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土地換保障的實踐反思與理性建構

中國農村土地換保障的實踐反思與理性建構

鄭雄飛編著的《中國農村土地換保障的實踐反思與理性建構》講述了:作為一種社會實踐,“土地換保障”在各地得到了廣泛的探索,也引發了學術界的諸多爭議。《中國農村土地換保障的實踐反思與理性建構》旨在平息爭議和改進實踐,主要探討“土地換保障”是否成立,其內在的理性是什麼?在田野調查和文本分析的基礎上,從“資源配置”的角度切入,通過實踐描述、理性分析和理論推演,從“利益需求”、“權利保護”和“抗風險能力建設”三個維度對“土地換保障”進行了實踐反思與理性建構。研究發現,當前流行的有關“土地換保障”的觀點是不準確的;具體而言,以“土地”交換“基本保障”是不成立的甚至是錯誤的,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但也不能全盤否定,在依法自願的前提下農村人口可以用土地權益來添置“補充保障”且必須遵循“民生三角”的基本原理。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農村土地換保障的實踐反思與理性建構
  • 作者:鄭雄飛
  • 出版日期:2012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2638243, 7542638246
  • 外文名:Practical Reflection and Rational Construction of "Exchanging Land for Social
  • 出版社:三聯書店上海分店
  • 頁數:259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鄭雄飛編著的《中國農村土地換保障的實踐反思與理性建構》旨在平息爭議和改進實踐,主要探討“土地換保障”是否成立,以“土地”交換“基本保障”是不成立的甚至是錯誤的,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但也不能全盤否定,在依法自願的前提下農村人口可以用土地權益來添置“補充保障”且必須遵循“民生三角”的基本原理。

圖書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選題理由
1.1.1 研究緣起:“土地”連結兩大戰略
1.1.2 實踐基礎:機制的磨合
1.1.3 學界的“張力”:相關研究綜述
1.2 問題提出與研究內容厘定
1.2.1 問題提出
1.2.2 研究目的與目標
1.2.3 研究內容
1.2.4 相關概念界定
1.3 研究設計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書結構
第2章 “土地換保障”的相關實踐——以成都市為例
2.1 選擇“成都”的原因:典型性分析
2.1.1 西部明珠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
2.1.2 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政策投入重鎮
2.1.3 城鄉一體化:實踐創新的前沿陣地
2.2 成都“土地換保障”的相關實踐
2.2.1 “征地補償安置”模式
2.2.2 “雙放棄、三保障”模式
2.2.3 “土地承包經營權換社保”模式
2.3 “土地換保障”的類型與實質
2.3.1 “土地換保障”的類型概括
2.3.2 “土地換保障”的實質破解
第3章 “土地換保障”的三維審視(一)
——基於利益需求的視角
3.1 “三維審視”的緣由與邏輯起點:資源配置的研究
取向
3.2 從利益需求視角看“土地換保障”
3.2.1 政府的意志力和行為取向分析
3.2.2 農村人口的意願和行為取向分析
3.2.3 村集體的意願和行為取向分析
3.2.4 企業的意願和行為取向分析
3.3 小結:“土地換保障”中參與主體意願和行為取向的
概述
第4章 “土地換保障”的三維審視(二)
——基於權利保護的視角
4.1 農民擁有哪些權利
4.1.1 國民權利
4.1.2 村民權利
4.2 “土地換保障”中有關農民權利保護的學理分析
4.2.1 基於公民權與村民權二者結合的人權視角
4.2.2 基於自物權與他物權二者結合的物權視角
4.3 “土地換保障”中有關農民權利保護的現狀評析
4.3.1 當前法律法規等行為規範的建構狀況
4.3.2 對“被征土地換社保”權利保護狀況的評價
4.3.3 對“雙放棄、三保障”權利保護狀況的評價
4.3.4 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換社保”權利保護狀況的
評價
4.4 小結:權利保護視角下“土地換保障”的綜合評估
第5章 “土地換保障”的三維審視(三)
——基於抗風險能力建設的視角
5.1 “土地換保障”之前農村人口所面臨的各種風險
5.1.1 從生命歷程的角度看農村人口面臨的風險
5.1.2 從不同群體的角度看農村人口面臨的風險
5.2 “土地換保障”為農村人口提供的風險防禦機制
5.2.1 為被征地農村人口提供的風險防禦機制
5.2.2 為“雙放棄”農村人口提供的風險防禦機制
5.2.3 為放棄或出讓“承包經營權”農村人口提供的
風險防禦機制
5.3 從抗風險能力建設角度對“土地換保障”的評估
5.3.1 基於“風險樹”的分析方法
5.3.2 對“土地換社保”抗風險能力建設的評述
5.3.3 對“土地換保障”內在風險的評述
5.4 小結:“土地換保障”抗風險能力建設的綜合評價
第6章 “土地換保障”的理性建構(一)
——資源配置的內在機理
6.1 資源配置的方式和主體
6.1.1 計畫機制與政府
6.1.2 市場機制與企業
6.1.3 志願機制與第三部門
6.1.4 三種機制的融合:政府、市場和第三部門之間的
夥伴關係
6.2 資源配置的內在機理:“民生三角”
6.2.1 資源配置的模型結構
6.2.2 資源配置的基本原則
第7章 “土地換保障”的理性建構(二)
——基於“民生三角”的思考
7.1 “土地換保障”的道德應該:經濟社會轉型中利益
格局的變化
7.1.1 “人一地關係”:人口自由流動與完善社會
保障體系
7.1.2 “地一權關係”:農業集約化經營與統籌
城鄉社會保障體系
7.2 “土地”與“社會保障”之比較分析
7.2.1 “土地”和“社會保障”的屬性及其衍生權利
束的分析
7.2.2 基於“土地”和“社會保障”異同的分析
7.2.3 小結:基本保障不能換,補充保障可以換
7.3 “土地換保障”的實踐理性:基於“民生三角”的
思考
7.3.1 以農民的利益需求為導向,公平配置城鄉
資源
7.3.2 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嚴格依法實施,切實
保護農民權利
7.3.3 加大投入,強化能力建設,多方合作共贏
第8章 結束語
8.1 主要研究成果與研究特色
8.1.1 主要的研究成果
8.1.2 主要的研究特色
8.2 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