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

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

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是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與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研究中心共同創辦的當代佛教藝術展事。

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旨在弘揚、展示中華佛教文化魅力,繼承和發展中國千年佛教文化藝術遺產,呈現中國當代佛教藝術所取得的輝煌成果。

展覽選取一類佛教藝術形式和採用雙年展的形式,舉辦全國性的展覽及巡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 
  • 外文名:Chinese ContemporaryBuddhist Art Exhibition
  • 主辦單位: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
展事意義,一、佛教文化,二、佛教藝術,三、繼承發揚,首屆展覽,展覽意義,組織機構,展覽盛況,獲獎作品,第二屆展覽,展覽意義,組織機構,展覽盛況,

展事意義

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是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與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研究中心共同創辦的當代佛教藝術展事。展覽將選取一類佛教藝術形式和採用雙年展的形式,舉辦全國性的展覽及巡展。
舉辦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的策劃思路是:繼承和發揚中國佛教文化和佛教藝術,旨在弘揚、展示中華佛教文化魅力,繼承和發展中國千年佛教文化藝術遺產,呈現中國當代佛教藝術所取得的輝煌成果。

一、佛教文化

中國擁有巨大的佛教文化千年遺產一千多年的歷史經驗證明,佛教在中國大地上吸取中國文化的營養,沿著這一人間佛教的方向發展,取得了極其巨大的成功。在人類所創造的各支古老文化中,佛教已以獨具的精深哲學思想、豐富的精神財富、龐大的文獻寶庫、精美的文化遺產而成為東方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支柱。
佛教文化涉及面很廣,不僅有建築、雕塑、繪畫、音樂、書法,茶文化、素食文化都包含其中。
——趙朴初

二、佛教藝術

佛教藝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創造了輝煌的成就。
佛教藝術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本身蘊涵的宗教神秘感及其莊嚴性、歷史性、民族性,在中國和世界藝術史上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美工藝相結合,開創了中國佛教造像藝術化的發展和盛世造佛的時代,把獨具特色的中國佛教造像藝術演繹成為絢麗多彩的藝術寶庫和精美的文化遺產,在世界佛教藝術領域根深葉茂,獨領風騷。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由於傳入時間、途徑的不同,並受傳播地區和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影的影響,形成了三大支系: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這三大支系的佛教造像也呈現出各自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

三、繼承發揚

繼承和發揚中華佛教文化是回響中共中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號召,推動佛教藝術發展的重大舉措。

首屆展覽

展覽意義

為了回響中共中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號召,弘揚、展示中華佛教文化魅力和佛教造像藝術風采,呈現中國當代佛教造像暨雕塑藝術所取得的輝煌成果,提升佛教造像暨雕塑藝術的層次和品位,引導中國當代佛教造像及雕塑藝術發展的方向,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研究中心與雲南省佛教協會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佛教造像暨雕塑藝術)”於2012年11月2日在雲南省博物館開幕。
首屆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是依據策展思路作為一種帶有宗教情感的藝術創作活動。
中國的佛教造像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它與社會形態、民族心理、民間風俗、審美心理等密切相關。從藝術的角度來看,佛教造像的手法和雕塑語彙極為豐富,具有崇高的藝術價值。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
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研究中心
雲南省佛教協會
承辦單位
雲南省博物館
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展覽部
戰略合作單位
雲南玖大投資有限公司
北京斯米特藝術裝飾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福建惠安雕刻藝術研究會
《海峽工藝美術》雜誌
組織策劃
吳鶴林
策劃
陳發凱 李 亮
顧問
丹增: 中國文聯副主席,原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共雲南省委副書記
學誠大和尚: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
刀述仁: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雲南省佛教協會會長
釋如常法師:台灣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
錢紹武: 著名雕塑大師、畫家、書法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李家振:著名佛教文化學者、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鳳凰網佛教文化總監
組織委員會
主任:
宋春華: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原建設部副部長
副主任:
田青: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馬文斗:雲南省博物館館長
吳鶴林: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雕塑學會秘書長
評審委員會
任:
田青: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著名佛教音樂專家
員(按姓氏筆劃排列):
葉毓山:著名雕塑家,教授,原四川美術學院院長
印樂大和尚:白馬寺方丈,白馬寺佛教文化研究會會長
孫振華:著名藝術評論家,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張總: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金申:古代佛教美術史及佛教文物鑑定專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教授
鄒時萌:教授級高級規劃師,建設部規劃司原司長,原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彭多毅:雲南大學發展研究院教授
彭富春: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湖北省美學學會會長
甄彥蒼:著名民間雕刻大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秘書長
陳發凱: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山大學博士、美國俄州辛辛那提大學博士後。具有豐富的東西方企業管理經驗,並著有多部佛教文化著作
李 亮: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碩士畢業,現就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從事城市公共藝術項目設計及實施,參與多項城雕及奧運會雕塑建設及白馬寺擴建設計工作
組委會辦公室
主任:楊陽
成員:邱凱、李丹、金海東、吳迪、王路、何鑫

