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通論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通論
  • 作者:李步雲
  • 出版時間:1999-06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李步雲出版時間:1999-06
叢書名:21世紀法學文庫
頁數:488
書號:7-80149-128-9
關鍵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通論
開本:32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1997年9月12日,江澤民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做的《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的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跨世紀的發展,要求我
們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繼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十分明確地將依法治國作為治理國家的一項墓本方針,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黨和國家的奮鬥目標,這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行依法治國這一歷史性進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鄧小平理論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是一項具有全局性和深遠歷史意義的戰略決策。
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理論和方針的指引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制,涉及一系列理論的更新和制度的改革,因而是一項重大的研究課題。本書所做的研究和分析,就是試圖對這一課題所涉及的若干基本問題作一些探討。社會主義法制的內涵十分豐富,但由於篇幅所限,為了突出重點,它的一些重要制度,如監獄制度、律師制度、仲裁制度等,本書未曾涉及。這是需要說明的。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所支持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制”項目的研究成果。王保樹、李步云為該項目課題組的負責人,負責本課題的設計,組織課題組成員完成本課題的研究工作,並審閱了全部稿件。本書的撰稿人為:李步雲(第1章)、李林(第2章)、徐益初(第3章)、傅寬芝(第4章)、葉自強(第5章)、莫紀宏(第6章)、馮軍(第7章)。李步云為本書的主編,並統一修改、定稿。
本書對現行制度的闡述,對理論更新與制度改革的理解和主張,純屬作者個人的認識,但其本意是希望為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法治作出自己的一點貢獻。至於本書的長短之處,需要由讀者讀過此書後評說。同時,既然本書是探索,就難免沒有錯誤和疏漏。對此,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依法治國論
一、依法治國的歷史考察
二、依法治國的科學含義
三、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
四、法治國家的主要標誌
第二章 立法論
一、新中國立法的歷史發展與現狀
二、立法的價值及其選擇
三、立法的權力配置
四、立法的程式設計
五、立法的解釋和監督機制
第三章 司法體制論
一、新中國司法體制的構成及其特點
二、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司法體制
三、堅持司法獨立原則完善審判、檢察制度
四、改革與強化司法監督和制約機制
第四章 刑事訴訟論
一、刑事訴訟法的歷史發展
二、刑事訴訟法的特點
三、刑事證據的可采原則
四、刑事審判的公正與效率
五、死刑覆核制度
六、刑事訴訟法的完善
第五章 民事訴訟論
一、新中國民事訴訟制度的主要特點和現狀
二、民事訴訟的公正原則
三、民事訴訟的效益原則
四、民事訴訟的誠信原則
五、民事判決、裁定的執行
六、外國法院判決在中國的承認和執行
第六章 行政訴訟論
一、新中國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特殊意義
二、行政訴訟制度的基本原則
三、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
四、行政訴訟案件的審理程式
五、行政訴訟的判決及其法律適用
六、行政訴訟的執行及賠償責任
七、健全和完善我國行政訴訟制度的若干建議
八、結 論
第七章 行政執法論
一、行政執法的涵義與行政執法行為
二、行政執法與法治行政
三、對中國行政執法狀況的分析
四、推進行政執法法治建設的若干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