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橡膠的紅色記憶

《中國橡膠的紅色記憶》是2012年12月1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薛媛媛。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橡膠的紅色記憶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頁數:328頁
  • 開本:27
  • 定價:32.00
  • 作者:薛媛媛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6368025
  • 品牌:作家出版社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內容簡介

《中國橡膠的紅色記憶》內容簡介:20世紀50年代,中國還是依賴國外橡膠的無膠國。沒有橡膠,飛機上不了天,汽車跑不動路,國民經濟建設和民用生活陷入困境。美國及西方盟國,揮舞制裁大棒,一面實施橡膠禁運,一面斷言:中國是橡膠種植的禁區。中國科學家卻在“禁區”試種橡膠成功。 1959年,中央決定遷徙一大批人去雲南種植橡膠。毛主席把這一歷史任務交給家鄉人民。於是,一聲令下,數萬湖南人來到西南邊陲。在這荒無人煙、猛獸出沒、瘴癘成瘟、毒品泛濫、國民黨殘軍偷襲的險峻之地,他們歷經艱苦,忘我奉獻,把一個無膠國變為世界產膠大國,創造了世界種植史上的奇蹟。 作者歷時三載,跋涉數千公里,通過一個個真實感人的故事,全面記錄了湖南人以及廣大農墾職工為中國橡膠事業創下的輝煌業績。

編輯推薦

《中國橡膠的紅色記憶》編輯推薦:這是一部新中國橡膠種植的紅色記憶,是一部湖南支邊人屯墾戍邊的悲壯史詩。
作者歷時三載,跋涉數千公里,五十三年前的紅色記憶,終於復活在作者栩栩如生的描述之中。
中國的橡膠,紅色的記憶,紅色的史詩……

作者簡介

薛媛媛,湖南人,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畢業。長沙市文聯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長沙市作協副主席,政協委員。
20世紀9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發表中短篇小說二百多萬字;出版長篇小說《湘繡女》《我是你老師》《六三班的成長報告》《我開始煩惱了》《城域外的喊叫》;中短篇小說集《湘繡旗袍》;散文集《那個女人那個雪夜》。小說多次被《新華文摘》《小說選刊》《小說月報》等期刊轉載,並選入《21世紀中國最佳短篇小說》和《浮生記》等書。《雕花床》《不再敲門》被譯成韓語和日語;《你要去北京》《六三班的成長報告》被拍攝成電影和電視劇;《湘繡旗袍》進入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終評;《湘繡女》入圍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曾獲第十三屆《小說月報》百花獎;草原文學獎;毛澤東文學獎;湖南省青年文學獎;湖南省“五個一工程”作品獎。

圖書目錄

序章 國計民生
巴西亞馬孫河,一個驚人的發現
橡膠工業使世界不平靜
中國,百年橡膠夢
來自北京的最高決策
第一章 湘江潮湧
三湘兒女沸騰了
醴陵縣的一個特殊大會
寫血書,搭對子,“閃電”式結婚
數萬三湘兒女直達西南邊陲
第二章 艱苦卓絕
天當被,地當床,白天見太陽,晚上望月亮
吃在山,住在山,不完成任務不下山
那個年月的“九菜一湯”
蠻夷之地 瘴癘之區
黑色十月,農場重建家園
八百里洞庭我的家
第三章 白紙繪圖
大莽林里,走著挑“死角糧”的人
1961年那箇中秋節
這個苦夏,白天治坡,晚上治窩
中國橡膠牽動著總理的心
竹笆茅草學校,一幅邊疆教育畫
一粒膠籽,一兩黃金
第四章 保衛邊疆
一手握鋤頭,一手拿槍
國境線上擒特務
去緬甸消滅國民黨殘軍
第五章 民族融合
農場與少數民族從打“老庚”到一家人(上)
農場與少數民族從打“老庚”到一家人(下)
少數民族愛戴的好“摩雅”
橡膠成了王震的命根子
從大熊、豹子窩修一條橡膠路
涓涓流淌的膠乳,凝結三湘兒女的錚錚血脈
第六章 知識青年
他們是毛主席派來的知青
開荒,中國橡膠需要我們不斷地開荒
寒流中站起的橡膠科研
第七章 絕地輝煌
知青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農場是一艘不會下沉的航空大艦
從一塊木牌到中國第一大橡膠園
第八章 邊疆黑雨
膠林里涌動的夜幕
在染缸邊行走的人
這一步,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第九章 新里程碑
越過國境,讓中國橡膠種到緬甸
去寮國書寫中國橡膠歷史
中國名列世界一流產膠大國
尾聲 橡膠,讓世界注視中國
後記

