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觀測網

中國氣象觀測網(meteorological observing networks in China) ,中國觀測大氣狀態和現象的系統。它為氣象業務、科學研究、國民經濟和國防事業服務。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世界天氣監視網是一個全球性的氣象觀測和氣象資料交換系統,各國觀測網的主要觀測站都參加這個監視網。氣象站間的水平距離、垂直方向上測定點的疏密以及觀測頻次是表征氣象觀測網的三個主要因素。觀測網需儘量適應所要了解的大氣狀態和現象的空間尺度和時間尺度的特點。

中國氣象觀測網由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地面氣象站、高空氣象站、日射觀測站、農業氣象站、天氣雷達站等所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氣象觀測網
  • 外文名:meteorological observing networks in China
  • 性質:網站
  • 地位:中國觀測大氣狀態和現象的系統
組成,歷史,現狀,

組成

截至1982年底,中國氣象部門有地面氣象站2521個,其中拍發定時天氣報告的有642個;高空氣象站205個(探空和無線電測風站120個,光學經緯儀測風站85個);日射觀測站 85個;農業氣象站660個;天氣雷達站215個;大氣本底污染監測站1個(以上統計數字均未包括台灣、香港、澳門及南海部分島嶼的觀測站在內)。此外,農業、林業、水利、航空、海洋、鹽業、工礦、軍事等部門也為本專業需要建立一些氣象觀測站。根據專門的研究課題或特殊需要,在上述常規觀測網的基礎上,有時還增設一些臨時性的氣象觀測站,以增加原有觀測網的空間密度並選定若干站增加觀測項目和觀測頻次。如70年代在湘中地區、華南沿海和安徽等地的暴雨研究,1979年青藏高原氣象科學實驗,1978~1979年全球大氣研究計畫的第一次全球試驗(FGGE)和1981~1982年的國際颱風業務試驗(TOPEX)等所增設的站。

歷史

中國有關氣象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殷代,但用現代觀測儀器設立專門的氣象觀測站則始於19世紀40年代。鴉片戰爭以後,俄、法、英、日、德等國的侵略者和傳教士在中國設立了少量氣象觀測站(1841年俄國在北京、1873年法國在上海徐家匯、1883年英國在香港、1896~1902年日本在台灣、1898年德國在青島等設立的氣象站)。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政府於1912年在北京設立了中央觀象台,這是中國自己最早建立的氣象觀測站。以後為適應農林、交通、航空、水利、氣象教育等方面的需要,陸續建立了一批氣象觀測站。在高空探測方面,1921年先由英國在香港氣象台利用氣球進行高空風的觀測。1930年中國在南京北極閣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開始進行高空風觀測,並於 1936年3月起施放攜帶自記儀器的探空氣球。無線電探空儀由美國於1943年在內蒙古西部的陝壩(今杭錦後旗)首次施放。隨後在一些大城市或機場建立了少量無線電探空和高空測風站。據統計,在 1841~1950年的近110年間,先後共建立了 400多個測候所或氣象站(包括台灣省在內)。但拍發氣象電報的氣象站數最多不超過150個。 1949年全國共有氣象站101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氣象觀測網發展迅速。到1959年底,中國的地面氣象觀測網和高空氣象觀測網已基本建成,而且統一了觀測儀器和觀測規範,觀測記錄質量有了顯著提高。此後陸續建立了日射觀測站、農業氣象觀測站和天氣雷達觀測站。

現狀

中國現有的氣象觀測網還不能適應大氣科學發展的需要,同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日益發展的要求之間也還有差距。如中國西部的高原和沙漠地區以及東南沿海島嶼的站點還較稀;平流層觀測和行星邊界層觀測亟待開展;大氣化學觀測還處於試驗研究階段,需進一步充實完善;大氣本底污染監測、臭氧觀測以及其他特殊項目的觀測網也有待建設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