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通

中國流通

《中國流通》是2006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俊發

基本介紹

內容提要,圖書目錄,作者介紹,

內容提要

本書是作者對多年來所從事的中國流通研究的總結。全書共七章,從流通理論發展、流通實踐歷史和流通體制改革三個方面,對中國流通作全面研究。流通理論發展部分介紹和剖析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流通觀、列寧的社會主義流通實踐、史達林的“無流通論”、毛澤東的“輕流通論”、鄧小平的流通創新和新一代領導人的流通觀點;流通實踐歷史部分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流通走過的曲折路程,介紹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計畫經濟時期、改革開放時期三個階段中國流通的實踐史;流通體制改革部分通過對中國流通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分析,提出作者對中國流通的認識——“流通五論”,進而提出深化中國流通體制改革的總體框架。本書理論聯繫實踐,緊扣中國國情,是中國流通研究的力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客觀認識馬克思主義流通理論
第一節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流通觀
一、“四分法”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二、流通是商品所有者之間全部相互關係的總和
三、社會主義構想中的“空想流通論”
第二節 列寧的流通實踐與史達林的“無流通論”
一、列寧的社會主義流通實踐
二、蘇聯模式與史達林的“無流通論”
第三節 毛澤東的“輕流通論”
一、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毛澤東實行中國式“新經濟政策”,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左”的路線開始出現
二、反右鬥爭、“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把商品流通也納入了階級鬥爭,並把所有制絕對化
三、“文化大革命”用資產階級法權與資本主義復辟,把商品流通打入“冷宮”
第四節 鄧小平的流通創新
一、鄧小平流通思想的三個核心
二、鄧小平流通思想摘錄
第五節 新一代領導人與時俱進
一、對流通重要性的認識進入新階段
二、新一代領導人關於流通的五個基本觀點
第二章 1949年以來中國流通走過的曲折路程
第一節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年)
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國流通業的現狀
二、中央貿易部統管國內貿易與對外貿易
三、建立中國流通管理體制的初步嘗試
第二節 計畫經濟時期(1953—1977年)
一、計畫經濟時期中國流通業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二、流通分割管理體制的形成與發展
三、計畫經濟體制下內外貿流通業的特點
第三節 改革開放時期(1978年至今)
一、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
二、對外貿易流通體制改革
三、商務部的成立宣告中國內外貿分割體制的結束
第四節 內外貿分割管理體制的思考
一、中國長期內外貿分割體制的成因及其特徵
二、中國內外貿分割體制帶來的弊端
三、中國流通體制改革任重道遠
第三章 “流通決定論”——我對流通的認識
第一節 從“流通三論”到“流通五論”
一、流通發展階段論
二、流通決定論
三、流通調節論
四、流通一體論
五、流通運行統一論
第二節 國家、市場、企業在流通中的作用
一、國家
二、市場
三、企業
第三節 對中國的流通業要看到成績,更要看清問題
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流通業的十大變化
二、中國流通業存在的五大問題
第四節 內外貿一體化與流通創新
一、對當前中國流通業的六點看法
二、商務部必須實施流通創新
三、歷史地分析內外貿分割體制的形成,解決內外貿一體化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
四、和諧商業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五節 中國批發業向何處去
一、對目前中國批發業的現狀要有一個清醒的估計
二、加快批發業改革與發展的緊迫性
三、創新與發展中國批發業的戰略思考
第四章 跨世紀的中國流通發展戰略
第一節 中國流通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一、中國商品流通現狀的總體分析與發展趨勢
二、跨世紀的國內外流通環境
三、跨世紀中國商品流通發展戰略
第二節 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的總體框架
第五章 加入WTO對中國流通業的挑戰、機遇與發展
第六章 市場與消費
第七章 構築企業新的價值網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丁俊發,1940年生,江蘇張家港人。196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後留學、工作於法國,1967年回國,先後在機械工業部、物資部、國內貿易部等部門工作,歷任司長,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辦公廳主任,部黨組成員,部總經濟師,國家內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等職。現任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市場學會副會長、中國物流學會常務副會長、國際採購與供應管理聯盟理事、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物流行業分會會長、東北亞物流學會第一副會長。研究員、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