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舞蹈

中國近現代舞蹈

中國近現代舞蹈,指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舞蹈,繼承了中國古代舞蹈 的優秀傳統,隨著中國社會這140多年的巨大變化,舞蹈 藝術也發生了質的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近現代舞蹈
  • 類型:中國 舞蹈
  • 時間: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80年代
  • 特點:中國特色
發展,清末民初,革命根據地,國民黨統治區,社會主義時期,

發展

指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 舞蹈。中國近現代舞蹈繼承了中國古代舞蹈 的優秀傳統,隨著中國社會這140多年的巨大變化,舞蹈 藝術也發生了質的變化。舞蹈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登上現代舞台,是在“五四”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開始的。它的全面發展,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這 一時期的舞蹈大體上可分為3個階段:①清末民初的舞蹈;②"五四"運動以後的 新舞蹈;③社會主義時期的舞蹈。

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的舞蹈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 民間舞蹈 ,多以載歌載舞的形式出現,各具悠久的歷史和不同特色。 由於民間詩歌和音樂的發達,給予民間舞蹈以豐富的營養,許多民間舞蹈的基本形 式可以追溯到歷史久遠的古代。漢族的獅子舞,2000多年前已有文獻記載;苗族的 蘆笙舞也有近2000年的歷史;有些民族民間舞蹈,還保留著原始氏族社會的痕跡。 這些都是珍貴的文化遺產,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清末民初的民間舞蹈,繼承了 中國民間舞蹈的傳統,每逢喜慶佳節或迎神賽會上,以娛樂的形式在廣場演出。當 時已出現了半職業性的民間藝人,他們流入大城市賣藝為生,聚集在如北京的天橋 、南京的夫子廟、上海的徐家匯、開封的相國寺等地方,承襲宋代瓦舍、勾欄之 風,成為江湖藝人人才薈萃的場所。民間舞蹈進入遊藝場所,改變了它的自娛性質 ,促進了舞蹈技藝的提高,同時也滲入了迎合市民趣味的表演。在廣大農村,在民 間舞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地方小戲也日益增多,並組成了草台戲班,如花鼓戲、 採茶戲、黃梅戲、 二人台 等。這些地方小戲的班社,多是 半職業性質,農忙務農、農閒賣藝。民間舞蹈趨向戲劇化,是這一時期中國舞蹈的 顯著特點。民間舞蹈還在農民戰爭中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如太平天國將士編演 的麻雀舞、矛子舞、劍槳舞等。
戲曲舞蹈是戲曲表演藝術中一個組成部分。中國戲曲是在古代歌舞的基礎上 發展起來的,在長期的發展演變過程中,被吸收到戲曲中的舞蹈,有的程式化了,有 的被改造了,有的保留了完整的舞段,如劍舞、綢舞、袖舞等。隨著戲曲藝術的進 步,舞蹈的技巧,尤其是在刻劃人物的表演方面得到了提高和發展。清末民初建立 的各類戲曲科班,整理了戲曲演員舞蹈基本動作訓練的教材,確立了各類動作規範 .20世紀初齊如山的《國劇身段譜》,論述了近代戲曲和古樂舞的淵源關係,並記 載了袖譜、手譜、足譜、腿譜等200多種身段的規範;梅蘭芳、歐陽予倩等人當時 創作演出了許多歌舞並重的新戲,如《洛神》、《西施》、《貴妃醉酒》、《天女散花》等,給予中國舞蹈以創造性的發展。
中國自唐代以來,宮廷舞蹈異常發達,但到清末已逐漸衰落,被戲曲所代替。 慈禧的女官裕容齡曾引進日本舞蹈和西方舞蹈,但局限在宮廷表演,影響甚微。
“五四”運動以後的新舞蹈
“五四”運動以後的新舞蹈 1919年的“五四”運動,猛烈地抨擊了 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化,掀起了探求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社會思潮。在這個 思潮的影響下,舞蹈藝術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總體上看,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 :①由於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921),舞蹈在革命鬥爭中得到了發展;②外國舞蹈文 化進一步傳入中國;③出現了專業舞蹈家和舞蹈團體。這些變化為發展現代專業 舞蹈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產生了新的舞蹈藝術。

