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通史:魏晉南北朝卷

中國詩歌通史:魏晉南北朝卷

《中國詩歌通史(魏晉南北朝卷)》填補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一項重要學術空白。其中有多處創新:一是從多民族融合的角度探討了中國詩歌發展的內在規律,是第一部名副其實的中國詩歌通史;二是包括漢語詩歌中的詩、詞、曲,少數民族的史詩、抒情詩、宗教祭祀等各類詩體,是第一部詩體完整系統的中國詩歌通史;三是打通古今,是一部時間跨度最長的詩歌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詩歌通史:魏晉南北朝卷
  • 書名:中國詩歌通史:魏晉南北朝卷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頁數:619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文學
  • 作者:錢志熙 趙敏俐
  • 出版日期:2012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2009063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叢書簡介,

內容簡介

《中國詩歌通史(魏晉南北朝卷)》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緒言
第一節魏晉南北朝詩歌史及其傳統建構
第二節魏晉南北朝文人詩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三節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與社會文化背景的關係
第四節樂府體與徒詩體
第一章建安與魏代前期詩歌
第一節建安詩風發生的現實與文化背景
第二節建安詩歌與音樂的關係
第三節建安詩歌的發生與演變進程
第四節曹操樂府詩對漢樂府的繼承與發展
第五節孔融、王粲、仲長統、蔡琰的詩歌創作
第六節阮瑀、陳琳、徐斡的相對尚質的詩風
第七節劉楨、繁欽的詩歌創作
第八節曹丕緣情適性的詩歌創作
第九節曹植對文人詩藝術系統的巨大發展(上)
第十節曹植對文人詩藝術系統的巨大發展(下)
第二章“正始”與魏代後期的詩歌
第一節魏代詩壇的一般風氣
第二節奇峰突起的阮籍、嵇康詩歌創作現象
第三節阮籍《詠懷》詩
第四節阮、嵇詩歌對建安詩風的發展
第三章西晉詩風的興盛與變化
第一節西晉詩風概論
第二節西晉前期的詩風
第三節開啟典型西晉詩風的傅玄、張華
第四節西晉中期詩風的代表詩人潘岳、陸機
第五節太康、元康時期的其他詩家與名作
第六節直接繼承漢魏風骨的左思
第七節張協、劉琨的感時詩風
第八節郭璞《遊仙詩》
第四章東晉詩歌史的曲折歷程
第一節作為中古詩歌史一個發展階段東晉詩歌史
第二節玄言詩的淵源與流變
第三節玄言詩之外的東晉詩歌
第五節陶淵明的詩歌藝術(上)
第六節陶淵明的詩歌藝術(下)
第五章劉宋時期的詩歌
第一節劉宋詩史概論
第二節劉宋前期諸家的詩風
第三節謝靈運的山水詩藝術
第四節元嘉時期的其他詩人
第五節鮑照的詩風(上)
第六節鮑照的詩風(下)
第七節劉宋後期詩家的流行詩風
第六章南齊詩風與永明體
第一節齊梁之際的社會文化與詩人群體
第二節齊代詩風的古今之變及永明聲律體問題
第三節永明體流行前的諸家詩風
第四節沈約、范雲、任昉三家的詩風
第五節謝胱的人生及詩歌藝術
第六節其他永明體詩人的創作
第七章梁代詩風
第一節梁代詩風及其社會背景
第三節梁代前期先輩詩人
第三節蕭衍與蕭統、劉孝綽等梁代前期後進詩人
第四節梁代中後期諸家的綺艷詩風
第八章陳代詩風
第一節陳代詩風總論
第二節由梁人陳諸家:徐陵、張正見、周弘正、沈炯
第三節陰鏗超越時流的藝術造詣
第四節陳朝後期的詩家
第九章東晉南北朝樂府歌辭
第一節吳聲西曲系統的樂府歌辭
第二節北朝樂府歌辭系統
第十章北朝及隋代詩風
第一節北朝詩歌史概論
第二節北魏詩人的創作
第三節東魏北齊時期的詩歌創作
第四節西魏北周詩風
第五節融合南北、上溯魏晉的庾信(上)
第六節融合南北、上溯魏晉的庾信(下)
第七節北朝詩風的成熟:盧思道、薛道衡的詩歌創作
第八節隋代詩風:南北三派的匯聚
第九節隋代詩人的創作
後記

叢書簡介

叢書簡介:
