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CATIA V5R21完全實戰技術手冊

《中文版CATIA V5R21完全實戰技術手冊》是於2017年1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秦琳晶

基本介紹

  • 書名:《中文版CATIA V5R21完全實戰技術手冊》
  • 作者:秦琳晶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月
前言,圖書簡介,目錄,

前言

CATIA軟體的全稱是ComputerAidedTri-DimensionalInterfaceApplication,是法國DassaultSystem公司(達索公司)的CAD/CAE/CAM一體化軟體,居世界CAD/CAE/CAM領域的領導地位。為了使軟體能夠易學易用,DassaultSystem於1994年開始重新開發全新的CATIAV5版本,新的V5版本界面更加友好,功能也日趨強大,並且開創了CAD/CAE/CAM軟體的一種全新風格,可實現產品開發過程中的全過程(包括概念設計、詳細設計、工程分析、成品定義和製造乃至成品在整個生命周期中(PLM)的使用和維護),並能夠實現工程人員和非工程人員之間的電子通訊。CATIA源於航空航天業,廣泛套用於航空航天、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電子\電器、消費品行業。

圖書簡介

本書基於CATIAV5R21軟體的全功能模組進行全面細緻的講解。全書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地介紹了CATIAV5R21的基本操作及命令的使用,並配合大量的製作實例。
本書共分為26章,從CATIAV5R21軟體的安裝和啟動開始,詳細介紹了CATIAV5R21的基本操作與設定、草圖繪圖、草圖約束與編輯、實體特徵設計、特徵編輯與操作、零件裝配設計、工程圖設計、機械運動與仿真分析、鈑金件設計、機械零件設計、創成式曲線設計、創成式曲面設計、自由曲面設計、曲線與曲面最佳化分析、逆向工程曲面設計、曲面最佳化與模型渲染、關聯設計、模具拆模、數控加工技術、2.5軸銑削加工、三軸曲面銑削加工、多軸銑削加工等內容。
本書結構嚴謹、內容翔實、知識全面、可讀性強,設計實例實用性強、專業性強、步驟明確,是廣大讀者快速掌握CATIAV5R21中文版的自學實用指導書,也可作為大專院校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指導教材。