革命根據地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1927年開闢了革命根據地,建立了人民政權。 根據地人民在政治、經濟上得到解放,迫切要求文化生活。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文 藝的作用,注意領導和發展革命的文藝。在嚴酷的戰爭年代,革命文藝雖然還處於 萌芽狀態,藝術上還比較粗糙,但它已從少數人欣賞的圈子裡跳了出來,成為千百 萬人民的文藝了。它配合革命鬥爭,起到了宣傳民眾、鼓動民眾的作用。在當時 的紅軍中,先後成立戰鬥劇社(1928)、戰士劇社(1930)等文藝團體;地方上,瑞金 成立了工農劇社(1932)、高爾基戲劇學校(1938)並附設藍衫劇團。在這些綜合性 文藝團體中,舞蹈、歌舞、活報劇等占有重要地位。20年代中期一批中國革命家 赴蘇學習,回國後把蘇聯十月革命後的舞蹈帶回根據地,30年代初在根據地傳播蘇 聯舞蹈的代表人物是李伯釗。在她和石聯星等人的倡導和傳習下,不僅蘇聯舞蹈 《烏克蘭舞》、《高加索舞》、《水兵舞》、《國際歌舞》等廣泛流傳,而且借 鑒蘇聯的經驗,創造了一批表現中國工農兵生活的新舞蹈,如《工人舞》、《農民 舞》、《青年舞》、《陸海空軍舞》等。這些舞蹈在根據地和紅軍中相當流行, 以後在部隊中創作的“戰士舞蹈”,是這種形式的發展。
民間歌舞在革命根據地也由過去民眾性自娛活動轉向為革命服務,運用原來 的形式,譜新曲、唱新詞,歌頌中國共產黨、紅軍和廣大人民民眾的新生活。在各 級地方政府的領導組織下,民間歌舞的隊伍擴大了,民眾性加強了。如1931年在瑞 金慶祝中央工農政府成立的提燈晚會上,各色各樣的燈舞匯成一片紅色的海洋,表 現了人民民眾的歡樂情緒。以歌舞為主的活報劇( 活報舞蹈 )在戰爭年代普遍流行,起到了迅速宣傳時事、政策的作用。革命根據地軍民創作 了大量這類的舞蹈,如《擴紅活報》、《紅軍萬歲》和《統一戰線活報》等。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挺進敵後,開闢抗日根據 地。許多青年知識分子和文藝工作者紛紛奔赴陝北等抗日根據地。毛澤東同志在 1942年發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明了文藝為人民服務、首先要 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這一講話,在文藝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是出現了聲 勢浩大的新秧歌運動,它從形式到內容都拋棄了封建的和醜化勞動人民的糟粕,代 之以新的工農兵形象,發揚了中國民間舞蹈中健康、優美、抒情的傳統。如當時 在延安演出的《組織起來》、《大秧歌舞》、《腰鼓舞》、《豐收舞》、《生產 舞》等都有較高的藝術成就。新秧歌運動對中國民間舞蹈的變革以及當時國民黨 統治區的進步舞蹈活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當時從事新秧歌運動的文藝工作者,後來一部分轉向戲劇和音樂工作,另一部 分則走向專業舞蹈工作,如田雨、胡果剛、夏靜、陳錦清、陸靜、查列、葉揚等 ,通過他們的努力,在革命根據地發展了一支專業舞蹈隊伍。1945年,吳曉邦、盛 婕等到達延安,以後輾轉各解放區,和舞蹈工作者一起,開展新舞蹈工作。解放戰 爭時期,在東北、內蒙古、華北等解放區先後成立了專業舞蹈隊,如內蒙古文藝工 作團舞蹈隊(1946)、 東北民主聯軍總政治部宣傳隊舞蹈隊 (1947)、 東北魯迅藝術學院舞蹈班 (1948)以及華北大學 文工一團舞蹈組(1948)等。舞蹈的專業化,促進了舞蹈創作和表演水平的提高,如 全國解放前夕演出的《勝利腰鼓》、《進軍舞》、《人民勝利萬歲》以及《乘風 破浪解放海南》等,在藝術上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國民黨統治區

