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專業學校試用教材·村鎮道路與橋涵

《村鎮道路與橋涵》在編寫中結合城市道路與公路的特點,力求突出重點,簡要實用,以便於學生掌握和運用。書中主要講授道路組成與技術標準、路線、交叉、路基、路面、橋樑與涵洞等內容,並對各項講授內容附有設計成果與設計圖示。教學法中可根據大綱和各方面實際情況選擇或安排自學內容。《村鎮道路與橋涵》為城建系統中等專業學校村鎮建設專業教材,適於城鎮規劃、市政工程、道路工程等專業師生學習使用,也可供從事道路工程專業人員學習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中等專業學校試用教材•村鎮道路與橋涵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頁數:273頁
  • 開本:16
  • 定價:18.50
  • 作者:唐凱 姚昱晨
  • 出版日期:199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2019885 
  • 品牌: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村鎮道路與橋涵》是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唐凱,浙江省建築工業學校任教。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道路運輸
第二節 道路組成
第三節 道路技術標準

第二章 路線
第一節 路線設計依據
第二節 道路平面設計
第三節 道路縱斷面設計
第四節 道路橫斷面設計
第五節 道路選線與定線

第三章 道路交叉
第一節 平面交叉形式與交通
第二節 平面交叉設計
第三節 立體交叉簡介
第四節 道路與其它路線交叉要求

第四章 路基
第一節 路基的組成與要求
第二節 一般路基設計
第三節 路基排水
第四節 路基防護與加固

第五章 路面
第一節 路面結構層劃分及分級分類
第二節 路面對路基的要求
第三節 柔性路面設計
第四節 柔性路面補強設計
第五節 水泥混凝土路面

第六章 橋涵
第一節 橋樑構成與設計
第二節 梁橋
第三節 拱橋
第四節 橋墩與橋台
第五節 涵洞
參考文獻

文摘

插圖:



1.平原微丘
指平原、盆地、高原平原等地形平坦無明顯起伏,地面自然坡度在3。以下;起伏不大的丘嶺,地面自然坡度在20度以下;地面相對高差小於100m等均屬於微丘地形。平原微丘地形路線的平、縱線形布設方面均不受限制,路線設計指標較高。
2.重丘
指連綿起伏的山丘,有較高的分水嶺,地面自然橫坡一般在20度以上。路線平、縱、橫三方面設計大部分受地形限制,設計指標相對較低。
3.山嶺
指陡峻的山坡、山脊地形,地形變化複雜,地面自然坡度大部分在20度以上。路線平、縱、橫三方面設計大部分受地形控制,設計指標低,防護工程多。
(四)設計車速
設計車速也稱計算行車速度,是決定道路幾何設計指標的重要依據。道路的曲線半徑、超高、加寬、視距、縱坡、車道寬等項指標無不與設計車速有關。當設計車速確定後,在該行駛車速下的道路各項對應的幾何設計指標也隨之而定。所以設計車速是道路設計的重要依據,是關鍵性指標。我國公路,城市道路的設計車速規定見表1-1和1-2。
應當特別指出:設計車速並不代表實際行車速度。道路上駕駛員是根據路況、交通情況、車輛性能、駕駛技術等多方面因素來選擇行車速度的。所以在規定的設計車速下選擇具體道路各項設計指標時,應儘可能考慮哪些可能會超過設計車速行駛的車輛安全,應儘量採用較高的設計指標。
設計車速是根據道路的使用任務和性質、交通量、地形等條件規定的,它對工程費用和運輸效益兩方面均有較大影響,確定該指標時應全面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並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設計車速取值過高,造成在山嶺及地形複雜地區工程費用過高。
(2)防止設計車速選擇太低,不能滿足車輛行駛需要,超過設計車速行駛車輛過多,造成交通堵塞,增加交通事故而影響運輸效益。

序言

《村鎮道路與橋涵》是根據建設部頒發的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村鎮建設專業畢業生培養規格、專業教學計畫、《道路與橋涵》教學大綱、最新國家規範、標準與規定編寫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能掌握道路線型的設計原理和計算方法,熟悉道路路基、路面交叉、橋樑和涵洞的組成與構造,達到在一般自然條件下,能基本處理道路設計與橋涵造型工作問題。
本教材在編寫中結合城市道路與公路的特點,力求突出重點,簡要實用,以便於學生掌握和運用。書中主要講授道路組成與技術標準、路線、交叉、路基、路面、橋樑與涵洞等內容,並對各項講授內容附有設計成果與設計圖示。教學中可根據大綱和各方面實際情況選擇或安排自學內容。
本教材第一、二、三、四章由浙江省建築工業學校唐凱編寫;第五章由浙江省建築工業學校姚昱晨編寫;第六章由浙江省交通學校戴慶星編寫。全書由唐凱主編,交通部呼和浩特交通學校章余恩主審。經中等專業學校工民建與村鎮建設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評審並推薦。
由於編者業務水平有限,書中存在的諸多不妥、錯誤之處,敬請讀者們多提寶貴意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