後記

有人問我:“你怎么突然跑到雲南去採訪?”
我怎么跑到雲南去採訪了?這一切緣起於去電信局交話費。
剛過完2010年清明節,我在電信局排隊交話費,排在我前面的兩位女士在親切交談,她們的談話像一陣清風,通過安靜大廳,掠過我耳際。聽她們交談也能打發等待的倦怠,我雙手抱胸,儘量放舒服聽她們交談。“劉老師,清明節去哪裡了?”“回醴陵鄉下看叔公公了。叔公公50多年前去雲南支邊,還是第一次回鄉祭祖。你不知道,他們有1000多人結伴回鄉祭祖,浩浩蕩蕩。他們七八十歲了,由兒子攙扶回來。”“這些人當年去雲南乾什麼?”“回響毛主席號召,去雲南支邊種橡膠啦。”當那位劉老師提到“金三角”、“緬甸打仗”時,我頭腦突然敏捷起來,我耳朵豎起,想一字不漏地聽進去。然而隊伍移到了前台,她們交費走了。
她們走了,我的思維無法關閉。頭腦里反覆想的是湖南支邊、談虎色變的毒品王國“金三角”和中緬邊境消滅國民黨殘匪。冥冥中,湖南支邊題材撞到了我,陌生的劉老師的手就像上帝之手,引導我走上一條前所未有的寫作之路。
現在想,無論從哪方面講,令人敬慕的湖南支邊人和令人生畏的“金三角”都與我平時寫作遙遠得如同月球。偏偏這天,我竟然被陌生的劉老師幾個詞語擊中了,我一時難分這股強力來自何方,歷史還是現實,時間還是空間?有時又想,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這樣的機會,也可算作一種召喚吧!
然而,我再不是個愣頭愣腦的黃毛丫頭,很多具體又難以逾越的事不得不讓我靜下心思考。這幕塵封已久的支邊壯舉,是半個世紀以前的事,故事又發生在雲南,雲南於我非常陌生,我去雲南不知前景如何。在對這件事不確定中,我的大腦一片混沌。我是編輯出身,當專業作家後都是在狹小的範圍內寫作。記得有個朋友說我是貴族作家,有車有別墅,不用坐班,又有一個沒有任何壓力的文在線上關給薪水。正是這些優越條件,讓我沒有走出去的勇氣。我就像躲藏一隅,在一個狹窄的空間寫作,從未曾讓自己走出去,把自己放到一個大背景寫作。而這個題材撞上我,我突然有了一種想走出去的勇氣。
那些日子,我憑著這些不定因素開始上網,上圖書館查“種橡膠”,還有了去醴陵看看的衝動。
2010年5月20日,我揣著長沙市委宣傳部對醴陵市委宣傳部的介紹信,邀請我的朋友湖南電視台當紅演員王鳴和文化公司林凡華,開著一輛紅色越野車,早上6點從長沙出發。車到醴陵市委宣傳部正好是他們上班時間,市委宣傳部一位40多歲女幹部看了我的介紹信說:“我們部里的領導都下去了。”我說:“不找領導,我只想了解一下當年支邊情況。”女幹部說:“我不知道,要問當年的那些老人。”我看到辦公室坐著幾個人,就說:“能不能安排個人帶我們找老同志?”她說:“我們也沒有人帶你去找。以前來過記者和電視台的人,都是我們帶他們找,好麻煩。”我說:“要不給我幾個電話號碼,我們自己去找。”她說:“電話號碼不好給。”我說:“要不我去檔案局查查檔案,請幫我給檔案局打個電話。”她說:“不好打,你們去就是。”我只好說了句“不打擾了”,離開辦公室。
離開宣傳部我有些不甘,我們人既然來了,就不能空手回去。我就想憑我的三寸不爛之舌去檔案局碰運氣。
醴陵市檔案局在一條街邊,我們在進門的第一個辦公室探了探頭。一個女青年問我找誰,我說:“局長在嗎?”她說:“你找湯鴟天局長嗎?他在。我帶你去。”湯局長非常熱情,他拿出當年支邊遷出人口花名冊。他還說:“你們如果有時間,可以找《醴陵文學》主編楊澤南。”我們說:“有時間。”他說:“那我現在給你們打個電話。”打完電話湯局長又說:“你們可以直接找楊澤南了。”離開時,我非常感激地握著湯局長的手。
我們找到《醴陵文學》。《醴陵文學》是一家已有十幾年歷史的民辦文學刊物,他們一直和湖南支邊人有書信來往和情感交流。楊澤南主編給我找了一些湖南支邊的信件和湖南支邊的文章。下午,他帶我去當年帶隊幹部李華棠家了解情況。
