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蔗糖史

中華蔗糖史

《中華蔗糖史》是由季羨林著的一本書籍,於1997年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蔗糖史
  • 作者:季羨林
  • 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7年
蔗糖來源,內容,參考書目,參見,外部連結,

蔗糖來源

季羨林通多國語言,包括梵文巴利文。他注意到,世界許多國家的“糖”字有相同的讀音,例如英文sugar、法文sucre、德文Zucker等都來自梵文sarkara與巴利文sarkkhara;由此推斷,蔗糖是從印度(通過波斯)傳入歐洲。
季羨林又發現,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有一篇殘經寫卷背面寫著製造“煞割令”的方法。他馬上認出“煞割令”就是梵文 sarkara 的對音,並推斷蔗糖在唐代傳入中國。
季羨林又發現,印度有一種糖叫“cini”(中國糖),可見印度的製糖術在某個歷史時期反受中國影響。
為了從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搞清楚“糖”如何傳入中國,中國製糖技術又在什麼時候傳入印度,季羨林查閱了典籍、正史、專著、醫典、筆記、方誌、游紀、詩詞、說部、海關志等百餘種書籍。“跑了幾年圖書館,兀兀窮年,寫成一部長達七八十萬字‘巨著’……我用的都是我自己從浩如煙海的群籍種爬羅剔抉、挖掘出來的。”

內容

《中華蔗糖史》全書共十章。
《文化交流的軌跡-中華蔗糖史》自序
引言
第一章 飴、錫、餳、鎕
根據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桂馥的《說文解字義證》分析先秦古籍《詩經》、《山海經》、《禮紀》、《楚辭》中與糖有關的四個字飴、錫、餳、鎕,分為兩種發音yi、tang;原料都是糯米,稀的叫飴、錫,乾的叫餳、鎕,說明中國在先秦已用“tang”音表示乾而甜的食品,但餳、鎕不來自甘蔗。
第二章 周秦至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
先秦已有甘蔗,寫作“甘柘” ,柘、蔗同“zhe”音,可能是南洋的土語。
查《禮紀》、《呂氏春秋》、《後漢書》、《世說新語》、《江表傳》等 二十幾種古籍,季羨林發現在 三國時代的《江表傳》開始出現“甘蔗餳”三個字,並開始用甘蔗代替糯米制餳。
第三章 石蜜
中國古籍中“石蜜”一詞有多種含義:糖漿、片糖、冰糖等。《唐本草》:“石蜜出益州、西域。”
第四章 蔗糖的製作在中國始於何時
用陽光曝曬甘蔗汁製造糖漿可能起源於南北朝。
六朝出現“糖”字。
中國甘蔗造糖起源於三國至後魏之間。
第五章 唐代的甘蔗種植和製糖術
“甘蔗”一詞來自西域。(《一切經音義》)
647年撰寫的《新唐書》記載唐太宗派人到摩揭陀取得熬糖法,並下昭揚州等地如法用甘蔗熬糖。又說製造出來的糖比西域的好得多。
旁證:659年撰寫的《新修本草》記載沙糖是從甘蔗汁熬練出來的,起初質量差,後來質量好。(因為掌握、並改進了來自摩揭陀的熬糖法)。
敦煌P3303 殘卷全文。詞文記述由甘蔗制“煞割令”的方法,可能是唐太宗派人從摩揭陀學來的方法。在熬練甘蔗汁時加牛乳,可以將甘蔗汁中的雜質凝結成渣,使糖純化。
第六章 宋代的甘蔗種植和製糖霜術(960-1279年 遼金附)
查《宋史·外國傳》,三佛齊、大食貢獻品中有“白沙糖”。
宋代醫書中關於石蜜和糖的材料很少。但宋代有一部關於製糖的專著:王灼著《糖霜譜》。
查《容齋隨筆》、《東京夢華錄》、《嶺外代答》、《武林舊事》等21部宋代筆記,可知糖在宋代已經成廣泛使用的食品。
第七章 元代的甘蔗種植和沙糖製造(1206-1368年)
第八章 明代的甘蔗種植和沙糖製造(1368-1644年)
第九章 白糖問題
第十章 清代的甘蔗種植和製糖術(1616-1911年)
附錄一 清代糖史部分資料索引
附錄二 淺述明朝、清前期廣東的甘蔗種植業和製糖業

參考書目

[1] 季羨林著《文化交流的軌跡 中華蔗糖史》 經濟日報出版社 1997 ISBN 7801272846

參見

蔗糖
石蜜

外部連結

[1] 新浪讀書 [2] 國學寶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