壩是一座實體重力型引水大壩,由溢流壩體和非溢流壩體組成,總長200餘米,其中溢流壩體長達150餘米,非溢流壩體長50餘米,非溢流壩體設有發電引水閘、沖沙排淤閘和閘門啟閉樓。大家看到的這些閘體就是閘門的提升系統。整座大壩以50年一遇洪水設計,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溢流壩最大洪水排泄量為每秒4300立方米,校核最大排泄量為每秒8000立方米,壩高36米,回水末端向上延伸10公里,水庫庫量為2800萬立方米,水域面積117公頃。
大壩閘門全部關閉後,湖水從溢流壩頂滾出,可以形成150米寬的大瀑布,瀑布通過曲面壩體,可向外拋出30米左右,雪瀑飛泄,轟響如雷,十分壯觀。
在溢流壩體上設有鋼索吊橋。鋼索吊橋本為大壩工作人員的通道,九仙女湖景區開發後,鋼索吊橋開始對遊人開放。踏上吊橋,憑欄觀望,不但可以欣賞大壩周圍的湖光山色和瀑布盛況,而且可以體驗吊橋那種悠悠蕩蕩的獨特魅力。

張家大院

依“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的原則選址,靠山修築,臨水建房,據險壘牆。這座城堡式院落建於明末清初,主人姓張,具體姓名已經失傳。
張家大院張家大院

黑龍潭

黑龍潭形似大瓮,水色如墨,深不可測。據當地老人講,黑龍潭雖居磐石之中,但潭水從來也沒有乾涸過,即使上流斷水,潭裡也不會減水,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人們認定它肯定與大海相通,所以又把它稱之為“海眼”。又說潭中潛伏著一條小黑龍,小黑龍本是是東海龍王的兒子,因為迷戀上這裡的山水風光,便在潭中棲居下來,所以這小潭又叫“黑龍潭”。
黑龍潭黑龍潭
關於這黑龍潭和潭裡的小黑龍,這裡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如“放牛娃尋龍”、“小黑龍娶妻”、“小黑龍降妖”等。據傳,潭中黑龍性情溫厚,心地善良,始終保佑著一方平安。每逢大旱,人們到這裡來祈雨,可以說是有求必應,非常靈驗。在祈雨的風俗中,最重要的一項儀式叫“砸汪”,就是往潭中仍進幾塊石頭,表示將沉睡的黑龍驚醒,告訴他天已久旱,請趕快行雲布雨。這項儀式必須由50里外的澤州縣大東溝鎮辛壁村人來完成,因為小黑龍娶的媳婦是辛壁村的姑娘,就算是有些差錯,小黑龍也不會怪罪。辛壁村距棲龍村數十里之遙,每年二月十九日都要有此儀式,還要唱三天大戲。由於路途遙遠,中途必須路過一個叫“章訓”的村子,久而久之,章訓村和辛壁村也因此而成了親戚關係。俗規流傳,相沿成例。直到如今。兩個村子還保留著這種關係,辛壁村人路過章訓村時,章訓村人定會熱情款待,如果章訓村人舉行祭神賽事,辛壁村人也會慷慨解囊,鼎力相助。

