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成立於2006年7月4日,中國科學院下屬的事業法人單位,是專門從事城市環境綜合研究的研究機構。

研究所的學科方向為環境化學與分析化學、 環境經濟與環境管理、 生態學、 環境生物與生物技術、 環境工程與環境材料;重點研究領域為:城市生態健康與環境安全、 城市環境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 城市環境工程與循環經濟、 城市生態環境規劃與管理。

據2016年9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擁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共有工作人員410人、研究生300人;截至2016年7月,研究所共招收506名研究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 外文名:The Institute of Urban Environ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簡稱:IUE CAS
  • 成立時間:2006年7月4日
  • 主管部門中國科學院
  • 地址:中國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大道1799號
  • 博士後流動站:1個
  • 博士點:一級學科2個 二級學科3個
  • 碩士點:一級學科2個 二級學科3個
  • 現任所長朱永官
  • 教育職能歸口中國科學院大學
歷史沿革,科研條件,設施資源,科研平台,人員編制,合作交流,科研成就,研究成果,學術期刊,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文化傳統,所徽,所訓,研究生會,機構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2006年6月29日,中國科學院廈門市人民政府廈門賓館簽署了共建“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備忘錄。7月4日,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成立。10月19-22日,城市環境研究所組織進行了2006年秋季博士生招生考試工作。11月,城市環境研究所黨組織成立並召開第一次全體黨員大會。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奠基典禮在廈門舉行。
2007年3月9日,舉行首屆博士研究生入所教育活動。6月,應亞太經合組織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司的邀請,城市環境研究所崔勝輝博士代表趙景柱所長參加了亞太地區基礎設施的可持續發展專家組會議。7月13日-14日,城市環境研究所在漳州角美龍佳山莊召開第一次發展戰略研討會。
2008年4月7日,城市環境研究所與英國阿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在英國駐華大使歐威廉(William Ehrman)爵士和蘇格蘭教育大臣希斯羅普(Fiona Hyslop)閣下的見證下簽署了雙方共建“中英聯合環境技術研究所”的諒解備忘錄。11月20日,在城市環境研究所舉行“中英聯合環境技術研究所”揭牌儀式。
2009年1月,香港理工大學與城市環境研究所簽署科技合作協定。9月,通過人才隊伍和科研活動與管理驗收、通過科研裝備、審計和財務管理專項驗收、通過院基建項目竣工驗收,與德國特里爾套用技術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11月16日,依託於研究所的廈門市水環境安全與水質保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2010年3月,與香港浸會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10月,研究所獲評中科院基建工作先進單位。11月,通過保密體系建設現場驗收。
2011年4月,科研管理信息系統(ARP)通過中國科學院ARP項目驗收專家組驗收。7月4日,研究所舉行了“城市環境長期研究站廈門站”成立儀式。10月,通過中科院幹部人事檔案檢查驗收、通過所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評估。
2012年1月11日,經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位評定委員會批准,城市環境研究所成為“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下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經濟與環境管理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月17日,被中共廈門市委市直機關工作委員會評為“2011年度廈門市直機關文明單位”。9月25日,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順利通過國家認監委專項檢查。8月29日,研究所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獲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准正式設立。
2013年2月,研究所獲得中國科學院“信息化評估進步獎”榮譽稱號。5月19日,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廈門市科學技術協會授予城市環境研究所“廈門市科普基地”稱號並舉行了授牌儀式。
2014年1月15日,經中國科學院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城市環境研究所“生態學”一級學科博士培養點獲批通過增列。3月25日,被列為“福建省城市環境研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2016年4月,與英國東英吉利亞大學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與青海師範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6月,與馬來西亞丁加奴大學簽署雙方合作備忘錄。

科研條件

設施資源

  • 科研設備
據2016年9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儀器設備中心擁有價值5000萬元的大中型分析儀器設備,其中100萬以上的儀器8台,10萬元以上的科研儀器設備50多台,面向環境、生物、化學、工程、材料等學科,在成分和結構分析、生化分析以及超微結構分析等方面具有優勢。擁有擁有氣相色譜、液質在線上(LC/MS)、火焰和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TOC/TN測定儀、紫外/可見光光譜儀以及離子色譜儀等儀器設備;擁有移動式大氣環境監測車、雷射雷達、差分吸收光譜儀、大氣形態汞監測儀、氣溶膠飛行時間質譜儀、大氣POPs主動採樣網路以及相關的大氣污染控制技術研發平台。
  • 館藏資源
據2016年9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圖書館館藏圖書4000餘冊,中文期刊20餘種,中文報刊、雜誌15種,電子全文資料庫26個,電子文摘資料庫6個;擁有網路期刊5250種。

