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兒

中國男兒

《中國男兒》最初刊載於辛漢所編的《唱歌教科書》(1906年上海普及書店出版),為石更作詞,辛漢作曲;另一說為楊度作詞。原曲是日本小池友七作詞、小山作之助作曲的《學生宿舍的舊吊桶》。該曲也有是1898年大清帝國陸軍軍歌的說法。

《中國男兒》是學堂樂歌的代表作之一。被選為2011年1月播出的電視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片尾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男兒
  • 歌曲時長:48小節
  • 填詞:石更(一說楊度)
  • 譜曲:辛漢
  • 音樂風格:學堂樂歌
  • 歌曲語言:中文
創作背景,歌曲歌詞,歌曲鑑賞,社會影響,重要演出,歌曲爭議,

創作背景

1840年的鴉片戰爭,西方列強打開了中國封閉的門戶,中國開始進入到近代社會,社會形態也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變化,中國長期以來固有的具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傳統音樂文化也受到了深刻的影響。中國音樂的發展無法固守原有的內容和形式,時代需要產生一種新的音樂來補充原有音樂的不足,學堂樂歌就是這種應勢而出的“新音樂”的產物。
1898年,以康有為梁啓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主張效法日本,學習西方科學文明。當時,廢科舉、辦新學蔚然成風。這一時期新建的新學通稱為“學堂”。學堂里開設了“樂歌課”,教唱新的歌曲,稱之為“樂歌”。中國最早開設樂歌課大約在1904年。後來,音樂界將這一時期學校的音樂課和所教唱的歌曲統稱為“學堂樂歌”。學堂樂歌基本上是填詞編曲性質的,曲調大部分來源於日本及歐美的流行歌曲,作曲的較少。《中國男兒》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中國男兒》是一首填詞歌曲,原曲是日本小池友七作詞、小山作之助作曲的《學生宿舍的舊吊桶》,初次發表於1901年3月出版的《中學唱歌》,是一首描寫學生生活的歌曲。

歌曲歌詞

下表版本一為原始版本,版本二電視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片尾曲版本。
版本一版本二
中國男兒,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
睡獅千年,睡獅千年,一夫振臂萬夫雄。
長江大河,亞洲之東,峨峨崑崙,翼翼長城,
天府之國,取多用宏,黃帝之胄神明種。
風虎雲龍,萬國來同,天之驕子吾縱橫。
狼奔虎攻,日暮途窮,眼前生路覓無從。
中國男兒,中國男兒,何不奮勇向前沖。
睡獅千年,睡獅千年,一夫振臂萬夫雄。
我有寶刀,慷慨從戎,擊楫中流,泱泱大風,
決勝疆場,氣貫長虹,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黃塵,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
中國男兒,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睡獅千年,睡獅千年,一夫振臂萬夫雄。
長江大河,亞洲之東,峨峨崑崙,翼翼長城,
天府之國,取多用宏,黃帝之胄神明種。
風虎雲龍,萬國來同,天之驕子吾縱橫。
中國男兒,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
睡獅千年,睡獅千年,一夫振臂萬夫雄。
我有寶刀,慷慨從戎,擊楫中流,泱泱大風,
決勝疆場,氣貫長虹,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黃塵,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
中國男兒,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
睡獅千年,睡獅千年,一夫振臂萬夫雄。
長江大河,亞洲之東,峨峨崑崙,翼翼長城,
天府之國,取多用宏,黃帝之胄神明種。
風虎雲龍,萬國來同,天之驕子吾縱橫。

歌曲鑑賞

《中國男兒》曲調選自日本的學校歌曲《宿舍里的舊吊桶》,編配後成為雄壯的進行曲風格,表現中國男兒奮起從戎,保衛祖國的英勇精神。(江蘇省政協教育文化委員會主任徐耀新
《中國男兒》用誇耀祖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詞句,來激發國民的愛國思想,這是舊民主革命時期愛國歌曲的特點。《中國男兒》的歌詞鋪張揚厲,而又通俗易解;曲調節奏鮮明,氣勢昂揚,而又琅琅易於上口。
《中國男兒》長48小節,但基本旋律只有兩段:第一段(“中國男兒,巾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是緩急相濟的進行曲節奏,表現奮發向上、闊步前進的豪邁氣概;第二段(“長江大河,亞洲之東,……”)由一拍二音、蜿蜒不絕的短音符組成,旋律盤旋而上,又盤旋而下,有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表現出浩浩蕩蕩的奔騰氣勢。其餘部分郜是這兩段的曩復。如以a代表第一段,b代表第二段,全曲的結構是:a—a—b—a—b。旋律周而復始,有起有伏,跌宕有致。(中國音樂學家、音樂理論家錢仁康
歌詞中用祖逖北伐和竇憲大破匈奴的典故,表現了反帝、強兵、禦侮的愛國主義主題。(王金鋙、邢康編著的《愛國主義教育辭典》)

