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藏傳佛教建築

在這本以知識點為話題的《中國藏傳佛教建築》中,編者力爭做到圖文並茂,介紹全面,語言通俗,雅俗共賞,讓它可讀、可賞、可藏、可贈。 《中國藏傳佛教建築》(作者徐潛)介紹了布達拉宮、哲蚌寺宮、扎什倫布寺等數部分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藏傳佛教建築
  • 類型:建築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7215629
  • 作者:徐潛
  •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 頁數:196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編者想通過這本《中國藏傳佛教建築》把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輝煌的中國藏傳佛教建築文化展示出來,讓具有國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藏傳佛教建築的歷史和文化,為我們今天振興民族文化,創新當代文明樹立自信心和責任感。
《中國藏傳佛教建築》(作者徐潛)介紹了布達拉宮、哲蚌寺宮、扎什倫布寺等數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徐潛:1957年1月生於北京,1976年高中畢業,在新疆兵團農一師五團六連屯墾戍邊。1978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86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文藝學研究生班。從事出版20年,現為吉林文史出版社社長。

圖書目錄

一、布達拉宮
二、大昭寺
三、塔爾寺
四、哲蚌寺宮
五、拉卜楞寺
六、扎什倫布寺

文摘

唐太宗派吏部尚書侯君集帶兵討伐吐蕃。松贊乾布驕傲輕敵,結果被打得大敗,收兵退回邏歇。松贊乾布看到了唐朝的強大,既害怕又佩服。640年,他派大相祿東贊帶著黃金五千兩、珍寶數百件,經過數千里的草原,再一次到長安求婚。
唐太宗有二十一個女兒,但是年齡大的已經出嫁,年齡適宜的又不願意去,因為吐蕃地處偏遠,氣候寒冷,又不是同一個民族,生活習慣不一樣。
唐太宗有些犯難,他不願意強求讓女兒遠嫁吐蕃。有一天,他對族弟江夏王李道宗說:“吐蕃國王來求婚,可我的女兒們卻不願意去,她們不明白,這樁婚姻能抵十萬雄兵。”
李道宗回到府中把唐太宗的這些話向女兒說了,不料他的女兒說:“既然這樁婚姻如此重要,女兒去如何?”李道宗沒想到自己的女兒會主動要求去,他也同樣捨不得她去,但以國事為重,還是稟告了唐太宗,唐太宗聽後非常高興,封李道宗的女兒為文成公主。
傳說正在此時,其他部落也派使臣來長安求婚,他們都帶著貴重的禮物,想要娶唐朝的公主。究竟把公主嫁給誰好呢?唐太宗決定出幾個難題,考一考這些使臣,看看誰聰明能幹,再做決定。
唐太宗把各位使臣請到宮裡,拿出一顆九曲明珠和一束絲線,對他們說:“你們當中誰能把絲線穿過珠子中間的孔,就將公主嫁給他的國王。”原來明珠中間有一個轉了九道彎貫穿整個珠子的細孔,要將一根軟軟的絲線穿過去是非常困難的。
唐太宗讓使臣們將細線從孔的這頭穿到那頭,使臣們都眯著眼捏著線往孔里插,顯得很費勁。只有祿東贊很特別,他在孔的一頭塗上蜂蜜,又將細線拴到螞蟻的腰上,然後把螞蟻放在孔的另一頭,螞蟻聞到蜂蜜的氣味開始向孔里爬,祿東贊又對著孔不停地吹氣,促使螞蟻往前爬,於是螞蟻把細線帶到了孔的另一頭,祿東贊贏了。唐太宗見祿東贊這樣聰明,很高興。
唐太宗又出了第二道題,他讓人把使臣們帶到御馬場。御馬場左右兩個大圈,一邊是一百匹母馬,一邊是一百匹馬駒。唐太宗要求使臣們區分哪匹馬駒是哪匹母馬生的。使臣們想了很多辦法,有的按顏色分,有的按長相分,’都不對。祿東贊將母馬和馬駒關起來,隔了一夜,才把母馬一匹一匹放出來,馬駒一看自己的媽媽出來了,忙跑上去吃奶,不一會兒,全分出來了。
當天夜裡,宮裡鐘鼓齊鳴,皇帝傳話各國使臣入宮。其他幾位使臣急忙穿戴整齊趕到宮裡。只有祿東贊想得周到,他因初到長安,路途不熟,怕回來的時候找不到路,就讓隨從帶著紅染料,在去皇宮途中的十字路口做了記號。
原來唐太宗是讓各國使者到宮裡看戲,看完戲,唐太宗說:“你們各自歸路吧,誰最先回到住處,就把公主許給誰的國王。”祿東贊有記號指引,很快就回到了住處。其他使臣由於不熟悉路途,直到天亮以後才找到住處。
祿東贊又一次取得了勝利,但唐太宗還要進行比賽。他指著遠處的一堆木頭說:“明天,你們誰能分出這些木頭的根部和梢頭,誰就算勝利。” 次日,祿東贊趕進宮來,看見使臣們正圍著木頭議論紛紛。原來,這些木頭的頭尾看上去都一樣粗。祿東贊一聲不吭,指揮隨從將木頭全扔進湖裡。很快,就見木頭的一頭沉入水中,而另一頭卻浮出水面。祿東贊手指湖面的木頭說:“下沉的一頭是樹根,上浮的一頭是樹梢。”
唐太宗一看祿東贊都答對了,又加出一道題,就是使臣必須在五百名用面紗蒙頭的宮女中挑出文成公主。使臣們誰都沒見過文成公主,這題太難了。但是祿東贊已經了解到文成公主喜歡用一種獨特的香,而蜜蜂很喜歡這種香味。
辨認公主那天,祿東贊偷偷地帶了一些蜜蜂,他將蜜蜂一放,蜜蜂便飛向有獨特香味的文成公主。祿東贊又一次贏了。唐太宗心想,吐蕃大臣都如此聰明,能用這樣大臣的國王肯定也很英明,於是將文成公主許配給松贊乾布。這便是“五難婚使”的故事,在西藏被人們一代代地傳誦著。P3-4

序言

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文化的繁榮,文化的繁榮離不開對既有文化傳統的繼承和普及。該書就是基於對中國文化傳統的繼承和普及而策劃的。我們想通過這套圖書把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展示出來,讓具有國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為我們今天振興民族文化,創新當代文明樹立自信心和責任感。
其實,中國文化與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樣,都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綜合體”,是一種長期積澱的文明結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樣。我們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們想通過這套書,把那些文化中的閃光點凸現出來,為今天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有價值的營養。做好對傳統文化的揚棄是每一個發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視的一個課題,我們希望這套文庫能在這方面有所作為。
在這套以知識點為話題的圖書中,我們力爭做到圖文並茂,介紹全面,語言通俗,雅俗共賞。讓它可讀、可賞、可藏、可贈。吉林文史出版社做書的準則是“使人崇高,使人聰明”,這也是我們做這套書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處,也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4年2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