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豬肉指數

“飛豬現象”引發的高通脹時代,“人民當家豬做主”的戲謔之詞逐漸成為不爭的現實。由於豬肉價格對本輪通脹上漲的決定性影響,有人戲稱CPI為“中國豬肉指數”(China Pig Index)。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豬肉指數
  • 外文名:China Pig Index
  • 原因:豬肉價格對通脹上漲的決定性影響
  • 別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簡介,數據分析,背景介紹,解決手段,

簡介

由於豬肉價格對本輪通脹上漲的決定性影響,中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又有了新的解釋,有人戲稱CPI為“中國豬肉指數”(China Pig Index)。

數據分析

這一比喻可謂極其貼切。確實,2011年7月左右中國的物價已經被“豬”綁架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6月份CPI較上年同期上升6.4%,為 2008年6月以來的最高升幅。此外,國家統計局7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與5月下旬相比,6月下旬豬肉價格漲幅達到15%。其中,豬後腿價格到6月下旬已經達到每公斤30.58元,五花肉價格達到每公斤29.72元。這一現象與4年前的那一幕極為相似。2008年3月,豬肉價格同比漲幅達到74%的峰值,根據業內分析人士估算,單單豬肉就為CPI的漲幅貢獻了7.4個百分點,當時中國的CPI的漲幅在8.7%的水平。
豬肉價格再次成為推高中國CPI的主要因素並非巧合,CPI衡量的是一籃子商品價格的變化。而從中國國情考慮,食品支出在這一攬子商品價格占比最大。雖然國家統計局沒有公布CPI組成商品的權重,但大多數經濟學家估計食品所占權重約為30%。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位研究員的分析表明,豬肉在CPI一籃子商品的食品部分所占比重約為1/3,占整個一籃子商品的比重為10%。這使得豬肉成為所占權重最大的單一組成商品。

背景介紹

但與其說用中國豬肉指數來形容CPI形象,不如說是對當局的一種諷刺!豬肉價格猛漲可能是通脹上升的表象,卻絕非根本原因。從貨幣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本輪通脹持續飆升,貨幣超發也難辭其咎。過去兩年,中國貨幣供應量出現激增,這也意味著相對而言豬肉供應量變少了,首先就造成了供需關係的失衡,為豬肉價格上漲埋下伏筆。
供應量減少後,圈地養豬應運而生,但隨後的一段時間,中國央行又堅持收緊信貸,以防通脹過快上漲。這又意味著屠宰場的營運資金更少,從農民手中收購生豬的數量也將大大減少。因此一個悖論出現了,原本為了控制通脹推出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實際上降低了豬肉的供應量,導致食品價格上漲,而食品價格上漲又成了通脹加劇的近因。

解決手段

如何走出通脹的豬周期,擺脫“中國豬肉指數”這個帶有諷刺意味的新稱謂,保持貨幣的購買力是必修課,與此同時,財政手段同樣不可或缺,即便豬肉供應充足,但是在面對那些藏匿在暗處的資本大鱷衝擊時,沒有最低收購保護價的“豬周期”還將不斷循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