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縣域法治國情調查報告:江蘇高郵卷

中國縣域法治國情調查報告:江蘇高郵卷

《中國縣域法治國情調查報告:江蘇高郵卷》是2017年9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錦文。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縣域法治國情調查報告:江蘇高郵卷
  • 作者:夏錦文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9月
  • 頁數:532 頁
  • 定價:11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9711139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深刻把握中國法治國情的基本形態和基本特點,而把握中國法治國情條件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實證分析和科學揭示不同區域法治發展的差異性及其歷史影響。縣域法治發展在全面依法治國歷史進程中具有獨特的戰略地位。深入系統地開展縣域法治國情調查,紮實推進縣域法治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是深化區域法治發展研究,推進國家和區域治理法治化的重要基礎工程,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中國縣域法治國情調查報告·高郵卷》從縣域的基本狀況、地方政權與地方組織、執法與司法、基層自治、公民權益保障、重要法治案例與典型法治事件、專題性法治問題等諸多方面,詳細反映縣域法治的基本狀況,真實記錄縣域法治的進程,全面展現縣域法治的進步。

作者簡介

夏錦文,法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ji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任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法學會法律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儒學與法律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江蘇省法學會副會長、江蘇省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會長、江蘇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專家諮詢組組長等。
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學理論、法律文化傳統與現代化、現代司法理論、區域法治發展,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等省部級以上課題20餘項。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出版《社會變遷與法律發展》《衝突與轉型:近現代中國的法律變革》《傳承與創新:中國傳統法律的現代價值》《法哲學關鍵字》《法治思維》《唐律與中國現行刑法比較論》《區域法治發展的文化機理》《法學概論》(教育部規劃教材)等著作和教材30餘部。獲省部級以上成果獎10餘項。入選國家人事部等7部委“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ji人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等。