科研平台

據2016年9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擁有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個、中國科學院創新中心1個、所級研究中心6個、廈門市重點實驗室2個、廈門市研究中心1個。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城市污染物轉化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城市大氣環境研究卓越創新中心
所級研究中心:城市生態健康與環境安全研究中心、城市環境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研究中心、城市環境工程與循環經濟研究中心、城市生態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中心、中國能源研究中心、大氣環境研究中心
廈門市重點實驗室:廈門市城市代謝重點實驗室、廈門市室內空氣與健康重點實驗室
廈門市研究中心:廈門市水環境安全與水質保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人員編制

據2016年9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人員規模為760人,其中工作人員410人,研究生300人,博士後、客座人員及訪問學者50名。研究所現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青年千人計畫1人、引進海外傑出人才11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10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博士生導師29人,在國際組織任職14 人次。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朱永官、姚槐應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董四君賈宏鵬申河清於昌平於鑫俞慎張洪武趙峰鄭煜銘、朱永官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朱永官、全燮

合作交流

據2016年9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韓國等十多個國家及香港台灣的高水平研究機構保持著交流和合作關係,並與英國阿伯丁大學、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單位簽署了全面合作協定。
2014年,研究所因公出訪共81人次,涉及2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參加國際學術會議62人次,考察訪問4人次,開展合作研究18人次;接待了來自美國、日本和英國等29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人員共185人次。共舉辦國際會議6次。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2013年,城市環境所共有在研項目294項(包括新增項目150項)。其中,主持(或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課題2項(新增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課題(子課題)7項(新增2項);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課題(子課題)5項(新增3項);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新增0項)、面上項目37項(新增1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7項(新增16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新增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新增0項);主持(或承擔)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課題1項、院重點部署項目1項(新增1項)、院科研裝備研製項目4項(新增2項);承擔重點國際合作項目1項(新增0項);承擔院地合作項目6項(新增0項),地方自然科學基金、科技計畫項目88項(新增45項),橫向項目65項(新增46項),其他項目27項(新增13項)。
2013年城市環境所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SCI論文200篇,EI論文153篇,CSCD論文80篇,申請專利62件,其中發明專利52件,實用新型專利10件,授權發明專利8件,實用新型專利10件,登記軟體著作權4項。研究所牽頭編制的國家標準《公共機構能源資源管理績效評價導則》獲得批准實施,受委託牽頭編制了《廈門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條例》和《美麗廈門環境保護總體規劃暨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規劃》。
2012年,城市環境所共有在研項目286項(包括新增項目135項)。其中,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8項(新增30項);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項目8項;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和院地合作項目(課題)19項(新增4項);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課題、子課題2項(2012年新增);973前期專項課題1項,863計畫課題(子課題)4項(2012年新增);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子課題)11項(新增9項);環保公益項目4項;教育部回國留學基金項目6項(新增3項);福建省科技計畫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0項(新增17項);廈門市(區)科技計畫項目19項(新增5項);寧波市科技計畫項目2項(2012年新增);國際合作項目2項(新增1項);橫向項目83項(新增52項);其他項目7項(新增6項)。已申請發明專利45項,其中發明34項,實用新型11項;獲得專利授權11項,其中發明3項,實用新型8項。全年發表科技論文248篇,其中SCI收錄144篇,EI收錄104篇,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收錄79篇。共有4個軟體申請著作權登記,其中有1個軟體已獲得“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編制並獲批發布地方標準1項。
2014年,城市環境研究所共有在研項目335項(包括新增項目160項)。其中,承擔(或參加)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課題2項(新增2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5項(新增0項),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子課題)11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新增1項)、面上項目30項(新增10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新增1項),青年科學基金35項(新增16項);承擔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課題3項(新增0項);主持(或承擔)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課題4項(新增3項),主持(或承擔)院重點部署項目2項(新增1項)、中科院儀器裝備研製項目3項(新增2項);承擔重點國際合作項目1項(新增0項);承擔院地合作項目2項(新增0項)。承擔地方政府科研項目119項(新增48項);承擔企事業單位委託等橫向項目82項(新增57項),承擔其他項目33項(新增18項)。
2014年,城市環境所發表論文330餘篇,其中SCI論文233篇,EI論文223篇,CSCD論文85篇,申請專利77件,其中發明50件,實用新型26件,外觀設計1件,授權發明10件,實用新型12件,外觀設計1件,登記軟體著作權4項。牽頭調研和起草的《廈門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條例》通過廈門市人大常委會表決,於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牽頭編制的《美麗廈門環境總體規劃大綱》、《美麗廈門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規劃》通過專家評審、論證。

