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斷學研究

中醫診斷學研究

《中醫診斷學研究》是一本正文語種為簡體中文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中醫診斷學研究
  • 作者:陳家旭
  • 類別:中醫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主要經歷,

內容簡介

中醫診斷學研究》集作者多年來對中醫診斷學的一些理論問題研究所撰寫的部分論文而成。共分為十章,包括中醫診斷學科發展動態、中醫診斷基礎理論研究、論中醫肝臟、肝氣虛證的研究、中醫證候與辨證體系、中醫肝脾證候的基礎研究、中醫脈診的研究、中醫診法的研究進展、中醫常見證候的研究進展、多學科在中醫診斷學中的套用。《中醫診斷學研究》的讀者對象主要是中醫、中西醫結合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對從事中醫理論研究的科研人員亦有參考和借鑑價值。

目錄

第一章 中醫診斷學科發展動態
一、中醫診法客觀化的研究
二、中醫證候規範化的研究
三、中醫證候計量診斷
四、中醫證候的病理生理基礎研究
五、辨證方法體系的研究
第二章 中醫診斷基礎理論研究
第一節 中醫“神”的診斷學意義
一、神之得、失、少、假、亂
二、目貴有神
三、色貴有神
四、舌貴有神
五、聲貴有神
六、脈貴有神
第二節 體質因素在中醫診斷中的意義
一、因質施診,重視體質的生理狀況
二、依質辨病,結合病證的易患體質
三、據質辨證,確定病證的因性位勢
第三節 時間因素在中醫診斷學中的意義
一、按時施診,結合脈色的生理變化
二、依時辨病,結合病證的好發時令
三、因時辨證,確立病證之因性位勢
第四節 情志因素在中醫診斷中的意義
一、情志為病的廣泛性
二、情志致病的複雜性
三、情志與肝臟病證
四、情志與亞健康狀態
第三章論中醫肝臟
第一節 肝為氣血調節之樞
一、肝為氣血調控中心
二、氣血為病多責於肝
三、調肝氣養肝血以防治諸病
四、重視肝符合醫學模式的轉變
第二節 對肝氣的初步認識
一、肝氣的生理病理特點
二、肝氣與脾氣的相關性
三、肝氣為患與亞健康狀態
四、肝氣諸證候證治概要
第三節 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研究概況及其與中醫肝臟關係的探討
一、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學說研究概況及意義
二、應激學說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的關係
三、中醫肝臟生理病理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關係的探討
四、從中醫肝臟探討網路的構想
第四章 肝氣虛證的研究
第一節 肝氣虛證診斷探析
一、《內經》對肝氣虛證的記載
二、日本森雄材對肝氣虛證的認識
三、肝氣虛證的臨床表現
四、肝氣虛證的病因病機
五、肝氣虛證的病理演變
六、肝氣虛證的臨床特點
七、肝氣虛證的鑑別診斷
八、肝氣虛證的治療
第二節 忽視肝氣虛證若干原因的探討
一、肝臟的生理病理特點
二、肝病治療,多瀉少補
三、肝氣虛證,診斷較難
第三節 肝氣虛證的臨床特徵及其生物學基礎
一、肝氣虛證的客觀存在性
二、肝病與非肝病肝氣虛證
三、肝氣虛證臨床診斷要點
四、肝氣虛證生物學基礎
第四節 肝氣虛證人格特徵探討
一、肝氣虛證主要病因
二、肝氣虛證情緒因素分析
三、肝氣虛證人格特徵分析
第五章 中醫證候與辨證體系
第一節 中醫證候與辨證體系研究現狀與展望
一、研究現狀
二、中醫學缺乏公認的診療評價體系
三、中醫證候研究的發展趨勢
四、中醫臨床辨證方法體系的研究
第二節 對中醫“證”及“辨證論治”的認識
一、證、病、症的概念及其關係
二、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
第三節 異病同證與同病異證
一、臨床診斷
二、臨床治療
三、中醫基礎理論和證候研究的構想
第四節 微觀辨證的產生及其發展
一、微觀辨證概念的提出
二、微觀辨證產生的必然性
三、微觀辨證產生的可能性
四、微觀辨證的優越性及局限性
五、微觀辨證發展存在的問題
六、對中醫“證”定義的思考
第五節 中醫辨證論治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一、“辨證論治”術語的提出
二、辨證論治新體系的研究概況
第六節 開展方證相關內涵研究的意義
一、方證相關的歷史沿革
二、方證相關內涵研究進展
三、開展方證相關科學內涵研究的意義
第六章 中醫肝脾證候的基礎研究
第一節 肝鬱證病證結合計量診斷及逍遙散方證對應的研究
一、總體思路
二、研究結果
三、研究價值與意義
第二節 應激狀態內源性阿片樣肽與肝主疏泄關係的研究
一、總體思路
二、研究內容
三、研究結果
四、研究價值與意義
