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榧之鄉

中國香榧之鄉

指浙江省的東陽市、諸暨市、紹興縣、嵊州市、磐安縣等五縣市所屬的會稽山中盛產香榧,而且質量上乘、產量高,因而它們相繼被評為“中國香榧之鄉”,中國香榧森林公園就建在諸暨、紹興、嵊州三縣交界的山區。而2014年江西黎川憑藉其境內香榧群的野生性、完整性,以及林業部門的對其保護得當被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正式授予“中國香榧之鄉”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香榧之鄉
  • 地區東陽諸暨嵊州磐安、黎川、浦江
  • 省份:浙江省、江西省
  • 分類:中國香榧王
簡介,各地樹王,榧鄉特產,各地狀況,諸暨,嵊州,黎川,

簡介

各地樹王

比較著名的香榧王樹有:諸暨中國香榧王,嵊州中國香榧王,磐安中國香榧王,黎川中國香榧王。
諸暨中國香榧王--1350年,高18米,2003年封王(最早稱王的香榧王);諸暨市趙家鎮西坑村,該村樹齡在100年以上的香榧樹就有4500多棵,其中千年以上的香榧樹有10多棵,1300多年1顆。諸暨市2012年產量680噸,占全省總銷售量2000噸的34%,香榧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國第一。
嵊州中國香榧王--1500年, 胸徑達7米多,要7個人才能合抱,年產過1500斤(迄今最多產的香榧王);嵊州市通源鄉松明培村,該村百年樹齡的香榧樹2000餘棵,1500年以上1顆。嵊州市香榧面積約5400畝,擁有古香榧樹群60個,其中香榧古樹樹齡在百年以上的有8000多株。香榧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國第二。
磐安中國香榧王--1500年,高30米,胸徑達9.5米多,2009年封王(迄今最高,最大的香榧樹,為真正的香榧王);磐安縣至少已有1300多年的香榧栽培歷史,現存百年樹齡以上榧樹6100多株,其中千年樹齡以上榧樹45株,1500年以上樹齡的“中國香榧王”1株。目前我縣香榧面積5.6萬畝,2012年香榧產量400噸,占全省總銷售量2000噸的20%,是全國總銷售量的18%。香榧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國第三。
黎川中國香榧王--1500多年,高21米,為雌樹;黎川縣內香榧資源十分豐富,集中分布面積大、分布範圍廣、種群密度高、群落結構發育好,境內保留有我國最大最古老的香榧種群,現存6448株天然香榧樹,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好的地區之一。

榧鄉特產

香榧是第三紀子遺植物,別名中國榧,是世界上稀有的經濟樹種,主要生長在中國南方較為濕潤的地區,出現在距今一億七千年的中侏羅紀。諸暨,嵊州,磐安等第榧栽培歷史有1500年以上。香榧文化源遠流長,歷經千年歲月,逐漸形成“珍稀、吉祥、遠古”文化理念。香榧樹樹形奇特,古樹老態龍鐘,千姿百態;四季常綠,尤以香榧從長芽到成果,歷經三年可採摘,可謂千年榧樹三代果,極具觀賞價值。香榧營養豐富,據有免疫抗病、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降至活血、生津滋補、舒筋壯骨、排毒養顏等藥理作用和功效。

