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淵源、變遷與創新

中國農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淵源、變遷與創新

《中國農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淵源、變遷與創新》是2014年6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榮文。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農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淵源、變遷與創新
  • 作者:陳榮文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6月
  • 頁數:332 頁
  • 定價:3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186395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農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淵源、變遷與創新》梳理並總結了馬克思主義合作社理論的中心內容及其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對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合作社理論創新與實踐的影響,勾畫了中國農村合作社法制發展的基本軌跡,真實呈現了中國農村各種合作社制度設計的主要內容及其演變過程圍繞國際社會對合作社概念、功能、價值、原則的共同認識,架構了合作社法律制度的應然核心,並以此為支點對現行中國農村合作社制度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整理與評論同時為中國農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完善與創新提供了合理的建議與意見。

圖書目錄

緒論
一、論題的背景、目的與意義
二、文獻述評
三、研究範圍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方法與結構
第一章 我國農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理論基礎Ⅰ:
馬克思主義合作社理論研究
第一節 馬克思的合作社思想
第二節 恩格斯的合作社思想
第三節 列寧的合作社思想
第四節 毛澤東的合作社思想
第五節 劉少奇的合作社思想
第六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的合作社思想
第七節 本章 小結
中國農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淵源、變遷與創新
第二章 我國農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理論基礎Ⅱ:
合作社質的規定性
第一節 合作社的概念
第二朵影習霸節 合作社的功能
第三節 合作社的價值
第四節 合作社的原則
一、羅虛代爾公平先鋒社合作社原則
三、國際合作社聯盟1966年合作社原則
四、國際合作社聯盟1995年合作社原則
第五節 本章 小節 :合作社質的規定性
第三章 我國農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傳承與嬗變:改革開放前的法制實踐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中國共產黨的合作社主張與實踐
一、土地革命時期的合作社主張與政策
二、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根據地的合作社主張與政策
(一)1940年12月發布的《山東省合作社暫行規程》
(二)1941年10月冀魯豫邊區政府頒布的《冀魯豫邊區合作社條例》
(三)1943年12月冀魯豫邊區政府頒布的《冀魯豫邊區農村合作社章 程草案》
三、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的合作社主張與政策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改革開放以前中國農業合作社制度、政策概覽
一、憲法性規定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社法(草案)》
三、《中共中央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
四、1955年對合作社進行整頓、鞏固還是大發展的分向及其後續發展
第三節 本章 小結
第四章 我國農村合作社法律制員市度的正本清源:改革開放以來的探索與演進
第一節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合作社發展的巨觀政策法律基礎
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共中央檔案為農村合作社的發展奠定了巨觀政策基礎
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憲法》對農村合作社的性質界定
第二節 農村供銷合作社制度
一、農村供凝戶夜銷合作社的政策演進
二、農村供銷合作社的制度設計
第三節 農村信用合作社制度
一、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政策演進
二、農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設計
第四節 農村合作基金會制度
一、農村合作基金道歸櫻灑會的政策演進
二、農村合作基金會的制度設計
第五節 農村資金互助社制度
一、農村資金互助社產生、發展的政策背景
二、農村資金互助社的制度設計
第六節 村經濟合作社制度
一、村經濟合作社產生、發展的政策依據