李華棠70多歲,腿患風濕,走路有些問題,但他親自移到門邊給我們開門,他妻子也是支邊幹部,她不斷地往桌上擺水果。李老一口醴陵話,由於激動,他越說越快。說漏的地方,他妻子接著補充。李老的述說,使我蜷縮多日的頭腦混沌頓開,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衝動。剎那間,喧囂遠去,四周安靜,大腦里迴蕩著一個念頭,我要去雲南,我有責任去寫湖南支邊這部大書。
一個作家的命運同千里之外的地域相連,回頭想,如果不是那天交話費,如果不是李華棠的述說,我不可能踏上千里迢迢的採訪之路。這大約是宿命,命中必然。
我背上行囊,懷揣湖南省委宣傳部介紹信,激情滿懷地乘上飛往西南的班機。我知道我這次是去完成一個我一生都不敢想像的寫作任務。上午9點到達昆明,由於心情迫切,我在機場又買好下午5點飛西雙版納的機票。我把行李寄到機場,打車去雲南省委宣傳部開介紹信。接待我的是一位女處長,她似乎很忙,她帶我在一間5人辦公室等候。快到中午時她走進來對我說:“我們向下面開介紹信一時開不好,你只能下午來。”這時,我要解決的第一件事是趕快轉機定住宿。下午我又在那一間5人辦公室等了很長時間。她走進來問:“你吃飯住宿問題怎么解決?”我說:“我自己都能解決,主要想請當地人給我提供找人的方便,我一到下面就是兩眼一抹黑。”她把我帶到辦公室主任那裡,開好介紹信離開時,辦公室主任說:“你在西雙版納有熟人沒有?”我說沒有,他說:“女同志還是找個人接下好。”
我一到西雙版納州,就受到州委宣傳部和農墾分局的熱情接待和支持。農墾分局工會主席田力不厭其煩地給一個個農場聯繫以便我前去採訪,讓我非常感動。在田主席的引導下,我開始沿瀾滄江、伊洛瓦底江、紅河3000多公裡邊境線的19個農場、34個分場、80多個生產隊,對一個個湖南支邊老人進行跟蹤採訪。採訪中我也感到異常艱難,有時我從一個農場轉另一個農場,要沿山坐七八個小時的車,不通車的地方就徒步走進去。那段時間我跑壞三雙跑鞋,雙腿打滿血泡。我知道我這樣深入底層採訪,不是為了找一種感覺,而是尋找一段歷史。我是面對滿臉皺紋、滿頭白髮的老人回憶50多年前的歷史。有時感到艱難的是,他們對自己經歷的事不能表達出來,但他們和我談,哪怕只談到一件事,幾句話或當時的一句口號,我都會感到非常珍貴,我都會像小孩子一樣欣喜若狂。我都會想,這是他們親身經歷又親口說出來,真實、生動。他們說得不完整,我就把他們眾多的講述綜合起來,找到那段完整歷史。有時我又感覺自己不是在採訪,而是在和他們一起重新經歷一次苦難,經歷一次開荒植膠的歷史。
湖南人的故事有時讓我感動得淚流滿面,有時讓我悲壯得徹夜難眠。在雲南前後7個多月的採訪中,白天我跑生產隊,晚上整理素材,有時一天只睡5小時都覺得忙不過來。記得我在勐臘農場的一個生產隊採訪時,我的作家朋友劉艦平、陶少鴻、鄧宏順等紛紛來電話,告訴我我的小說《湘繡旗袍》進入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終評,評獎在北京進行得如火如荼。而我這裡的生產隊不能上網,我看不到。我也想過去北京看看,可想到從生產隊到勐臘農場要坐2小時汽車,勐臘到西雙版納要坐5小時汽車,再從西雙版納坐飛機到昆明,再從昆明坐飛機回長沙或北京就感到有些遙遠無際,而湖南支邊故事讓我不能停下來。有時想,我有這樣的勇氣和毅力堅持下去,完全是被湖南人在異鄉的奉獻和犧牲精神所感動。
我到邊疆才算真正感受到了邊疆的遼闊和偉大。正因為它的遼闊和偉大,當年邊疆需要大批人來這裡建設,來這裡紮根。湖南人來邊疆後又來了北京、上海、昆明、四川十幾萬知青,但他們勞動數年後又走了,唯有湖南人沒有走,唯有湖南人把這裡當成自己的故鄉建設。關於湖南人在雲南是屬於支邊還是移民一直困擾著我。如果是支邊,他們支邊50多年了沒有政策召他們回去;如果是移民,他們又沒有享受移民待遇。雖然已是50多年前的往事,直到今天依然含混不清,沒有任何定義。而湖南這些普通人從不計較這些,他們懷有偉大的胸懷,他們把國家的橡膠事業看得高於一切。