各地狀況

諸暨

在浙江諸暨綿綿群山中,有著廣達3萬多畝的一片香榧林,其中香榧古樹群126個,千年以上的榧樹2700多株,盛產榧樹達15萬株,平均年產香榧50萬公斤左右,占全國香榧總產量的60%以上,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香榧之鄉”。
走進諸暨香榧盛產地之一的鐘家嶺村仙坪山,只見山頭雲霧繚,滿山滿坡生長著近千株百年以上的古樹,雄樹的粗壯枝幹以各種姿態伸向藍天,雌樹卻“披髮”下垂。這裡的香榧古樹群落在幾百年的生長過程中,因為歷經狂風暴雨摧殘和電閃雷鳴打擊,有的折枝斷臂,有的東倒西歪,有的虬株龍盤屹立於懸崖峭壁中,因而香榧古樹群落的形態千奇百怪,有的似獸類奔走,有的似雄鷹展翅,有的似一對恩愛情侶,有的儼然成了怒目金剛……
香榧樹長得最為雄偉奇特的,得數西坑村馬觀音崗頂灣的那株“香榧王”。這是一株雌香榧樹,高達18米,可與6層樓比高下,胸圍9.26米,需6人才能合抱,它的巨枝像傘骨一樣向四面八方伸展,猶如一把巨大的青蔓傘,樹冠覆蓋面積達0.85畝,合576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00多人在它的下面納涼,它每年產700多公斤鮮果。
香榧味道鮮美,營養價值也高,據分析,它的果肉含脂肪50%、蛋白質10%,還有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香榧不但營養豐富,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香榧有“治五痔,去三蟲蠱毒”、“療寸白蟲,消谷,助筋骨,行營衛,明目輕身,令人能食”等功效。品嘗香榧許多人都用牙咬開外殼,而內行人卻用兩個指頭捏住香榧,用力一撳香榧就裂開了,然後用外殼刨去果實黑衣使之露出淡黃的果肉。這種裂殼吃香榧的方法,據說是2400多年前的西施發明的:當時西施與小姐妹去南貨店玩,老闆欺她們指嫩力薄,叫她們用兩個手指撳香榧,誰撳得開香榧就可以免費讓其品嘗,心靈手巧的西施看到香榧的頭上有兩個凸起的圓點,就像兩隻眼睛一般,於是她捏住兩隻眼睛用力一撳,香榧殼果然裂開了。從此,許多內行吃香榧不用牙咬,只用手捏。
香榧好吃樹難栽。榧樹一般要栽種8年才能零星掛果,幾十年後產量成倍增加,只有到了幾百年的壯齡樹,才能真正達到碩果纍纍,故當地人稱它為 “公孫樹”。香榧樹還有一個美名曰“三代果”:榧樹每年3—5月發芽抽梢,5月花原基開始分化;第二年4月中下旬雌雄花發育成熟開始授粉,8—9月受精形成幼果;第三年5—8月幼果逐漸膨大,9月初果皮轉淡黃成熟。清乾隆諸暨縣誌載:榧樹每三年始可采,疊三節,每年采一節,俗稱“三代果”。
香榧採摘難度頗大,它不像山核桃那樣可以棒打,因為樹上除了成熟的榧子,還有明年可采的幼果,因此香榧必須一顆一顆地小心採摘,尤其是生長在樹梢的香榧,需要有一定技巧的人上樹才可採摘,否則便會從樹上摔下來。香榧摘下來後不像桃杏李梅那樣當即可吃,需要堆放七天讓它發酵,讓營養轉化,然後剝去外面青綠色的外果皮,洗淨後再堆放15天左右(第二次成熟——營養轉化),只有經過這一處理過程的香榧香氣才充足,才可曬乾儲藏或分批炒制。香榧炒制好壞也很有一番技巧,炒制用手工,用木柴,待炒制到外殼微微發黃時將香榧浸入一定濃度的淡鹽水中,讓鹽水趁熱鑽進榧肉中,然後瀝乾再炒。
香榧由於生長地域狹窄,分布面不廣,年產量也不高,許多地方只聞香榧之名而不知其實,因而人們對其倍感珍貴。秦始皇於公元前210年南巡會稽時,品嘗了榧果而覺其名不雅,故將“榧子”命名為“香榧”。唐武宗宰相李德裕贊香榧曰:“木之奇哉有稽山之海棠榧。”北宋大詩人蘇東坡在會友時見席上香榧果吟曰:“彼美玉山果,粲為金盤實。瘴霧脫蠻溪,清樽奉佳客。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澤。願君如此木,凜凜傲霜雪。”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縣令以稀世珍果香榧進貢,乾隆御口一嘗,龍顏大悅,當即將它封為“御榧”,此後香榧便年年作為貢品孝敬皇上;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陳橋驛賦詩讚其曰:“暨陽珍果世間稀,兩頭尖尖白肉肥。但願佳種傳八方,人人都得嘗新奇。”

