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繼技術

中繼(Relay)技術,就是在基站與移動台之間增加了一個或多箇中繼節點,負責對無線信號進行一次或者多次的轉發,即無線信號要經過多跳才能到達移動台。以較簡單的兩跳中繼為例,就是將一個基站—終端鏈路分割為基站—中繼站和中繼站—終端兩個鏈路,從而有機會將一個質量較差的鏈路替換為兩個質量較好的鏈路,以獲得更高的鏈路容量及更好的覆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繼技術
  • 外文名:Relay
  • 套用學科:通信
簡介,中繼物理層技術,類型1 中繼(Type I Relay),類型Ⅱ 中繼(Type II Relay),中繼高層技術,中繼架構A,中繼架構B,架構選擇,

簡介

相比以往的移動通信系統,LTE-Advanced可能使用覆蓋能力較差的高頻載波以及支持高數據速率業務的需求,因此可能需要部署更多的站點。如果所有的基站與核心網之間的回程鏈路(Backhaul)仍然使用傳統的有線連線方式,會對運營商帶來較大的部署難度和部署成本,站點部署靈活性也受到較大的限制。因此3GPP在LTE-Advanced啟動了中繼技術的研究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無線的回程鏈路解決方案。從更廣的角度來看,如圖10-8所示,中繼技術不僅能夠解決部署靈活性和成本的問題,還有非常廣泛的套用前景,因此吸引了眾多運營商和廠商的興趣。
中繼節點(RN,Relay Node)通過無線連線到其歸屬的eNode B小區(Donor Cell),如圖10-9所示,其中共有3條空中鏈路:
① RN與其歸屬小區之間的接口為Un接口,或稱回程鏈路(Backhaul Link);
② R-UE(歸屬到RN的UE)與RN之間的接口為Uu接口,或稱接入鏈路(Access Link);
③ UE與eNode B之間的接口為Uu接口,或稱直傳鏈路(Direct Link)。
根據中繼節點在網路中實現功能的不同,可以將中繼分為如下的類型。
(1)按照RN接入Donor cell的方式分類
① 帶內(Inband)RN:回程鏈路和接入鏈路復用相同的載波頻率資源。
② 帶外(Outband)RN:回程鏈路和接入鏈路使用不同的載波頻率資源。
(2)按照RN的工作方式分類
① 透明(Transparent)RN:R-UE無法感受到正通過透明RN進行通信。
② 非透明(Non-transparent)RN:R-UE能夠感受到正通過非透明RN進行通信。
(3)按照RN具有的功能分類
① 不獨立管理小區的RN:此類RN沒有獨立的小區ID,沒有獨立的無線資源管理功能(至少部分無線資源管理功能主要由Donor Cell所在的eNode B完成)。Smart repeater、解碼轉發中繼,層2中繼以及後面描述的類型2中繼都屬於此類的RN。
圖10-8  幾種中繼技術的套用場景圖10-8 幾種中繼技術的套用場景
圖10-9  引入中繼節點後的空中接口圖10-9 引入中繼節點後的空中接口
② 獨立管理小區的RN:此類RN具有獨立的小區ID,具有獨立的無線資源管理功能,其管理的小區能夠接入LTE R8終端。層3中繼以及後面描述的類型Ⅰ中繼都屬於此類的RN。

中繼物理層技術

類型1 中繼(Type I Relay)

