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中東大使話中東:巴林

中國駐中東大使話中東:巴林

《中國駐中東大使話中東:巴林》內容簡介:珍珠之國,萬冢之島,貧瘠土地、富庶生活。這些看似互相矛盾的特點,卻融匯在巴林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君主立憲體制下的巴林,由少數的遜尼派領導著。如今已發展成為經濟、金融、旅遊、購物大國,並在推廣伊斯蘭文化上做出傑出貢獻。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駐中東大使話中東:巴林
  •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 頁數:294頁
  • 開本:32
  • 品牌:世界知識出版社發行部
  • 作者:楊偉國 王雁芬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1242054, 750124205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駐中東大使話中東:巴林》編輯推薦:巴林王國是個位於波斯灣中部的島國。面積757.5平方公里,界於卡達和沙烏地阿拉伯之間。距沙烏地阿拉伯東海岸24公里,卡達西海岸28公里。巴林的可耕地面積約為4%,6%為草地和牧場。其餘為沙漠、荒原和城鎮。巴林海域為8269平方公里,海岸線161公里。領海12海里,毗鄰區24海里。

作者簡介

楊偉國,1951年12月25日出生於上海市。1975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1978年至1980年在埃及開羅大學進修。
1975年2月進入外交部工作,曾任外交部翻譯室科員、亞非司隨員、三秘、二秘、副處長;先後在駐突尼西亞使館任三秘、駐卡達使館任二秘、首席館員、一秘。1996年4月至1999年10月在駐阿聯使館任研究室主任、參贊。2001年9月至2005年10月任駐杜拜總領事。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任駐巴勒斯坦辦事處主任(大使銜)。2009年11月至今任駐巴林大使。
王雁芬,楊偉國大使夫人。1975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系。隨後赴法國留學,1976年學習期滿。先後在外交部和外交人員服務局工作。P983年至1988年隨楊大使在突尼西亞使館工作。2001年9月至今,隨楊大使在駐杜拜總領館、駐巴勒斯坦辦事處和駐巴林使館工作。
楊偉國大使夫婦曾著有《杜拜——沙漠奇蹟》一書。
楊文學,男,回族,本科文化,中共黨員,1964年10月出生於寧夏固原市。投資、策劃人。現任職務:世界傑出回商協會會長、世界華人聯合會總會、全球中國人聯合總會副主席、中國阿拉伯國家貿易促進會常務副會長、中國阿拉伯國家寧夏貿易促進會會長、《中國駐中東大使話中東》叢書編輯委員會主任、投資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日史編輯委員會副秘書長、產業經營部部長、寧夏鴻遠煤炭有限公司董事長、寧夏天銀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主要榮譽:榮獲“誠信中國行誠信建設工作先進人物”獎、榮獲寧夏第二屆十大慈善人物、榮獲寧夏第三屆十大慈善人物、首屆“光耀中華·新世紀全國十大傑出人物”、“2009"中華之魂全國十大先鋒人物”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屆傑出回商”世界傑出華人公益之星、中國穆斯林企業家十大風雲人物、建國六十周年中國穆斯林企業家十大風雲人物、“感動中華”2009年度十大誠信人物“榮譽稱號、2002年榮獲年度安全生產先進工作者、2003年榮獲年度先進工作者、2004榮獲年度寧夏煤炭行業年度先進工作者、2005年被固原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勞務輸出先進勞務經紀人稱號。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引言
自序
第一章 基本情況
第一節 波斯灣中部的“兩海”之國
第二節 國名、國旗、國徽與國歌的變更
第三節 國家元首、國體與政體
第四節 巴林行政區劃及各省簡介
第二章 悠久歷史
第一節 記錄巴林歷史的國家博物館
第二節 史前世界上最大的墳山墓海
第三節 永生之地——迪爾蒙時代
第三章 政治改革
第一節 巴林國體與政體的變革
第二節 協商會議與眾議院
第三節 議會選舉是民主改革的重要標誌
第四節 巴林現任重要領導人簡介
第四章 多雲經濟
第一節 多元化的經濟戰略格局
第二節 巴林王國2030年前經濟發展戰略規劃
第三節 不斷壯大的巴林石油公司
第四節 海灣鋁業巨頭之一的巴林鋁廠
第五節 茫茫沙漠中的巨大瀝青湖
第六節 活躍的巴林外貿經濟
第七節 巴林工業園區的蓬勃發展
第八節 近年巴林經濟成長指數
第九節 農牧漁業將列入巴林發展計畫
第十節 巴林經貿機構和團體
第十一節 局勢動盪對巴林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第五章 財政金融
第一節 海灣和中東的金融中心
第二節 巴林是眾多國家與外商投資之地
第三節 美麗壯觀的巴林金融港
第四節 世界金融危機對巴林經濟的影響
第六章 基礎設施
第一節 逐漸改善的陸路交通
第二節 現代宏大的哈利法新港
第三節 停靠世界最寬船舶的乾船塢
第四節 巴林國際機場在不斷擴建之中
第五節 世界一流的機場地勤服務
第六節 巴林電信實現國際市場化
第七章 傳統習俗
第八章 家族地位
第九章 社會狀況
第十章 教育和體育
第十一章 旅遊和購物
第十二章 中巴友好
後記

