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關東民俗博物館

中國關東民俗博物館

中國關東民俗博物館全館一千五百餘平方米,分為8大展區,16個主題。館內陳列了近萬餘件展品,大都來自民間,並都保持著原始的形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關東民俗博物館
  • 外文名:Chinese Northeast Folk Custom Museum
  • 面積:一千五百餘平方米
  • 展區數:8大展區
中國關東民俗博物館是一座國家級的以關東民俗文化為主題的展覽館,此館館名由國家文聯主席、黨組織書記羅陽先生親筆題寫,博物館開館以來,受到了廣大遊客和各級領導、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近年來曾有多位國家、軍隊領導參觀考察過,如國家公安部長孟建柱、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文元、周光召、原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袁守芳等。演藝屆明星龐龍、何慶魁、魏三、王璐瑤、著名央視主持人海霞、汪洋等也都曾來這裡參觀遊覽過。
第一展區生活器皿
夏家店三足陶鬲:鬲是古代陶製炊器,有實用器與明(冥)器之分。這裡展出的是一件明器(殉葬品),出土於赤峰夏家店文化遺址,距今約4000年。
遼代綠釉壺:一千多年前大遼國的締造者是以遊牧、漁獵為生的契丹人。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民族,創造了影響深遠的契丹文化。這件綠釉壺器形扁圓,馬掌形提梁,具有典型的遊牧民族生活文化特徵。
宋白瓷酒罈:宋代是我國瓷器製造業的巔峰時期,哥、汝、均、定四大官窯馳名天下。這件展品通體白釉,其間點綴蘭草花卉,極富生活氣息,是當時較為普遍的民間器物。看到它細心的觀眾會不會覺得眼熟,在電視劇《水滸》武松醉打蔣鬥神一集中,快活林酒店的櫃檯前就擺放著和這件酒罈子十分近似的道具。
膽(撣)瓶:因器形如懸膽而得名。直口、細長頸、削肩,為花器,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是陶瓷器形中的經典。
本館收藏了幾件清代中晚期豆青花膽瓶。由於膽瓶造形十分符合人們的審美習慣,舊時常常作為陪嫁之物而備受民間推崇和歡迎。實際生活中膽瓶還具有另一個功能——用來插放雞毛撣子,因此又稱作撣瓶。
粉彩官帽筒:這一對粉彩管帽筒出自與清代,那么它那是官員上朝是放置頂戴花翎所用的。
瓷皂盒:十九世紀中期,機制肥皂開始傳入我國。在此之前,國人使用的洗滌用品是用動物脂肪和植物混合加工的物品,俗稱胰子。由於機器製造出來的肥皂,具有統一的規格和形狀,為便於存放,各地窯廠紛紛燒制這種瓷皂盒。
這幾件瓷皂盒質地精良,品相完好。皂盒蓋上設計了雙喜、福祿、黃金萬兩、招財進寶等字款,以滿足不同需要。特別值得介紹的是這件皂盒,它的字款乍一看象“盥洗”的盥字,再細加端詳,就會發現它是由“學好孔孟”四個字組合而成的,可謂獨具匠心。遙想當年這件皂盒的主人一定是位飽讀詩書的文化人。
文房用具:
第二展區:民間匠作
幌子:幌子是舊時掛在商家店鋪門前,介紹經營範圍、行業特點的標識。其作用是招徠顧客,兜售生意,有乍一望便知究競之意。故又稱望子。類似於今天的燈箱牌匾。
大車店幌子:俗話說“船到碼頭車到站,大車進城要住店。”這個店就是大車店。
