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頜棱鯷

中頜棱鯷

中頜棱鯷,學名Thryssa mystax (Bloch et Schneider, 1801) ,為鯷科棱鯷屬的一種魚類,俗名范多。分布於朝鮮印度緬甸、馬來亞、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以及南海東海黃海等海域,棲息深度可達50米,主要生活於淺海,本魚顎骨長,延伸到或幾乎到第一個胸鰭鰭條的基底;第一個上顎骨橢圓形,細小。在內緣上下鰓耙有鋸齒甚至而不是形成一叢,在鰓裂的上半部後面具一個黑色斑塊,體長可達15.5厘米,棲息在沿海、河口區,喜群游,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馬拉巴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中頜棱鯷
  • 拉丁學名:Thryssa mystax (Bloch et Schneider, 1801) 
  • 別稱:范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鯡形目
  • 亞目:鯡亞目
  • :鯷科
  • :棱鯷屬
  • :中頜棱鯷
簡介,分類信息,形態特徵,

簡介

中頜棱鯷學名Thryssa mystax)為鯷科棱鯷屬的魚類,俗名范多。分布於朝鮮印度緬甸、馬來亞、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以及南海東海黃海等海域,主要生活於淺海。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馬拉巴爾。

分類信息

中文名稱 中頜棱鯷
拉丁名稱 Thryssa mystax(Bloch et Schneider)
英文名稱 moustached thryssa
地方名稱 \
作者單位 \
中文門名 脊椎動物門
拉丁門名 Vertebrata
中文綱名 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鯡形目
拉丁目名 Clupeiformes
中文科名 鯷科
拉丁科名 Engraulidae
中文屬名 棱鯷屬
拉丁屬名 Thryssa Cuvier,1817
分布類別 海水
編號:
5384
拉丁目名:
CLUPEIFORMES
中文目名:
鯡形目
中文科名:
鯷科
拉丁科名:
Engraulidae
中文屬名:
棱鯷屬
拉丁屬名:
Thryssa
拉丁種名:
mystax
定名人:
(Bloch et Schneider)
年代:
1801
中文名:
中頜棱鯷
ogenus:
Clupea
原始文獻:
Syxt. Ichth. bolch, p. 426, pt. 83.
模式產地:
Malabar
俗名:
范多
生境:
生活於淺海
國內分布:
南海, 東海, 黃海
國外分布:
朝鮮, 印度, 緬甸, 馬來亞, 泰國, 越南, 菲律賓, 印度尼西亞
資料來源:
東海魚類志:111-112. 南海魚類志:132-133.

形態特徵

背鰭I,14~15;臀鰭36~44;胸鰭11~12;腹鰭7。縱列鱗40~45,橫列鱗11~12;下鰓耙14~16。
體長為體高4.0~4.4倍,為頭長4.0~5.0倍。頭長為吻長5.0~5.8倍,為眼徑3.4~4.0倍,為眼間隔5.0倍。尾柄長為尾柄高1.0倍。
體延長,側扁,腹部具棱鱗14~17+9~12個。頭中大。吻圓鈍,吻長短於眼徑。眼較小,前側位。眼間隔中間凸出。鼻孔每側2個,位於眼前方。口大,亞下
位,斜裂,口裂伸達眼後下方。上頜稍長於下頜,上頜骨較長,後末伸達胸鰭基部的瓣方。上下頜、犁骨、齶骨和舌上均具細牙。鰓孔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12~13。鰓耙較鰓絲長。肛門緊位於臀鰭前方。
體被薄圓鱗,甚易脫落;鱗上具2~7連續溝、2~6箇中斷溝。
背鰭較小,位於體中部,起點位於吻端和尾鰭中間。臀鰭基部長,始於背鰭中部下方。胸鰭下側位,鰭端伸達腹鰭。腹鰭小,位於背鰭前下方。尾鰭分叉。幽門盲囊12~16;椎骨44~47。
體背部青色,體側銀白色。吻部淺黃色,胸鰭和尾鰭黃色。鰓蓋後方具一青黃色大斑。
分類系統: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Osteichthyes:硬骨魚綱 - Clupeiformes:鯡形目 - Engraulidae:鯷科 -Thrissa:
學名:
Thrissa mystax(Bloch et Schneider,)
中文名:
中頜棱鯷
中文拼音:
ZhōngHéLéngTí
分類等級:
概述:

原始屬名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