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年報2010年版

中國經濟年報2010年版

《中國經濟年報2010年版》是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子堅、吳南、李娟。本書一如既往關注年度內中國和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教育領域的主要事件、主要觀點、主要政策和主要舉措,試圖較為系統地梳理各領域的基本現狀和發展趨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經濟年報2010年版
  • 時間:2010年
  • 裝幀:平裝
  • 版次:1
基本信息,出版說明,目錄,

基本信息

中國經濟年報2010年版
書 名 中國經濟年報2010年版
作 者 曹子堅 吳 南 李 娟 編選
責任編輯 鐘 靜 武素珍
封面設計 張友乾
出版發行 蘭州大學出版社
開 本 787*1092 1/16
版 次 2010年11月第1版
印 次 2010年11月第1次印刷
書 號 ISBN 978-7-311-03615-7
定 價 38.00元

出版說明

2010年,平穩但不平靜。在波詭雲譎的全球經濟政治形勢面前,中國沉著應對,發揮“政治保障、集中高效、制度創新和文化包容”等優勢,著力擴大內需、穩定外需,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穩步推進政治體制和政府機構改革,促進民主政治建設和法制建設;著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教育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2010年,中國經濟逆勢企穩向好,對全球經濟的穩定起到了柱石作用,得到國際社會的好評和尊重。“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
時代造就了年報,年報記錄著時代。“中國年報”系列叢書秉持“濃縮信息精華,關注改革發展,梳理學術脈絡,傳播思想文化”的宗旨,採用專題結構形式,薈萃年度國內公開發表的有關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教育和世界政治經濟領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以集中審視讀者所關注的各領域重大課題及其變化趨勢,年年給讀者提供系統而又豐富的信息資料和深入研究的參考坐標。在年復一年的積累中,“中國年報”系列叢書以鮮明的紀實風格、系統的文化內容和一流的編印質量,日漸成為具有強大信息輻射力的文化精品,在學界、書界和讀者中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2010年版“中國年報”叢書共六種,分別是:《中國經濟年報》,由曹子堅等編選;《中國政治年報》,由沙勇忠等編選;《中國文化年報》,由李君才等編選;《中國社會年報》,由陳文江等編選;《中國教育年報》,由王根順等編選;《世界政治經濟年報》,由張新平等編選。
收入叢書的文章是編者從2009年至2010年國內公開出版發行的數千種報刊中精選出來的。這些文章的作者,既有國內著名的專家學者,也有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既有高層決策者,也有普通老百姓;既有外國知名人士,也有港澳社會賢達。被選入叢書的文章,並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各位作者在有關領域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或許也不能完全反映年度內知識界對相關問題的權威闡釋,但它們都傳遞了對這些問題的最新思考,都是視角獨特、觀點新穎、論證有力並具有很強可讀性的好文章。
為了使文章內容更加洗鍊,觀點更加突出,避免背景介紹方面的重複現象,編者對部分文章做了刪節或摘要,有的甚至對標題也做了改動,在此懇請原文作者的諒解。因為編者和作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傳播知識,服務讀者。

