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舶檢驗史

中國船舶檢驗史

《中國船舶檢驗史》是2017年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交通運輸部海事局。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船舶檢驗史
  • 作者:交通運輸部海事局
  • ISBN:9787114140419
  • 頁數:721頁
  • 定價:180元
  •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時間:2017年9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我國早期船舶檢驗伴隨著華夏先民對航行安全的重視而產生,伴隨著量船徵稅制度的確立而拓展,伴隨著造船航海技術的提高而深化,逐漸融人船舶監造過程,以至延伸到船舶日常修理與查驗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我國船舶檢驗工作翻開了新篇章,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我國船舶事業的發展和水上安全的維護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中國船舶檢驗史》記錄了遠古至2010年期間,我國船舶檢驗事業的發展歷史。既是留存史料,以便後人更好地了解船舶檢驗發展的歷史脈絡,也是提煉總結,以史為鑑,助推我國船舶檢驗事業更好發局禁拒少展。

圖書目錄

緒論
古、近代篇(遠古-1949年)
第一章 中國古代船舶檢驗的產生與發展演進(遠古-1840年)
第一節 遠古至隋唐船舶檢驗的萌發
一、水上交通事業的形成與發展
二、造船業的發展與造船技術的進步
三、水運管理及船舶檢驗實踐
第二節 宋元時期船舶檢驗的加強
一、船舶檢驗加強的歷史背景
二、造船業的興旺與造船技術的進步
三、宋元政府的船舶檢驗管理
四、船舶檢驗的開展
第三節 明代船舶監造與檢驗的標準化管理
一、鄭和下西洋與船舶檢驗
二、民間航海政策變化與船舶檢驗
三、官營與私營船廠船舶造修與檢驗
四、漕運發展變化與漕船造修及檢驗
第四節 清中前期船舶檢驗制度的完善
一、航海淚翻政策的變化與船舶檢驗
二、民營船廠的興旺與官府對民船檢驗的強化
三、官方造船的衰落與船舶檢驗制度的完善
四、船稅則例
第二章 中國近代船檢的建立和發展(1840-1949年)
第一節 晚清時期中國船舶檢驗權的喪失
一、中國航權的喪失
二、近代輪船檢驗體制的建立
三、船舶檢驗工作的作用
第二節 北京政府時期中國船舶檢驗的發展
一、北京政府在收回國權運動中對航權的忽視
二、海關仍舊把持中國的船舶檢驗工作
三、船檢業務的開展情況
第三節 南京國民政府收回船舶檢驗權
一、南京國民政府收回航權的過程
二、中國自主船舶檢驗體制的建立
三、船檢業務的開展情況
第四節 全面抗員多謎戰時期中國船舶檢驗的變化
一、日寇全面侵華時期中國船舶檢驗遭受嚴重破壞
二、中國船檢體制的變化
三、日偽政權的船檢管理體制
四、船檢業務的開展情況
第五節 抗戰勝利後中國船舶檢驗的恢復
一、抗戰勝利後中國船舶數量快速增長
二、中國船祖員艱檢體制的變化
三、船舶技術規範設計委員會和中國驗船協會成立
四、船檢業糠龍請務的開展情況
現代篇(1949-2010年)
第三章 新中國船檢事業的開創(1949-1957年)白漿挨蒸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船檢機構和隊伍建設
一、循拘估接管國民政府交通部航政局
二、船檢機構與隊伍的初創
三、船舶登記局的籌建與成立
四、漁船檢驗機構的初建
五、船檢技術人員的培訓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船檢規章制度的建立
一、沿海與長江船檢規章制度的初步制訂
二、地方頒布的有關船檢規章制度
三、交通部頒布的有關船檢規章制度
四、中國民間版本的《中國鋼船規範》
五、船舶檢驗證件的簽發規定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船檢業務的開展
一、營運船舶各項檢驗工作的開展
二、船舶修造檢驗的開展
三、船用產品檢驗工作的起步
四、地方船檢工作的開展
五、漁船檢驗工作的開展
……
大事記
附錄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檢驗局/海事局歷屆領導
附錄二 船舶檢驗機構數量統計
附錄三 驗船人員數量統計
附錄四 船舶與海洋工程檢驗業務量統計
附錄五 船用產品統計
後記
一、接管國民政府交通部航政局
二、船檢機構與隊伍的初創
三、船舶登記局的籌建與成立
四、漁船檢驗機構的初建
五、船檢技術人員的培訓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船檢規章制度的建立
一、沿海與長江船檢規章制度的初步制訂
二、地方頒布的有關船檢規章制度
三、交通部頒布的有關船檢規章制度
四、中國民間版本的《中國鋼船規範》
五、船舶檢驗證件的簽發規定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船檢業務的開展
一、營運船舶各項檢驗工作的開展
二、船舶修造檢驗的開展
三、船用產品檢驗工作的起步
四、地方船檢工作的開展
五、漁船檢驗工作的開展
……
大事記
附錄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檢驗局/海事局歷屆領導
附錄二 船舶檢驗機構數量統計
附錄三 驗船人員數量統計
附錄四 船舶與海洋工程檢驗業務量統計
附錄五 船用產品統計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