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理學與工程學教程

中國物理學與工程學教程

《中國物理學與工程學教程》是於2019年5月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威。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物理學與工程學教程
  • 作者:郭威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5月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國物理學與工程學教程》是《中國物理學》、《中國工程學》和《中國工程規劃學》的合著本,因為中國學是基於解構學術基礎之上的建構工程行為的學說,本身上無需分科,分科會造成學習上的難度,因此我們遵循綜合學術的本身規律,將這三科合著為《中國物理學與工程學教程》,它是伏羲八卦/夏商的連山易、歸葬易/周朝的《周易》/春秋戰國及孔子時代加了彖象文言繫辭的《周易》、歷代易學,包括數術的最核心部分學術的哲學轉化、物理學轉化、工程學轉化和工程規劃學轉化的學術著作。
參考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
易經》六爻就是講述自天地而來的六股物體流建造東南西北天地六面牆體構成的萬千不同幾何形體的物體的建設過程,因此《易經》就是物理學,是整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物理學。
陰是解構破碎工程行為、陽是建構建設工程行為,正官偏官為工程立項、正印偏印為工程圖紙繪製、劫財比肩為工程採購、食神傷官為工程運輸、正才偏財為工程建設。地支為地上的物體、人元為人體、天干為天空的物體,分別主控商品、人和專業技能,結合具有中國特色的工程學的知識,《易經》就是講述天地萬物的物質結構和運動規律的,為講清六十四個工程建設階段,引用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諸多事例。
以中國物理學和中國工程學為基礎,太乙數講解爭鬥機制和監察機制;大六壬講解分合、空間概念,以及管理機制;奇門遁甲講解造物成器的原理和時機;風水學講解多層級多結構物體的多元分力整合為多層級、多結構一元合力的工程過程的力學知識、物理學知識和工程學知識;紫薇斗數講解符合工程建設階段規律的一元物體與多元物體之間的大小物體的包含關係;三命通會講解天體物體流、人群物體流和商品流會通到具體人體上的聚散規律,以及對人的損益問題。
在符合工程學規律的指導下,我們可以利用工程規劃學完成未來實景的展示和規劃,作為管理的依據。
以中國哲學、中國物理學、中國工程學、中國工程規劃學、中國管理學為基礎就可以完成中國的傳統自然科學和傳統社會科學的現代化的建設。

作者簡介

郭威,寧夏固原人,學術著作《易學與中國物理學》、《現代<中國學>啟蒙教程》的作者。中華文化天地人三才的研究者,地與現代物理學的內在本質關係的研究者,易學由哲學過渡到中國物理學的研究者,天后、天空與人類社會的基礎設施的基本關係的研究者。2009年慶祝國慶60周年寧夏哲學社會科學成果展四項成果入選獲得者,國學國醫高峰論壇受邀學者,國際易學聯合會國際會議受邀學者,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易學與科學委員會會員。 寧夏易學研究會理事。寧夏易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2016年在國際易學聯合會第八屆國際易學與現代文明研討會和《量子糾纏與陰陽思想學術研討會》上率先提出了《易經》是中國傳統物理學和工程學的學術觀點,率先給出了現代化中國傳統物理學和工程學的思路。2017年12月24日在國際易學聯合會舉辦的“引力波和暗物質學術沙龍”上向著名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請教的三個問題和力學理論是西方物理學過渡到中國物理學的關鍵點。2018年6月出版了《現代<中國學>啟蒙教程》,並配套課後習題庫,使傳統中國學在不違背唯物主義哲學精神、物理學精神和舊中國學精神的基礎上開始現代化探索和教學,2018年12月完成學術著作《中國物理學與工程學教程》,並在2018年10月15日~19日的第29屆國際易學大會既中國六盤山第四屆國際易學大會上做了學術報告,同時在會議現場白板上書寫了“中國物理學”五個大字,作為現代中國學研究的開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