過去的大車店,都沒什麼字號,掌柜的姓王就叫王家大車店,姓李就叫李家大車店。但有一樣東西少不了,這就是幌子,俗稱“籮圈幌。”籮圈幌是由四隻細篩籮和一條木刻魚上下串連而成。籮與摞諧音,寓意店家生意紅火,營業收入的碼洋(金屬貨幣)多的摞成摞。四隻籮表示該店服務功能完備,人吃馬嚼,樣樣俱全。魚是無眼瞼水生動物,不會閉眼睛,在這裡用來表示該店全天營業,24小時不打烊,同時兼有富富有餘之意。
藥材鋪子幌子:幌子當中最具行業特色的應屬藥材鋪的幌子。該幌子由象形膏藥貼和木魚組成,“膏藥貼”代表經營品種,開宗明義,本店不賣油鹽醬醋,只賣藥。“魚”與“愈”諧音,代表療效顯著。內容直白,形式簡單,令人過目不忘,印象深刻。
順便說一句,藥材鋪幌子也是影視劇中出鏡率最高的一款傳統商業幌子,直到今天一些地區仍在使用。
手鈴:過去的醫生職業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坐在藥材鋪為患者診病開方子的坐堂醫,一種是走村串鄉的行腳醫。手鈴是行腳醫拿在手裡,邊走邊搖動,告知求醫問診者的發聲工具。其作用類同於貨郎挑的拔浪鼓,鋦匠挑子的小銅鑼。手鈴一般用銅製作,因為銅的發聲效果好,聲音清脆,傳得遠。現代京劇《沙家浜》“定計”一場,我地下黨領導人裝扮的行腳醫來茶樓接頭,就是搖著手鈴登場亮相。
遼西老民居:民居建築是建築中最早出現的類型,它和人們的生產、生活關係極為密切。這座民居是遼西地區民居的典型範例,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複製。它的屋頂呈平緩的弓背形,非常適應遼西地區乾旱少雨的氣象條件。
遼西民居建築多採用就地取材,牆體用石壘築,外牆抹石灰,既強固牆體,又顯得整齊美觀。
(進入遼西老民居)
祭灶王爺:臘月是農曆十二月的別稱,東北老百姓把臘月二十三叫“小年兒”,祭灶王爺就在二十三這天。灶王爺被視為掌握民間柴米油鹽的神,家家都在廚房供奉灶王爺的牌位,“小年”夜人們紛紛做灶糖或買灶糖,供在灶王爺的畫像前面。灶糖又甜又脆,人們希望灶王爺上天庭,在玉帝面前嘴甜點兒,替老百姓多說好話,不說壞話,給人間帶來幸福富足的生活。
東北三大怪:窗戶紙糊在外,姑娘叼個大菸袋,養個孩子吊起來。這些說法由來已久,究競起源於何時現在已無從知曉。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都是東北的民風民俗。是生活在這一方水土的人們通過和大自然打交道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是人們生存智慧的結晶。
窗戶紙糊在外:在玻璃尚未進入千家萬戶以前,東北地區民居建築的窗戶上都糊著一層紙。由於東北地區氣候乾燥,雪硬風大,窗戶紙糊在裡邊,容易被風吹掉。糊在外邊就和風雪形成了相同的走向,抵抗了寒風和大雪,室內又保持了溫度。聰明的東北人還在窗戶紙上撣一層植物油,讓它更加結實耐用。
姑娘叼根大菸袋:東北的男女老少都是勤快人,一天不進山幹活兒他們就呆不住,而東北的山林里蚊蟲多,抽菸對防止蚊蟲叮咬有好處。據說那菸袋油子可以防止蛇咬。因此外出幹活兒的人們腰裡都別著一根大菸袋。另外東北敬老習俗,每當上了年紀的老人抽菸袋的時候,勤快孝順的年輕人特別是家裡的姑娘媳婦往往主動地拉過煙笸籮裝煙、點上,自己先抽上幾口試試菸袋桿透不透氣。然後用小手絹把菸袋嘴兒擦一擦,恭恭敬敬地遞給老人,這一現象在東北十分普遍,也是姑娘叨根大菸袋的來歷。
養個孩子吊起來:東北山深林密,滿族先民進山勞作,用獸皮包裹嬰兒,吊掛於樹上,孩子睡在裡面,既可以防止野獸的傷害,又能使母親騰出雙手勞動,這就是睡悠車子的起源。
