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權制度研究(上下)

中國皇權制度研究(上下)

《中國皇權制度研究(上下)》是2007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毅。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皇權制度研究(上下)
  • 作者:王毅
  • ISBN:9787301127117
  • 類別:政治&歷史
  • 頁數:1117
  • 定價:138.00元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10
  • 裝幀:平裝
  • 開本:16K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中國皇權制度研究》(上下):中國皇權制度自"秦制"以後兩千多年中的始終延續和發展,對古代中國和近現代中國的社會面貌都有著深遠影響。《中國皇權制度研究》(上下)在借鑑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嘗試以一些新的視角和方法審視這個巨大的研究對象。這些嘗試主要在於:第一,隨時以近代以來世界共同的制度方向(憲政)為對比而展開對中國皇權制度的具體分析,並因此而發現我們研究工作應該面對的諸多新的問題和視域;第二,全面而貫通地審視一系列與制度相關的重要領域,諸如:中國皇權體制的組織結構方式、皇權社會的法律體系、制度法理學和法哲學、行政架構及其運作方式、城鄉的制度經濟形態、賦稅財政體制及其蘊涵的制度邏輯、國民政治心理和訴求方式、制度倫理對國民行為方式的塑造、腐敗與皇權制度的關係、文化形態與制度形態的關係、生態演變的制度原因、制度傳統對於人們如何選擇造就啟蒙路徑的決定作用,等等;第三,對每一癥結的分析都力求以對其長久歷史脈絡的發掘把握為基礎,再進一步說明這種制度邏輯經過千百年延續而在16世紀前後充分展現出的時代意義;第四,既注重從浩瀚的史料中發現和歸納典型的社會現象,同時更注重解析這無數現象背後深刻的制度法理,以及主要由這套法理所決定的社會走向。

