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運一號

中運一號

中運一號是我國歷史上自行研製的第一架運輸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運一號
  •  載員數 :  11人
  • 航程 : 1600 千米
  • 總重 : 4540 千克
簡介,基本參數,誕生過程,

簡介

中運一號在重慶白市驛機場試飛成功中運一號在重慶白市驛機場試飛成功
抗日戰爭期間,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第二飛機製造廠、海孔飛機廠)的林同驊教授帶領剛剛從大學畢業的數十名青年,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努力,於1944年8月成功研製出了“中運1號”木質雙發中型運輸機。

基本參數

材料:木質包蒙布,副翼、襟翼為鋁合金
發動機:美制R-1820-F九缸星型發動機,馬力450匹
總重:4540 千克
中國第一種中型運輸機“中運一號”中國第一種中型運輸機“中運一號”
最大飛行速度:342 千米/時
航程:1600 千米
載員數:11人,其中飛行員、領航員3人,乘客8人

誕生過程

飛機廠從南昌遷來
海孔洞口有30米高海孔洞口有30米高
從南昌動遷前,工廠全稱叫“航空委員會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是國民政府與義大利合辦的,1933年開工,1935年建成。“七·七”事變爆發後,國民政府決定把工廠搬到重慶,隱藏在萬盛海孔這個巨大的山洞中。馮在光說,當時以海孔洞為中心,方圓15公里範圍都劃給了飛機廠,“工廠第一期征地3341畝。為保證安全,還派了一個營在此駐紮,洞口的壩子上架有機關槍,山頂設有崗哨,除飛機廠員工外,任何人不準靠近洞口。”
劉漢文記得,飛機廠在洞外修了一些房子,外牆全部刷黑,“洞口的山上種植了大量青岡樹,從上往下看,根本看不出這裡有一個洞。工廠發給每個村民通行證,是一塊布條條,我們把它縫在衣服左胸上。有了它,才能進出海孔壩,還可以躲壯丁。”
在工廠大門外的“中運一”式運輸機在工廠大門外的“中運一”式運輸機
“除了南昌飛機廠外,為整合資源,國民政府還將另外幾家小飛機廠也遷到海孔,併入第二飛機廠建制。”李意志說,“最鼎盛時,工廠員工達到1200人,民工有200多人,在大後方的4家飛機廠中,規模不算小。”
1938年初夏,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正式掛牌,又名“海孔飛機廠”。
配套齊全
抗戰歷史專家、重慶三峽博物館副研究員張仲告訴記者,“第二飛機廠”實為“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又名“海孔飛機廠”,其核心廠區就位於約有400米深的海孔洞裡。
據張仲介紹,海孔飛機廠的前身是中國和義大利合建的“中意飛機製造廠”,原來位於江西南昌,1938年,國民政府將“中意飛機製造廠”遷往海孔洞,改名為“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並派駐一個營的部隊防守。由於義大利與日本是同盟,抗戰開始後義大利專家就回國了,工廠的搬遷和恢復生產工作只能由中國人自己解決。1938年第二飛機製造廠已初具規模,最多時有工人1200餘人,每年可裝配20多架飛機。
這樣一座山洞裡的工廠,技術力量薄弱,又時刻面臨戰爭威脅,能做出什麼了不得的事情?對於記者的這個問題,郭生學老人很激動地揮舞著蒲扇:“這裡曾經造出中國第一架飛機。”
張仲告訴記者,村民口中的“中國第一架飛機”,其實是中國第一架國產運輸機。1943年初,在沒有圖紙的情況下,飛機廠總工程師林同驊、工程師顧光復等人利用庫存的一些進口航空木材和配件,加上新運進的美制航空發動機等,開始設計能載乘8人的木質中小型雙發運輸機,起名“中運一”,這是中國人自行設計、自行製造的第一架國產運輸機。