悠車用薄木片經熏蒸而成,形如小船,外面塗紅黃油漆,並寫畫“長命百歲”、“九子十成”等吉祥語和圖案。在悠車邊幫上安裝四個鐵環,用繩索吊掛在南炕上方的房木上。
睡在悠車裡的孩子不哭不鬧,東北人堅信在悠車子裡長大的孩子寬臉高額頭,人長得英俊,長大後有出息。在東北,不僅滿族人用悠車子,錫伯族和部分漢族也使用悠車子。
第三展區農家四季
餄餎床子:餄餎是北方民間最常見的麵食吃法兒之一。傳統加工製作餄餎的工具就是這種用木頭做的“床子”。操作時把床子架在鍋上,把和好的面(蕎面或玉米面)塞入床子帶眼兒的空腔里,人坐在餄餎床子的木柄上使勁壓,將餄餎直接壓入燒沸的鍋內。煮熟後撈到碗裡,灑點醬鹵拌著吃,不失為一種粗糧細做的好方法。
馬鞍子:這隻馬鞍子是清代滿族官員的遺物。滿族人的祖先女真人屬馬背民族,生活、勞動、征戰中都離不開馬匹。上自王公下到百姓,都喜歡騎射。入關以後,定居下來的滿族人仍舊保持這一傳統。這隻馬鞍子用榆木打制,表面裝飾著華麗的鯊魚皮,用料做工都非常考究。
鋦匠挑子:鋦盆鋦碗鋦大缸,小盆大盆不漏湯,拿我的舊缸換新缸,我的舊缸吃菜香。這是一首幾十年前尚在流行的童謠,如今,伴隨著這首童謠一併消失還有鋦匠這門老手藝。鋦匠的手藝就是把破損裂紋的鐵鍋、陶器、瓷器如罈子、罐子、大缸之類,沿著裂紋的兩側,用金剛鑽打上孔,用類似訂書釘般的金屬鋦子,將破損的器皿修復如初。
鋦匠挑子的兩頭各有一隻工具箱。裡面分別放著小火爐、風匣、手動鑽桿和鋦釘。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鑽頭,必須是金剛石的,普通的鑽頭根本無法在瓷器上鑽孔,所以,人們常說: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兒。
這兩隻箱子是清代末期匠人遺物,它們的特別之處是箱體四周都裝飾著銅飾件,不但鏤刻精美,而且巧妙地把“招財進寶”“黃金萬兩”“日進斗金”等民間喜聞樂見的吉祥語組合在銅飾上,使一隻普通的工具箱增添了濃濃的民俗文化氣息。
薩滿教是滿族崇尚的一種原始宗教,它是一種原始多神教。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尤其是滿族普遍信仰的一種原始宗教,薩滿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宋歷史文獻《三朝北盟會編》中,它是女真語,意指巫師。一類的人。
月餅模子:月餅模子是加工製作月餅必備的工具,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吃月餅是我國中秋傳統習俗之一,寓意家人團圓,生活美滿。月餅模子用梨木或棗木雕刻,其規格不一,大的直徑2尺,小的僅有1.5寸,形狀有圓形,橢圓形,菱花形、桃形等。月餅模子的圖案豐富多彩,大多與月亮的傳說有關。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玉兔搗藥等。本館收藏多件老月餅模子,最大的這件直徑22厘米,用梨木雕刻,圖案中心的廣寒宮、玉兔搗藥等都清晰可見,是清末民初糕餅店的用具。