社會影響

1953年出版的《五四運動史》記載:“悲壯高昂的《中國男兒》曾在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為廣大愛國青年所傳唱。”有資料顯示,周恩來蔡和森蔡暢聶榮臻陳毅等當年在海外勤工儉學時也愛唱這首歌。
《中國男兒》一出,不脛而走,傳唱很廣,各地出版的學校歌集競相轉載。辛亥革命以後,借用《中國男兒》的歌調另作新詞的學校歌曲層出不窮,有代表性的是上海沈心工作詞的《旅行歌》和南京周玲蓀作詞的《運動會》。
《中國男兒》是傳唱最廣、影響最大的中國早期學堂樂歌之一。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期問,用《中國男兒》和《旅行歌》的曲調填詞的《工農兵聯合歌》,曾經是全困各地工農兵民眾普遍傳唱的革命歌曲,對當時的反帝反封建鬥爭起著巨犬的鼓舞作用,並激發了工農兵團結鬥爭、戰勝敵人的信心和決心。它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繼續傳唱,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傳統革命歌曲《工農兵聯合起來》。
楊振寧在一篇回憶鄧稼先的文章中說:假如有一天,哪位導演要攝製鄧稼先傳,我要建議背景音樂採用我兒時從父親口中學到的一首歌:《中國男兒》。
《中國男兒》被作為2011年1月播出的電視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片尾曲。

重要演出

1921年春天,中國學子要在法國參加一個公共集會,集會時要求各國學生都唱自己國家的國歌。因為當時中國處在北洋軍閥政府的統治之下,所謂“國歌”是取自《尚書》的“卿雲燦兮,纖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曲調拖沓,於是學子們便把《中國男兒》在集會上高唱起來。

歌曲爭議

  • 1898年大清帝國陸軍軍歌
有一種說法是《中國男兒》為1898年大清帝國陸軍軍歌。中國作曲家趙桂芳、王岩的在論文《用文藝形式傳播兵學文化初探》中寫到:“清朝有《大清帝國陸軍軍歌》:‘中國男兒,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碎首黃塵,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
  • 詞作者爭議
《中國男兒》原載於辛漢編著的《唱歌教科書》(上海普及書局1906年4月版),又見於辛漢編著《中學唱歌集》(上海普及書局1906年11月版),詞作者署名均為石更
據錢仁康先生考證,馮梁編《軍國民教育唱歌集》(1913.6)和張秀山編《最新中學音樂教科書》(1913.12)收《中國男兒》均未署名。《樂歌選粹》(約1919)收《中國男兒》仍然署名石更。而柯政和、張秀山編《名歌新集》(1928.10)和教育部中國小音樂教材編訂委員會編《中學音樂教材初集》(1936.3)收《中國男兒》則署名楊度(1874—1931)。何紹甲編《中學教本·民族音樂》(1941)又署名石更。
《音樂研究》1999年第1期發表廖輔叔(1907—2002)的文章,題為《〈中國男兒〉的詞作者——楊度?》。該文寫道:“我國小臨近畢業的時候,青主從德國留學回來,……有一次談到這首《中國男兒》,青主告訴我,這首歌詞是楊度作的。”對於青主的楊度作詞說,廖輔叔並無把握。廖文認為:《中國男兒》是一首發揚蹈厲、英勇無前、充滿蓬勃朝氣、振奮人心的佳作,與確信屬於楊度的《黃河》以及《湖南少年歌》是一脈相通的。所以說,《中國男兒》歸在楊度名下,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發表錢仁康先生的文章《學堂樂歌的“張冠李戴”現象》。論及學堂樂歌的“張冠李戴”現象共四題,其二為“石冠楊戴”還是“楊冠石戴”?錢文說:清末民初“出版的歌集,有的遵從辛漢,說是石更作詞,有的不注作詞者姓名;20-30年代出版的歌集,則已加以更正,標明作詞者為楊度”。錢仁康把署名石更的《國魂》和《從征軍歌》,與《中國男兒》作了一番藝術風格的對比,認為“石更的詩風婉轉深沉,而絕無《中國男兒》那種雄奇奔放的氣勢”。而“從遣詞命意和詩歌風格來比較《黃河》和《中國男兒》的歌詞特點,確有不少共同之處”。加上“廖輔叔教授來信,談到過去他的哥哥青主告訴他說,《中國男兒》的詞作者是楊度”,於是,“我更加相信《中國男兒》的詞作者不是石更,而是楊度。”
周勇,任競主編的《抗戰大後方歌謠彙編》(2011年11月版)收錄了1938年12月23日中央日報刊登的《中國男兒》,署名為楊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