展覽盛況

2012年11月2日,由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研究中心、雲南省佛教協會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佛教造像暨雕塑藝術)” 在雲南省博物館隆重開幕[2] 。
中國文聯副主席,原中共雲南省委副書記丹增;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學誠法師;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雲南省佛教協會會長刀述仁;原建設部副部長,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展覽組委會主任宋春華;中國佛教協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研究中心主任田青教授;建設部原城市規劃司司長,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鄒時萌;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雕塑學會秘書長吳鶴林;雲南省社科聯主席范建華、雲南省博物館館長馬文斗等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儀式上,嘉賓紛紛致辭,盛讚了本次展覽對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重大意義,對展覽的組織工作給予極高評價。
原建設部副部長,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展覽組委會主任宋春華在講話中總結了本次展覽的幾個特點。他說,本次展覽是對建國以來佛教雕塑藝術所取得的成果的一次梳理與總結,將對中國佛教藝術未來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建設性指導作用。
展覽匯集近百件中國當代佛教造像及雕塑藝術精品,全面展示了建國以來中國佛教造像和雕塑藝術的發展現狀,是建國以來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的最大展事。
展覽作者包括了老中青三代藝術家,既有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民間佛像製作大師,又有專業美術學院老師、學生;展覽作品的選擇突破了傳統佛教造像與當代學院派雕塑藝術的藩籬,呈現了當代佛教藝術的新發展,為觀眾呈現了別致的觀展體驗。
特別邀請的東南亞部分國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參展,將佛教雕塑藝術進行了一次國際間的溝通和交流。
2012年11月2日-9日展覽期間,近8萬觀眾參觀了展覽了,創下了雲南省博物館歷次展覽參觀人數之最。

獲獎作品

金獎| 金剛獎1
《杭州韜光寺寶珠觀音》 作者:謝成水
銀獎| 蓮花獎2名:
《千手觀音》 作者:劉紅立
《造像研究 — 弘一法師》 作者:蔣鐵驪
銅獎| 如意獎3名:
《十八羅漢》 作者:鄭於鶴
《玄奘 · 歸圖》 作者:李一夫
《聖觀音》 作者:連紫華
優秀獎| 七寶獎9名:
《藥師佛、紅木四大尊者》 作者:吳文忠
《觀音座蓮》 作者:段起來 侯瑾輝
《南傳佛像》 作者:佘國珍
《佛說》 作者:王冬青
《一佛二弟子》作者:劉炳
《金剛經》 作者:梁慶領
《菩薩立像》 作者:史延春
《水月觀音》 作者:杜永衛
《文殊菩薩》 作者:昆明市斑銅廠

第二屆展覽

展覽意義

佛在我心
2012年11月,首屆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佛教造像暨雕塑藝術)在雲南省博物館成功舉辦,其時,觀者如堵,盛況空前,影響之大,反響之好皆超出了組委會的預期。其實也並不奇怪,中國本是佛教藝術的大國,而佛教藝術又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以雲岡、龍門、麥積山、敦煌為代表的中國佛教雕塑藝術,滋養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而佛教的思想和理念,更早已融入中國人的心靈深處,成為億萬中國人精神的支柱和道德的規範。
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的演講全面論述了佛教中國化的歷程與意義,是中國近代以來執政黨最高領導人和國家元首第一次以如此鮮明的態度肯定佛教在中國歷史上和中華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屆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能在無錫靈山“世界佛教論壇”舉辦,充分顯示了中國社會的巨大進步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之勢。為了體現佛教藝術的當代性、創新性和多樣性,策展之初我們擬定一個口號——佛在我心。希望藝術家們能在充分繼承中華文化偉大傳統的基礎上,以充分自由的心態和不羈的想像力驅動無盡的才華,創造出屬於“這個”時代的佛教藝術。
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在廣大藝術家的熱情參與下,評審委員會經過認真評選,最終評選出了近百件(組)作品。這些作品一部分為遵循傳統佛教造像製作儀軌的“傳統造像類”,大部分則屬於廣大藝術家們發自內心的感悟的“創作類”作品,其中不乏新思維、新角度、新材料。如果說古代造像更多體現出的是古代藝術家們的虔誠信仰的話,在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中,我們除了能體會到一以貫之的靈魂追求外,還能體會到今人尤其是年輕人更鮮明的個性化追求。就像禪者悟道各有因緣一樣,當代佛教雕塑百花齊放,奇譎瑰麗。