一代膠林三代湖南人。半個世紀了,他們在這裡繁衍生息。他們中有三分之二的人長眠大地,健在的三分之一也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進入垂暮之年。“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昔日風華正茂,今日風燭殘年了。當我看到他們還原封不動地保留著當年湖南慰問團送的杯子和床單,看到他們自己出資立碑和自費出書來紀念支邊50周年時,當我聽他們說他們中有的一次都沒有回過湖南時,眼淚撲簌簌流下。當那沉睡千年、漫無邊際的荒原變成一片綠油油的橡膠林,當地圖上穿過北緯22度線有了歷史上的橡膠林,創造出世界第一的橡膠時,當年支邊壯舉對邊疆對中國來說是多么重要!我常想,我要是不到雲南深入採訪,我就無法了解湖南支邊人用血和肉築建的邊疆。
回到長沙,我先是準備寫一部長篇小說,可面對採訪的一個個真實的人物和鮮活感人的故事,我的頭腦里也會一遍遍呈現當時的環境。我一反常態,寫一部長篇報告文學,讓他們真實地出現在我的作品裡。
這些年我一直堅持小說創作。近年,我不斷有長篇、中篇、短篇問世,唯獨沒有長篇報告文學。怎樣寫好這部報告文學,我苦思冥想了一段時間。在當前報告文學中,有散文式報告文學,有小說型報告文學,也有講究真實帶思想的報告文學,還有帶觀點批評性的報告文學等等。我站在什麼立場寫,我想我就什麼都不想,認真真實地寫他們。把基調定在一個“真”字上,以真實為生命。記得有個著名評論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好的報告文學,技巧不重要,重要的是“真實”和思想。
寫作中,我完全被他們的故事和精神推著走,沒有刻意去考慮寫作技巧和華麗詞語,我儘量把採訪對象的原意寫上去,刪除習慣於小說描寫的文字,雖然這樣也會出現一些生硬和不好看,但它會真實可信,讓人看到那段真實的歷史。有時我為了落實一個檔案和一個數字,反覆給雲南打電話核實。數字雖然是枯燥的,但通過枯燥的數字可以準確了解當年的歷史。
的確,我是在以我最大的努力,傾注我的全部情感寫這部書。我是把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一種真實之中。為了寫好這部書,從不關手機的我把手機關了將近一年,那段時間省作協換屆、市作協換屆,由於組織無法聯繫到我,差點缺席選舉。湖南省第一屆文藝評獎申報作品時,市文聯找不到我,他們只好從網上摘下我的資料申報。兒子高考也沒照顧好,考了他不是很滿意的學校。好多事就像命運之神擦肩而過我卻渾然不覺。但我心裡很踏實,我是在完成一部大書,我只能全力以赴。
《中國橡膠的紅色記憶》被評為2011年中國作協重點選題。之後,中國作協把我評為第二批定點深入生活的作家。我定點雲南東風農場,東風農場的領導和職工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在這裡,我表示衷心感謝。
現在,《中國橡膠的紅色記憶》一書即將出版,我還有很多採訪的人和很多不願割捨的故事,如雲南一級編劇謝滿慶,東風農場的劉雲霞、戴俊中、易珍雲,勐養農場的凌麗平,黎明農場的周機生,勐捧農場的唐春生、彭昌林,勐醒農場的張錦春,大渡崗茶場的易升煦,遮放農場的彭東海,瑞麗農場的龍斯宙、李國清、艾太萬、胡清聯,隴川農場的劉安民、雷新家、陳桐森,盈江農場的寇清梅等,他們的故事都很精彩,但因書寫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寫上,在這裡我向他們表示感謝。
最後,我感謝作家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對這部書所付出的辛勞。
2012年8月於長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