學術期刊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 Innovation》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該刊匯集優秀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套用,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建設。主要有土壤、空氣、水和食物在農村和城市景觀等領域的欄目。傳播基礎科學、方法論、工具和技術,圍繞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和治理是本該刊的重點。研究環境效益問題的有效的處理方法,包括智慧型科學技術的發展,清潔技術,環境保護,資源利用效率等。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據2016年9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擁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博士後流動站環境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點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學
二級學科博士點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經濟與環境管理
一級學科碩士點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學
二級學科博士點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經濟與環境管理

教學建設

據2016年9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設有四類所級獎學金及永清環保獎學金,並享有科研助理津貼,成績優異的學生可申請國家獎學金、院長獎學金、朱李月華獎學金、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院優博論文、奧加諾獎學金、科研實踐獎勵計畫項目、BHPB獎學金等十餘項國家和院級獎勵。此外,研究所設有多種學生勤工助學崗位,對在校期間參與勤工助學的學生予以資助。
截至2016年7月,研究所共招收506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268人(含19名外籍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238人(含1名外籍碩士研究生),並有134名碩士生和130名博士生畢業並獲得學位。
研究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級對台科技合作與交流基地。

文化傳統

所徽

外環:上半環為研究所的中文名稱: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下半環為研究所的英文名稱:INSTITUTE OF URBAN ENVIRONMENT CAS。
所徽所徽
環內:環內由上、下兩個圖案組成。上面圖案由3個英文大寫字母I、U、E組合而成(IUE為城市環境研究所的英文縮寫),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分別表現了中國古代城牆不同的外觀設計。下面圖案是由兩隻手相互疊加合攏形成的樹葉。樹葉寓意生命和可持續性。樹葉本身由上下兩部分組成,分別由英文字母L和E演繹而成。L和E分別是研究所所訓忠誠(Loyalty)、盡責(Endeavour)的英文縮寫。
構成所徽的所有圖案均為翠綠色,其他過渡部分和文字均為白色。
所徽莊重、簡樸、生態。象徵著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及每個成員以“忠誠、盡責”的研究所所訓精神,與社會各界“攜手”共濟,用大家智慧的“雙手”勤奮耕耘,為建設具有可持續性的城市不斷做出創新性貢獻。

所訓

忠誠盡責(Loyalty & Endeavor)
所訓所訓
忠誠:對祖國的忠誠;對人民的忠誠;對事業的忠誠;對研究所的忠誠;對合作者的真誠;對同事的真誠。
盡責:盡責是“忠誠”對研究所每個成員的具體要求;盡責是研究所每個成員“忠誠”的具體體現;盡責寓意研究所全體及每個成員在創新理念的指導下,勤奮工作,不斷取得創新成果。

研究生會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研究生會以“團結一致,服務大眾”為治會宗旨,設定主席團、辦公室、學術部、文藝部、生活部、宣傳部、體育部等部門,組織籃球賽、兵乓球賽、羽毛球賽、足球賽、E論壇等人文系列講座、科普宣傳活動、周年慶典等文化活動。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所長
黨委書記、副所長
蔡澎
副所長、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副所長
賀泓

歷任領導

姓名職務任職時間
籌建組組長
2006年07月—2009年10月
所長
2009年10月—2014年12月
黨委書記
2009年10月—2012年05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