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馬比武

乘馬比武

流行於西歐的一種模擬戰。兩名騎士用長槍互相攻擊,竭力將對方擊下馬。16世紀初開始不受人喜受,被持矛騎馬刺穿小金屬圈取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乘馬比武
  • 流行地區:西歐
  • 流行時間:中世紀
  • 沒落時期:16世紀初
簡介,比武內容,

簡介

(圖為騎士同時捉對進行騎馬比武的模擬戰,木版畫;作於1565年。)

比武內容

騎士比武大會流行於歐洲的中世紀,舉辦時機往往是慶祝騎士晉授典禮或皇族貴族間的婚典、一個國王或大貴族的來訪以及種種喜慶、宗教節日等。一場比武大會有時要舉行一周,比武場是城中廣場或野外空地,周圍有裝飾漂亮的看台包廂供紳士民眾觀看,並有樂隊演奏。騎士先進行馬上槍戰,兩騎對沖以矛擊對方,一方被擊落地後,雙方可在地上繼續打鬥直到一方求饒或主持人叫停。這種槍戰有時騎士往往是為他們心儀的小姐之榮耀而戰。勝利者將獲裁判官或一貴婦頒發的獎品。大會高潮是參會騎士們分為兩隊,真正打一仗,雖通常使用鈍兵器,但傷亡仍是常事。如1240年諾斯(Neuss)的一場比武就有60名騎士死亡。同時敗者被捕為俘虜,並被榨取贖金和戰利品。比賽結束後,凡活命的騎士與貴族們一起參加歌舞宴,得勝的騎士可親吻一位可愛的女子,並接受典禮中詩歌的讚頌。因此在這種比武大會上,"自豪、榮譽、愛情和藝術都為競賽提供了傳統的動機",騎士的忠勇和英雄精神得到彰揚。在一些著名的比武大會遺址上人們還建立了紀念碑。騎士比武競技決鬥的精神一直是歐洲中世紀英雄精神的源泉和典範,以致英格蘭的理察二世意欲和他的叔父們——蘭開斯特公爵、約克公爵和格羅塞斯公爵一起出戰法國國王查理四世及他的叔父安茹公爵、勃艮第公爵和貝里公爵。奧爾良的路易向英王亨利四世挑戰。英格蘭的亨利五世在向阿金庫爾進軍前向法國皇太子挑戰。 1425年勃艮第公爵因荷蘭問題向格羅塞斯公爵挑戰;20年後他又想與薩克森公爵決鬥以解決盧森堡問題。1526年和1536年查理五世向法國國王建議以決鬥來解決他們之間的分歧。由此可見,騎士比武精神對社會影響之一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