二、村經濟合作社的制度設計
三、農村社區型股份合作社
第七節 本章 小結
第五章 我國農村合作社法制發展的階段性代表成果:《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研究
第一節 我國農村專業合作社政策發展概覽
第二節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發布之前農村專業合作社制度研究
一、1991年商業部《專業合作社示範章 程》
三、農業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示範章 程(試行)》
第三節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律定位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概念、特徵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原則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責任形式
第四節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中社員的權利義務
一、農民專業合檔求盛作社的社員資格想局糊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的權利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的義務
四、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資格的終止
第五節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中的產權安排
一、成員出資為社員個別所有
二、公積金量化到合作社成員
三、國家財政直接補助與他人捐贈為合作社所有或支配
第六節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中的民主控制制度
一、民主控制原則的一般規定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大會的表決機制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部治理機構設定
(一)權力機構:社員大會
(二)執行機構:理事會
(三)監督機構:監事會
第七節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中的盈餘分鞏習紋配製度
一、合作社盈餘的性質
二、合作社盈餘分配的傳統規則
三、合作社盈餘分配的對象和順序
第八節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對合作社與國家(政府)關係的定位
一、我國政府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貫政策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中對政府與合作社關係的定位
第九節 本章 小結
第六章 我國農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完善與創新
第一節 為農村合作社“勞動民眾集體所有制”經濟屬性構建新的解釋框架
一、合作社經濟為勞動民眾集體所有制經濟的理論與制度淵源
二、“集體所有制”的政治經濟學釋義
三、“集體所有”的法學含義
(一)“集體所有”的法律規定
(二)對“集體所有”法律規定的解讀
(三)企業“集體所有”的法律規定及其釋義
四、合作社經濟“勞動民眾集體所有制”屬性的應然解讀
(一)合作社的本質屬性
(二)聯合基礎上的個人所有制為馬克思主義經典公有制形式
(三)合作社屬於勞動民眾集體所有制經濟實現方式之一
五、本節 小結
第二節 完善與創新合作社產權制度與分配製度
一、合理界定合作社法人財產的範圍及其法律屬性
(一)企業法人財產權理論概述
(二)合作社財產權法律性質理論概要
(三)我國現行合作社法對合作社產權性質的規定
(四)合作社法人財產範圍的界定與法人財產的法律屬性
二、明確社員個人所有的股金屬性
(一)社員股金的性質與權屬
(二)社員股金的範圍與處分限制
三、以保障合作社支配權為基礎完善合作社公共積累制度
(一)國際合作社聯盟“公共積累”不可分割的本義
(二)公共積累不可分割的理據
(三)對公共積累不可分割理論的質疑
(四)以保障合作社支配權為基礎完善合作社公共積累制度
四、健全合作社內部賬戶制度
(一)健全社員個人內部賬戶內容記載制度和效力制度
(二)設立合作社集體賬戶
五、建立更加合理的合作社盈餘分配製度
(一)合作社盈餘分配的應然規則
(二)股本收益有限原則的本義與非資格股金參與分紅的合理性
第三節 完善與創新合作社民主控制制度與社員利益保障機制
一、更新社員民主控制的表現形式
(一)民主控制的理論基礎
(二)民主控制的內容
(三)民主控制表現形式的創新
二、建立健全社員權益保障機制
(一)建立健全社員權利行使制度
(二)建立健全社員權利救濟機制
第四節 完善與創新政府與合作社的關係
一、國際勞工組織《合作社促進建議書》的要求
(一)國家應採取措施發揮合作社的潛能
(二)政府應該提供符合合作社質的規定性的支持性政策與法律構架
(三)政府應該提供的支持措施
二、還合作社以本來面目
三、完善政府扶持合作社發展的支持政策
四、健全政府對合作社的監督管理
第五節 構建“新一代合作社”法律制度
第七章 結語
參考文獻
一、著作
二、論文
三、學位論文
後記·致謝
第一節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合作社發展的巨觀政策法律基礎
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共中央檔案為農村合作社的發展奠定了巨觀政策基礎
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憲法》對農村合作社的性質界定
第二節 農村供銷合作社制度
一、農村供銷合作社的政策演進
二、農村供銷合作社的制度設計
第三節 農村信用合作社制度
