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朝鮮族民居

中國朝鮮族民居

《中國朝鮮族民居》是2007年12月1日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金俊峰。本書主要講述了不同朝鮮族村落和民居的地域之差別和時間的推移和定居地域的變化與居住形態的變化。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朝鮮族民居
  • 作者:(韓)金俊峰
  • ISBN:9787105091249
  • 頁數:329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12-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部分章節,

圖書信息

作 者:(韓)金俊峰 著
出 版 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12-1
版 次:1
頁 數:329
字 數:380000
印刷時間:2007-12-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105091249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的研究緊緊圍繞“不同朝鮮族村落和民居的地域之差別”和“時間的推移和定居地域的變化與居住形態的變化”兩方面展開,取得了可喜成果。相比以往國內的研究而言,該書的成果更全面、系統,研究的角度更新穎,應該說是該領域較為權威的成果,為今後的研究者提供了進一步研究的基礎,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金俊峰,1958年出生於韓國,於1994年來到中國,曾任中國延邊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建築系研究教授、北京建築學院特聘教授、瀋陽建築大學客座教授、延邊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現任北京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兼任碩士生導師。同時,任韓國延世大學建築城市工學部客座教授、國民大學高科技設計學院兼職教授,指導碩士生與博士生。2002年在中國創立了國際溫突協會,至今仍以協會主席的身份為溫突的國際化發展活躍在最前線。另外,還在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擔任特聘顧問。作品有《了解中國》、《中國朝鮮族傳統民居》、《溫突——燦爛的炕文化》等。另外,與他人合作翻譯完成的作品有《中國經濟成長的秘密》、《胡雪岩的機會經營》等。

目錄

引言:民族特色鮮明的朝鮮族民居文化
第一章 韓國的居住建築
第一節 韓國建築的一般特性
第二節 溫突文化的開始
第三節 簡單式(高尚式、樓式)居住和蓆子文化的開始
第二章 中國朝鮮族居住建築
第一節 概要
第二節 朝鮮族民居的變化要素及特徵
第三章 追尋韓國傳統民居來到東北
第一節 民居記載著人類生活的各種信息
第二節 跋涉中國東北地區的十餘年
第四章 中國朝鮮族的歷史文化
第一節 移居時期的朝鮮族
第二節 中國朝鮮族分布特點
第五章 中國朝鮮族村落的形成與居住文化

部分章節

第一章 韓國的居住建築
人類最初的居住地是為了在嚴酷的氣候條件和猛獸的攻擊中保護自己,在自然條件下,在山洞或樹木中人工加工和改造而形成的。從這種原始形態發展至現在的建築物經過了漫長的一段時間。人類文明發生的地方,這種原始建築到處可見。因建築材料和形態與其地域的自然、人文環境有著密切關係,所以不僅其形態和材料都不同,而且變化和發展也不同。
首先,是環境對建築的影響。朝鮮半島北部地區和東北三省地區的建築結構主要是以耐寒為主的結構建築,比較炎熱而潮濕的濟州島等朝鮮半島南部地區的建築則以耐暑為主的結構建築。
再者,是建築受材料採取難易的影響,如多產木材的地方木造建築很發達,多產石材的地方石造建築很發達,而這些材料都很少的地方主要用土磚。
朝鮮半島國土面積的75%屬於山丘地帶,氣候屬於大陸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降雨量年平均1100---1500毫米,氣溫的年變化很大。這些自然條件不利於提供好的木材,而且半島的地理條件使得此處經歷了很多次戰爭,因此大部分木材供給戰爭所需。因而,韓國的建築主要以木材為主,石和土為輔助材料。
村莊的形成韓國的村莊形成於新石器時代,主要坐落於丘陵、斜坡地。真正意義上的村莊形成於統一新羅末期。以後經高麗、朝鮮時代,韓國的村莊稱為摩爾、馬爾、部落、區落。
原始村莊的形成過程從歷史條件上看,我們可以發現它是以共同體的形式在內部自然形成的,且這種地域共同體是以血緣共同體分化而成的。
這種方式形成的傳統村莊遍布全國,有全羅道的龍剛村莊、道川村莊、江洞村莊、樂安邑城,慶尚道的聲援村莊、良洞村莊、河回村莊、南山村莊、黃山村莊,還有濟州島城邑村莊等等。
以後到朝鮮時代,因封建社會制度所致一般百姓的生活非常貧困,所以在建築上沒有什麼顯著的發展。
普通民宅的特徵一般來說,以民宅的結構形式、形態、空間組合、選材的不同可分成“一”字形、“丁”字形、“田”字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