筷子筒:又叫筷子籠,是存放筷子的器具。這幾件陶瓷筷子筒製作年代分屬於清末,民國和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這件花瓶式陶製筷子筒,兩耳呈魚形,寓意四季平安、年年有餘。而這幾件筷子筒有的正面刻著“文革”時期的流行語,有的彩繪樣板戲人物等,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食盒:食盒是古代盛裝食物的用具,古人有遊春踏青、金秋登高等習俗,食盒是外出活動的必備品。食盒以竹木為胎,內外塗漆,表面往往用紅色顏料描繪多種圖案,有風景、有蟲魚,有描金,有螺鈿鑲嵌,易清洗、體輕、隔熱、保溫是食盒的四大特點。
食盒的形狀有圓有方,內部分成大小不等的方格,可分盛多樣菜餚食品。本館收藏的一隻大食盒高120厘米,寬115厘米,表面淺浮雕福祿壽等吉祥圖案。這隻食盒體量碩大,據估算一次盛裝的食物足夠8-10人食用,是古代貴族階級奢華生活的物證。
油簍子:遼西地區出產荊條,編結行業曾經十分興盛。這種油簍子就是用荊條的嫩枝編結而成,裡面再糊上幾層紙,刷上動物血(鹿血為佳),待乾透後滴水不滲,用它盛放植物油,可長期貯存不變質。
花錢:又叫厭勝錢,雖然具有錢幣的形態,但不作流通使用。從功能上講,花錢一般分為吉語類,遊戲類、特殊用途類。花錢中豐富的內涵,是歷代民俗民風的縮影。在舊時的東北、每逢小孩周歲生日,長輩們往往把吉語類的花錢逢在孩子的衣襟上,用以驅災避邪,保佑孩子健康成長。
這幾枚花錢的鑄制年代屬清代,在民間流轉數百年,從民俗文化層面上具有很豐富的文化信息。
肚兜:又稱抹胸,是中國傳統服飾中遮護胸腹的貼身內衣。穿用肚兜的人群以兒童和年輕女性居多。圖案有印花和繡花。蓮年有餘、麒麟送子,劉海戲金蟾、王小臥魚等民間民俗題材,是肚兜採用的主要紋樣。肚兜的針線腳常常縫出卐(萬)字形,寓意逢凶化吉。這件繡著“忍為高”字樣的肚兜,其主人是一名青樓女子。舊社會因生活所迫,淪落風塵的柔弱女子,面對種種欺凌和壓迫,不選擇忍耐又當如何呢?
荷包:過去的人們常隨身攜帶一種小包,裡面裝著零星物品或零散錢幣,這就是荷包。荷包的外形多種多樣,有圓形、方形、石榴形、葫蘆形等。它們無一例外的都繡著花卉鳥獸、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語、詩詞文字等。小小的荷包還扮演著男女之間傳情達意的信物,故此從用料到繡工都十分精美。這隻金絲黃緞荷包,繡著精美的松鶴延年圖案,是清代滿蒙貴族階層的隨身佩飾。
童帽:過去在民間,無論男孩、女孩都戴帽子。帽子對於兒童來說,有二種作用,一種是東北地區氣候乾燥寒冷,小兒體質弱,戴上帽子,可保護兒童免受風寒侵襲;還有一種是象徵性。在帽子上繡出老虎、五毒(蠍子、蛇、蜈蚣、壁虎、蟾蜍)等圖案,取避邪鎮惡之意。人們把帽子上老虎的眼晴做的很大,很誇張。民間認為,帽子上有眼睛,可以使邪魔畏懼,或混淆邪魔的視線,幫助兒童逃脫災病困厄。這幾件民國時期的童帽就具有上述特點。
鎖具:鎖幾乎與私有制同時誕生。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先民們就創造了木鎖。明清時代是古鎖的鼎盛時期,制鎖的材料以銅鐵為主,從用途上分“廣鎖”“花旗鎖”、“刑具鎖”及“首飾鎖”四種。
本館收藏展陳了自元代以來的各種鎖具,有民居鎖、庫房鎖、箱櫃鎖、還有精巧的密碼鎖。一般鎖具都被作成魚形,民間認為魚的眼睛圓睜、可以起到看守門戶的作用。
熨斗:在漢代時已是家庭用具,熨斗內腔放置燒紅的木炭,待底部熱得燙手即可熨燙衣物,所以又叫“火斗”。
這件熨斗的手柄處,安裝了一隻公雞造型的旋鈕,雞與吉諧音,寓意大吉。
這隻三角形鑄鐵熨斗做工精細,上面的雙喜字款清晰可辯,是上個世紀中葉新娘子的陪嫁物。