由首都師範大學趙敏俐教授主持,國內10餘位著名學者參加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詩歌通史”,經過近8年的精心結撰,2012年6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成果總計11卷,分別是先秦卷、漢代卷、魏晉南北朝卷、唐五代卷、宋代卷、遼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現代卷、當代卷和少數民族卷,每卷70萬字左右,總字數約800萬。它貫通古今,包容漢民族詩歌和各少數民族詩歌,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部名副其實的“中國詩歌通史”,它的研究和完成,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文化意義。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上古歌謠、《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元曲,再到今天的新詩,詩的傳統源遠流長。詩歌是中國文學發展史中最有生命力、最有代表性的文學體裁,詩的數量浩如煙海。中華民族又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文化系統,其他少數民族的詩歌傳統與漢民族詩歌一樣久遠綿長,它們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詩歌總體,成為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學的核心要素,滲透於中華民族歷史與現實的方方面面,並對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文化乃至歐美近現代文學思想與審美思潮,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中國詩歌有博大精深的內容、深厚的民族傳統、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深入開展中國詩歌研究,首先在弘揚民族文化、進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面對如此豐富而又重要的中國詩歌,我們理應早就有一部大型的中國詩歌通史。目前,有關中國各體文學史的研究撰寫取得了較大進展,在戲曲、小說、散文方面都已經有了一部甚至幾部通史性的著作,但唯獨沒有一部系統的大型的中國詩歌通史,這與中國這一詩的國度極不相稱。因此,撰寫一部優秀的中國詩歌通史,是時代的要求和呼喚。該成果的完成,順應了時代的需要,同時具有填補學術空白的重要意義。
該通史敘述的範圍包括古今中國各民族所有詩歌文體。作為中華民族最先發展起來的文學藝術形式,它與民族的歷史同樣漫長久遠。據此,該通史將中國詩歌按歷史發展分為10卷,再增列少數民族詩歌1卷。每一卷內部,同樣按照歷史時期詩歌發展的時間線索,分別對詩、詞、曲等各類詩體的發展演變過程,進行詳細的描述,闡發各個不同歷史時期中國詩歌進程,進而探索其發展規律。舉例來講,先秦以詩騷體為主,兩漢是歌詩與誦詩相分離的時代,魏晉南北朝隋代文人的地位開始突顯,唐代是一個詩的世界,宋代的詩與詞兩峰並峙,遼金元詩的文化多元,明代的詩歌流派紛呈,清代集前代各體之成,現代實現了從古體到新詩的時代轉換,當代詩壇又開始了對詩歌體式新的探討,少數民族詩歌語言多樣,詩體多樣,與漢民族詩歌相互影響。該通史正是通過這樣的敘述方式,綜合展現了中華民族詩歌的總體風貌,其中又有以下幾點最富創新意義。
第一、該通史以漢民族詩歌為主體,兼顧歷史上各少數民族詩歌,從多民族融合的角度探討了中國詩歌發展的內在規律。中華民族由多民族組成,中國歷史本來就是多民族融合的歷史。在這種語境下產生的中國詩歌,本來就包含著各族人民的共同創作。《越人歌》、《敕勒歌》、《木蘭辭》等,都是當時“少數民族”的傑作;大詩人屈原的創作深受南方民族的影響,陶淵明的出身或為溪族,劉禹錫為匈奴人後裔,元稹為鮮卑人後裔,《全金詩》、《全元詩》、《全金元詞》所收的作品,大量的都出於金人、蒙古人之手,清代滿族人所創作的漢語詩詞更是無計其數。此外,歷史上還有許多少數民族也用漢語進行詩歌創作。因此,準確地說,即便是我們僅以傳統的漢語詩歌為主而撰寫的詩歌史,同樣不是漢族詩歌史,而是包含多民族詩歌創作的中國詩歌史。與此同時,又有眾多的少數民族保持著自己的語言文字,也創作和流傳下來大量的詩歌作品,它們與漢語詩歌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中國詩歌發展的壯美華章。該通史的寫作堅持了多民族的詩歌史觀,在探討中國詩歌發展變化的過程中,不僅充分注意到多民族文化對中國詩歌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還把因為其民族成長的時間有早晚不同,語言不同,難以納入漢語詩歌史線索的各少數民族的詩歌單列一卷,描述各民族之間的政治一體、經濟互補、文化互動和血緣互滲的關係,進而更全面地總結中華民族詩歌創作中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