作品目錄

第一節 為什麼要從“專制性”及其制度路徑的角度審視中國皇權社會 第1頁
第二節 中國皇權專制制度及其在16世紀前後的發展對於中國歷史進程的意義 第6頁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方法及其形成原因 第11頁
第一章 中國皇權政體專制性的制度功能和發展機理 第21頁
第一節 中國皇權政體在戰國秦漢時的建立,其制度結構、制度功能和空前偉大的文化意義 第23頁
第二節 中國皇權政體在漢唐之際的發展邏輯和脈絡(上)——制度建構與皇權專制趨向之間的博弈過程及其結果 第39頁
第三節 中國皇權政體在漢唐之際的發展邏輯和脈絡(下)——皇權文化的建構及其縝密化、體系化的過程和意義 第50頁
第四節 中國皇權社會及其文化體系在結構方式上的高度成熟——以皇權形態為“模數”而建構的龐大制度結構及其深刻的“內置語碼”系統 第65頁
第二章 中國皇權政體在其發展後期日益專制的趨向及其制度機理 第76頁
第一節 中國皇權政體在其發展後期的日益專制及其原因 第76頁
第二節 中國皇權專制性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空前發展及其主要路徑 第87頁
第二編 作為皇權制度核心的法理和法律體系 第109頁
第三章 中國傳統法律體系與權力制度的關係(上)——中國皇權制度的法理學及其演進的趨向 第109頁
第一節 中國皇權統治的法理基礎及其與憲政方向的悖逆,乃是決定其政體性質的核心要素 第109頁
第二節 由中國皇權制度性質決定的法律體系主要特性——“王法”、“官法”與憲政法理的根本分野 第111頁
第三節 法律文化在中國皇權社會後期的發展方向 第146頁
第四章 中國傳統法律體系與權力制度的關係(中)——中國皇權社會法律體系的逆現代性在16世紀前後的充分發展 第158頁
第二節 法律淪為專制統治工具以後的制度效應——法律公正性和程式正義原則的徹底喪失 第174頁
第三節 16世紀前後法律專制性趨於極端的典型表征及其對制度方向的標誌——空前的司法腐敗與登峰造極的酷刑、黑獄制度 第195頁
第五章 中國傳統法律體系與權力制度的關係(下)——統治權力免疫系統的“非法理化”及其與憲政方向的迥異 第215頁
第二節 中國皇權政體之中,權力免疫系統的“非法理化”——從中國政治哲學法理學無權判定專制威權為非法談起 第226頁
第三節 中國皇權政體自我約束機制的建立及其失效與廢弛——皇權政體自我約束機制發展和演變的法理原因 第231頁
第四節 專製法理統治之下,廣大國民對法律的逆向心理及其制度意義——從民諺“依著官法(被)打殺”談起 第266頁
第三編 中國皇權統治下的行政體制與社會形態 第289頁
第六章 專制權力導致的制度性腐敗及其對社會走向的影響 第289頁
第一節 腐敗是中國皇權專制政體的必然屬性 第289頁
第二節 明代初年的權力腐敗及其制度原因 第295頁
第三節 16世紀前後,制度腐敗因統治權力專制性惡性發展而充分顯現 第301頁
第四節 權力腐敗在16世紀前後的日益獸性化等一系列典型制度特徵 第314頁
第五節 近年來“制度經濟學”對腐敗與權力專制性之間關係的分析,以及中國專制權力制度腐敗對其結論的印證 第353頁
第六節 中國專制權力極度腐敗所導致的惡性報復與制度輪迴 第358頁
第七章 16世紀前後洪水猛獸般的“胥吏之害”與中國專制政體的行政方式 第365頁
第一節 官、吏分途在中國權力金字塔結構中的原因和意義 第367頁
第二節 “胥吏之害”在10世紀以後加速膨脹的制度原因——底層國民在專制權力強化趨勢面前,因失去緩衝層而進一步弱勢化的結果 第371頁
第三節 “民權不張”與“國家養千萬虎狼以食人”的關係——16世紀前後基層行政和司法權力的空前兇殘腐敗及其制度學意義 第393頁
第四節 “胥吏之害”與中國皇權社會行政方式的痼疾及其若干歷史教訓 第419頁
第八章 清官文化在16世紀前後的高度興盛及其制度意義——統治權力專制性不斷強化趨勢下,國民政治心理的幼稚化及其實現路徑 第465頁
第一節 “中國人向來缺乏權利思想”與“只知道崇拜包龍圖式的清官” 第465頁
第二節 皇權政體中“民本”政治和清官模式的產生及其制度意義 第470頁
第三節 16世紀前後因制度痼疾應運而興的“代償機能”——專制統治日益強橫之下,底層國民對清官的企盼和塑造 第488頁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蔑視踐踏社會規範、社會誠信的制度環境和國民心理,是如何成為中國進入現代社會的巨大障礙 第549頁
第二節 中國皇權社會中流氓階層和流氓文化的成因,其文化功能以及流氓文化在明代之前的發展形態 第563頁
第四編 中國皇權社會的經濟體制及其制度方向 第631頁
第十章 皇權統治之下的中國城市經濟制度及其逆現代性(上)——中國中世紀城市經濟與西方迥異的制度特徵及其與皇權政體的關係 第631頁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對16世紀前後中國制度前途的兩種對立判斷——“資本主義萌芽說”與“顧準命題”的對立以及相關爭論在近年的延續 第631頁
第二節 中國與西歐在中世紀城市性質上的迥異——中國皇權對城市經濟形態設定的基本制度環境之一 第646頁
第三節 由中國皇權政體盛衰周期強制規定的城市經濟盛衰律——中國皇權對城市經濟形態設定的基本制度環境之二 第674頁
第四節 皇權對城市經濟的強制干預和超市場化的操控方式——中國皇權對城市經濟形態設定的基本制度環境之三 第700頁
第十一章 皇權統治之下的中國城市經濟制度及其逆現代性(下)——16世紀前後皇權專制空前強橫條件下的城市經濟及其命運 第731頁
第一節 16世紀前後中國“權力經濟”體制的一系列典型路徑 第735頁
第十二章 中國皇權統治“子民”人身和財產的法權制度及其與憲政法理的悖逆 第794頁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統治者對百姓和工商階層的凌虐和劫掠何以能夠成為一種制度傳統 第796頁
第二節 強制國民處於人身依附地位的“編戶齊民”制度何以是中國皇權社會的基礎 第802頁
第三節 統治者作為天下一切財產最終所有者的法理及其制度化實施方式 第820頁
第四節 作為憲政制度基礎的國民法權地位及其與中國皇權社會法權制度的迥異 第834頁
第五節 皇權統治下不能有任何人權、財產權等法權制度方面的變革,決定了16世紀前後中國迥異於憲政制度的發展方向 第848頁
第六節 對一個癥結問題的重新討論:未能有法權形態變革的中國可能在16世紀前後開啟新的制度方向嗎? 第881頁
第十三章 中國皇權社會的稅賦制度及其與憲政稅制的根本分野(上) 第909頁
第一節 不同政體和法理根據之下,中西稅賦制度的重大區別及其對各自歷史進程的意義 第909頁
第二節 中西賦稅體系各自隱含的制度結構和制度邏輯——以杜甫和詹姆斯·M.布坎南的制度經濟學思路為例 第930頁
第三節 中國皇權社會賦稅制度運行的三項定律 第933頁
第十四章 中國皇權社會的稅賦制度及其與憲政稅制的根本分野(中)——16世紀前後中國的“惡稅制度”與專制權力的關係 第960頁
第二節 皇權社會後期歷次賦役改革的失敗結局及其制度始因 第974頁
第三節 16世紀前後中國賦稅制度空前專制化的一系列表征 第985頁
第十五章 中國皇權社會的稅賦制度及其與憲政稅制的根本分野(下)——統治權力的專制性能否通過稅製得到制衡的制度意義 第1037頁
第一節 憲政政體制衡王權惡稅欲求的有效性及其與中國皇權稅制的鮮明對比 第1038頁
第二節 “惡稅制度”無法遏止的政治哲學意義之一:統治者私慾因不受制衡而趨於瘋狂的必然性 第1050頁
第三節 “惡稅制度”無法遏止的政治哲學意義之二:統治者與“蟻民”之間建立最低限度博弈平衡的絕無可能及其制度後果 第1055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