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端訪問3:推動中國科技進程的20人

中國高端訪問3:推動中國科技進程的20人

《中國高端訪問3:推動中國科技進程的20人》是2007年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瑋、吳志菲。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高端訪問3:推動中國科技進程的20人
  • ISBN:978780180668
  • 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
  • 開本:16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經濟日報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4月1日)
平裝: 26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1806680, 7801806689
條形碼: 9787801806680
尺寸: 24 x 16.9 x 1.5 cm
重量: 358 g

作者簡介

余瑋,筆名愚公,湖北赤蹙人,中共黨員,作家、詩人、資深記者。系中國作家協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會員,在新聞出版界有“紅色傳記作家”與“高端人物的解密者”之譽。曾供職新華通訊社、中華英才半月刊社、中華兒女雜誌社等中央新聞單位。出版有《世紀小平》、《魅力陳雲》、《敦厚朱德》和《紅舞台下的凡人鄧小平》等32部(卷),並有作品收入中學《語文》課本,近100次獲各級各類獎勵或表彰;多次參與全國“兩會”等熏大戰役性新聞報導,且系大型電視專題片《探訪文明——紅包之旅》總撰稿。
吳志菲,記者型青年作家。湖南未陽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會員,先後畢業於黃石理工學院與湖北大學,在新聞出版界有“智囊傳記專業戶”之譽。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讀者》及中央電台等300多家媒體刊播或披轉載各類作品300多萬字;出版有《軍之驕子》、《紅色之戀》、《中國經濟前沿報告》、《中南海大講堂》等10多部著作,有作品入選“年度優秀中國傳記文學作品”;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中華讀書報、大眾日報等多家報刊曾報導過其創作情況。

內容簡介

《中國高端訪問3:推動中國科技進程的20人》內容簡介:他們有的是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有的是世界學科最高獎獲得者,有的是重量級功勳科技大京,同時他們都是中國的普通而平凡的老百姓。《中國高端訪問3:推動中國科技進程的20人》介紹的是有廣泛社會影響的科學家的科學內外,內容涉及科技成就、生活情趣、成長曆程、拚搏之路,展示了這些時代科技界“明星”少為人知的豐富多彩的人生,並在寫作中讓大師富於人性與情感,讓科技走下神壇——步入大眾。

目錄

一、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
李振聲:民謠“要吃麵,種小偃”的背後
多次糧食“危機”中解決中國人的飯碗問題
小村寨走出的大科學家難捨桃李情
讓風馬牛不相及的麥草開創中國遠緣雜交育種的先河
農民的兒子最喜歡去的地方是農村..
盛名“鳴言”:真正給我打分的是農民
淡然直面捐巨獎背後的是是非非
知情人視野里的魅力:“小麥遠緣雜交之父
袁隆平:從“泥腿子科學家”到“中國第一富翁
自小我與雜交水稻結下了不解的情愫
中央的政策對我的科研影響不小
我的工作要求我像農民一樣的生活
葉篤正:給“天有不測風雲”畫句號
中國人得回去給中國做事
結束“天有不測風雲”時代
改學氣象為圓“科學救國”夢
面對滾滾黃塵處心積慮
破解全球氣候變化之謎
大科學家愛從武俠小說中找靈感
劉東生:行在黃土科研高峰的“無人區
經典時刻:“環境科學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記憶猶新
薪火相傳:至親的父母年輕的弟子都是良師益友
破解天書:踏遍千溝萬壑為求突破黃土萬歲之謎
人比山高:實現從極地大穿越到自然科考大發現
見症下藥:在茫茫黃土中苦尋造福人類的大處方
解密生活:興趣愛好與工作事業相互交融兩相依
王永志:天遂人願背後的酸甜
“差點成為農民的大家”難忘啟蒙階段的耄耋恩師。
同“中國飛彈之父”這位伯樂導師特有的情愫
“鐵桿球迷”與“身邊的情報員”夫唱婦隨
“把中國人送上天”還不是最終的天遂人願
吳文俊:生活在數學王國中
半個多世紀的數學之路
生活中的“普通人
黃昆:在科學巔峰上“散步
寫出《聖經》般的牛津經典..
中學時原本是個“跛腿生
如饑似渴吮吸物理精華
上台執教不是額外負擔
磨難歲月的彷徨人生
第二春天從花甲開始
儉有風骨富有恩愛
最美莫過夕陽紅
王選:頂天立地的人梯
一鳴驚人:“領跑人”原來是個“局外人
獨闢蹊徑:無人區最能出成果
頂天立地:從逐鹿書齋到決戰市場
樂為人梯:給你我的肩
金怡濂:較量天公逞“神威
花錢買不來高技術
“耀華”激發自己光耀中華
與同班同學朱鎔基有過交往
若痴若愚的“朝陽”緣定一生
一語驚人定乾坤
“年輕”的“夕陽”追求無止境
沒有什麼業餘愛好卻樂趣多多
二、世界學科最高獎獲得者
吳良鏞:先人居之憂而憂
北京的舊城不能讓它毀壞下去
建築師應是人民的建築師
把什麼樣的世界交給子孫
讀萬卷書謀萬家居
李方華:芳華人生“顯微”科技“半邊天
“女性諾貝爾獎”首次寫上中國人的名字
痴迷“小科學”的大科學家不追逐熱點
沒有時間體會科學之路上的寂寞和艱澀
家庭生活中同樣稱職的慈愛女性
侯仁之:從日寇囚犯到資深院士
燕園,是我事業孕育的搖籃
好多人還不曉得,我這位院士曾是個“囚犯
我要將平生所學奉獻給災難深重的祖國
磨難中獲得新生,我將無悔“科學的春天
期待我所從事的“冷”學科後繼有人
劉應明:“中國的查德
萬水千山總是情。他把對國家有所貢獻的人生準則套用於新的天地。奔赴各地,實地調研,邊走邊看;或建言,或獻策
從小生活在貧窮而閉塞的小鎮。卻走向了外邊多彩的世界。他沒想到自己能解決“懷特海德難題”,並受到國際同行的關注
愛國同胞和國際友人真摯熱烈的祝賀使他真正領會到了一個人如何才能對國家有所貢獻
力主培養複合型人才、營造多學科交叉融合的他,每天的日程總是滿滿的.日曆上沒有“雙休”二字.最大的願望是美美地睡一覺
陳單日良:領跑中國生物工程產業時代
貧窮是最好的大學
不輸的是中國人的志氣
洋博士滾燙的中國心
統帥民族生物產業國家隊
年輕的產業.年輕的心態
三、重量級功勳科技大家
錢偉長:“科學老爺爺”的科學內外
“科學老爺爺”竟是鐵桿“體育迷
窮則思學而愛上了“開夜車
文科成績突出卻最終棄文學理
歸心似箭為報國
噩夢醒來是早晨
引導學生進入“問號”境界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