第二、該通史採取廣義的詩歌概念,包容漢語詩歌中的詩、詞、曲,少數民族的史詩、抒情詩、宗教祭祀詩等各類詩體,並以其發展變化為經,全面展示中國詩歌體式的豐富多樣,揭示其內在發展規律。以往的詩歌史寫作,往往注重詩歌產生的外部環境和作品所展示的文化內容,最後再討論作品的形式。該通史認為,作為一部中國詩歌史,存在的前提就是它特有的文體形式,其中所包含的豐富的思想文化內容以及其美學意蘊,都通過各種詩體得以表現,並且沉積為獨特的審美範式。就漢語詩歌而言,早在先秦時代形成的《詩經》體和楚辭體以及其詩樂舞一體的特徵,不但體現了中國早期社會自然經濟與農業文明的屬性,還有禮樂文化的元素與部族文化的因子。漢代歌詩與誦詩的分途,標誌著中國詩歌開始脫離音樂逐步走上了一條獨立的發展之路。其後,五七言律詩的形成和詞與曲的出現,既是漢語詩體多樣化的表現,也是各歷史時代出於不同的需要而對詩體不斷提出新要求的結果。至於自20世紀初開始出現以現代語言為基礎的新詩,更是中華民族巨大歷史變革的產物。各少數民族詩歌由於語言不同,語系不同,詩歌形式更是豐富多彩。因而,充分關注中國詩歌各種體式的發展,將詩體的變化作為描述中國詩歌發展的基本線索,是該通史的一大特徵。
第三、打通古今詩歌界限,建立古今貫通的詩歌史觀。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文明數千年從未中斷,這在世界史上獨一無二。作為表達民族心靈的語言藝術形式,數千年的中國詩歌傳統也從未中斷。“五四”運動以來,當代文學史家鑒於發生於20世紀的巨大變革,更多地將詩歌史的關注重點放在了古今變遷方面,由此而造成了對中國古代詩歌與現當代詩歌傳承關係的忽略。21世紀的今天,時當中華文明新的崛起之際,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都在重新思考中華文化,因而,打通古今詩歌的界限,建立貫通古今的詩歌史觀,乃是當下文學史家的責任。該通史正是以此為指導思想,對中國詩歌進行貫通古今的描述。它將中國現代詩歌當作中國古代詩歌傳統的繼承與革新,並系統地探討了中國現代詩歌形式與詩學精神的歷史由來以及其合乎邏輯的發展變化過程,這種新的研究思路與詩歌史觀,必將在今後的中國詩歌研究產生重要的學術影響。
第四、站在世界文化的立場上揭示中國詩歌的藝術本質,闡釋其民族文化特徵。歷史已經進入21世紀,當下的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獨立自足的封閉國度,世界文化已經融入中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的一部分。因而,從世界文化的角度認識和發現中國詩歌的民族特色,認識它在世界文學史上的獨特價值,這是歷史給我們提出的新的要求。該通史在撰寫過程中,堅持這樣的自覺意識,在每一卷撰寫的基礎之上,通過認真的思考與巨觀的把握,在緒論中對中國詩歌進行高屋建瓴式的總體觀照,努力揭示中國詩歌獨特的民族特徵,如從“詩言志”而開啟的中國詩歌抒情傳統,從《詩經》時代就已經形成的中國詩歌的多種文化功能,詩人在中國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其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中國詩歌形式的獨特之美、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等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思考,進而闡釋中國詩歌在當代社會的價值,在世界文學史上的意義,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詩歌、通過詩歌了解中國文化,並對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這樣一種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家意識,大大提升了該通史的思想文化含量。
