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毛紡織史

中國毛紡織史

中國是世界上手工毛紡織發展較早的國家,這已被考古學所證明。中國毛紡織技術的萌芽、形成、成熟、發展,主要是遊牧地區少數民族的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毛紡織史
  • 外文名:history of woollen spinning and weaving in China 
  • 發源地:中國新疆、陝西、甘肅等地區,
  • 發展時間:新石器時代至今
  • 原料:羊毛、兔毛、羽毛等
  • 主要技術:彈毛技術,紡紗技術等
基本介紹,羊毛加工,紡紗時期,織造產品,

基本介紹

早在新石器時代,在中國新疆、陝西、甘肅等地區,手工毛紡織生產已經萌芽。周代以後,上述地區加上北方邊陲、東北草原、西南邊疆和四川、青海等地區,已能生產精細彩色的毛織品。秦漢以後,毛織品、毛毯兩大類主要產品在質量、品種和產量上都有很大發展。制氈是毛紡織的前導。毛紡織技術是和絲、麻紡織技術互相交融發展起來的。古代用於毛紡織的原料有羊毛氂牛毛駱駝毛兔毛、羽毛等。大量套用的是羊毛。自古以來,羊毛織物和羊毛繩索一直作為少數民族人民的大宗衣料和日用品。其他毛纖維一般用於與羊毛混紡。毛紡織工業化生產是從19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當時左宗棠為了供應軍需,開辦蘭州織呢總局,生產軍服用料。這是中國除繅絲廠以外的第一家近代紡織工廠。此後,毛紡織廠陸續增多,但發展緩慢。直到1949年,全國只有13萬毛紡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毛紡織品需求增加,毛紡織工業發展加快,到1980年,已有60多萬錠。除供應國內需要的呢絨、毛毯絨線等外,還大量出口,對國民經濟作出貢獻。

羊毛加工

約公元前3000年,陝西半坡人已經馴羊。約公元前2000年,新疆羅布淖爾地區已把羊毛用於紡織。羊毛纖維用於紡織之前,須先經過初步加工:采毛、洗毛、彈毛。
最初將落在地上的羊毛收集起來,稱拾毛。春秋戰國時期,從羊皮上採集羊毛,稱采毛。南北朝時盛行鉸(剪)毛。中原地區和江南地區,每年鉸毛3次;漠北寒冷地區,每年鉸毛兩次,且掌握了鉸毛季節,為防止損傷羊的體質,一般中秋節以後不再鉸毛。山羊絨的采毛,據明代《天工開物》記載,有兩種方法:?絨和拔絨。?絨是用竹篦梳下絨毛,此法套用於一般山羊絨。採集較細的山羊絨,必須用手指甲沿著它的生長方向拔下,稱拔絨。這兩種方法,產量甚微,起源於古西域,即今新疆,唐代傳入中原地區。
羊毛帶有油脂、砂土,紡前必須除去。《齊民要術》中有把剪下的羊毛在河中洗淨的記載(圖1 )。《天工開物》記述:“凡綿羊剪毛,……皆煎燒沸湯,投於其中搓洗。”據清代《新疆圖志》記載,新疆地區有用“鹼水”、“乳汁”、“酥油”洗羊毛的傳統方法。在雲南山區,另有乾法去脂的傳統方法,即將羊毛放入黃沙里,用手或用工具搓揉,也能達到除去油脂的效果。這是缺水地帶因地制宜的去油脂方法。
羊毛洗淨曬乾後,必須開松成單個纖維分離鬆散狀態,並去除部分雜質,以供紡紗。古人用弓弦彈松羊毛,叫做彈毛。彈毛技術後來移用於彈棉。新疆、河西走廊到內蒙古草原一帶,至今還保留著一種古老的傳統彈毛工藝,即兩人用四根皮條手工彈毛(圖2)。這種方法適用於彈山羊毛和粗羊毛。彈松的毛纖維用於搓制繩索和紡紗織制日用毛袋。皮條彈毛法比彈弓彈毛法更為原始,但出現年代已不可考。現在雲南少數民族手工彈毛所用的竹弦弓,據考古推測,也是古代遺留下來的彈毛工具。這是南方少數民族的祖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創造。

紡紗時期

經過初加工的羊毛纖維,再經理順、搓條即可紡紗。大約公元前2000年羊毛紡紗起源於邊遠牧區。新疆羅布淖爾遺址出土的約公元前1880年的毛織物中,紗線的投影寬度平均1.3毫米,最細為1毫米。經紗為S拈,緯紗為Z拈,拈度為18~28拈/10厘米。同時出土的有雙股毛繩,單紗拈向為S,合股拈向為Z,股拈為10拈/10厘米。新疆哈密遺址出土的約公元前1200年的毛織物中,紗線的投影寬度平均0.5毫米,最細達 0.2毫米。經紗為Z拈,緯紗為Z拈,也有S拈。新疆吐魯番阿拉溝遺址出土的約公元前300年的毛織物中,紗線的投影寬度平均0.8毫米,最細達0.2毫米。平均拈度38拈/10厘米,有S拈,也有Z拈。新疆民豐尼雅東漢遺址出土的毛織物中,紗線投影寬度平均0.3毫米,最細達0.1毫米。有一塊毛羅織物中,紗線細度與條幹猶如蠶絲,拈度異常均勻。從紗線質量可以看出,毛紡技術到漢代已有重大進步。
新疆地區的山羊絨紡紗,直到明代仍有用鉛質紡專的。這種方法適於小批量手工生產精工細作的產品。據《天工開物》記載:“凡打褐絨線,冶鉛為錘,墜於諸端,兩手宛轉搓成。”這種紡紗技術(圖3 ),自唐代開始傳入中原地區。至今在西北地區,民間尚有用巨大的紡專豎立在地上,上端系在人的腿上,以手搓轉加拈紡紗。寧夏一帶織毛袋的紗是用六錠紡車紡成。這種紡車形式與宋代王居正紡車圖所畫相似,只是錠數增為6個。紡紗時,一人搖動輪軸,帶動6錠轉動,另3人每人左右手分別在一個錠子上紡毛紗。一人一天工作10~12小時,可紡7~8斤毛紗。這種紡紗技術一直沿襲至今。清代的新疆和田地區已使用畜力拖動的12錠大紡車(圖4)。12個立式錠子通過皮筳帶動旋轉,紡紗產量大增。
19世紀70年代以後,近代毛紡機器傳入中國。但是,在邊遠農村中,手工紡紗方法仍作為大工業的補充,廣泛地存在著。