目錄

第1章?CATIAV5R21概論
1.1?了解CATIAV5R21 2
1.1.1?CATIA的發展歷程 2
1.1.2?CATIA的功能概覽 2
1.1.3?CATIAV5R21的新增功能 6
1.2?學習CATIAV5R21的安裝方法 7
1.3?CATIAV5用戶界面 10
1.3.1?啟動CATIAV5R21 11
1.3.2?熟悉選單欄 11
1.3.3?熟悉工具條 14
1.3.4?熟悉命令提示欄 15
1.4?熟悉特徵樹 16
1.5?課後習題 17
第2章?踏出CATIAV5R21的第一步
2.1?輔助操作工具 20
2.1.1?滑鼠的操作 20
2.1.2?指南針的使用 22
2.1.3?對象的選擇 24
2.1.4?視圖在螢幕上的顯示 25
2.2?檔案操作 27
2.3?視圖操作 29
2.4?課後習題 33
第3章?踏出CATIAV5R21的第二步
3.1?工作環境設定 36
3.2?界面定製 44
3.3?創建模型參考 47
3.3.1?參考點 47
3.3.2?參考直線 53
3.3.3?參考平面 56
3.4?修改圖形屬性 57
3.4.1?通過工具列修改屬性 57
3.4.2?通過上下文選單修改屬性 58
3.5?實戰套用—吊鉤造型設計 58
3.6?課後習題 60
第4章?草圖繪圖指令
4.1?認識草圖工作檯 63
4.1.1?草圖工作檯的進入 63
4.1.2?草圖繪製工具 64
4.2?智慧型捕捉 64
4.2.1?點捕捉 64
4.2.2?坐標輸入 65
4.2.3?在H、V軸上捕捉 66
4.3?草圖繪製命令 68
4.3.1?繪製點 69
4.3.2?直線、軸 70
4.3.3?繪製圓 72
4.3.4?繪製圓弧 73
4.4?繪製預定義輪廓線 74
4.4.1?繪製樣條線 77
4.4.2?繪製二次曲線 79
4.4.3?繪製輪廓線 81
4.5?實戰套用 84
4.5.1?實戰一:繪製法蘭草圖 84
4.5.2?實戰二:搖柄草圖 86
4.6?課後習題 88
第5章?草圖約束與編輯指令
5.1?圖形編輯 90
5.1.1?圓角 90
5.1.2?倒角 91
5.1.3?修剪圖形 92
5.1.4?圖形變換 94
5.1.5?獲取三維形體的投影 96
5.2?幾何約束 101
5.2.1?自動幾何約束 101
5.2.2?手動幾何約束 101
5.3?尺寸約束 106
5.3.1?自動尺寸約束 106
5.3.2?手動尺寸約束 107
5.3.3?動畫約束 107
5.3.4?編輯尺寸約束 108
5.4?實戰套用—底座零件草圖 110
5.5?課後習題 112
第6章?實體特徵設計指令
6.1?實體特徵設計概述 114
6.1.1?進入零件設計工作檯 114
6.1.2?零件設計工作檯界面 114
6.1.3?特徵樹 117
6.2?凸台特徵 118
6.2.1?凸台特徵 119
6.2.2?拔模圓角凸台 123
6.2.3?多凸台 124
6.3?凹槽特徵 125
6.3.1?凹槽特徵 125
6.3.2?拔模圓角凹槽 127
6.3.3?多凹槽 127
6.4?旋轉體 128
6.5?旋轉槽 130
6.6?孔特徵 131
6.7?肋特徵 135
6.8?開槽特徵 137
6.9?多截面實體 138
6.10?已移除的多截面實體 141
6.11?加強肋 142
6.12?實體混合 143
6.13?基於曲面的特徵 144
6.13.1?分割特徵 144
6.13.2?厚曲面特徵 145
6.13.3?封閉曲面 145
6.13.4?縫合曲面 146
6.14?實戰套用—座椅設計 147
6.15?課後習題 151
第7章?特徵編輯與操作指令
7.1?修飾特徵 153
7.1.1?倒圓角 153
7.1.2?倒角 158
7.1.3?拔模 159
7.1.4?抽殼 162
7.1.5?厚度 163
7.1.6?內螺紋/外螺紋 164
7.1.7?移除面 165
7.1.8?替換面 165
7.2?變換特徵 166
7.2.1?平移 166
7.2.2?旋轉 167
7.2.3?對稱 168
7.2.4?定位 168
7.2.5?鏡像 169
7.2.6?陣列特徵 170
7.2.7?縮放 174
7.2.8?仿射 174
7.3?布爾運算 175
7.3.1?裝配 175
7.3.2?添加 175
7.3.3?移除 176
7.3.4?相交 176
7.3.5?聯合修剪 176
7.3.6?移除塊 176
7.4?特徵編輯 177
7.4.1?重新定義特徵 177
7.4.2?特徵的重排序與插入功能 179
7.4.3?分解特徵 179
7.4.4?取消與激活局部特徵 180
7.4.5?特徵的撤銷與重複功能 180
7.4.6?刪除特徵 180
7.5?實戰套用—鐵鏟設計 180
7.6?課後習題 184
第8章?零件裝配設計指令
8.1?裝配設計概述 187
8.1.1?進入裝配設計工作檯 187
8.1.2?裝配術語 189
8.2?裝配結構設計與管理 190
8.2.1?創建產品 190
8.2.2?創建部件 190
8.2.3?創建零件 190
8.2.4?從產品生成CATPart 190
8.2.5?裝配更新 191
8.3?自底向上裝配 191
8.3.1?概念與步驟 191
8.3.2?載入現有部件 191
8.3.3?載入具有定位的現有部件 192
8.3.4?載入標準件 193
8.3.5?移動 195
8.3.6?裝配約束 201
8.4?自頂向下裝配 207
8.4.1?基本概念 207