在LTE-Advanced研究中,3GPP RAN主要研究和標準化“類型Ⅰ中繼”,其特性如下。
① 類型Ⅰ中繼是帶內中繼(Inband Relay)。
② 類型Ⅰ中繼管理獨立的小區,並擁有獨立的物理層小區ID,傳送獨立的同步信號、參考符號等。
③ 歸屬到類型Ⅰ中繼的R-UE直接從中繼節點接收調度信令和HARQ反饋信令,並直接向中繼節點傳送上行控制和反饋信息。
④ 類型Ⅰ中繼允許LTE R8終端的接入。
⑤ 對於LTE-A終端,類型Ⅰ中繼允許提供有別於普通LTE R8 eNode B的增強特性以提高系統性能。
可以看到,類型Ⅰ中繼屬於前面提到的帶內、非透明、獨立管理小區的RN,類型Ⅰ中繼具有與普通eNode B類似的功能。
根據前面的定義,帶內類型的RN在接入鏈路和回程鏈路上復用相同的載波頻率資源,若這兩條鏈路的信號收發同時進行,由於RN節點的收/發通道之間並不總是有良好的信號隔離,因此,將出現RN的傳送信號干擾自身的接收信號的情況,如圖10-10所示。為了避免此類自干擾的出現,類型Ⅰ中繼以時分的方式工作在接入鏈路和回程鏈路上,特別地,針對TDD模式的類型Ⅰ中繼:
l Donor eNode B→RN的傳輸在eNode B和RN的下行子幀完成;
l RN→Donor eNode B的傳輸在eNode B和RN的上行子幀完成。
圖10-10  帶內中繼自干擾示意圖圖10-10 帶內中繼自干擾示意圖
在LTE R8中,終端在非DRX狀態下每個下行子幀都對控制區域進行檢測和測量,為了保證類型Ⅰ中繼進行回程鏈路的接收不對LTE R8終端造成影響,採用了R8協定中已經定義的MBSFN子幀的工作方式,如圖10-11所示。在一個MBSFN子幀的非控制區域,RN接收來自於Donor eNode B的下行回程數據,同時不向R-UE傳送任何信號。基站通過高層信令告知RN作為回程傳輸的下行子幀。同時,基站需要預先告知RN作為回程傳輸的上行子幀,RN避免在這些上行子幀中對R-UE進行調度。
圖10-11  MBSFN子幀接收Donor eNode B數據圖10-11 MBSFN子幀接收Donor eNode B數據
對於存在RN部署的TD-LTE-Advanced系統,為了支持上下行對稱和非對稱業務,接入鏈路可以配置為上下行對稱和非對稱的子幀配比,因此,回程鏈路也應當支持根據實際業務情況支持靈活的子幀分配方式,如圖10-12所示,這部分內容還在3GPP RAN1研究和討論過程中。
圖10-12  兩種不同的RN幀配置方式圖10-12 兩種不同的RN幀配置方式
RN在MBSFN子幀的控制區域需要向R-UE傳送控制信令,由於自干擾的限制,無法同時接收Donor eNode B傳送的信號,因此3GPP RAN1正在研究和討論專門針對RN的下行控制信令設計,稱為R-PDCCH(Relay-PDCCH)。目前主流的兩種P-PDCCH設計方案有兩大類。
(1)常規R-PDCCH:Donor eNode B為歸屬於其下的多個RN分配相同的R-PDCCH區域,每個RN在該公共區域內採用類似LTE R8 UE盲檢的方式獲得各自的控制信令。
(2)RN specific R-PDCCH:Donor eNode B為每個RN分配專屬的R-PDCCH資源,每個RN在各自的資源內獲得控制信令。
同時,3GPP RAN1也在研究回程下行子幀中R-PDCCH與R-PDSCH (回程下行數據傳輸信道)的復用設計。目前有如下的3種復用設計方案尚在討論中,為簡單起見,這裡沒有描述RN收發切換對回程傳輸帶來的影響。
(1)TDM復用方式:在MBSFN子幀的非控制區域中,R-PDCCH與R-PDSCH為單純的時分復用的關係,如圖10-13所示。其中R-PDCCH頻率上占用整個系統頻寬,時間上占用的OFDM符號數目可以由基站配置。
圖10-13  R-PDCCH與R-PDSCH時分復用圖10-13 R-PDCCH與R-PDSCH時分復用
(2)FDM復用方式:在MBSFN子幀的非控制區域中,R-PDCCH與R-PDSCH為單純的頻分復用關係,如圖10-14所示。其中R-PDCCH時間上占用MBSFN子幀中非控制區域的所有OFDM符號,頻率上占用的PRB數目可以由基站配置。
圖10-14  R-PDCCH與R-PDSCH頻分復用圖10-14 R-PDCCH與R-PDSCH頻分復用
(3)TDM+FDM混合方式:在MBSFN子幀的非控制區域中,R-PDCCH與占用相同頻域位置的R-PDSCH資源為TDM復用方式,與另一部分R-PDSCH資源為FDM復用方式,如圖10-15所示。其中R-PDCCH占用PRB和符號數目可以由基站配置。
圖10-15  R-PDCCH與R-PDSCH時/頻分混合復用圖10-15 R-PDCCH與R-PDSCH時/頻分混合復用

