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

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

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由來自80多家單位的351人組成。主要以中國任務為導向,以維護中國利益為宗旨,以期掌握南極變化對中國影響的趨勢,強化中國適應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2018年11月2日,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從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出發,向南極再次出征。 搭載著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隊員的“雪龍”號極地考察船當地時間17日上午停靠澳大利亞霍巴特港,進行物資補給,這是“雪龍”號進入南極前的最後一次補給。 自11月30日抵達南極中山站以來,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將考察物資及設備陸續運抵位於南極冰蓋邊緣的內陸考察出發基地,科考隊員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物資清點、整理和科研設備測試等工作,為出征南極大陸腹地做準備。

2018年12月12日上午,中國第35次中山站越冬隊與第34次中山站越冬隊舉行隊次交接儀式,新老隊員交班,第35次隊正式進駐中山站。

2019年1月19日,“雪龍”船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因受濃霧影響與冰山碰撞,船艏桅桿及部分舷牆受損,無人員受傷,船上設備運行正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
  • 組成人員:80多家單位的351人組成
  • 所屬部門:國家自然資源部
  • 所屬國家:中國
考察歷程,考察目的,觀測方法,

考察歷程

2018年11月2日,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從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出發,向南極再次出征。
台北時間2018年11月9日15時,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從東經152度05分由北向南穿越赤道,進入南太平洋。
台北時間2018年11月18日16時,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極地科考船離開澳大利亞霍巴特,開始穿越海況惡劣的“魔鬼西風帶”。這是“雪龍”號本航次中首次穿越“魔鬼西風帶”。按計畫,“雪龍”號本航次中將6次穿越“魔鬼西風帶”。
2018年12月1日報導,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的“雪龍”號極地考察船日前到達距離中山站44公里處的陸緣冰區,準備迎來本次南極科考首場攻堅戰——物資卸運。一支探冰小組隨即展開海冰探路,以期儘快打通從“雪龍”號到中山站的冰上運輸線,儘早啟動冰上運貨。
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
2018年12月18日,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整裝待發。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兩支內陸考察隊的37名隊員正式出征南極腹地。“37勇士”分乘11輛雪地車,向位於南極腹地茫茫冰原的中國泰山站和崑崙站進發。
2018年12月31日,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崑崙隊16名隊員平安穿越南極內陸被稱作“鬼見愁”的冰丘密集區,進入南極冰蓋高原地區。
2019年1月2日,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崑崙隊16名隊員成功穿越南極內陸冰蓋“大鍋底”,進入冰蓋最高處的冰穹A地區。
2019年1月19日10時47分,“雪龍”船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因受濃霧影響,在南緯69°59.9',西經94°04.2'位置與冰山碰撞,碰撞時船速3節(約5.56千米/小時),船艏桅桿及部分舷牆受損,無人員受傷,壓載水艙、油艙、主機及其他船舶動力設備、通訊導航設備運行正常。情況發生後,自然資源部高度重視,立即研究部署並開展應對工作,把人員安全放在首位,及時對船舶安全狀態進行監測,精心組織對受損部位進行檢修,在確保全全前提下,制定後續科考作業方案。
2019年1月24日,在完成南極內陸冰蓋之巔冰穹A地區的各項科考任務後,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崑崙隊撤離崑崙站營地,踏上返回南極中山站之旅。16名崑崙隊隊員自1月4日抵達崑崙站以來,開展了天文望遠鏡的維護和往年數據回收、天文台址測量設備的安裝與運行、深冰芯鑽探設備維護與冰雪採樣、絕對重力測量等科考項目。
2019年1月29日,“雪龍”號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部分隊員從長城站航向中山站。按計畫,“雪龍”號將在中山站附近停留6天,進行中山站燃油補給,並將本次科考取得的相關樣品等運至船上。
2019年2月3日,在泰山隊隊員完成泰山站二期工程後,內陸隊11輛雪地車在暴風雪中告別泰山站,返回520公里之外的中山站。
2019年2月5日,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兩支內陸隊——崑崙隊和泰山隊的37名隊員,繼續以中國南極中山站為目標,賓士在茫茫的南極內陸冰蓋上,在冰天雪地中度過了農曆豬年第一天。
2019年2月8日晚,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內陸隊(崑崙隊和泰山隊)37名隊員在暴風雪中順利回到南極中山站。
2019年2月9日,“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抵達南極中山站,並於當天開始用船載直升機“雪鷹12”向中山站吊運燃油。
2019年2月,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在南極中山站順利完成鈉螢光都卜勒雷射雷達探測系統的安裝和調試,首次同時探測到南極中間層頂區大氣溫度和三維風場,填補了極隙區中高層大氣探測的空白。
2019年3月6日,“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載著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航行在我國南海海域,預計6天后靠泊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
2019年3月12日,經過131天、3萬海里航行,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搭乘“雪龍”號極地考察船回到上海、走上陸地。南極考察期間,科考隊經受了嚴酷自然環境的考驗,克服了“雪龍”號碰撞冰山後帶來的種種困難,安全完成夏季考察任務,在科學考察和綜合保障方面取得了多項成果。

考察目的

本次考察以完成國家重大基建工程為目的,將重點開展泰山站二期工程收尾、恩克斯堡島新站建設相關工作、國家南極觀/監測網建設、海洋環境保護調查、站區環境整治等工作。
本次考察第二航段任務是推進羅斯海新站建設。

觀測方法

在科學考察上,將充分利用船基、冰基、陸基、空基、站基等平台,繼續開展陸地-海洋-大氣-冰蓋-生物的多學科聯合觀測。本次考察還計畫通過國際合作,在中國第五個南極新站選址處附近建立一個企鵝保護區,並在中山站附近冰蓋為飛機建立一個冰雪跑道機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