鞋拔子:關於鞋拔子的起源,現在已很難從歷史文獻記載中尋覓到明確的蹤跡。從鞋拔子的功用判斷,它的歷史應該十分久遠。作為民俗用品,鞋拔子往往被做成一種妙趣橫生的獨特的民俗工藝品,材質有象牙的、玉的、牛角的、獸骨的、金屬的、紅木的,幾乎無所不包。
這裡展陳的鞋拔子以民國時期居多,有的還刻有商家字號標識;這件銀質鞋拔子花紋精美,非常罕見。
東北三寶:“老關東,三件寶,人參貂皮烏拉草”。這句話在東北流傳很久,先說說三寶之冠人參。
人參:俗稱“棒槌”,為馳名中外的珍貴藥材,被譽為“百草之王”。野生山參生長非常緩慢,一兩重的山參要長四五十年甚至上百年。東北有句老話“七兩為參,八兩為寶”,表示大的人參來之不易。
早年東北傳說中,人參是一種“土行孫”式能在地上行走的植物,進山挖參有很多講究。要拜山神爺、拜老把頭,發現人參要喊“棒槌”,挖參時要用鹿骨做的小簽子一點一點往外扒,再綁上紅繩,防止參寶寶跑掉。早在明清時期,東北老山參就是皇家貢品。
貂皮:素有“裘皮之王”的美稱。貂皮屬於細皮毛裘皮,皮板優良,輕柔結實,尤以紫貂皮名貴。貂皮具有“風吹皮毛毛更暖,雪落皮毛雪自消,雨落皮毛毛不濕”的三大特點。
烏拉草:東北三寶中最具平民色彩的是烏拉草。烏拉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保暖防寒的作用。在我國東北山區,每到秋季,人們上山收割烏拉草,曬乾存放,冬天時絮到鞋裡,避免腳生凍瘡。
再說說烏拉鞋。烏拉鞋是用整塊牛皮縫製而成,不分左右腳,也沒有一般意義上的尺碼,只有大中小三種規格。烏拉鞋體輕、保暖、穿脫方便又防滑,因而受到滿族、錫伯族等東北少數民族的青睞。當年東北抗日聯軍戰士就穿著烏拉鞋,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與日寇周旋戰鬥。
民間私塾:私塾是舊時私人所辦的學校,產生於春秋時期,民國初停辦。私塾規模一般不大,收學生多者二十餘人,少者數人。教材有我國古代通行的啟蒙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千字文”。
私塾的老師稱“塾師”,多由落第秀才充任。人們一般都認為孔子在家鄉曲阜開辦的私學即是私塾,孔子是第一個有名的大塾師。因此,私塾教室里都掛孔子畫像,以示尊敬。
(提示:東北地區是漢、滿、蒙、回、朝鮮、錫伯等多民族聚居地,在民間刺繡、服裝服飾上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多元特徵。)
滿族枕頭頂:滿族刺繡產生於明代女真時期,距今已達400年。最能集中反映滿族刺繡藝術特色的是枕頭頂。提到枕頭頂,就得先介紹一下滿族枕頭。滿族的枕頭是用布縫成的長方形六面體,叫“方枕”。因為過去滿族人梳辮子,無論男女都睡扁頭,就是沒有後腦勺。也正因為睡扁頭的風俗習慣,所以特別適合枕方形的大枕頭。為了裝飾這種布枕頭,婦女們要在兩個堵頭描花繡朵,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五彩繽紛的枕頭頂。枕頭頂刺繡多種多樣,有五穀豐登、醉八仙、花鳥蟲魚、人物、山水、詩文、樓閣等,隱含著作者對未來幸福生活的追求與嚮往,充滿幸福與積極向上的精神。
枕頭帘子:按滿族習俗,姑娘結婚前要繡很多對枕頭頂,少則幾對,多到幾十對。結婚時要繃到大苫布上,叫枕頭帘子。從娘家抬到婆家沿街展示放到洞房裡,掛到顯眼的地方。結婚的時候賓客都看這個枕頭頂刺繡,來品評新媳婦是否心靈手巧。
錫伯族煙口袋:錫伯族婦女擅長刺繡、貼花、針織等工藝技能。特別是青年女子送給錫伯族男青年的香袋、煙口袋上,一般都繡有象徵愛情的吉祥物,既可用來裝煙,也可作為心愛之物珍藏。