圖書目錄

總序
第一章基 本 概 況
第一節縣 制 區 劃
一、行政區劃
二、縣制沿革
第二節自 然 環 境
一、自然地理
二、自然資源
三、交通情況
第三節人口、家庭與婚姻
一、總戶數、總人口、城鎮與農村人口
二、農/非農人口、人口密度
三、人口結構、人口變動
四、婚姻狀況
第四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一、GDP、財政收入及1949~2014年的變化情況
二、經濟結構、主要產業、農業生產狀況
三、收入狀況
四、城鎮化發展
五、財政金融、企業登記情況
六、社會結構
七、教育情況
第五節法制沿革過程
一、清末至新中國成立前
二、1949~1965年
三、“文化大革命”期間
四、1978~2014年沿革情況
第六節地 域 文 化
一、一般描述
二、民俗特點
三、文化團體和機構
第七節民族與宗教信仰
一、民族分布
二、宗教信仰情況
第二章地方政權體系與社會組織
第一節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
一、概述
二、組織機構
三、黨的工作
第二節地 方 政 權
一、縣人民代表會議和大會
二、縣政府
三、地方人民政協
第三節地方社會團體
一、職工團體
二、農民團體
三、青少年團體
四、婦女團體
五、經濟團體
六、教育團體
七、科技團體
八、體育團體
九、其他團體
第三章執法與司法
第一節行 政 執 法
一、行政執法機構概況
二、行政複議制度建設
第二節公 安 機 關
一、公安概況
二、刑事執法工作
三、公共安全監管
四、保衛工作
五、公安法制工作
六、幹部隊伍建設
七、基層基礎建設
第三節檢 察 機 關
一、檢察機關設定與職能
二、檢察機關人員編制及組織管理
三、職務偵查和預防
四、審查逮捕和公訴
五、刑事訴訟法律監督
六、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監督
七、民事行政訴訟法律監督
八、控告申訴檢察
九、檢察改革
十、檢察工作監督管理
十一、檢察政務與保障
第四節人 民 法 院
一、組織機構
二、案件審理
三、法院建設
第五節司法行政機關
一、基本概況
二、矛盾糾紛調處
三、公共法律服務
四、特殊人群管理
五、法治文化建設
六、基層民主法治
七、幹部隊伍建設
八、基層基礎建設
第四章基 層 自 治
第一節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
一、歷史沿革
二、居民委員會的功能狀態
三、基層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
四、政務公開
五、典型調查
第二節村民委員會
一、歷史沿革
二、村民委員會的功能狀態
三、自治制度建設
四、村務公開
五、典型案例
第三節行 業 協 會
一、歷史沿革
二、基層行業協會的數量、類型
三、基層行業協會的職能
四、典型調查(以高郵市糧食行業協會為例)
第四節基 層 選 舉
一、村民委員會選舉
二、居民委員會(社區居民委員會)選舉
第五章公民權益保障
第一節法制教育(普法教育)
一、不同時期法制教育的重點對象與主要內容
二、普法教育責任主體及其分工情況調查
三、普法教育宣傳手段和形式調查
四、普法教育經費投入保障及使用情況調查
第二節公民法律意識
一、公民法律知識掌握情況
二、對現行法律和法治環境的評價
三、權利義務觀念
第三節公民權益保障情況
一、公民人身財產權益保障
二、公民社會權益保障
三、公民經濟生活權益保障方面
四、公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保障
五、公民救濟權益保障
第六章縣域重大法治案件和法治事件
第一節縣域法治案件
一、公安部掛牌“1·22”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
二、萬某販賣毒品案
三、2014年手機網路賣淫案
四、因欠薪引發職工集訪的法律援助案例
五、嚴某訴寶應縣房產管理局要求履行撤銷抵押登記法定職責案
六、張某訴姚某、吉某民間借貸案
七、揚州市東瑞紡織服裝有限公司訴揚州市東恆服飾有限公司等
被告追償權糾紛案
八、揚州惠眾服飾有限公司訴江蘇長江鋼業重工有限公司建設工程
施工契約案
九、高郵市××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分公司申請行政複議案件
第二節縣域法治事件
一、高郵“8·3”重大交通事故處置
二、高郵“5·31”特大交通事故處置
三、江蘇林杉風服飾發展有限公司職工集訪處置
四、法治護航區劃調整——高郵市推行區劃調整政策風險
和法治綜合論證
五、率先推進案管中心(室)建設,不斷提升法治公安和執法規範化建設水平
第七章專題性法治問題
第一節高郵市開展法治評議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一、法治評議工作概述
二、法治評議的基本要求
三、法治評議的特點特色
四、法治評議的效果體現
五、完善法治評議工作的有關思考
第二節高郵市企業法治指導員工作情況調查
一、目標定位:增強企業做大做強、又好又快發展的法治軟實力,這是法治指導員深入開展法治指導工作的價值追求
二、人員選聘:法治素質高,溝通協調能力強,這是法治指導員高效開展法治指導工作的內在要求
三、職責功能:開展法制宣教、維護各方權益、調處矛盾糾紛、促進守法經營,這是法治指導員紮實開展法治指導工作的基本任務
四、機制建設:培訓互動、協作聯動、保障助動和激勵促動,這是法治指導員長效開展法治指導工作的制度支撐
第三節關於高郵市法治建設中心的調查與思考
一、目標定位:化虛為實,增創科學發展的法治新優勢,這是高郵市法治建設中心致力於深入推進縣域法治建設的價值追求
二、特點特色:與時俱進,弘揚“開放、大氣、創新、務實”的人文精神,這是高郵市法治建設中心致力於深入推進縣域法治建設的精神引領
三、服務功能:圍繞大局,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民眾,這是高郵市法治建設中心致力於深入推進縣域法治建設的宗旨要義
四、機制建設:規範運行,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工作機制,這是高郵市法治建設中心致力於深入推進縣域法治建設的制度保障
五、組織管理:黨政領導,依法治市辦公室牽頭,多部門參與,這是高郵市法治建設中心致力於深入推進全市法治建設的組織保證
第四節高郵市車邏鎮推進鄉鎮法治建設調查報告
一、一個龍頭: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統籌鎮域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鑄造法治鄉鎮建設主心骨
二、三大建設:隊伍建設、陣地建設、機制建設——構造法治鄉鎮建設的
導航儀
三、六項工作:普法宣傳、法治服務、源頭治理、矛盾調解、系列創建
和陽光工程——打造法治鄉鎮建設全景圖
第五節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回漢矛盾
一、法治化解矛盾,實現民族和諧
二、法治維護權益,促進民族團結
三、法治保障民生,增進民族福祉
四、法治服務發展,推進民族幸福
第六節高郵市建立六大專業調解組織依法開展調解工作
一、背景
二、實施過程
三、實踐成效
四、點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