類型Ⅱ 中繼(Type II Relay)

在討論“類型Ⅰ中繼”的同時,3GPP RAN1也對其他的中繼類型進行了研究,一種“類型Ⅱ中繼”方案吸引了部分公司的研究興趣,類型Ⅱ中繼具有如下的特性:
① 類型Ⅱ中繼是一種帶內中繼節點;
② 它沒有獨立的物理層小區標識,不能創建新的小區;
③ 它對LTE R8終端是透明的,即此類終端意識不到Type II中繼節點的存在;
④ 它能夠傳輸PDSCH;
⑤ 它至少不傳輸CRS和PDCCH。
可以看到,類型Ⅱ中繼屬於“不獨立管理小區的”、“透明的”中繼類型,主要用於增強終端的PDSCH接收性能,從而達到提高小區整體吞吐量的目的。類型Ⅱ中繼由於不傳送CRS和PDCCH等公共信號,因此不能作為擴展小區覆蓋的解決方案。類型Ⅱ中繼的工作方案,主要有如下的3種類型,分別如圖10-16至圖10-18所示。
① 下行非協作傳輸,即基站將(重傳)調度信息和下行數據包傳送給中繼節點,下行數據初傳和重傳都是在中繼節點和用戶終端之間進行,基站不參與向用戶終端的下行數據傳輸;
② 下行協作初傳和重傳,即基站將(重傳)調度信息和下行數據包傳送給中繼節點,下行數據的初傳和重傳都是由基站和中繼節點協作完成的;
③ 下行協作重傳,即下行數據初傳在基站和用戶終端之間進行,當需要重傳時,基站將重傳調度信息傳送給中繼節點,基站和中繼節點協作向用戶終端傳送下行數據包。
圖10-16  下行非協作傳輸圖10-16 下行非協作傳輸
圖10-17  下行協作初傳和重傳步驟圖10-17 下行協作初傳和重傳步驟
圖10-18  下行協作重傳步驟圖10-18 下行協作重傳步驟
總體上看,3GPP RAN1對類型Ⅱ中繼的研究還處於初步的可行性討論階段,具體的工作方案還沒有一致的意見。

中繼高層技術

中繼研究的首要問題是類型I中繼的架構選擇,根據協定棧結構的不同,中繼架構主要分為架構A和B。架構A包含3種架構選項,分別稱為Alt1、Alt2和Alt3;架構B只包含一種架構選項,稱為Alt4。