織造產品

中國毛織技術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並在西北地區延續不斷。秦漢時,中國毛織技術已經相當成熟。這個時期,毛織物品種豐富,有平紋織物、斜紋織物、緯重平織物、羅紋織物(見織物組織)、緙毛織物(見緙絲)、栽絨毯等。公元前1200年以前的漫長時期,使用的織機是原始腰機和地織機。地織機是鋪在地上,一邊織造一邊向前移動的原始織具(圖5)。在現代新疆、青海、雲南的少數民族地區仍能見到這些原始織機。新疆羅布淖爾公元前1880年遺址出土的毛織物和毛毯,組織結構都是平紋。毛織物均為棕色,經緯向密度較稀,僅為48~74根/10厘米;毛毯是黃色,經緯向密度僅48~54根/10厘米。毛織物和毛毯均為有邊組織,顯然是原始手工織機所織。
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220年,是中國毛織技術的成熟期。新疆哈密公元前1200年遺址出土的毛織物,織物組織除平紋外,還有斜紋,也有帶刺繡的產品。經緯向密度比羅布淖爾的大2~3倍。一塊平紋的花紋罽(有刺繡的),底部為200×160根/10厘米;花部為雙股線,黃綠兩色刺繡成間斷的雲彩紋。一塊雙色花罽,底部組織結構為斜紋,經緯向密度為100×330根/10厘米,花部為100×100 根/10厘米。一塊山形紋罽,底部組織結構為斜紋,經緯向密度為240×200根/10厘米,花部為100×160根/10厘米。這批毛織物的色彩豐富,有鼻煙、米、中栗、棕、綠、黃、紅、棕黃 8種顏色。經緯向密度的大幅度增加和斜紋組織的普遍,表明當時毛織技術已出現突破性進步。織布工具已採用具有固定機架的織機,而且至少有4片。到東漢時,中國毛織技術在組織結構上有所發展,出現了緯重平組織和通經回緯的緙織法,在織毯技術上出現了栽絨織法。新疆民豐尼雅東漢遺址出土的人獸葡萄紋罽、藍色龜甲四瓣花紋罽和彩色毛毯就是這時期的代表產品。人獸葡萄紋罽由兩組黃色經線和兩組黃綠色緯線交織成為緯二重組織緯紗顯花織物,花紋清晰,圖案具有當地民族風格。經緯向密度為200×30根/10厘米。龜甲四瓣花紋罽為緯三重組織緯線顯花。經緯向密度為160×80根/10厘米。龜甲紋是中原地區的傳統圖案,它是中國各族文化交流的實物證明。彩色毛毯上的絨緯是用馬蹄形打結法,每交織 6根地緯,栽絨一排,如此循環。相鄰絨緯距離14毫米,絨緯長20毫米,絨頭完全覆蓋了基礎組織,美觀大方。新疆古樓蘭遺址中,出土的漢代緙毛織物,採用通經回緯織法。奔馬卷草圖案顯示了當地民族風格。新疆民豐尼雅東漢遺址出土的毛羅織物和黃色菱紋斜褐,組織細密,均勻平整。據此推斷,織機已相當先進。(見彩圖)
從南北朝到近代的1000多年間,中國毛織技術處於穩定期。通經回緯的緙織法和栽絨毯織法更加流行,並不斷向中原地區傳布。新疆巴楚脫庫孜沙來遺址出土有北朝平紋、斜紋毛織物、栽絨毯和唐、宋通經回緯緙毛織物。寧夏、內蒙古的遼代遺址也出土了一些毛織物。據元代《大元氈罽工物記》記載,當時按顏色、用途、織法命名的栽絨毯達十多種。據《天工開物》記載,明代的毛織機用8扇綜和4隻踏輪織制斜紋。梭子長1尺2寸。
1877年,賴長在蘭州以細羊毛手工紡紗,用水力傳動的織機試織毛呢取得成功。1878年,左宗棠派員去德國購進3台洗毛機,1080枚粗紡錠,20台毛織機,全套染整設備,一台24~32匹馬力蒸汽機。1880年9月16日,中國第一所機器毛紡織廠──蘭州織呢總局正式開工生產,它標誌著中國毛紡織大工業生產的開端。1906年,上海開辦日暉制呢廠;1907年,在上海建立中日合資的久成呢革公司,在北京建立中日合資的清河溥利呢革公司;1908年,在武漢建立湖北氈呢廠。辛亥革命以後,中國沿海陸續建立了毛紡織廠,但是機器購自外國,原料仰賴進口,大量國產羊毛未得充分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全國各地紛紛新建和擴建毛紡織廠,到1981年為止,全國擁有毛紡紗錠已達70餘萬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