第五、在堅持共同目標的基礎上發揮每一位撰寫者的特長,在充分吸收學界最新學術成果的前提下突出學術個性,開掘新的研究領域,在諸多詩歌史問題上提出了自己的新見。作為第一部貫通古今的中國詩歌通史,該通史力求從上述四個大的方面巨觀把握中國詩歌的主要內容,全面展現中國詩歌的整體面貌。與此同時,該通史也力求展現每一位學者在其所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提出自己的新見,因而除了在總體研究和理論建構方面有所突破之外,在具體的撰寫過程中,每一卷都有創新,都有諸多精彩之論。如先秦卷在《詩經》與楚辭文體形式上的新穎分析,漢代卷對歌詩與誦詩分途現象的揭示,魏晉南北朝隋代卷對文人詩歌傳統的論述,唐五代卷以盛唐詩為核心而建立的新的闡釋模式,宋代卷對唐詩與宋詩意脈相承的深刻關照與辨析理路,遼金元卷對三個不同的民族政權下其詩歌獨特發展過程探本求源式的描述,明代卷對明詩發展中傳統詩歌思想與性靈詩歌思想、流派論爭與理論批評和創造實踐相結合、地域特徵明顯等三大特點的把握,清代卷對清詩在復古與創新中既集前代之所成,又開現代詩歌之先河的論述,現代卷對中國現代詩歌從“詩體”與“詩質”兩個方面進行變革與重建的過程的思考,當代卷對新詩在當代發展過程中所經受的複雜的政治糾葛、中西文化的撞擊和傳統文化影響等問題的描述,少數民族卷將中華大地各民族詩歌分為中北西南四大文化板塊的劃分,等等,充分顯示了各卷作者對詩歌史的研究深度與銳意創新意識。同時,正是每一卷的精心撰述與守正創新,才構成了這部詩歌通史的基本格局,展示了它的學術特色。
在以上五點基礎之上,該通史建立了一個以“通”字為標誌的詩歌史觀。其要義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通古今之變”,第二是“觀中西之別”。
所謂“通古今之變”,是指打通古代詩歌與現代詩歌的斷限,打通漢民族詩歌與少數民族詩歌的界域。回顧以往的詩歌史,打通古今之作很少,將漢民族詩歌與少數民族詩歌放在一起的史著更少。顯然,這不符合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也不能反映中華民族數千年而不絕的文化傳承。對於今天的國人來講,沒有比認識到這兩點更為重要的歷史意識了。中華民族由五十六個民族構成,漢民族本身就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複合體。正是這種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才成就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成就了中國詩歌的豐富多彩。而中國詩歌從古代走向現代,乃是一個不曾間斷的歷史過程,不了解中國古代詩歌的發展,就不知道中國現當代詩歌何以發生。同樣,不了解中國現代詩歌的情況,就不能正確認識中國古代詩歌的現代意義。因而,多元一體,打通古今,也就是這套《中國詩歌通史》撰寫的第一要義。它由此而確定了這套通史的基本格局,縱向上以史為線索,橫向上兼顧各少數民族,前10卷以漢民族詩歌為論述的主體,同時描述各歷史時期民族文化融合的過程,從而說明漢民族詩歌本身就是多元一體文化格局的產物。後一卷專論具有鮮明特色的各少數民族詩歌,同時從史的線索描述其發展的過程,說明它們各自在中華民族詩歌板塊中的地位以及其與漢民族詩歌之間互相影響的關係,從而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包括中華大家庭56個民族在內的連通古今的“詩歌通史”。
所謂“觀中西之別”,是指立足於21世紀世界文化格局的史家“通識”。綿長久遠、豐富多彩的中國詩歌,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觀中西之別”意味著這套中國詩歌通史的寫作超越了以往的詩歌史寫作框架,追尋中國詩歌發生的文化形態,對中國詩歌原典進行新的解讀,發現中國詩歌的民族特點。中華文明原本是獨立於西方的一種文明形態,在這種形態下產生的中國詩歌,有著獨特的發生之源,中國人對它也有著不同於西方的藝術體認。中國人認為詩起源人的心靈的“感物而動”,形成了以“言志”為核心的抒情詩傳統。農業文明培養了中國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和人生觀,確立了“以人為本”的生活態度,將詩歌作為直面現實,抒寫人生的藝術,在現實生活中承擔著多種實用功能。