旗袍:旗袍和唐裝一樣,代表著中國服飾文化的精髓。旗袍是清朝滿族婦女穿用的袍服,用料講究,色彩艷麗,做工也十分精巧,在領口、袖頭和掖襟上都有鮮艷花邊或彩色牙子,最多達到18道,俗稱18繡。民國以後,漢族婦女們也可以穿旗袍,旗袍的樣式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改進,至今流行不衰。
坎肩:坎肩是滿族人套在袍外穿的上衣,騎馬時以御風擋寒,男女都可穿用。坎肩雖然無領無袖,但在樣式和裝飾上也有很多種類,如開襟就有“琵琶襟”、“一字襟”、“對襟”、“大襟”等。
兒童陰陽褲:這件童褲的腰部為白色,褲腿為黑色,黑色表陰,白色表陽,表示小兒生命脆弱,時刻處於陰陽二界之間。
過去由於醫療衛生條件差,小孩子特別是嬰幼兒極易受到多種病害的侵襲而夭折。為此,民間有為孩子認乾親、起賤名等習俗,祈願孩子健康成長。穿陰陽褲即此種習俗之一。
“螽斯衍慶”喜幛:喜幛是我國傳統禮儀中較常用的祝賀人婚娶的形式之一,語言非常簡練,概括性極強。
這件喜幛是清代文物,贈予人與受贈人為姻親關係。螽斯是一種昆蟲,繁殖力非常強盛,用在這裡寓意新婚夫婦早生貴子,多子多孫。刺繡選用的是一種金絲線,雖歷百餘年而不褪色。
第六展區民間家具
(提示:本展區展品種類龐雜,其中炕櫃、化妝盒、北牆鏡子等是東北地區民間傳統家具,應予做重點介紹。)
炕櫃:在東北流傳著這樣一個順口溜:“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炕頭用來睡人,炕稍呢,擺放家裡最重要的陳設——炕櫃。炕櫃多採用產於長白山的紅松、白松、黃菠羅、榆木等製作,有天然的花紋,不用一根釘子。炕櫃結構常見的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存放衣服,下部有四個抽屜,盛放針頭線腦這類的小物件。炕柜上面是放被褥和枕頭的地方。
象這種炕櫃比較特殊,它的門上及抽屜上裝有磁磚,上面的花鳥圖案凸出來,色彩鮮艷,東北老鄉叫它“磁磚櫃”,年代較近。
這隻炕櫃的正面刻著幾行隸書字,內容是摘自曹植“洛神賦”中的名句:“華茂春松,榮耀秋菊,”據此我們判斷這隻炕櫃的主人是一位讀書人。
這些不同形式、風格的木質炕櫃,由於堅固實用,流傳至今,是關東地區滿、漢民族家具中的佼佼者。
鄒建鵬書法鏡聯:“文章西漢兩司馬,經濟南陽一臥龍”,兩司馬指史學家司馬遷、文學家司馬相如,一臥龍指的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這幅鏡聯的書法作者是民國時期錦西縣知事鄒建鵬。他是四川人,字寫得很好,被稱為“書法縣長”。當地制鏡社都向他求墨寶,而他也是有求必應。瀋陽中街萃華金店總號有一塊牌匾也出自他手。
北窗鏡子:東北民居建築方位多為坐北朝南,南面開窗,窗內鋪炕,炕對面北牆上掛鏡子,光線由南窗照進來,投射到北牆鏡子上,再反射到室內,增加室內的光亮度。
謎語鏡:這是一面民國時期的裝飾鏡。畫中的女子手持一把圓扇,扇面上題寫四句話:“三人同日去觀花,百友原來是一家,禾火二人對面坐,夕陽橋下一雙瓜。”謎底是春夏秋冬四個字,很有意思。
漁樵耕讀四扇屏:漁樵耕讀即漁夫、樵夫、耕夫與書生,是農耕社會四個比較重要的職業,也是中國古人追求和嚮往的四種人生境界。因此我國的民俗畫常以漁樵耕讀為題材,很多家具也常常以漁樵耕讀為雕刻圖案,寄託著人們對理想社會的嚮往之情。
錫伯族化妝盒:這件展品是錫伯族女性化妝盒。錫伯族姑娘,特別是新娘子都有精製的化妝盒,其圖案有美麗的仙鶴、麋鹿、龍鳳、孔雀、蝴蝶等,更多的是鴛鴦戲水,象徵永不分離。