目錄

導論:厘定謀新之局,不渝濟民之道
中國經濟成長的基礎 / 002
超越外向型經濟:利益分配時代的中國經濟現實路徑 / 007
發展方式轉型:不能逾越的鴻溝
體制轉型:什麼時候能夠真正轉變?
再次開始的轉型之旅 / 014
經濟轉型與治道變革 / 019
經濟轉型的四個體制障礙 / 022
結構轉型:木桶效應的啟示
診脈結構失衡 / 025
調結構要補齊消費“短板” / 028
經濟轉型的根本任務是產業結構升級 / 031
結構調整:老問題還需新思路 / 034
低碳經濟:中國將用行動告訴哥本哈根
低碳轉型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之後的自覺選擇 / 038
後哥本哈根時代的低碳經濟形勢 / 039
財政與金融: 改革與發展
地方債,財政平添幾多愁!
地方債欲墮 / 045
地方政府債務成潛在財政風險 / 048
解決地方舉債的治本之策 / 050
金融改革的中國式解法
全球金融改革的中國戰略思路 / 054
勿自滿 / 056
融券融資冰火兩重天 / 059
農行上市會給中國帶來什麼? / 062
產業經濟:緊跟轉型的脈搏
世博經濟:賺了多少?
解讀世博“經濟效應” / 065
世博:驅動中國經濟的新引擎 / 067
後世博時代——上海何去何從? / 074
新能源產業:痛並快樂著
新能源產能過剩真相 / 080
新能源汽車的理想與現實 / 083
新能源產業:痛並快樂著 / 086
文化產業:能否破繭化蝶?
發展文化產業需明晰權力邊界 / 091
掘金文化產業:那么遠,這么近 / 092
謹防政府吹大文化產業泡沫 / 096
基礎設施建設:夯實中國
三網融合:開啟破冰之旅
進退十年間:三網融合兩地樣本調查 / 099
三網融合還得過幾道坎兒 / 105
讓三網融合回歸市場 / 108
呼嘯而來的中國高鐵
新高鐵時代,重塑區域地理 / 113
高鐵概念被過度炒作:高鐵是個筐啥都往裡裝 / 117
讓市場檢驗高鐵 / 118
房地產:迷局如何破解?
誰在導演高房價?
2009年房價高漲:誰是幕後“老鬼” / 121
信貸過度寬鬆誘導房價飆升 / 125
揭秘商品房真實成本 / 128
不能讓房地產市場綁架中國經濟
誰能壓垮房價 / 131
房地產陷阱 / 134
中國房地產真的不可救藥嗎? / 138
房地產新政透視
步入新輪迴 / 141
遏制高房價捷徑 / 144
房地產新政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 145
三農:熱問題下的冷思考
城鎮化:路在何方?
城鎮化是全面深刻的社會變革 / 149
“求快”還是“求穩” 中國城鎮化面臨轉型 / 154
“冒進式”城鎮化後果堪憂 / 158
用工荒:劉易斯拐點到了嗎?
破解“用工荒”和“就業難”並存的悖論 / 161
用工荒——一個時代的終結 / 164
農民工:心安何處
二代農民工:要生活而不是要生存 / 169
做有尊嚴的勞動者——“用工荒”背後的新訴求 / 171
新生代農民工:走出身份錯位的“怪圈” / 174
瘋狂的大蒜
大蒜泡沫 / 179
農產品價格行政干預之辯 / 180
發改委:股市樓市資金轉而炒作農產品致價格異動 / 183
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家
富士康“十三連跳”:背後的故事
叩問勞動密集型企業的“人性缺失” / 188
富士康的困境與產業升級 / 191
專家解讀:富士康搬遷的三個關鍵字 / 192
“新36條”何解
民企感悟“新36條” / 196
“新36條”已出 “三重門”還在 / 197
民營資本被忽悠怕了 / 200
李書福與吉利
吉利李書福:從汽車狂人到汽車大佬 / 206
吉利收購沃爾沃 中國民營汽車企業上演蛇吞象 / 209
涉外經濟:中國越走越遠
匯率改革:人民幣會不會“被升值”
中美人民幣匯率博弈 / 214
匯改有利中國經濟更好平衡 / 217
讓人民幣升值是愚蠢的 / 219
中國—東協自貿區
用好中國—東協自貿區平台 / 222
自貿區倒逼 “中國製造”升級 / 227
理性看待“東協熱” / 230
谷歌叫板中國:真是昏頭了嗎?
谷歌事件沉思錄 / 235
離歌一曲嘆谷歌 / 238
谷歌戲中國 / 241
收入分配:關鍵時期的關鍵改革
分配不是小問題
探究收入分配結構失衡 / 245
收入分配改革:關鍵時期的關鍵改革 / 249
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視窗期” / 252
收入分配:壟斷行業高收入面臨雙調控 / 255
貧富差距逼近社會容忍紅線
福布斯公布2010全球富豪榜中國大陸64人上榜 / 258
《2010胡潤財富報告》 / 261
中國策2010之貧富差距:分配差距已達高度不平等 / 264
區域經濟新版圖:花兒朵朵
西部開發:向下個10年進發
《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 / 268
西部大開發10年啟迪 / 270
西部大開發的新起點 / 275
中國“第三區”探西部開發新路 / 279
海南:打造國際旅遊島
海南“新圈地運動”要建一個怎樣的國際旅遊島? / 284
海南:把國際旅遊島建成生態文明之島 / 286
ECFA: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 / 290
ECFA的政治經濟學 / 294
ECFA開啟海西投資概念新時代 / 296
中國經濟學和中國經濟學家
薩繆爾森與中國經濟學
啟蒙者薩繆爾森 / 299
薩繆爾森帶來深遠的科學覺醒 / 302
薩繆爾森與中國 / 307
孫冶方與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孫冶方:不改行、不改志、不改觀點  ——紀念孫冶方誕辰100周年 / 310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 314
“十二五”: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
“十二五”規劃,再塑中國
處在歷史轉折階段的“十二五”改革 / 320
“十二五”應進一步體現“以人為本” / 325
“十二五”規劃,再造中國 / 328
指標調整,指向何處?
綠色GDP大事記 / 335
一種全新的綠色GDP考核模式探索 / 336
“十二五”新指標:資源產出率 / 339
GDP碳強度指標納入“十二五”規劃或將參照GDP能耗考核 / 34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