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學幹部教育培訓基地

中央民族大學幹部培訓基地主要由中央民族大學黨校、繼續教育學院、管理學院、研究生院等單位組成,充分利用學校及首都北京的智力資源優勢,選聘具有紮實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領導幹部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兄弟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任教,同時根據形勢變化和教學實際需要,不斷拓寬教師選聘範圍,最佳化教師類型結構,建設了一支適應各類班次培訓需求的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

概述,培養,辦學情況,

概述

中央民族大學幹部培訓基地主要由中央民族大學黨校、繼續教育學院、管理學院、研究生院等單位組成,充分利用學校及首都北京的智力資源優勢,選聘具有紮實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領導幹部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兄弟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任教,同時根據形勢變化和教學實際需要,不斷拓寬教師選聘範圍,最佳化教師類型結構,建設了一支適應各類班次培訓需求的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
中央民族大學幹部教育培訓基地
學校現占地面積為37.8萬平方米,另規劃新校區占地面積81萬平方米。校園建築面積58.3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20餘萬平方米,資產總值15.9億元。擁有各類圖書和電子圖書300萬餘冊,圖書館面積24,500平方米,閱覽座位2,100個,文獻資料庫37個。
學校現有教職工總數為1967人,學校現有一支1052人構成的教師隊伍,來自42個民族,其中具有博士學位456人,占43%;40歲以下的445人,占42%;教授副教授585人,占56%;教授257人,占24%(其中民族類優勢學科教授占45%)。
學校現有23個學院,有覆蓋10個學科門類的55個本科專業、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13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建設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3個。

培養

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骨幹人才的培養範圍是:西部12省、自治區、直轄市,海南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4省民族自治地方,湖南湘西自治州、張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縣兩區)、湖北恩施自治州,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數民族預科培養基地和民族碩士基礎培訓基地的教師和管理人員。重點培養在教育、科技、醫學和特色文化藝術、信息技術以及經濟、能源、公共事業管理等領域從業人員。學校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要求,採取“自願報考、統一考試、適當降分、單獨統一划線”等特殊措施,該計畫從2006年開始實施,至2012年,中央民族大學培養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碩士研究生580人,博士研究生225人。

辦學情況

在教學日常組織和管理方面,學校堅持以教育教學思想觀念為先導,以教學團隊建設為核心,以教師為主導,進一步加強教學質量內涵建設;以學院、專業質量建設、教學工作組織和質量監控為主體,以學校教學督導及教務處總體組織、協調和督促,逐漸形成具有內在能動性的教學質量保障機制。
在科研管理方面,學校不斷推動科研管理創新,最佳化研究資源配置,努力構建現代科研管理制度。積極樹立良好學術風氣,提升學校整體科研質量和創新能力,促進各學科學術研究繁榮發展,並先後頒布《中央民族大學自主科研計畫項目管理辦法》、《中央民族大學學術道德規範》等多項科研管理檔案。
在培訓管理方面,學校發揚幹部培訓傳統優勢,根據不同部門、不同地區和不同層次的幹部培訓要求,積極探索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非母語少數民族語言學習與民族工作理論政策學習等多種培訓模式。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教師講授與學員研討相結合、課堂學習與實地考察相結合的原則,採取“選單式”選課、“模組式”組課,並綜合運用講授式、研究式、體驗式、案例式等多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在培訓經費管理方面,統一由學校財務處依據國家和學校財務規章制度進行規範和管理;同時,針對不同培訓對象,制定了全面的培訓考核評價辦法和跟蹤反饋機制。
在少數民族地區幹部培訓培養方面,主要開展了專題培訓、MPA培養、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培養和“單招”少數民族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