中繼架構A

架構A的特徵為:S1接口的用戶平面和控制平面都終結於RN。在架構A中,Alt1是其中最基礎的架構選項,Alt2和Alt3是對Alt1進行最佳化得到的。
如圖10-19所示,RN由兩部分邏輯功能組成:eNode B功能和UE功能(又稱為Relay-UE)。其中,eNode B功能用於為User-UE(在RN下工作的UE)提供接入服務;Relay-uE功能用於在回程連線上收發數據。為使RN的UE功能可以正常工作,LTE-Advanced系統中引入了Relay-UE的MME和Relay-UE的SGW/PGW功能。
圖10-19  RN網路架構示意圖—架構A圖10-19 RN網路架構示意圖—架構A
從圖10-19可以看出,架構選項Alt1、Alt2和Alt3的差異對於RN而言是透明的,它們屬於同一種架構體系,之間的區別體現在將不同的功能實體集成到DeNode B中。在Alt1中,DeNode B功能和RN的Relay-UE對應的SGW/PGW功能分別位於不同的物理節點;而在Alt2和Alt3中,DeNode B功能和RN的Relay-UE對應的SGW/PGW功能被集成到DeNode B中。
需要注意的是,圖10-19中的中繼GW功能是可選的,其只存在於架構選項Alt2中。中繼網關用於完成Home eNode B GW的功能,集成在DeNode B實體中,其使得DeNode B可以以代理的方式查看並中轉經過其傳輸的S1接口和X2接口訊息。中繼網關功能對於RN、UE的核心網節點以及其他eNode B而言都是不可見的。
對於上述3種架構選項,現有的S1接口協定無需做任何改動。在Alt1和Alt3下,DeNode B只是將被封裝入隧道的S1接口訊息映射到一條Un接口承載上進行傳輸,DeNode B無法獲悉其中轉的S1接口訊息的具體內容。在Alt2中,DeNode B可以獲悉經其中轉的S1接口訊息。Alt2中DeNode B的中繼GW功能帶來的另一個優點是降低了DeNode B下RN的數量擴展對UE核心網節點的影響。DeNode B將為UE服務的RN與UE的核心網節點禁止開,在UE的核心網節點看來RN控制的小區就是DeNode B所控制的小區;同時DeNode B對RN禁止了UE的核心網節點,在RN看來DeNode B就是UE的核心網節點。
與S1接口協定類似,對於上述3種架構選項,X2接口協定也無需做任何改動。在Alt2下,DeNode B能夠獲悉經其中轉的X2接口訊息。在Alt2下,DeNode B對鄰eNode B禁止了其服務的RN,在鄰eNode B看來RN控制的小區就是DeNode B所控制的小區;DeNode B對RN禁止了鄰eNode B,在RN看來其鄰小區都是DeNode B控制的小區。
1.Alt1/3中的數據傳輸過程
對於Alt1和Alt3,UE和RN承載以及下行數據包傳輸過程如圖10-20所示。
(1)發往UE的數據包由UE的PGW根據相應的數據包過濾規則(通常根據數據包所屬業務的QoS進行分類)確定其所屬的UE EPS承載,並通過對應的GTP隧道(位於UE的SGW/PGW和RN之間)進行傳輸。
(2)對於上述數據包,UE SGW/PGW根據包過濾規則分類(通常根據數據包所屬業務的QoS進行分類)確定其所屬的RN EPS承載類型,並在IP包頭中的DS域中進行指示。
(3)RN的PGW接收到目的地址為RN的GTP隧道數據包,根據數據包過濾規則(基於IP包頭中的DS域)將其分類為不同的RN承載,並根據分類結果將該數據包通過第二層GTP隧道(位於RN的SGW/PGW和DeNode B之間)進行傳輸。對於由同一個RN服務的多個UE,具有相似QoS需求的多條UE EPS承載被映射到同一條RN EPS承載上。
(4)DeNode B維護RN GTP隧道與RN無線承載之間的一一映射關係,根據收到的數據包所屬的RN GTP隧道確定對應的RN無線承載,並在Un接口將數據包發往RN。
圖10-20  用戶數據傳輸過程—Alt1/3圖10-20 用戶數據傳輸過程—Alt1/3
(5)RN維護UE GTP隧道與UE無線承載之間的一一映射關係,根據收到的數據包所屬的UE GTP隧道確定對應的UE無線承載,並在Uu接口將數據包發往UE。
在上行,RN基於UE承載的QCI來完成UE承載到RN承載的映射。
2.Alt2中的數據傳輸過程
對於Alt2,在UE的SGW/PGW和DeNode B之間,每個UE承載對應一條GTP隧道,這條隧道在DeNode B被轉化為另一條GTP隧道,用於從DeNode B到RN的傳輸,兩條GTP隧道一一映射,下行數據包的傳輸過程如圖10-21所示,Alt2與Alt1/3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圖10-21  用戶數據傳輸過程—Alt2圖10-21 用戶數據傳輸過程—Alt2
(1)DeNode B可以通過解析S1訊息知道每一條UE EPS承載的QoS信息,所以,由DeNode B基於收到的數據包所屬的UE EPS承載的QCI(通過承載設定時建立起的GTP TEID與之的關係進行過濾)確定該數據包所屬的RN無線承載。
(2)DeNode B將從SGW/PGW來的UE承載的GTP隧道轉化為另一條指向RN的UE承載GTP隧道,二者為一對一映射。這種將UE承載GTP隧道截斷的做法使得RN和核心網相互之間不可見,提高了網路的可擴展性。
對於上行,RN基於UE承載的QCI完成UE承載到RN承載的映射。
對比圖10-20和圖10-21,可以看出一個顯著的區別是:在Alt1/3下,UE承載GTP隧道對DeNode B是不可見的;而在Alt2下,UE承載GTP隧道對DeNode B是可見的。
需要說明的是,EPS承載由GTP隧道和對應的無線承載組成。在Alt2和Alt3中,由於DeNode B中集成了RN的SGW/PGW功能,RN承載的GTP隧道在邏輯上仍然是存在的,所以RN的EPS承載也是客觀存在的。這形成了架構A的另一個特徵:UE EPS承載與RN EPS承載之間存在嵌套關係。
架構A中的3種選項中各具優勢:Alt1對現有網路具有最好的兼容性;Alt3將RN的SGW/PGW功能併入DeNode B後,減少了數據傳輸途徑的節點數,相比Alt1降低了數據傳輸時延;Alt2下,RN所服務的UE的信息對DeNode B可見,為進一步進行流程最佳化提供了可能。
架構A的3種子選項採用了相同的Un接口。這意味著,同一種RN可以適用於架構A的所有子選項,在標準上無需對架構A下的3種RN架構再做區分,這也為網路部署帶來了實現的靈活度。運營商可以選擇Alt1,對現有網路進行簡單升級後快速部署RN;也可以選擇Alt2和Alt3,對現有網路進行複雜升級後部署RN,以獲得更好的網路性能。