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
中國佛教協會文化藝術委員會
支持單位
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
主辦單位
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
承辦單位
無錫靈山書院
顧問
學誠法師: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劉長樂:中國佛教協會名譽理事,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
丹增: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原副主席,中共雲南省委原副書記
刀述仁:全國政協常委,雲南省佛教協會會長
錢紹武:著名雕塑大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陳麗華: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
組織委員會
主任:
宋春華:原建設部副部長,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
副主任:
田青: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佛教協會名譽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吳鶴林: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雕塑學會秘書長
藝術委員會
主任:
田青: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佛教協會名譽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委員(按姓氏筆劃排列):
葉毓山:著名雕塑大師,四川美術學院原院長、教授
印樂法師:白馬寺方丈,白馬寺佛教文化研究會會長
朱尚熹: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
孫振華: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著名藝術評論家
李亮: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家振:著名佛教文化學者
張總: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吳洪亮: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
鄒時萌: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原建設部規劃司司長,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顧問
組織策劃
田青 吳鶴林
策展人
孫振華 李亮
組委會辦公室
主任:王平亮
成員:李丹 金海東 吳迪

展覽盛況

由中國佛教協會文化藝術委員會作為指導單位,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主辦,無錫靈山書院承辦,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作為支持單位的第二屆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佛教造像暨雕塑藝術)開幕儀式於2015年10月23日上午8時在無錫靈山梵宮正廳舉行。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原建設部副部長,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宋春華,中國佛教協會名譽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田青,中國佛教協會秘書長劉威,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盧潯、無錫靈山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原建設部規劃司司長鄒時萌,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雕塑學會秘書長吳鶴林等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儀式由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亮主持。中國佛教協會秘書長劉威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展覽的組織工作和參展作品的藝術水準,他表示本屆展覽的主題“佛在我心”切中時代脈搏,深入人心,鼓勵藝術家對佛教藝術的創作和創新。中國佛教協會名譽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田青在致辭中對所有參與本次展覽的機構及藝術家表示感謝。
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是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與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研究中心於2012年共同創辦的佛教文化藝術雙年展。該展旨在弘揚展示中華佛教文化魅力,呈現中國當代佛教藝術所取得的成就,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藝術水準最高的佛教藝術展。
第二屆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自今年1月徵稿以來,陸續收到幾百件來稿。投稿群體呈現年輕化、學院化的趨勢。一直以來,佛教造像的創作者多為民間工匠,他們遵循一定的造像儀軌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佛教題材作品。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和中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越來越多的學院派藝術家也加入到佛教題材作品的創作中來,給佛教藝術創作帶來更多的突破和創新。第二屆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緊扣時代脈搏,將本屆展覽主題定為“佛在我心”,希望藝術家在繼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充分、自由地表達對於佛教藝術的理解與情感,展現自身的才華,創造出屬於極具時代特色的佛教雕塑作品。
2015年4月,由佛教界人士、藝術理論家、宗教文化學者和知名藝術家組成的第二屆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參展作品評審會上,百件當代佛教精品脫穎而出。本屆參展作品,既有一批延續佛教造像傳統,以傳統材料和創作語言塑造的如法造像,又有大量接受過學院系統訓練的藝術家採用新角度、新思維、新材料創作的佛教藝術作品。近百件作品完整地呈現了中國當代佛教雕塑創作的現狀。
本屆展覽呈現了藝術家一以貫之的靈魂追求外,充分體現了今天的藝術家在信息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對於佛教造像藝術創作的堅守與創新,在佛教題材作品創作上更鮮明的藝術語言和更個性化的對佛教的理解。
作為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的專題展之一,第二屆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將於10月24-25日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舉辦期間向來自海內外佛教界、學界、政界等社會各界代表展出。10月27日之後向廣大公眾開放,展期一個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