中國人在詩歌中寄託了生活的理想,自古就追求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探求著“詩意的棲居”的生存方式。中國人將詩視為心靈的表達,強調詩品與人品的統一,詩歌因此而成為人生修養的重要部分,閃耀著人性理想的光輝。中國詩歌有著獨特的藝術形式,一字一音的漢語言文字天然地具有詩歌的節奏韻律之美,“感物而動”的創作模式與“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使中國詩歌富有形象鮮明、意境深遠的美學風範。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造就了中國詩歌內容的博大兼容與體式的豐富多彩,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推動著中國詩歌在繼承傳統中不斷地創新……,這一切,正是中國詩歌的民族特點,它彰顯了東方文化的智慧和美學風範,是對世界文明所作的傑出貢獻,也是中國文化參與當代世界文化建設的重要資源。新一代的中國文學史家,應該從這樣的高度來認識中國詩歌。它所確立的詩歌史敘述模式,將為今後的文學史撰寫提供新的理論範式。
要而言之,該成果立意高遠,規模宏大,內容豐富,銳意創新。它的完成,填補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裡的一項重要學術空白,它將是迄今為止第一部貫通古今、涵蓋各少數民族、兼及港澳台詩歌的多卷本中國詩歌通史。它的完成,將為學習研究中國古代詩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向世界各國介紹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做出重要貢獻。
《中國詩歌通史》《中國詩歌通史》
該成果原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4年度重點項目(項目批准號:04AZW001)它的撰寫,集中了我國當下在中國詩歌史各時代研究中一批優秀的學者或突出代表,他們是:項目總負責人為趙敏俐、吳思敬,先秦卷作者李炳海,兩漢卷作者趙敏俐,魏晉南北朝卷作者錢志熙,唐五卷作者吳相洲,宋代卷主編韓經太,遼金元卷主編張晶,明代卷主編左東嶺,清代卷作者王小舒,現代卷主編王光明,當代卷主編吳思敬,少數民族卷作者梁庭望。正是這支陣容強大的作者隊伍,為該成果的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自2004年立項以來,課題組全體成員即將主要的精力用於該成果的研究與寫作。在此期間,課題組成員先後召開了9次編寫會,其中在2006年4月22日召開的第四次編寫會,特別邀請多位國內知名家學者,就《中國詩歌通史》的撰寫給予指導。每次討論會上,課題組成員都暢所欲言,就詩歌通史寫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認真的研討,這為《中國詩歌通史》的順利完成提供了質量上的保證。2011年4月29日,該成果通過專家組評審鑑定,評定等級為優秀。其後,經人民文學出版社申報,列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2012年1月16日,《光明日報》發表文章《甘露無聲潤學林——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綜述》,將《中國詩歌通史》作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1年度結項的代表性成果予以介紹,認為它“折射出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的亮麗風景。”並引用評審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張國星研究員的這樣一段評語:“該成果突破了既往做法,將以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因素影響作用碎片化的‘機械分析’,變成融化在古代、現代詩歌發展演化的動態過程中,以形式、形態、藝術品格、審美趣向等特徵具體展示出來,使成果在學理模式上形成全面突破,為中國文學研究創立了一個新的學理範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