一、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政策演進
二、農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設計
第四節 農村合作基金會制度
一、農村合作基金會的政策演進
二、農村合作基金會的制度設計
第五節 農村資金互助社制度
一、農村資金互助社產生、發展的政策背景
二、農村資金互助社的制度設計
第六節 村經濟合作社制度
一、村經濟合作社產生、發展的政策依據
二、村經濟合作社的制度設計
三、農村社區型股份合作社
第七節 本章 小結
第五章 我國農村合作社法制發展的階段性代表成果:《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研究
第一節 我國農村專業合作社政策發展概覽
第二節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發布之前農村專業合作社制度研究
一、1991年商業部《專業合作社示範章 程》
三、農業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示範章 程(試行)》
第三節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律定位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概念、特徵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原則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責任形式
第四節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中社員的權利義務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社員資格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的權利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的義務
四、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資格的終止
第五節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中的產權安排
一、成員出資為社員個別所有
二、公積金量化到合作社成員
三、國家財政直接補助與他人捐贈為合作社所有或支配
第六節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中的民主控制制度
一、民主控制原則的一般規定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大會的表決機制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部治理機構設定
(一)權力機構:社員大會
(二)執行機構:理事會
(三)監督機構:監事會
第七節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中的盈餘分配製度
一、合作社盈餘的性質
二、合作社盈餘分配的傳統規則
三、合作社盈餘分配的對象和順序
第八節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對合作社與國家(政府)關係的定位
一、我國政府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貫政策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中對政府與合作社關係的定位
第九節 本章 小結
第六章 我國農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完善與創新
第一節 為農村合作社“勞動民眾集體所有制”經濟屬性構建新的解釋框架
一、合作社經濟為勞動民眾集體所有制經濟的理論與制度淵源
二、“集體所有制”的政治經濟學釋義
三、“集體所有”的法學含義
(一)“集體所有”的法律規定
(二)對“集體所有”法律規定的解讀
(三)企業“集體所有”的法律規定及其釋義
四、合作社經濟“勞動民眾集體所有制”屬性的應然解讀
(一)合作社的本質屬性
(二)聯合基礎上的個人所有制為馬克思主義經典公有制形式
(三)合作社屬於勞動民眾集體所有制經濟實現方式之一
五、本節 小結
第二節 完善與創新合作社產權制度與分配製度
一、合理界定合作社法人財產的範圍及其法律屬性
(一)企業法人財產權理論概述
(二)合作社財產權法律性質理論概要
(三)我國現行合作社法對合作社產權性質的規定
(四)合作社法人財產範圍的界定與法人財產的法律屬性
二、明確社員個人所有的股金屬性
(一)社員股金的性質與權屬
(二)社員股金的範圍與處分限制
三、以保障合作社支配權為基礎完善合作社公共積累制度
(一)國際合作社聯盟“公共積累”不可分割的本義
(二)公共積累不可分割的理據
(三)對公共積累不可分割理論的質疑
(四)以保障合作社支配權為基礎完善合作社公共積累制度
四、健全合作社內部賬戶制度
(一)健全社員個人內部賬戶內容記載制度和效力制度
(二)設立合作社集體賬戶
五、建立更加合理的合作社盈餘分配製度
(一)合作社盈餘分配的應然規則
(二)股本收益有限原則的本義與非資格股金參與分紅的合理性
第三節 完善與創新合作社民主控制制度與社員利益保障機制
一、更新社員民主控制的表現形式
(一)民主控制的理論基礎
(二)民主控制的內容
(三)民主控制表現形式的創新
二、建立健全社員權益保障機制
(一)建立健全社員權利行使制度
(二)建立健全社員權利救濟機制
第四節 完善與創新政府與合作社的關係
一、國際勞工組織《合作社促進建議書》的要求
(一)國家應採取措施發揮合作社的潛能
(二)政府應該提供符合合作社質的規定性的支持性政策與法律構架
(三)政府應該提供的支持措施
二、還合作社以本來面目
三、完善政府扶持合作社發展的支持政策
四、健全政府對合作社的監督管理
第五節 構建“新一代合作社”法律制度
第七章 結語
參考文獻
一、著作
二、論文
三、學位論文
後記·致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