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普及文庫:史記

中華經典普及文庫:史記

《中華經典普及文庫:史記》以中華書局1959年由著名史學家顧頡剛先生主持點校為底本,從而保證了其學術可靠性、文字準確性,讓大家在閱讀中潛移默化地提高文化修養,與這部難得的經典“親密接觸”。0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經典普及文庫:史記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09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1051469
  • 作者:司馬遷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頁數:769頁
  • 開本:32
  • 品牌:中華書局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中華經典普及文庫:史記》是中國紀傳體通史的開山之作,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對於這部司馬遷“網羅天下佚聞舊事,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衰之理”忍辱負重二十餘載成就的傳世散文經典,要想讀懂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歷史,品味其中的興亡成敗、悲歡離合和人生的真諦。

圖書目錄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
史記卷二夏本紀第二
史記卷三殷本紀第三
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第九
史記卷十孝文本紀第十
史記卷十一孝景本紀第十一
史記卷十二孝武本紀第十二
史記卷十三三代世表第一
史記卷十四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第三
史記卷十六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史記卷十七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
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史記卷十九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史記卷二十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史記卷二十一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史記卷二十二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史記卷二十三禮書第一
史記卷二十四樂書第二
史記卷二十五律書第三
史記卷二十六曆書第四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第五
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第六
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第七
史記卷三十平準書第八
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第二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第三
史記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
史記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
史記卷三十六陳杞世家第六
史記卷三十七衛康叔世家第七
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
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
史記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
史記卷四十五韓世家第十五
史記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史記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史記卷五十一荊燕世家第二十一
史記卷五十二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史記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史記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史記卷五十六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史記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史記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史記卷五十九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史記卷六十三王世家第三十
……

序言

《史記》是我國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學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歷史,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讀中國歷史,不能不讀《史記》。
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他的父親司馬談做過太史令,主要從事管理皇家圖書、收集史料等工作。他曾打算編寫一部通史,但沒能實現。臨死前,囑咐司馬遷完成他的遺願。司馬遷年輕時就很喜歡歷史,20歲時就漫遊名山大川,到處考察、蒐集史料。他承襲父親太史令的職務後,又得以看到大量的歷史文獻和檔案資料。這些,都是司馬遷能夠編寫出《史記》的重要原因。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編寫《史記》。這中間,因為司馬遷為兵敗投降匈奴的李陵說好話,被投入監獄,慘遭腐刑,蒙受奇恥大辱。出獄後,司馬遷更加發奮寫作,終於在征和二年(前91年),完成了這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煌煌巨著。在他死後若干年,他的外孫楊惲將這部52萬多字的巨著公之於世。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的書名,有的稱作“太史公書”,也有稱作“太史公記”的。到了三國時期,才將這本書明確稱為《史記》。全書共130篇,分為本紀12篇,主要記載帝王;表10篇,主要記錄大事年表;書8篇,主要記錄典章制度;世家30篇,主要記載侯王勛臣;列傳70篇,主要記載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在《史記》之前,我國也有史書,如《春秋》這樣的編年史,如《國語》、《戰國策》這樣的國別史,還有《尚書》這樣的政治史,但是還沒有一部貫穿中國幾千年歷史的通史。《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的體例嚴謹,脈絡分明,後代修前朝國史,都遵循《史記》的體例,一直到清代,號稱中國“正史”的“二十四史”都是以《史記》的體例為藍本的。
《史記》不僅是一部歷史巨著,還是一部文學巨著。它開創了中國傳記文學的先河,把中國的歷史散文創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它以極具表現力的語言,塑造了藺相如、屈原、荊軻、項羽、劉邦、韓信、樊噲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本書以中華書局1959年由著名史學家顧頡剛先生主持點校的《史記》為底本,從而保證了其學術可靠性、文字準確性。另外,為了保證閱讀的連貫性,本書刪除了原點校本中的“三家注”(即南朝宋裴駟的《史記集解》、唐朝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唐朝張守節的《史記正義》),並刪除了“十表”中不便閱讀的表格部分。而對於廣大讀者來說,本書最大的特點是閱讀方便。眾所周知,《史記》中涉及大量古代的人名、地名、書名,即便是研究歷史的專業人士,也不是很容易識別的。因此本書保留了原點校本人名、地名下加專名線(——),書名下加波浪線(~~~)的做法,使讀者一目了然,不會因為不熟悉這些專有名詞而誤讀、錯讀。因此,可以說,本書是方便現代讀者閱讀這部巨著的較好的白文普及本。
中華書局編輯部二○○六年六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