8.4.2?自頂向下裝配方法 207
8.5?裝配編輯與修改 208
8.5.1?約束編輯 208
8.5.2?替換部件 209
8.5.3?圖形樹重新排序 210
8.5.4?複製零部件 210
8.5.5?多實例化 210
8.5.6?重新使用陣列 211
8.6?裝配特徵 213
8.6.1?分割 213
8.6.2?孔 214
8.6.3?凹槽 215
8.6.4?移除 215
8.6.5?添加 216
8.6.6?對稱 216
8.7?裝配分析 220
8.7.1?分析裝配 220
8.7.2?干涉檢測與分析 223
8.7.3?切片分析 225
8.7.4?距離和區域分析 227
8.8?實戰套用—風機裝配設計 228
8.9?課後習題 230
第9章?工程圖設計指令
9.1?工程圖概述 233
9.1.1?進入工程圖設計工作檯 233
9.1.2?工程圖工作檯用戶界面 234
9.1.3?工程圖環境設定 235
9.2?新建圖紙頁 236
9.2.1?創建圖紙 236
9.2.2?新建圖紙 237
9.3?圖框和標題欄設計 238
9.3.1?創建圖框和標題欄 238
9.3.2?引入圖框和標題欄 238
9.4?建立工程視圖 239
9.4.1?創建投影視圖 239
9.4.2?創建截面視圖 244
9.4.3?局部放大視圖 246
9.4.4?裁剪視圖 247
9.4.5?斷開視圖 248
9.5?工程視圖編輯 250
9.5.1?移動視圖 250
9.5.2?對齊視圖 250
9.5.3?視圖隱藏、顯示和刪除 250
9.5.4?視圖複製和貼上 251
9.5.5?更新視圖 251
9.5.6?修改剖面線 251
9.5.7?工程圖紙屬性 252
9.5.8?視圖屬性 252
9.6?工程圖中的草圖繪製實例繪圖 253
9.6.1?工程圖中草圖繪製工具 253
9.6.2?筋(肋)特徵的處理 254
9.7?修飾特徵 254
9.7.1?創建中心線 255
9.7.2?創建填充剖面線 256
9.7.3?標註箭頭 257
9.8?標註尺寸 257
9.8.1?自動生成尺寸 257
9.8.2?手動標註尺寸 258
9.8.3?標註尺寸公差 260
9.8.4?修改尺寸標註 262
9.8.5?基準特徵和形位公差 263
9.9?標註注釋 263
9.9.1?標註文本 264
9.9.2?標註粗糙度和焊接符號 264
9.10?實戰套用—泵體工程圖設計 265
9.11?課後習題 270
第10章?機械運動與仿真分析
10.1?DMU運動仿真模組概述 272
10.1.1?進入DMU運動仿真工作檯 272
10.1.2?DMU運動仿真工作檯
用戶界面 272
10.2?新機械裝置 274
10.3?DMU運動機構 274
10.3.1?運動接合 274
10.3.2?固定零件 290
10.3.3?裝配約束轉換 290
10.3.4?速度和加速度 291
10.3.5?分析機械裝置 293
10.4?DMU運動模擬 294
10.4.1?使用命令進行模擬 294
10.4.2?使用法則曲線進行模擬 294
10.5?DMU運動動畫 295
10.5.1?綜合模擬 296
10.5.2?編譯模擬 296
10.5.3?觀看重放 297
10.6?運動機構更新 298
10.6.1?更新位置 298
10.6.2?重置位置 298
10.7?實戰套用—活塞式壓氣機運動 298
10.8?課後習題 303
第11章?鈑金件設計指令
11.1?設計概述 305
11.1.1?進入創成式鈑金設計工作檯 305
11.1.2?創成式鈑金設計界面 305
11.2?鈑金參數設定 307
11.2.1?設定鈑金壁常量參數 307
11.2.2?設定折彎終止方式 307
11.2.3?設定鈑金折彎容差 308
11.3?創建第一鈑金壁 308
11.3.1?側壁(平整第一鈑金壁) 308
11.3.2?拉伸壁 309
11.3.3?斗狀壁 310
11.3.4?通過自由成型曲面 312
創建第一鈑金壁 312
11.3.5?桶形壁 312
11.3.6?將實體零件轉化為鈑金 313
11.4?創建彎邊壁 314
11.4.1?邊線側壁 314
11.4.2?直邊彎邊 316
11.4.3?平行彎邊 318
11.4.4?滴狀翻邊 318
11.4.5?用戶定義彎邊 318
11.5?鈑金的折彎與展開 319
11.5.1?鈑金的折彎 319
11.5.2?鈑金展開 321
11.5.3?鈑金的收合 321
11.5.4?點和曲線對應 322
11.6?鈑金視圖和重疊檢查 323
11.6.1?鈑金視圖 323
11.6.2?鈑金的重疊檢查 323
11.7?鈑金剪裁與衝壓 324
11.7.1?凹槽切削 324
11.7.2?孔特徵 325
11.7.3?拐角止裂槽 326
11.7.4?倒圓角 327
11.7.5?倒角 328
11.8?鈑金成型特徵 328
11.8.1?曲面衝壓 328
11.8.2?滴狀衝壓(凸圓衝壓) 330
11.8.3?曲線衝壓 331
11.8.4?凸緣剪裁 332
11.8.5?通氣窗衝壓(散熱孔衝壓) 332
11.8.6?橋接衝壓 333
11.8.7?凸緣孔衝壓 335
11.8.8?圓形衝壓(環狀衝壓) 336
11.8.9?加強肋衝壓 337
11.8.10?隱藏銷衝壓 337
11.8.11?用戶定義衝壓 338
11.9?鈑金件變換操作 33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