朝鮮族大櫃:東北地區聚居大批朝鮮族,這隻大櫃是一百多年前朝鮮族官宦家庭陪送女兒的嫁妝櫃。櫃的前面鑲裝大量白銅件,刻有精美的吉祥紋樣和花體漢字,從中不難看出一個世紀前漢文化的深遠影響。
彩繪鬥神門板:在住宅大門的門板上貼鬥神,是東北民間的普遍現象。這兩扇門板出自清代,它的特別之處是將鬥神形象直接用顏料畫在門板上部,下部畫葫蘆和盤腸,裝飾效果十分強烈。
四大件:經歷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觀眾,對所謂的四大件一定記憶猶新,這就是鐘錶、腳踏車、縫紉機、收音機,被當時人們形象地譽為“三轉一響”。四大件最早都是舶來品,長期是做為皇家貢品,老百姓則無緣享用。即使到了上個世紀中期,仍屬稀缺商品。那時候姑娘小伙子最心儀的禮物不是MP3,也不是蘋果手機,而是一輛名牌腳踏車。騎在一輛鳳凰或永久牌腳踏車上,那感覺可是絲毫不啻於今天坐寶馬開賓士。
老燈具:一燈如豆,滿室生輝。在電燈時代到來之前,陪伴我們人類度過漫漫長夜的是各種不同材質的油燈。據考證,早在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燈具。直到上個世紀末期,在東北某些偏遠山區,人們在夜裡還要依靠油燈照明。這裡展出的銅、鐵、錫、陶瓷、琉璃燈具大多來自百姓家,時間跨度達1500多年。
(提示:著重介紹清末期竹柄提燈、宋代高腰瓷燈盞、唐代陶製燭台。)
東北十大怪:前邊我們了解了著名的東北三大怪:窗戶紙糊在外,姑娘叼根大菸袋,養個孩子吊起來。除此之外,俺們東北還有七大怪,並稱東北十大怪。(手指向十大怪剪紙展板,逐一介紹)分別是土坯房子籬笆寨、煙囪安在山牆外、小伙跳牆狗不拽、大缸小缸醃酸菜、冬包豆包講鬼怪、反穿皮襖毛朝外、狗皮帽子頭上戴。(提示:詳情參見館編《東北十大怪》一書)
第八展區民間契證
(提示1:本展區展示民間契約百餘份,時間橫跨清道光四年即公元1824年到解放前夕,內容包括土地買賣契約、分家析產契約、子女過繼契約等,其中毓孟氏賣田地契(4份)、子女過繼契(紅布書寫)為講解重點。)
契約文書:契約文書在歷史上使用達數千年,從書寫載體上分有金石契約、竹簡契約、棉帛契約、紙質契約等多種。這裡展示的大部分是紙質契約。契約用紙有二種,一種是由官府印製的專用契紙,上面蓋著大紅印,一種是民間通用的普通棉紙。
契約的內容一般包括立約理由、買賣雙方、中間保人、交易價格、簽約日期等,是民間生活形態的真實反映。
子女過繼契:這份用紅布書寫的契約是一份子女過繼契,內容大致是馬萬貴因父母雙亡,過繼到同族叔伯馬廣名下為子,立約時間為清光緒十三年,即1897年,距今100多年。
售賣田產契:這四份出賣田地房產的契約,簽訂於偽滿大同二年的十一月至十二月間,交易內容為土地20畝、宅基地三間、長短地壠42條,交易總價大洋(銀元)198元。出賣原因或是生活“用度不足”,或是“正用官差”。售賣者系來自同一家庭,清愛新覺羅氏後裔毓府遺孀毓孟氏及其子金曉江。
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交易現象,售賣方毓府的毓孟氏家族背景曾經十分顯赫,也曾經十分富有,卻落得個靠變賣祖產度日的地步,而出資購入地產的不是什麼豪紳顯貴,恰恰是毓府的佃戶。在這樣幾頁薄薄的發黃的契紙背後,除卻當時的社會政治因素,還蘊含著一個深刻道理:勤勞、智慧和忍耐,能夠改變人的命運,窮人可以成為自己土地的主人,而昔日的主人由於坐吃山空,只能無奈地選擇“割肉自啖”。還是古人說得好: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