嵊州

香榧是我國特有的珍稀乾果,主要產於會稽山區。嵊州是全國僅有的5個“中國香榧之鄉”之一。據史料記載,嵊州香榧人工栽培歷史已達到1300多年,食其果的歷史更加久遠,早在南宋時期就有盛產香榧的記載,清朝時期曾作為朝廷貢品。
嵊州香榧嵊州香榧
為加快香榧產業發展,嵊州市委、市政府在2001年出台了《關於扶持效益農業和山區鄉鎮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山區鄉鎮發展香榧基地和香榧嫁接。六年來共落實財政補助資金826萬元,發展香榧7萬多畝,嫁接香榧100多萬株,我市香榧產業得到迅猛發展。截止2006年底,全市共有香榧種植面積8.1萬畝,其中盛產面積6500畝,有百年以上香榧古樹近3萬株,擁有谷來鎮“山珍”、“山森”、通源鄉“白玉尖”、竹溪鄉“越山”、雅璜鄉“雅璜”、長樂鎮“崑山”等6個面積達2萬多畝的省級森林食品基地,擁有雅璜、谷來、通源等3個面積1.1萬畝的紹興市級香榧自然保護小區。
為提高香榧產業的科技含量,嵊州市人民政府還聘請浙江林學院經濟林研究所所長戴文聖教授擔任產業顧問,開展了生態優質香榧生產的科技研究,建立了產學研基地,制訂了嵊州市香榧生產技術標準。同時,充分發揮市林業局香榧大師等農技人員的作用,依託“農技110”、農民信箱、林業信息網等平台,積極推廣香榧嫁接、遮蔭、雄榧培育等實用技術,2006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1期,培訓1500多人次,發放1萬多份(條)技術資料。
通過實施無公害管理,嵊州香榧的品質不斷提升,在省內外大城市如上海、廣州、北京、杭州、寧波等,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場占有率大大提高。目前,全市已有一定規模的香榧生產企業5家,其中紹興市級龍頭企業1家(山珍食品)。擁有“山珍”、“山森”、“白玉尖”、“才興”、“谷來”等有一定知名度的香榧品牌20多個,其中“山森”、“山珍”、“白玉尖”還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AA”級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山珍”、“山森”牌香榧還多次在浙江農業博覽會上金銀獎,並成為紹興市著名商標。
迅速壯大的香榧產業,為嵊州更多的山村鋪就一條興林富民之路。2006年全市香榧乾果產量370噸,香榧總產值達7000萬元,其中谷來鎮袁郭嶺村香榧乾果產量超過50噸,僅此一項人均收入達8000元,最多的一戶農戶收入達8萬多元。目前,谷來鎮已依託香榧產業成功創建為浙江省首批興林富民示範鄉鎮,谷來鎮袁郭嶺村、通源鄉松明培村、竹溪鄉鄭家塢村、谷來鎮榆樹等村也先後成為浙江省、紹興市興林富民示範村。香榧產業已成為嵊州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亮點,成為我市山區興林富民的支柱產業。
2007年香榧產量有所減少,全市乾果產量31萬公斤,由於香榧價格比去年大幅上升,香榧產值比去年增加約10%達7700萬元,再創歷史新高。去冬今春還完成香榧嫁接50多萬株。

黎川

黎川縣境內香榧資源十分豐富,分布範圍廣、種群密度高、群落結構發育良好,保留有我國最大最古老的香榧種群,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好的地區之一。全縣現存6448株天然香榧樹,其中最大的一株胸徑156厘米、高21米,據測算樹齡高達1500多年,目前仍蔥鬱蒼勁,被稱為“香榧王”。該縣十分重視生態建設,在香榧集中分布地區建立了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公園,並制定出台了有關保護政策,強化保護措施,對樹齡100年以上的實行掛牌保護。在加強對野生香榧保護力度的同時,該縣大力發展香榧產業,通過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使得香榧逐步成為黎川百姓的“搖錢樹”,目前全縣已種植香榧3萬畝,並計畫在“十三五”期間擴大到5萬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