1944年5月,“中運一”在海孔製造成功,隨即被分裝成十幾輛大卡車運往白市驛機場重新裝配,1944年10月,“中運一”從白市驛機場騰空而起,58分鐘後順利降落在成都太平寺機場。“中運一”試飛成功後,海孔飛機廠又先後研製出了“中運二”和“中運三”運輸機,但當時抗戰已近尾聲,國民黨空軍引進了大批美軍剩餘的C-47、C-51運輸機,而自己製造的這些運輸機,最終幾乎全部廢棄,只有“中運二”在南昌解放後交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戰時遭遇
造百架飛機 引來日軍轟炸
除了研製運輸機,海孔飛機廠的主要任務是仿製國外飛機。資料顯示,1939年工廠剛完成搬遷,就開始仿造蘇聯E-16飛機,1940年完成。據張仲介紹,整個抗戰期間,海孔飛機廠共仿造德國H17型中級滑翔機、“狄克生”初級滑翔機、蘇聯“伊式”驅逐機等共100餘架。
“剛才你從村里走到海孔壩的路就是國民黨修的。”郭生學老人指著記者腳下的水泥路說,“那時只是修了條毛坯路面,用石子鋪成的,每過幾天就能看到大卡車運著零件從路上開過,當兵的拿著槍押車。”
張仲說,儘管海孔洞裡造出的飛機只能用於訓練,但日軍仍先後5次派飛機來轟炸,由於飛機廠位置隱蔽,都沒有找到。日軍於是將怒火發泄在了百姓身上,1939年10月13日上午,日軍飛機轟炸南川縣城,造成300餘平民死傷。
抗戰結束後,1947年,國民黨第二飛機廠遷回江西南昌,1948年奉命遷往台灣,絕大部分人員也跟隨廠子到了海峽對岸,留下的廠房、設備和試飛場等,成為今南昌飛機公司的前身。當地村民鄒啟英老人說:“現在每年都有台灣人到海孔來祭掃祖宗。”
記者了解到,1965年國家三線建設期間,晉林機械廠從山西太原遷到這裡落戶,主要生產大炮。晉林廠在海孔數十年間,重新修建了道路、廠房等,當年飛機廠留下的遺蹟再也無從找尋。2003年晉林廠整體遷四川彭州,留下大量空蕩蕩的廠房,海孔洞從再次陷入沉寂。
中運一號
2009年,海孔洞被確定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但周圍村民對此知之甚少。“這些過去的歷史,我們年輕點的村民都不知道,我都不怎么清楚。”海孔村支書周祥芬告訴記者,海孔洞已被承包用於娃娃魚養殖,但鎮上正規劃將這個洞作為旅遊景點進行開發,“等確定開發之後,大家就可以到這裡面來旅遊”。
意義
“中運1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架運輸機,全重4536千克,可載運乘客8人及駕駛員2人,平飛最大時速349千米,續航時間5小時45分。機身分前、中、後三段,可拆卸。下單翼分為左右翼和中翼3部分。中翼兩邊裝發動機,各有鉻鉬鋼管焊接的發動機架,並用橡皮墊減震,起落架能向後回收。有兩個汽油箱裝在中翼里,各容汽油307公升,還有兩個油箱,各容173公升,分裝在左右翼里。機身和機翼均為木結構,外蒙3層板,再包布蒙皮。尾翼也是木質的,只有副翼和襟翼是鋁合金制的。
中運1號”曾有計畫改裝為轟炸機,投入抗日戰爭。後因抗戰勝利在望,再加之經費問題,該計畫最終未能實施。中國航空博物館展出的“中運1號”飛機是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教的林同驊教授捐款複製,由該館特邀航空史研究員孟鵲鳴同志提供的相關技術圖紙。
“中運1號”後改進為“中運2號”雙發運輸機。“中運2號”的構造大體上和“中運1號”相似,但起落架、尾輪機構、襟翼操縱和機艙內部設備和安全舒適方面,都有不少改進。飛機總重量輕,座位也較少。發動機是美國普瑞特·惠特尼公司生產的兩台9缸冷氣式發動機。1948年2月19日,“中運2號”在重慶白市驛機場試飛成功。稍有顫振。飛機外觀光滑美觀,為人稱道。之後,對“中運二號”還不斷進行了改進。並開發出全金屬結構的“中運三號”,“中運三號”的設計速度則達到353千米。但此間,國民黨發動的全國內戰正酣,“中運”號飛機始終未投入成批生產,當然也就沒有投入航線使用。僅從性能參數上看,“中運”系列運輸機已經不輸給使用至今的蘇制安-2(運五)運輸機,而在該機研製過程中,我國科技人員表現出的良好素質和無畏的勇氣著實可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