九女仙台

九仙女台是陽城的古八景之一,歷代文人墨客都曾在這裡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
這裡豎著一塊寫著“初分石”三字的大石頭。據說這三個字是九仙女台的創始真人云霄真人所寫。道教認為,天地在形成之前,宇宙是一片混沌。天地初分時,清氣上升形成天,濁氣下沉凝成地,然後萬物始生。“初分石”三字是說,九仙女台是開天闢地時就生成的一塊巨石。
九仙女祠道觀始建於唐朝,相傳雲霄真人云游至此,看此處景色宜人,風水極佳,又是九仙女下凡之處,就在此開宗立祠,傳經布道,護佑一方百姓平安。(風水,風水是人們居住的大環境、小環境,山川、河流、氣候、道路等一切環境因素,指導人類美化環境,改造環境)在台上憑欄觀望,碧水青山,魚翔淺底,百舸爭流。回頭觀瞻,門庭高大,仙女祠昂首可見。九仙女祠的正殿是仙女殿,仙女殿內供奉的是王娘娘娘和她的九個女兒,仙女殿的兩側分別是藥王殿和送子娘娘殿,東西廂房分別是仙理廂和仙品廂,仙理廂是主持道士生活起居之處,仙品廂則是香客存放祭品的場所。據傳九仙女是玉皇大帝的女兒,為其妃子所生,但其聰明伶俐,倍受王母娘娘的喜愛。一天,九仙女下界遊玩,因迷戀這裡的風光,於是化作一個蓬頭垢面的女乞丐,投靠了一戶貧苦農家。農家已有八個女兒,便稱她為九妹。農家媽媽極其賢惠,對九妹十分疼愛,可是九妹卻遭到了八個姐姐的妒忌。一天,九妹到沁河洗浴,八個姐姐暗中窺視,見其出水後容貌絕美,體態窕窈,不同凡響。這才知道是仙女下凡,即不敢造次。再說沁河中原有黑、黃二龍常因搶占地盤而爭鬥,周圍百姓苦不堪言。九仙女為解救老百姓疾苦,遂回到天庭,借來老君丹爐金磚,將二龍制服,壓入沁河水底,金磚化為水中巨石,九女居於石上,傳經布道,護佑百姓。後人為感念九仙女救命之恩,在石上建祠紀念,稱作九仙女祠。
廟中的神像,就是根據這種傳說塑造的。至於九女祠的創建年代,大約應在唐代初年,主持創修的是一位名叫“雲霄”的道人,而創修始末,則同九女神的由來一樣,經年久遠,不知其祥。
在仙品廂房裡,端坐在正中間的就是九女祠的創始人云霄真人,旁邊立著一尊泥像,叫做“包骨像”。明成化十八年(1482),沁河發生百年不遇的洪水,河水猛漲,居高不下,達49天之久。九女祠的住持道人被困台中,由於水急浪大,食物火種送不進來,洪水退後,住持道人已被困死在台上。人們為了紀念他,將他的屍骨用泥封裹,塑成站像,因此稱為“包骨像”。“包骨像”的原像早已不存,這座“包骨像”是根據傳說仿製的。

牛皮洞

在九仙女台北岸,五梁坪東端處位置的山崖根,有一個隱蔽的山洞叫“牛皮洞”。因為在洞內,整個洞體岩石的顏色與別的岩石迥然不同,就象是一張貼在石壁上的牛皮一樣,所以叫“牛皮洞”。民間傳說,此洞內原來生活著一隻野牛精。這傢伙剽悍兇狠,無惡不作,經常擄掠周圍的農家婦女。被它糟踏過的美貌婦人不計其數。人們對它恨之入骨,可是卻沒有對付它的辦法。九仙女知道後,就用騙婚的計策,將它騙出來殺死,為村民們除了一害。野牛精被殺後,九仙女讓人們將它的皮剝了下來,張貼在了牛皮洞的崖壁上,用以警戒各方妖魔。至此以後,這一帶再沒有什麼怪物興風作浪了。

五梁坪

牛皮洞往東的這一段山嶺,名字叫“五梁坪”。為什麼叫五梁坪呢?這是因為那裡的地勢相對平坦,可是在平坦的地勢里,偏偏聳起了五道山樑,相互平行,相互呼應,就象是天工造就一樣,所以叫五梁坪。
五梁坪五梁坪

  

三面鑼

為什麼叫“三面鑼”、“三圪堆”呢?這個故事和二郎神有關。相傳很早很早以前,二郎擔山路過此地,曾在“棲龍村”滑溜了扁擔,留下了扁擔印、窟窿山。這樣一來,二郎神即停留下來歇腳。他一屁股坐在黃沙嶺上(皇城相府北面的高山),一雙腳卻踏在了橫嶺村的後山上,一路走來,鞋裡灌滿了泥沙,他脫下鞋子,磕掉泥沙,一下子面前出現了三座小山,二郎神一看這樣不好,想把泥沙抹平,但由於行程匆忙,還是留下了三個小土堆。就是我們所說的“三圪堆”,老百姓也叫磕鞋圪堆,其餘被抹平的地方平平整整,很像一面面大銅鑼,這就是“三面鑼”、“三圪堆”的來歷。

小澗河

小澗河峽谷,它是九仙女湖畔的一個小型峽谷,谷深約1.5公里,平均寬度30米到數百米不等,但谷內草木蔥蘢,碧水常流,風光異常優美。谷中沿途布有人行布道,漫步其上,但見綠蔭遮蔽,怪石嶙峋,流水潺潺,鳥語花香,讓人產生曲徑通幽之感,是你休息散步的絕妙境地。由於環境幽雅,空氣新鮮,被專家規劃設計為九仙女湖景區的運動休息功能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