後記

本書到了收筆的時候,但我們卻覺得還有很多內容要寫。對於巴林這個袖珍島國,我們還有很多未了解的地方,畢竟我們在這裡僅生活了一年半。我們計畫之中的一些調研課題和參訪活動還沒來得及實施,對巴林更深入和更廣泛的了解還有待我們在今後常駐的日子裡進行。總之,我們要告訴讀者,巴林王國雖然國土面積狹小,但其中的故事卻很多。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和遠不夠完整、深人的介紹,使讀者能夠對巴林有所印象和了解。由於作者水平有限,寫作時間倉促,肯定在一些地方有欠缺之處,請讀者見諒。
作者
2011年5月於麥納麥

序言

中東大地,乃神奇之地也。這片廣闊的地域,舉世矚目,是世人嚮往的地方。
中東的稱謂頗有一番考究。這是沿襲歐洲人的說法而形成的一種政治地理概念。昔日歐洲人把距歐洲近的國家稱為近東,把距歐洲遠的東方國家稱為遠東,把介於兩者之間的地區稱為中近東,後簡稱為中東。中東地區的居民以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民族為主,有阿拉伯國家聯盟22個成員國。因此,阿拉伯世界構成中東地區的主體。此外,中東地區還包括土耳其、伊朗、以色列等非阿拉伯國家。
中東地區之所以頗具神奇色彩,因為它具有足以體現神奇特色的要素。第一,中東地區具有顯赫而重要的戰略地位。該地區為戰略要衝,是連線歐、亞、非三大洲的樞紐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國際交通要道。第二,中東地區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它是人類文明特別是人類早期文明重要發祥地,具有7000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尼羅河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在人類文化寶庫中放射出奇光異彩。位於西亞的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城是伊斯蘭教的第一聖城,也是伊斯蘭教的中心。第三,中東地區具有豐富的資源,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它盛產石油,石油儲量占世界石油總儲量的2/3左右。尤其是海灣地區,享有“石油之海”之稱。豐富的油氣資源使該地區成為巨大的石油市場、商品市場、勞務市場、金融市場、軍火市場和商品貿易市場。第四,中東地區熱點問題集中,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多少世紀以來,該地區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二戰”以來,該地區經歷了四次中東戰爭、黎巴嫩戰爭、葉門戰爭、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熱點問題接連不斷,如伊拉克問題、伊朗核問題、反恐問題、蘇丹達爾富爾問題、巴以衝突問題、諸多中東國家動亂問題等,均為世人關注。
中國與中東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源遠流長。兩千多年前的絲綢之路是一條友誼之路、通商之路、文化交流之路。這條路越走越寬。進入新世紀,中國與中東各國之間的傳統友誼不斷發展,在政治上相互支持,在經濟上互利合作,在國際事務中協調配合。這種友誼的長河就像中國的黃河、長江和中東地區的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及底格里斯河一樣,奔流不息。
人們對於中東地區的事態發展,對中國與中東國家友好合作關係的深入發展給予越來越多的關心,他們希望能出版一套有關這方面的叢書。楊文學先生就是一位熱心人。楊文學是寧夏人,回族。他既是一位企業家,也是一位慈善家。他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擔任世界傑出回商協會會長。他致力於推動中國與中東各國尤其是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友好關係的發展。他提出了創作、出版《中國駐中東大使話中東》叢書的構想,並表示願為出版該套叢書提供資助。他找到我,希望我承擔這套叢書的組稿,擔任主編。我長期以來從事中東、阿拉伯地區工作,欣然答應了他的提議。我請了一批長期從事該地區工作的同志作為撰稿人,他們中多數是老大使和老外交官。我對他們的積極合作和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駐中東大使話中東》叢書全面介紹中東各國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風情民俗、名勝古蹟等。作者以親歷者的視角描述發生在自己身邊的逸聞趣事,介紹中國與中東各國的歷史交往和友好合作關係的發展。因此,這套叢書被視為權威之作、精品之作,具有較強的知識性,趣味性和可讀性,希望能受到讀者的歡迎。
此套叢書的出版得到有關人士如馬學林,責任編輯龔玲琳、張萱等同志的大力支持,特表謝意。
叢書主編中國前駐葉門、敘利亞大使
時延春
2011年10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