20世紀20年代前後,西方的舞蹈如“土風舞”、“形意舞”、“體操 舞”等,曾在中國大城市一些學校中有限地流傳。30年代, 黎錦暉 的兒童歌舞劇《葡萄仙子》、《麻雀與小孩》等 ,在學校教育中起到陶冶兒童情操的作用,在社會上也相當流行。此外,一些在中 國旅行或僑居的外國舞蹈家,向中國觀眾介紹了西方的 芭蕾 藝術,有的還辦了私人舞蹈學校,吸收中國學生給予正規訓練。如俄國芭蕾教師H .蘇可夫斯基和夫人在上海設立的芭蕾學校,曾吸收少量中國學生,並讓他們參加 演出了 《天鵝湖》 、《睡美人》、《葛蓓莉亞》和《神 駝馬》等古典芭蕾。40年代後期,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芭蕾演員,如 胡蓉 蓉 、丁寧、曲皓等。另一位俄籍音樂家A. 阿甫夏洛穆夫 以中國故事為題材,創作了舞劇《古剎驚夢》。但當時芭蕾藝術只在 少數大城市有些影響。
“新舞蹈”這一概念,從歷史的時代的意義來說,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一個組 成部分,是針對舊的舞蹈傳統的革新而言的。這一概念的出現,標誌著舞蹈在中國 成為一門獨立的舞台藝術的開始。新舞蹈的開創者 吳曉邦 ,青年時代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追求民主與科學的新思想。20年代末期 留?揭露舊 社會黑暗和歌頌抗日的舞蹈作品。同時他在許多進步的文藝團體中講授舞蹈理論 ,培養舞蹈人才。吳曉邦的學生與合作者很多,始終堅持在舞蹈事業上的有:盛婕 、 梁倫 、游惠海、陳蘊儀、何敏士等。1940年,僑居國外 的舞蹈家 戴愛蓮 回國。回國後,她馬上投入了創作和表演 ,並積極學習、研究中國民間舞蹈,於1946年在重慶舉行了規模盛大的邊疆舞蹈( 少數民族舞蹈)的專場公演(由戴愛蓮、彭松編導),在城市觀眾和學生中影響很大 ,並由此掀起一個普及民族民間舞蹈的運動。戴愛蓮的學生中始終堅持在舞蹈事 業上的有:彭松、高地安、王萍、隆征丘、葉寧、楊凡、王克芬等。吳曉邦和戴 愛蓮多次在桂林、重慶、北碚等地同台演出,開展新舞蹈工作,傳播新舞蹈種子。 在他們的推動和影響下, 新安旅行團 、陶行知育才學校演 劇隊、中國樂舞學院等相繼展開新舞蹈的創作、演出。
抗戰時期,梁倫、陳蘊儀、胡均、倪路等人在南方創辦了 中華舞 蹈研究會 .1946年,梁倫、陳蘊儀參加 中國歌舞劇藝社 赴中國香港地區、新加坡、馬來亞、泰國等地演出,擴大了新舞蹈藝術活動領域。在少數 民族地區,也湧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舞蹈家,如 康巴爾汗。艾買提 、 賈作光 、 趙德賢 等,他們為中國少數民族舞蹈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社會主義時期

社會主義時期的舞蹈 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使解放區和國 民黨統治區的舞蹈工作者會合。1949年在北京召開的第1屆全國文學藝術界代表 大會期間,成立了中華全國舞蹈工作者協會。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建立舞蹈 工作者自己的組織。從此,舞蹈藝術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得到了全面、迅速的發 展。從50年代開始,從中央到地方,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少數民族地區,都相繼 建立了專業歌舞表演團體,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還建立了舞劇團,如 中央歌舞團 、 中央民族歌舞團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舞團 、 中央芭蕾舞團 、 東方歌舞團 等。由於專業隊伍的迅速 發展和培養舞蹈人才的需要,1951年在中央戲劇學院開設了舞蹈運動幹部訓練班 .之後,文化部又舉辦了舞蹈教員訓練班,邀請全國有經驗的舞蹈家,開設了中國 古典舞蹈 和中國 民間舞蹈 兩門課 程,培養了一批舞蹈教員。1954年在北京創辦了第1所專業舞蹈學校(見 北京舞蹈學院 )。此後,上海、廣州等地也先後成立舞蹈學校。這些 團體和學校(包括舞蹈家協會),大都由有經驗的舞蹈家如吳曉邦、戴愛蓮、陳錦 清等主持領導。
1949年以後,舞蹈藝術一方面從中國幾千年舞蹈文化中繼承傳統並加以發展 ,另一方面繼續發揚“五四”以來的革命舞蹈傳統,同時汲取和借鑑世界各國舞蹈 中有益的經驗,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多種形式、多種風格的社會主義時期的 舞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