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鹹水歌

中山鹹水歌

鹹水歌是廣東地方民歌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流傳於廣東省中山、番禺珠海南海等沿海和河網地帶的農民和漁民中,而中山坦洲則是珠三角地區鹹水歌的代表區域。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鹹水歌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批准時間:2006年
  • 申報地區:廣東省中山市
  • 遺產編號:Ⅱ-12
歷史溯源,藝術特色,代表作品,傳承意義,

歷史溯源

早在明末清初鹹水歌就已流行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一帶。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人們為調劑生活,增加村與村之間的友情,逐漸形成了一種對歌酬答的習俗。各地多半在農忙之前或收穫之後,搭起歌台,進行比試;中秋節時,還把船搖至江心,連成"中秋鹹水歌擂台"。

藝術特色

中山鹹水歌的主要類別包括長短句鹹水歌、高棠歌、大繒歌、姑妹歌和嘆家姐等。

代表作品

《對花》、《海底珍珠容易》等。

傳承意義

坦洲是中山民歌的發祥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山鹹水歌曾鼎盛一時。文化大革命期間,鹹水歌被禁唱,十年的斷層對坦洲的鹹水歌衝擊很大,今年七十歲的老人可能還依晰有記憶,而50歲的人只能是會唱一點點。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代著名歌手,如由五十年代起就全國、全省聞名,一直是鹹水歌頂樑柱的歌王何福友、梁容勝、陳石等相繼去世,現在坦洲現存能有系統地唱鹹水歌的已不會超過10人,而且他們大多年事已高。
再加上外來文化的大量湧入和年輕一代文化意識、價值取向的改變,使鹹水歌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關方面調查顯示,當地多數人已不知鹹水歌為何物,鹹水歌的瀕危狀況可想而知。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中山鹹水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