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飲食文化

中華飲食文化

民以食為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飲食文明與其它文明共同在歷史中輪迴。每個地區都有與眾不同的飲食習慣和味覺傾向,而各自將這些精妙的技藝發展成了一種習俗,一種文化,這使得無數食客流連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在亞洲的東方有一個擁有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度,那裡有令人垂涎的山珍,也有令人迴腸的美味。來自五湖四海的食材和調味品正在無時無刻的觸動著億萬人的神經和味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飲食文化
  • 詞條:中華飲食文化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作者:趙榮光
內容簡介,飲食習俗特點,中國八大菜系,發展史,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黃帝,商朝末年,周秦時期,春秋時期,漢代,新莽時期,唐宋,明清,圖書簡介,圖書信息,圖文簡介,

內容簡介

中國人的傳統飲食習俗是以植物性食料為主。主食是五穀,輔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這一習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但在不同階層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盡相同。因此古代有稱在位的皇帝為“肉食者”。
中華飲食文化中華飲食文化

飲食習俗特點

以熱食、熟食為主,也是中國人飲食習俗的一大特點。這和中國文明開化較早和烹調技術的發達有關。中國古人認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熱食、熟食可以“滅腥去臊除膻”(《呂氏春秋·本味》)。中國人的飲食歷來以食譜廣泛、烹調技術的精緻而聞名於世。史書載,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的廚師,一個瓜能變出十種式樣,一個菜能做出幾十種味道,烹調技術的高超,令人驚嘆。
在飲食方式上,中國人也有自己的特點,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從許多地下文化遺存的發掘中可見,古代炊間和聚食的地方是統一的,炊間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煙,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圍火聚食。這種聚食古俗,一直至後世。聚食制的長期流傳,是中國重視血緣親屬關係和家族家庭觀念在飲食方式上的反映。
在食具方面,中國人的飲食習俗的一大特點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禮記》中曾說:“飯黍無以箸。”可見至少在殷商時代,已經使用筷子進食。筷子一般以竹製成,一雙在手,運用自如,即簡單經濟,又很方便。許多歐美人看到東方人使用筷子,嘆為觀止,贊為一種藝術創造。實際上,東方各國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國。中國人的祖先發明筷子,確實是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

中國八大菜系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普遍承認的有八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和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
我國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由於氣候、地理、歷史、物產及飲食風俗的不同,經過漫長歷史演變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和風味,並被全國各地所承認的地方菜餚。菜餚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清代的時候,中國飲食分為京式、蘇式和廣式。民國開始,中國各地的文化有了相當大的發展,民國時分為華北、江浙、華南和西南四種流派。後來華北流派分出魯菜,成為八大菜系之首,江浙菜系分為蘇菜、浙菜和徽菜,華南流派分為粵菜、閩菜,西南流派分為川菜和湘菜。魯、川、蘇、粵四大菜系形成歷史較早,後來,浙、閩、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漸出名,就形成了我國的“八大菜系”。經過競爭,排次發生變化,首先川菜上升到第二,蘇菜退居第三。後來形成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魯、川、蘇、粵、閩、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

發展史

有巢氏

當時人們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飲食狀況是茹毛飲血,不屬於飲食文化。

燧人氏

鑽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主要烹調方法:①炮,即鑽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後燒;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燒紅的石子燙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燒熱,再把植物種子放在上面炒。

伏羲氏

在飲食上,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

神農氏

"耕而陶",是中國農業的開創者,嘗百草,開創古醫藥學,發明耒耜,教民稼穡。陶具使人們第一次擁有了炊具和容器,為製作發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 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兒因為當時沒灶,還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鬹用來煮酒的。

黃帝

中華民族的飲食狀況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為灶神,集中火力節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廣泛使用在秦漢時期,當時是釜,高腳灶具逐步退出歷史舞台,"蒸谷為飲,烹谷為粥"首次因烹調方法區別食品,蒸鍋發明了,叫甑。蒸鹽業是黃帝臣子宿沙氏發明,從此不僅懂得了烹還懂得調,有益人的健康。

商朝末年

商朝末年是藥膳最為雛形的時期,也是魯菜的起源,由著名的歷史人物太公望(別名:姜子牙,姜太公)所創製,在《姜太公傳略》有相關記載,源由營丘之戰,起源並傳承於照市,關於雞肉菜餚最早的記載。

周秦時期

美食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穀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結構與之不同,當時早田作業主要是:稷,(最重要)是小米,又稱穀子,長時期占主導地位,為五穀之長,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黃梁。黍,是大黃粘米僅次於稷,又稱粟,是脫粒的黍。麥,大麥。菽,是豆類,當時主要是黃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窮人吃的,麻又叫苴。南方還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後中原才開始引種稻子,屬細糧,較珍貴。菰米, 是一種水生植物茭白的種子,黑色,叫雕胡飯,特別香滑,和碎瓷片一起放在皮袋裡揉來脫粒。

春秋時期

《齊桓公》時期人們為傳承太公望餐飲文化,並深得藥膳的精髓,把主料雞內雜與太公望膳食古方中的香草藥料,創製出了滷煮雞雜這道傳統膳食,標誌著這個時期對肉製品的製作進一步細化。

漢代

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於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引進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黃瓜、菠菜、胡蘿蔔、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於馬糧),萵筍、大蔥、大蒜,還傳入一些烹調方法,如炸油餅,胡餅即芝麻燒餅也叫爐橈。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使豆類的營養得到消化,物美價廉,可做出許多種菜餚,1960年河南密縣發現的漢墓中的大畫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東漢還發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動物油,叫脂膏,帶角的動物油叫脂,無角的如犬,叫膏。脂較硬,膏較稀軟,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實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後植物油的品種增加,價格也便宜。

新莽時期

《呂母》“照人,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的女領袖”,在起義的初期創製了傳統膳食雞絲湯,對商周與春秋藥膳文化起到了延續,為晉唐時期膳食文化的高峰堅定了基礎。

唐宋

飲食文化的高峰,過分講究。“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最具代表性的是燒尾宴。

明清

飲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和發展,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主食:菰米已被徹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為菜餚,北方黃河流域小麥的比例大輻度增加,面成為宋以後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規模引進,馬鈴薯,甘薯,蔬菜的種植達到較高水準,成為主要菜餚。肉類:人工畜養的畜禽成為肉食主要來源。滿漢全席代表了清代飲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圖書簡介

圖書信息

《中華飲食文化--“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之文化常識系列》
叢書名:“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之文化常識系列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 者:趙榮光
頁 數:192頁
字 數:170千字
ISBN :978-7-101-08480-1
版 式:簡體橫排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圖文簡介

中國飲食文化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本書通過飲食理論、飲食審美、飲食神髓、飲食風俗、飲食流通以及烹食歷史、風味流派、傳統特色、筵席文化、筷子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諸多方面的知識的介紹,對我國獨特的飲食文化遺產進行了深入的梳理。是廣大讀者了解我國飲食文化的有益讀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