(提示2:證照類展品以老文憑、民國《妓女從業申請許可證》等為重點。)
文憑:文憑是讀書人的敲門磚。然而,在晚清以前,讀書人似乎並沒有正式的文化憑證。隨著新式學堂的設立,文憑也應運而生,並成為現代人重要的身份憑證,被譽為讀書人謀職、升遷的“敲門磚”。
這幾份就是民國成立後新式學校頒發的畢業證書,內容、款式都很規範,足見當時的重視程度。
結婚證書:婚書是舊式結婚的文約,最早起源於唐代。婚書在早年間為手寫,多用紅紙墨書,上面書寫著男女雙方的生辰、介紹人、主婚人、結婚人、以及祖父母的名字。1912年以後,婚書多改用油墨印刷。內容和形式也相對簡化,不再書寫介紹人、主婚人以及祖父母的名字,而增加法律上有關婚姻責任、義務的內容。
妓女證:娼妓是舊社會一種醜陋的社會現象。1949年以前,雖然她們的身份是合法的,堂而皇之地獲得了朝廷或是政府頒發的從業許可證,但她們卻是舉世公認的賤民,過著以淚洗面、暗無天日的生活,待青春過後,人老色衰,就被趕出妓院,開始了更悲慘的晚年生活。
(這二張妓女證是民國時期長春市警察局頒給從業妓女的,是對那個吃人社會最有力的控訴。)
方言俚語:東北方言是極具生命力和親和力的地方性語言,是東北人純樸、善良、直爽性情的真實寫照。不僅為廣大東北人民所使用和傳承,還因其充滿詼諧、智趣的語言魅力、通俗易懂的表述特點,受到全國各地區、各民族民眾的喜歡,他們都為能夠維妙維肖模仿東北話而沾沾自喜。趙本山、黃宏等東北笑星,更是把原汁原味的東北話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從而增強小品的藝術感染力,征服了全國觀眾。
本館採集並整理了大量東北方言和東北歇後語,將它們編輯成冊,希望大家喜歡。
第九展區匾額流金
匾額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它把中國古老文化流傳中的辭賦詩文、書法篆刻、建築藝術融為一體,是中華文化園地中的一朵奇葩。
匾額主要有四大類:一類是堂號匾,一類是祝壽喜慶的,一類是在商業發達地區的商號匾,再一類是文人的題字匾額,帶有文學色彩或是座右銘的匾。
本館收藏了自清康熙()年到民國()年()年間各類匾額一百多塊,內容包括祝壽、婚慶、送別、祭祖等,其中最具有名人文化價值的是這塊“祖德流芳”匾額。
王茂蔭與祖德流芳匾額:王茂蔭,字子懷,生於1783年,卒於1865年。清道光進士,貨幣理論家。鹹豐四年,王茂蔭在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任上,因為主張貨幣改革而遭到鹹豐皇帝的訓斥,結果是被調離戶部,從此失去對財政貨幣問題的發言權。這一事件當時轟動朝野,也受到遠在歐洲一位偉人的關注,並寫進他的煌煌巨著《資本論》。這位偉人就是馬克思。自此,王茂蔭成為馬克思《資本論》中所提到的680多位世界各國人物中唯一的一位中國人。
這塊匾長1.8米,寬0.7米,做工精細,古樸大方,正面雕刻“祖德流芳”四個大字,結體嚴謹,飽滿綽約,很有可能出自王茂蔭親筆書寫。由於年久日深,在歲月的侵染下,字型呈暗紅色,但表面層的鎏金顏色還依稀可見,讓人不難想像當年的恢宏氣勢。
匾額有款,上款“賜進士出身資政大夫戶部右侍郎王茂蔭”,下款“重修家祠王志孝率族同立大清鹹豐四年歲次甲寅春三月”。鹹豐四年即公元1854年,是王茂蔭上書鹹豐帝,力主貨幣改革並遭“嚴厲申斥”的那一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