第三節 脾不統血證病理生理基礎的研究
一、總體思路
二、研究內容
三、研究結果
四、研究價值與意義
第七章 中醫脈診的研究
第一節 脈圖的歷史
一、圖解性質的脈圖
二、脈搏示意圖
第二節 中醫脈象的描述特點
一、古代對脈象的描述
二、現代對脈象的描述
第三節 中醫全息脈診法的研究
一、全息脈診法的源流
二、全息脈診法的原理
三、全息脈診的方法
第四節 中醫脈診與阿拉伯醫學《醫典》脈診的比較研究
一、《醫典》脈診與中醫脈診的關係
二、認為中醫脈診影響《醫典》脈診的原因分析
三、中醫脈診與《醫典》脈診的比較
第八章 中醫診法的研究進展
第一節 舌診的現代研究
一、舌診的主要研究方法
二、異常舌象的研究
三、舌脈
四、舌苔的現代研究進展
第二節 切診的研究進展
一、脈診的現代研究
二、腹診的現代研究
第三節 其他診法的現代研究
一、望診的現代研究
二、聞診的現代研究
三、述評與展望
第九章 中醫常見證候的研究進展
第一節 中醫心臟證候的研究
一、研究進展
二、分析與評價
三、展望
第二節 中醫肝臟證候的研究
一、研究進展
二、分析與評價
三、展望
第三節 中醫脾臟證候的研究
一、研究進展
二、分析與評價
三、展望
第四節 中醫肺臟證候的研究
一、研究進展
二、分析與評價
三、展望
第五節 中醫腎臟證候的研究
一、研究進展
二、分析與評價
三、展望
第六節 中醫血瘀證候的研究
一、血瘀證診斷及其標準的研究
二、血瘀證動物模型的研製
三、血瘀證的臨床與實驗研究
四、述評
第十章 多學科在中醫診斷學中的套用
第一節 循證醫學對中醫臨床醫學的啟示
一、循證醫學概念的緣起與發展
二、薈萃分析簡介
三、中醫學與循證醫學
四、循證醫學及其對中醫臨床醫學的啟示
第二節 統計學方法在中醫證候診斷研究中的套用
一、證候巨觀診斷標準研究方法
二、作為療效評價指標的症狀量化研究方法
三、通過文獻資料建立中醫證候診斷標準
四、通過專家問卷建立中醫證候診斷標準
五、通過臨床資料建立中醫證候診斷標準
第三節 代謝組學技術在醫學領域的套用
一、代謝組學技術
二、代謝組學技術在醫學領域中的套用
三、代謝組學技術在中醫學中的套用
第四節 動物行為分析在中醫藥研究領域的套用
一、動物行為
二、中醫藥研究領域常用的評價慢性應激動物行為的方法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陳家旭,1966年3月生,男,湖北武漢人。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中醫診斷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基礎醫學院中醫診斷系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診斷重點學科帶頭人。北京中醫藥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運動醫學雜誌》、《中醫雜誌》、《中國醫藥學報》等特約編審。

主要經歷

從事中醫診斷學教學、科研及中醫臨床工作10餘年,研究領域為中醫診斷學與神經生物學,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病證規範化及證候的病理生理基礎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完成國家教育部首批新世紀網路課程建設工程——中醫診斷學網路課件的研製,作為主要參加者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1項;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高等學校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畫資助、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科研課題5項。獲2000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2000年教育部第二屆"高校青年教師獎",獲省市以上科研成果二等獎2項(第三完成人),北京中醫藥大學科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並獲1項教學成果獎。碩士論文主要從臨床診斷標準、證候病理生理學基礎、證候辨證規律等對肝氣虛證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博士論文觀察了運動性疲勞大鼠及其恢復過程中相關的神經肽及其前體基因表達在腦組織不同核團和血液中水平的動態變化;同時觀察到中藥複方的雙向、呈時相性的動態調節;還參與起草國家科技部"中藥現代化發展戰略研究"及"中醫現代化發展戰略研究"等綱領性檔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