中繼架構B

架構B的特徵為:S1接口的用戶平面終結於DeNode B,而控制平面終結於RN。此架構下,DeNode B集成了中繼GW的功能,可以解析經過其傳遞的S1和X2接口訊息。與Alt2類似,從核心網節點和相鄰eNode B看來,RN表現為DeNode B管理下的小區。
與架構A的不同在於,架構B中Un口的用戶平面承載結構不再採用在UE EPS承載外層嵌套RN EPS承載的結構,而是將UE EPS承載直接一一映射為Un接口RN無線承載。這樣的映射方式避免了GTP隧道嵌套帶來的Un接口的協定開銷過大的問題。同時,由於在User-UE的數據傳輸過程中,不再需要RN EPS承載,所以與RN EPS承載相關的功能,如中繼的UE功能、Relay-UE的MME和SGW/PGW功能等,在User-UE的數據傳輸過程中不再發揮作用,如圖10-22所示。
圖10-22  RN網路架構示意圖—架構B圖10-22 RN網路架構示意圖—架構B
在架構B下,RN PGW/SGW雖然對User-UE的數據傳輸過程沒有貢獻,但其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因為RN的控制信息,如OAM信息等,需要經過RN PGW/SGW傳送到RN。
GTP隧道不延伸到Un接口也會帶來一定的缺點,如DeNode B對於收到的需要中轉給RN的用戶平面數據,需要先對其做協定轉換,即先從GTP隧道中取出,再傳送給RN,這一過程的引入無疑增加了協定的複雜度。
對於Alt4,UE和RN的承載以及下行數據包傳輸過程如圖10-23所示。
對於連線到RN的UE,其每一條GTP隧道將和Un接口的RN無線承載一一映射,即每條GTP隧道獨占一條Un接口RN無線承載。需要注意的是,獨享的UE RN承載不含有GTP隧道的標識信息,所以不是GTP隧道。與架構A使用GTP隧道的標識信息用於區分不同UE承載不同,架構B需要在Un接口的PDCP,RLC或者MAC 協定層需要增加UE標識,即需要對Uu接口的MAC/RLC/PDCP協定需要進行改造。
圖10-23  用戶數據傳輸步驟—Alt4圖10-23 用戶數據傳輸步驟—Alt4

架構選擇

架構A的優勢在於對協定影響小,部署靈活,而缺點是Un接口效率低。架構B的優點在於Un接口效率高,但缺點是對現有協定過程的改動較大。兩種架構相比各有優勢和不足,尚需進一步的評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